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川藏线上的汽车兵?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川藏线上的汽车兵?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 发布:2025-11-07 08:39:28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川藏线还有汽车兵吗 川藏线仍有汽车兵

川藏线仍有汽车兵,而且他们仍旧尽职尽责。

1、千里川藏线的壮美自不必多言。骑游者说“这条路磨砺意志,让人成长”,自驾者说“这条路风景绝美,使人沉醉”,朝拜者说“这条路通往圣地,忠于信仰”,汽车兵说“这条路联谊***,巩固国防,我们热爱而自豪”。

2、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突出特点也让这条路常与危险相伴、与隐患并提。“康巴第一关”“天路十八弯”“怒江七十二拐”……可以说是“百步之内有险情,十里之间埋忠骨”。川藏线汽车兵跋涉奇路、穿山越谷,时常会和不期而遇的塌方、飞石相较量,与突如其来的雷雨、暴雪做抗争。海通便道、觉巴险山、然乌冰棚、波密丛林……川藏线上每一个危险路段都记录着“铁骑先锋”们的征战历程。尖刀三营的官兵们在每一趟任务中全力以赴、稳扎稳打,充分利用急难险重的运输条件磨砺战斗作风、锤炼顽强品格,也形成了一套汽车兵版的“军营热词”。

急求一个讲川藏汽车兵的短篇文章,好像是散文

一直觉得旅行是由许多的偶然和必然结合而成的。如果说当年到川藏线成为一名汽车兵是一生中的一个偶然的话,那么重返川藏线在我看来就该是宿命中的必然了。

2009年国庆前后,我和几个战友、网友、同学重返***,从川藏线进,青藏线出,全程5600公里,耗时16天,用波罗的轮胎重新丈量了我当年开东风跑过的路。

为给准备进藏的自驾车友提供参考,我整理了一下照片,写了篇游记,让我还是从2009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的战友聚会开始说起吧。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8月1日建军节那天,20年前一同入伍的战友在成都相聚,席间,有战友提议,重走川藏线,重访我们当年为之奉献的西部奇路。提议虽好,可我担心自己退役多年,缺乏锻炼,可能身体吃不消,同时担心挤不出时间、担心路况太差、担心自己的车不行......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为了给那些没有上过高原的朋友提个建议,我写了篇《川藏南线自驾攻略》,并贴在了爱卡汽车网上。写着写着,内心难抑平静,当年在汽车团的日子如电影般回放在脑海里,那些牺牲在这条线上的战友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我象中了毒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我感觉到自已想走的已不是一条景观大道,而是要完成一次心灵之旅!

几经挣扎,想上川藏线的冲动最终还是战胜了理智。在闷热、焦虑的夏天里,我终于下定决心,并开始计划着这次远行,期待着远离喧嚣的城市和繁重的工作。

出发前一个月,单位正好组织了一次体检,没啥问题。为避开雨季,我将出发的日子定在9月26日,休假几天,加上国庆大假,10多天,基本够用了。

8月28日,我又在爱卡汽车网的波罗论坛上发了一个征集车友的贴子,很快,广西桂林一个律师回话决定与我同行。他的波罗是白色的,就叫他小白吧。在随后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

这是小白发来的统计表,波罗轿车的底盘是几十款轿车里最低的,仅有10公分。临行前一周,我打***到汽车团咨询最新的路况,当战友们知道我驾驶的是轿车时,力劝三思。通完话,我跌座在椅子上,犹豫和徘徊浮上心头。

可箭在弦上,怎能不发?我不能再动摇了,经多方商量,最终确定去***的是4台车,9个人。我和小白两台波罗,一台捷达,一台丰田4500(租的)。我们分头准备进藏物资,捷达负责准备氧气罐和对讲机。我和小白准备了常用工具、拖车绳、打气泵、十字镐、工兵铲、补胎工具、燃气炉、高压锅、睡袋......

9月20日,我把汽车开到上海大众的4S店作了全面检查和保养。事实上,我最担心的是底盘高度,出发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发现自己有一个毛病,每见到一种车型就会不由自主的去看它的底盘高度。和准备同行的战友(北京的小妞)说起这事,她居然也有这毛病。

为了解波罗汽车的进藏表现,我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爱卡汽车网上《条条日记——POLO酸甜苦辣***行》给我印象最深。但我知道,川藏线的路况随时都在变,跑这条路,技术和运气缺一不可。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出发前一周更换了机油、机滤、空滤,清洗了汽油滤清器。后来才知道,清洗汽油滤清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没想到***油品的质量会这么差,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假的“中石油”!

为防意外,我还带了备用机油、清洗剂,东西装了满满一车。将轮胎气压调到了满负荷的2.8。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冷却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底盘是我重点检查的项目,在***,除了***,要找到波罗的配件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一路上都在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因为操作失误造成部件受损。任何一个小错误,在荒山野岭可能就是致命的。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这是底盘最让我担心的两大部件,左边是发动机的油底壳,右边是自动波箱的油底壳。手动档的车没有这块,但手自一体的就多了这个负担。这两样东西撞碎任何一个,我绝对要在山上困守几天。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为保护底盘,我拆掉了塑料护板(小白的塑料护板在东达山被刮得稀烂),安装了钢制的发动机护板,这破钢板居然要了我580元!装了钢板后,底盘仅有9公分了!我不停地问自己:这样行吗?如果有严重的垂直角度的撞击,这钢板的保护能力还是有限的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这是波罗的空气滤清器,一路上,经常遇到铺天盖地的灰尘,前车卷起的尘土让你根本看不清路,到***4S店拆开后,轻轻一敲,滤清器上的尘土直往下掉。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尽管家人反对,但最后老爸、老妈还是打来***,只有五个字:“一定要小心”。

这是出发前的部分装备。三面国旗(尽量保持挂在车上的国旗是新的),两个相机(佳能单反和索尼T10),两个镜头(18-200的旅游头和10-20的超广角)。白色的是爱国者数码伴侣,就是这个白色的家伙在纳木措给了我最惨痛的教训。

至于方便面、灭火器、登山靴、燃气炉、罐头、辣酱、保暖内衣、补胎胶条、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没有用上。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出发前一个晚上,我到舞校去接学跳舞的女儿,她正专心地比划着,头上两片蓝色发夹显得有点老气。

女儿五岁了,我还从来没有离开她这么多天。为防万一,我和队员们都买了份人身意外保险,同时,悄悄在衣柜角落里给女儿留了封信,如果平安归来,我就烧了它。

9月25日晚上,同行赴藏的朋友们已经分别从北京、重庆、桂林、雅安等地集结到成都,加上送行的人员,晚餐坐了满满一大桌人。可就在这天晚上出了个大意外,捷达车突然打来***说单位有突发事件,走不成了。这下搞得我们很被动,真是出师不利啊。加上前两天有一个本拟成行的老驾驶员也去不了,心情大受影响。这一晚上大家都没睡好,淅淅沥沥的小雨更加使我们不安。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在忐忑与期盼中,终于迎来了出发的日子,9月26日。

捷达车虽然去不了,但凌晨五点过还是把他负责筹集的装备送过来了:三个对讲机,一箱罐头,一个氧气罐。

氧气罐太大太重了,只好装在丰田4500上。人员也重新调整了一下。上路之前,试了下对讲机,有一个居然联接不上,靠!来不及了,上路再说吧。

我们在每台车的天线上插上了小国旗,我跑前面带队,丰田垫后,小白没有对讲机,只好居中了。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出了城,上了成雅高速,雅安我们都太熟悉了,故没有停留,直接从多营下了高速,直奔天全。天全的桥头堡抄手很有名气,可不知道具体地方,好在驾驶丰田4500的刀哥很熟悉,把我们带到了老城古街上一座颇有历史沧桑感的桥头,只见路边停了好多车,又没个招牌,就这了。

进了店堂,直接点了他的招牌菜:清汤和红油抄手以及凉拌土鸡,味道还不错!抄手个大,皮薄,肉多,均配以土鸡汤调味,滋味鲜美,滑嫩不腻,另有凉拌土鸡块,麻辣爽口,是佐酒的好菜。老板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小店已经在网上炒得很热了!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吃了抄手,直奔川藏线上的第一山:二郎山。

这是二郎山隧道口。隧道位于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地方,起于天全县龙胆溪,止于泸定县别托山,是川藏线的咽喉工程。当年修隧道时,我们汽车团的车队都是从荣经、汉源、石棉绕一圈才到泸定。

二郎山,因一曲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流传久远,引起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遐思。我至今保留着当年开车上二郎山的照片。山峦叠翠,林海茫茫,峡谷幽深,险峻神奇。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入隧道前,所有车辆都要经过武警翻箱倒柜式的检查。几个战士见我们三台车挂着国旗,又看了看我尚未过期的军官证,笑着说“挂国旗的免检”,随后我们三台车进入了隧道。

二郎山隧道长4公里,开了好一会儿。隧道内路面平整,灯光明亮。一个字:“爽”!当年要翻半天并经常堵车的二郎山,如今只需5分钟了。难怪我们经过天全的新沟兵站又烂又破,原来它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被撤销了。

一个川藏线汽车兵的怀旧之旅之一

出了二郎山隧道,路况较好,但弯道仍然较多。烦人的小雨一直没有停下。我一直想避开雨季进藏,难道偏偏遇上雨季不成?

下山不久就是泸定县城,快进城时遇上了汽车团的车队,浩浩荡荡,气势逼人,你不靠边让都不行。这些军车就象勤劳的蚂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为边队部队运输着各类物资。

汽车兵精神是啥

汽车兵精神是:勇往直前、驰骋千里、安全文明、争创一流。

汽车兵是中国独有的兵种。他们的职能就是驾驶各类汽车,不要小看这简单的驾车,他们的技术是极为一流的,他们能够在枪林弹雨中不让敌人发现并攻击军用车,能够掩护好自己的行踪。

在战争中一辆军用大卡车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目标,所以一名优秀的汽车兵就要能够将目标隐藏好,不被敌人所察觉。

作为一名汽车兵,要能够在任何环境、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合理的掌控好驾车的方法。在山区驾驶是一名合格的汽车兵必须学习的一门技术,车速和车距都是必须注意到的因素,如果一旦车速过快或者车距较近,都可能会拖累整个队伍,这可能需要士兵千锤百炼才能练就的一项技能。

扩展资料:

1953年,在川藏线即将通车之际,某汽车团班长王忠和带领5名战士,在二郎山下用3块石头支起一口锅,为过往的车队烧水做饭。一把菜刀、一口铁锅、一副挑桶就是川藏线上第一个兵站——“烂池子”兵站的全部家当。

“干打垒、土坯房,风吹墙裂雪进房,半夜还有鼠和狼……”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官兵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川藏线上陆续搭建起21座高原兵站,为过往部队提供热食保障。

在缅怀英烈厅,一位手持拐杖的伤残老兵,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颤颤巍巍地仔细寻找当年牺牲战友的姓名牌。

1967年8月的一天,在带领车队突出险区时,某汽车团10名党员干部骨干遭遇山体崩塌壮烈牺牲,化作川藏线永恒的雕像,被***授予“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敢驾铁马走天涯,致敬川藏线汽车兵

致敬!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川藏线上他们创造了奇迹......

这几天,***高原的天气日渐转冷,道路也越发难行,担负向***运送物资的高原汽车兵又一次出发了。

为了在大雪到来之前把物资送到边防连队,川藏兵站部的汽车兵们早在几天前就上路了,三个车队交替往返于全长2100多公里的川藏线,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随时可能出现的暴雪和塌方,让冬季的川藏线格外难行。

一天过四季,十里不重天,车队刚翻越雪山,又遭遇飞石路段。

即将进入川藏线著名的72道拐,行驶在长达50公里的连续下坡路段,驾驶员必须打起12分的精神,时刻准备刹车减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这是常年跑川藏线的官兵总结的顺口溜,其中的“然乌”指的就是路面上常布满暗冰的“然乌冰棚”。

经过重重艰险,历时一个星期,车队终于准时将物资运抵边防连队。所有物资清点入库后,汽车团官兵们来不及修整,连夜开始返回,锤炼夜间驾驶技能。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川藏线上,汽车兵们创造出了连续13年、上百次全员全装安全完成运输任务的奇迹,也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温暖了边防***的一个又一个寒冬。

川藏线上的汽车兵穿越生***线三

川藏线是川藏公路的简称。川藏公路是连通四川成都与******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

川藏线是川藏公路的简称。川藏公路是连通四川成都与******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在此路修通前,千百年来,中国西南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枢纽就是逶迤在横断山区和***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

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从四川雅安到******间的1958公里,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川藏公路于1950年4月开建,新中国的筑路大军劈山治水,终于在1954年12月25日与另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1]”同时开通,一曲《

歌唱二郎山》的战歌,一时流行全国。同时川藏公路317,318线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川藏线

川藏大环线

318国道示意图

以风景优美路途艰险著称!

沿川藏公路进***,须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

如今,川藏公路已经是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南线和北线,分线点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都桥镇前的东俄洛乡。

南线折叠

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南线相对北线而言所经过的地方,多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沿线都为高山峡谷,风景更为秀丽,尤其是被称为***江南的林芝地区。但南线的通麦一带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川藏南线成都至***全长2142千米,途经最高海拔4700米,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

南线成都至雅安段由川西平原向盆原低丘行进,全为高速公路。雅安至康定段处于川西高原,也即青藏高原东南低缘,特别是在雅安天全县境内曾有“川藏公路第一险”之称的二郎山,地势逐步抬升,山河走势呈南北线纵向分布,公路基本是越山再沿河,再越山再沿河往西挺进。二郎山高3500米左右,隧道通行以后不再有“天险”之称,但越山后,泸定至康定间的瓦斯河一段,雨季时柏油路面常被漫涨的河水淹没和冲毁,并时有泥石流。

出康定即翻越山口海拔4290米的折多山。此山是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是传统的藏汉分野线,此山两侧的人口分布、生产、生活状态等方面都有较显著的差别。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

折多山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基本处于华西丰雨屏带中,植被茂密,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地表水及河流对山体和路基的冲蚀和切割作用明显;折多山以西属亚寒带季风气候与高原***性气候的交揉区,气候温和偏寒,亦多降雨,缓坡为草,低谷为林,且多雪峰及高山湖泊。

折多山至巴塘一线海拔4000米左右,由东往西有剪子弯山、高尔寺山和海子山等平缓高山。理塘是此线重要的分路点,往北可抵新龙和甘孜,往南则抵稻城、乡城和得荣等地。宽阔平坦的理塘地处毛垭大草原,是此线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其县城号称“世界高城”。巴塘往西逐渐进入金沙江东岸谷地,地宽而略低,是藏族传统的优良农区。但巴塘地处地质板块的吻合带,常有地震。

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后,川藏线进入著名的南北纵向横段山脉三山三江地带。公路由此进入了长达800余公里的,呈不断上升的“漕沟状地质破碎路段”。在***波密至排隆间,雨季盛行时,肆虐的泥石流及山体滑坡令大地几成“蠕动状”,其威力足以使车行此地的人惊心动魄,直至翻过***林芝县境内的色季拉山口。此线有盘不完的山,淌不完的河。川藏线上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色季拉山口后特别是林芝后,全为高等级公路,直到***。

北线折叠

川藏北线从成都出发,经雅安直接进甘孜后,经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抵南北线交合点邦达后,经波密、八一往***,全程2413公里。此线被旅游探险者称之为“小北线”。另一条北线是从成都北上,在汶川与国道213分路,从刷经寺经马尔康、昌都到达***,是国道317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线与北线在昌都与邦达有国道214连接。北线沿317国道在那曲与青藏公路汇合,也可到达***。同时也是青藏公路的组成部分。川藏北线成都至***全长2412千米。此线被后来的旅游探险者称之为“大北线”。

而本站所指的川藏北线是指:从成都出发北上在映秀镇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2],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海拔4523米),经小金县,抵丹巴。进入甘孜后,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类乌齐、巴青、索县、那曲至***。北线相对南线而言,所过地区多为牧区(如那曲地区),海拔更高,人口更为稀少,景色更为原始壮丽。

与南线新都桥至巴塘一段相比,川藏北线新都桥至德格一线,基本上是沿鲜水河、雅砻江而上,时有草场、峡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线那般高拔和平缓。其中丹巴是嘉绒藏族的主要分布区,塔公草原(也称毛垭大草原)一带风光和人文见长,道孚、炉霍等地民居冠绝康区乃至整个***,甘孜县河谷是康区优良的农区,寺院林立,而马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一带自然风光优美,德格是整个***的文化中心。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景色奇丽,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石渠有康区最美的草原,如由石渠进入青海玉树州,经玛多、温泉,可至达青海省首府西宁或青海湖。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极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极品线路。

沿川藏线进出***,每年的最佳时节是5月份和8月中旬-10月。5月份至8月份之间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线因泥石流和塌方频繁,故行程安排应较为宽裕。除了能领略雨季川藏线分外美丽和诱人的旖旎风光之外,还需要徒步穿越塌方区的勇气与决心。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