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北京大栅栏简介)

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北京大栅栏简介)

  • 发布:2025-09-17 09:56:05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前门大栅栏属于什么区

前门大栅栏属于北京市西城区。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商业特色:

清雅的青砖路面,古香古色的建筑店铺,悠闲的游人和各个店铺中忙碌的营业员。一开街,大栅栏里就摩肩接踵,除了一些店面门面上刷的新漆能看出刚刚改造的痕迹,整个大栅栏像是没有经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

在“老北京”中间曾经流传着一个购物口诀: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小吃青云阁,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

这些老字号,无一例外都汇集在大栅栏这块“风水宝地”。此次改造的范围是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邻珠市口西大街,北接前门西大街,全长266米,总占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栅栏

大栅栏为啥叫dashilan

大栅栏之所以叫dashila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大拾栏儿”读法属于保留古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确实是有一个地方叫大栅栏(dazhalan),但那是西长街西单一带的一条胡同,而不是前门这个。因为两个地界的名字相同容易造成人们的混淆,所以把前门这个叫成了“大拾栏儿”,以示区别。

大栅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西侧,西至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千米。大栅栏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廊坊四条;明弘治元年(1488年)在胡同口设立栅栏,故改称“大栅栏”;清末此地商业发达,形成商业街区。

大栅栏的由来

“栅栏”是一个古老的词语,作为北京老胡同的名字,应该出现在明代第十个皇帝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之后,即明朝中后期。

弘治元年(1488年),京师百户王敏上奏皇帝说:京城之内,大街小巷甚多,巡捕官兵只有七百余名,一闻有盗,昏夜追赶,大街曲巷辄被藏匿,应“于小巷路口置立栅栏夜间关闭”。

朱祐樘采纳了王敏的建议,在北京城内实行“宵禁”,很多街巷道口都设立了木栅栏,昼开夜闭。清康熙年间,以“京师不靖,责令内城和外城日夜巡缉,巷口设立栅栏,定更后***不许行走”。

乾隆年间,栅栏上还要标出街巷名称。“自王(爷)以下官民人等,概禁行走,步军校等分街道,轮班值宿。”乾隆还召令:对栅栏,“有作践毁坏者交刑部治罪”。清康乾盛世间,京城内外大小街巷设立栅栏1750余处。

元建大都、明建北京城时,前三门外,还是荒郊野外,一片草地水沟,天灾战乱,农民离乡背井,流落到京南者,搭棚居住。明廷为发展经济,在此建房招商,逐渐形成街巷,居住的大多是外地人和种田农夫。

清代定都北京,内城只准八旗驻足,强迫内城汉人迁到外城,于是前三门外人口剧增、新建房舍,逐渐形成了许多胡同街巷。正阳门外西南侧,由北往南,形成了几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作“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廊房四条”。其中廊房四条最繁华,商贾云集。

当时安装栅栏采取“官助民建”的政策,费用由胡同内居民集资,廊房四条商户店主,害怕盗贼光顾,愿意出钱把胡同口的栅栏建得高大牢固。因为廊房四条的栅栏比别的胡同都高大,人们称这条胡同为“大栅栏”,把原来“廊房四条”的名字给淡忘了。

北京大栅栏好玩吗

挺好玩的。

北京前门大栅栏是个不错的商业街,几乎来北京旅游的朋友都会去前门大栅栏看看,大栅栏街道的东北方向,这里还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北京很有名的小吃街,这里的小吃味道不错,关键是价格不贵。

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简称大栅栏,读作dàshílànr,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西侧,西至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千米。

北京大栅栏简介

大栅栏:读:(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

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

在大栅栏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

复原民国初期风貌,大栅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

1900年义和团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重建后依旧繁华。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徐萍芳介绍,此次复原以民国初期风貌为基础。

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

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

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商业街古今有何不同

北京的大栅栏街是北京比较著名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这条街的位置处在北京的绝对中心位置,那样中心的位置可谓是寸金寸土,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是北京中的北京。大栅栏街在天安门广场的南边,前门大街的西侧地段,整条街总共有275米长。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开始,经过了五百多年的时间,中间估计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在北京、甚至在全中国都比较出名的一个商业街。

大栅栏接有过三次的精修,改到现在,街面都已经快要让人认不出来了。如果你从煤市街那边走过来,走到东口你就会发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街道整个变宽了不少。当然这肯定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随着大栅栏街名气的增加,人流量的增多,肯定要加宽街道。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青砖路面代替了以前破破坑坑的的条石路面,并且还设有盲道,而过去很多的电线杆、电线都消失掉了,现在更多的是一些现代装修风格的门店。过去拥挤的街道和门面也变得宽敞亮堂了。

现在的大栅栏街肯定是更多的是现代化元素,毕竟不管是什么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原来的味道,大栅栏街已经变成了21世纪的大栅栏街。可能唯一能让人想起以前的老大栅栏街的地方就是那一个个熟悉的老字号了吧。

最后,不管是以前的老北京大栅栏街的热闹、接地气、历史味道,还是现在的更加偏商业、现代化的大栅栏街都拥有他的味道,都是一条值得一去的商业街。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