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是我国革命圣地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石家庄西柏坡导游词,欢迎参考!
石家庄西柏坡导游词1
石家庄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西柏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参观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多功能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领袖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等
石家庄西柏坡导游词2
西柏坡原本是太行山中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中国***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胜利。
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易守难攻的地理特征使1947年的中国***选择它作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如今,西柏坡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西柏坡纪念馆于1977年建成,馆标为邓小平1984年题写。展览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主题,重点介绍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设计完善、制作精美,艺术品味高,独具特色,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
1.关于正定古城的诗句
关于正定古城的诗句1.描写正定的诗句有哪些
1、《寄题真定明远亭》
作者:元赵孟頫
未到新亭上,先题明远诗。
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
后人知道正定有个明远亭,皆因赵孟頫的这首诗;知道明远亭的美丽,皆因“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这两句诗,把明远亭的高远、开阔、空灵、幽雅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语出天然,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如今这两句诗题写在隆兴寺后龙腾苑假山亭柱之上。
2、《修滹沱河有感》
作者:明尹耕
高筑长堤深浚河,黄埃赤日奈如何。
休将汗滴滹沱水,滴入滹沱水更多。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简捷上口,通俗易懂,既写出修河的艰辛,又充满生活的机趣。高筑长堤,深挖河道,黄土飞扬,赤日当空,其艰其苦,不堪言说,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却说有汗也千万不要滴到滹沱河里,否则只怕河水会更多。
这句诗真真切切地出自修堤浚河的民夫劳工之口,体现了人们修河保家的快乐。
3、《阳和楼》
作者:明袁宏道
青天一碧翠遮空,浪卷云奔夕照中。
郭外荷花二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聚饮阳和楼时所见景色。楼上远望,青天一碧,翠色连空。滹沱河的浪花伴着天上的白云在夕照中奔腾。城郭外到处开满荷花,清香化风散满古城。诗句精短,句句言景,情随景出。
阳和楼:在正定城南门里大街上,跨街而立,下有双门供通行,上为楼。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和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两次重修。后来不存。县政府于2017年再次重修。
4、《韩河》
作者:清梁清标
漠漠溪田接远峰,韩河云黑锁蛟龙。
水村烟雨无朝夕,十里黄昏听暮钟。
韩河,正定县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河流。这首诗前两句讲的是韩河的景致和历史传说。韩河两岸无边的水田连接着远处的山峰,河上的浓云好像锁住了河里的蛟龙。后两句描写的是人民的生活状况。
丰衣足食的人们在烟雨中可以不问朝夕,静静地享受黄昏时分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这首诗简捷明快,语出自然,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之情。
5、《柳溪道院》
作者:元萨都拉
城北青溪出洞门,道人归去日长曛。
柳花满地无人扫,隔水遥看是白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过正定城北柳溪道院时所见景象。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洞门流出。院中不见道人,只有落日余光,显得十分幽暗。地上落满柳花无人打扫,穿过门前溪水,看到的是满天白云。全诗笔法曲折清远,含而不露,意象幽深,妙不可言。
2.正定古城导游词
正定位于石家庄市北30千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目前已发现的有距今7000多年前的西洋仰韶文化遗址,6000多年前的小客龙山文化遗址以及2500年前的新城铺故都遗址。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其中,最有名气的还得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隆兴寺。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寺内有21点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为北宋开宝四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代铜铸佛像。寺内还有石桥、天王殿、弥陀殿、毗卢殿等十余座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正定古城内四座宝塔古朴典雅,风格迥异,与隆兴寺相互映衬,充分显示出古城风貌。广慧寺华塔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金刚宝塔与花塔巧妙结合的结晶;开元寺塔的须弥塔与钟楼相对应,唐代巨钟驰名中外,有“南塞山、北开元”的美誉;临济寺及澄灵塔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祖庭。
另外,还有古城墙,赵云庙、清代民居、家祠等多处名胜古迹,构成了正定旅游文化丰厚的基石。正定古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历来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有西汉南越王赵佗、三国的常胜将军赵云、宋代名臣范仲淹、元代文学家苏天爵、元曲四家之一的白朴等。
3.正定有哪些历史名人和名胜古迹
正定是沿用石家庄长安区东古城的名字,东古城汉朝之前称为东恒,后刘邦改东恒为真定,取义真正平定之义。
正定古称安乐垒,北魏时期常山郡首府由真定前往安乐垒(如今的正定),安乐垒开始崛起,到隋唐时安乐垒改名称成为真定一直到清朝又改为正定。石家庄桥西区西三教东三教是韩信练兵的地方,以前是三校后来变成三教。
西部太行山区一直是古代制造兵器的地方,冶河由此得名。鹿泉区是韩信射鹿见泉水的地方,以前称获鹿后来改成鹿泉。
抱犊寨是张三丰悟道场场地,并题有抱犊福地。井陉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井陉古秦道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
长安区东古城古称东恒,战国时是中山国的重要城邑,秦时在东恒设恒山郡,汉朝时刘邦亲自率军攻城平灭陈豨叛乱后更东垣为真定取真正平定之义。元氏,东古城(古称东恒,真定)以及正定(古称安乐垒)是常山郡先后所在地,赵云是常山郡真定人,当时常山郡首府坐落在东古城。
秦朝大将南下第一人,南越国创建者赵佗(东古城人)的先人墓在新华区赵佗公园。正定古称安乐垒,北魏时为常山郡首府,隋朝时改安乐垒为真定,正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古建筑保存较好。
新乐伏羲台是华夏人文先始祖三皇之首八卦发明者伏羲繁衍生息的地方。赵县古称赵州,柏林禅寺是中国禅宗史一座重要祖庭,赵州桥距今1400多年历史。
平山县以及周围县是古中山国所在地,中山国遗址坐落于平山县境内,出土了大量稀世珍宝,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西柏坡是中共领导人指挥三大战役办公地,石家庄是新中国解放的第一个城市,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赞皇县是周穆王战胜于此,封为赞皇。由于古代各县与如今管辖范围或名称均有较大改变,一个名人可能在古代属于那个县,在现在可能属于这个县,但无论怎么说,都属于如今石家庄市!这片热土叫石家庄市!名字是毛ZX改的,省会是周ZL定的。
石家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4.正定为什么是千年古城
正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石家庄北约40公里。
正是因为正定有4座风格不同的石塔,历史悠久。木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又名天宁寺凌霄塔,也称木塔。
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宋、明、清均有修葺。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塔内有阶梯可攀登至顶,眺望正定全境。
塔顶、塔刹和第九级于1965年邢台地震时受波及倒塌,八级以下仍保存完整,其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特点仍清晰可见。青塔,坐落在正定城内东南角,又名监济寺澄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
此塔有一番来历: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到宋代传入日本。
唐咸通七年(866)义玄去世,翌年***在正定城内东南选地建塔葬之,遂移临济寺建于此,寺早毁,青塔在金大定年间重修。现仍以此寺为临济宗发祥地,信徒众多。
青塔高33米,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日本佛教界朋友近年来常到该塔朝拜。
华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南门里,又名广惠寺多宝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一805),金、明、清皆有修葺。
塔高45米,下面三层为正八角形。第四层为圆锥体,下面八个角各有一力士承托,塔壁塑有人物、虎、豹、狮、象等,造型独特,塑工精细。
砖塔,坐落在正定城内西南街,又名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唐乾宁五年(898)重修,现仍保留唐塔的特征。砖塔呈方形,高48米,塔分九级,塔的初层四角各有石刻力士承托,力士肌肉丰满、栩栩如生。
塔的下层正门上写"须弥峭立"四字。砖塔东面有一古钟楼,内有一巨大铜钟,据说钟楼大钟响时,方圆几十里都可听见。
此塔和有名的西安大雁塔有相似之处。
5.正定古代护城河有多宽
不太清楚。
护城河,亦作濠,(定义为人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古代为防守用。)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河,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
这样的以天然为主、人工为辅的护城河在中国和世界就比较多了,最典型的城市有襄阳、重庆、衡阳、常德、赣州、洣水镇、遥田镇等。
世界各国在古代已有开凿护城河。在中国***北京的紫禁城、济南护城河(济南环城公园)、襄阳护城河、***新竹古城、左营旧城、亿载金城、日本的古城如松本城、江户(今东京)的皇居、以至欧洲各国的城堡及皇宫等等地方都建有护城河。欧洲不少城堡在护城河上建有可升起的木桥,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敌人进入。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大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是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面积为16440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临太行山,东至冀中平原,距离石家庄90公里。水面面积达7,000亩。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2.5℃。这里交通非常的便利,打仗易守难攻,危急时刻可以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可以便于向城市进军。
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边坡岭上有一颗翠柏苍郁而得名。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曾经有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随后改名为西柏坡村。
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中国***中央北方的分局,中央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之后,曾在此指挥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从而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目前对外开放的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西柏坡陈列馆建筑面积为6100平方米,一共有12个展览室。展览内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期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运用大量的文物。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是与西柏坡纪念馆共同建设的,展览面积770平方米,展现年代照片114副,实物85件,文摘22段,动态模型7个,场景复原3处,艺术浮雕1组,真正展现了我党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
西柏坡是河北省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凭借自己本身的魅力,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柏坡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1
石家庄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是一个松柏苍翠,风物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老师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事变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世界土地集会会议,颁布并实验了《中国土地法纲要》。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共中央息争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批示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巨大汗青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分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非凡的孝顺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汗青丰碑。
今天西柏坡,前临碧波激荡、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奇丽风物。
西柏坡是世界爱国主义教诲基地。首要旅行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多成果影视厅,西柏坡眷念碑,西柏坡石刻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首脑铜铸像,首脑风度雕塑园,周恩来考语碑等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能够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与大家相识,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凤凰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石家庄。我是这次陪伴大家旅行的导游王月明,大家要记住,是月明,不是明月哦,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张师傅安全行车二十多年,有他的娴熟技术,大家一路上一定能够玩的放心,玩的开心。另外,请大家牢牢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冀A56789。大家在石家庄游玩期间,将由我和张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或者我们服务不周的,大家尽管直接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大家的。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现在也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下面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今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好了,各位游客,随着西柏坡之行渐进尾声,我们的石家庄之行也即将结束了。回顾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天行程,在旅途中建立起的真挚友谊,已使大家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各位的谅解,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凤凰旅行社,司机张师傅以及我本人祝大家身体健康,归途愉快。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3
这里就是西柏坡纪念馆了。它是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前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就驻扎在这里。聂荣臻、贺龙、彭真、关向应、王震、黄敬、陈伯钧和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且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展室重点介绍了中国***全国土地会议以及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8日,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到达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将党中央分为两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并直接指挥西北我军作战。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向华北地区转移,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7月12日,以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4
西柏坡是全球有名的革命圣地,与井冈山、延安齐名,距石家庄80余公里。一提起她,我就感动非常,由于她就在我的老家平山,她一向是我的自满。
在绵延的太行山东麓,在逶迤的滹沱河受阻于岗南水库(又称柏坡湖)的处所,西柏坡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青松翠柏之中,她三面青山围绕,一面绿水萦绕,前有碧波万顷,后有松柏遍野。春天,一夜春风事后,杏花粉,梨斑白,桃花艳,墟落五彩缤纷;炎天,一树树的石榴花又把墟落烧得红红火火,一朝泛舟湖上,山东导游词,艰深的湖水像一块墨绿的翠玉,擦过湖面的野鸭、大雁乃至天鹅,就会激起阵阵波光粼粼,碧波激荡,使***万丈,赏心悦目;秋日是枫叶红遍的时节,这时辰郊野瓜果飘香,枝头果实累累;冬天,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湖水封冻了,松鼠、野兔等小动物们都钻到洞里去了,那满坡的柏树依然披银挂花,迎风屹立。
西柏坡的迷人不只仅在于她的奇丽风物,更为重要的是她是新中国的摇篮,有人比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充实声名白她的重要汗青职位。1948年5月,毛泽东同道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在这里批示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巨大汗青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这里走向北京,成立了新中国。以后,西柏坡这个平凡的小山村不再冷静无闻,她的名字响彻了全天下,她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党的几代率领人都曾到这里旅行企盼。现在,西柏坡不只生涯着中共中央旧址,还先后建起了西柏坡展览馆、绅士书法石刻园、西柏坡眷念碑、首脑风度雕塑园、湖上游乐区等,是世界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在这里,游人既可追寻革命踪迹,又可明确湖光山色。
我爱我的老家,我更爱老家的西柏坡。假如说老家是一幅瑰丽的画,西柏坡就是点睛的一笔;假如说老家的汗青是一首跌荡的诗,西柏坡就是那诗中最美的华章。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5
列位旅客伴侣:
各人好,接待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旅行进修。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平凡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边,成为令中外旅客敬仰的圣地。这统统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月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批示若定,谱写了一曲绚丽光辉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批示所,批示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旅行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道题词"中国运气,定于此村"。我们各人都知道,赤军长征达到陕北后,延安就一向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其后为什么迁徙到西柏坡呢在我们旅行旧址之前,我先给各人简朴的先容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军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行为中杀绝仇人的有气愤力,党中央毛主席抉择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集会会议,史称"枣林沟集会会议"。集会会议抉择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门。会后刘少奇、朱德同道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举办中央委托的一般事变。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世界土地集会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纲要》,率领相识放区土地行为。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计谋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基了基本。
1948年3月,西北战局根基不变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其时中国革命的率领中心。在这个时期世界解放战争的计谋决斗机缘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批示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杀绝和改编百姓党部队154万余人,大大加快相识放战争的胜利历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汗青转折意义的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开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列位伴侣,此刻展此刻各人面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旅行,我将逐一给您先容。
董必武同道旧居
进入大院各人起首看到的是董必武同道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道伴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事变、糊口了近两年时刻。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睡房,西厢房和南厢房是事恋职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昔时董老和老婆何莲芝同道在事变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时代,董老接受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当局主席,出席了世界土地集会会议、九月集会会媾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常常孜孜不倦地进修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本,都是他昔时阅读过的。他僵持天天进修、写作,从不中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初次刊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六个字。
董老的糊口很是费力,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出产时织的毛毯。他事变勤劳,还在事变之余介入劳动。在门前拓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道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妙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好汉。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道昔时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老婆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不由自主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蜜意地摇起了昔时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道伴同中央部门事恋职员,先期分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道旧居
各人此刻看到的是刘少奇同道旧居。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5篇大全相关文章:
★5篇介绍河北西柏坡的导游词范文
★精选5篇河北西柏坡导游词
★最新的河北西柏坡导游词范文
★西柏坡导游词范文
★革命圣地西柏坡导游词
★河北西柏坡的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河北西柏坡的导游词范文5篇
★关于河北导游词5篇精选集锦
★西柏坡旧址导游词3篇
★西柏坡导游词精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我是大家本次游览的导游,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我会尽我的潜力让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期望我的服务能使大家满意。这是我们的司机,郑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咱们的郑师傅已有多年的驾龄,大家大可把自我放心的交给郑师傅。最后,预祝我们有一个愉快完美的旅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以前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革命被迫搬迁。我们此刻所见到的西柏坡旧址是1970年进行的复原建筑,占地16440平方米。大家看前方,展此刻我们面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那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光。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董老的生活十分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状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毛泽东主席是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的。一向到1949年3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之后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穿过任弼时同志的旧居,展此刻我们面前的是周总理的旧居。大家随我来,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本来准备让毛主席住。可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坚持让朱总司令去住。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那里是中央工委自我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好了,我们的西柏坡之旅立刻就要结束啦!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这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就应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一天的时光是短暂的也是开心的,期望我们大家能珍视这份友谊。如果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在此说声对不起了,有什么意见和推荐也敬请指出,我很乐意倾听,并且会用心改善,期望下次再见时必须做到让大家满意。最后,祝大家今后的生活像这天的阳光一样灿烂!多谢大家这天的支持和配合,多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