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孙良诚是日本侵占我国时期华北著名的伪军头目,曾任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开封绥靖主任、苏北绥靖主任等职,孙良诚的确是汉奸。
孙连仲,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仿鲁,直隶(今河北)雄县人,1912年投北洋陆军第2镇,后编入冯玉祥部,由士兵递升至军长,1928年任第二集团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1947年改任保定绥署主任仍兼河北省政府主席,1949年去***,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总统府国策顾问,1972年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委员,1990年8月14日,孙连仲因患肝癌病逝于台北市中心诊所,享年98岁。孙连仲乃抗日名将,不是汉奸。
孙良诚、天津静海人,自入伍当兵就在冯玉祥部下,从士兵一直当到军长、方面军总指挥、山东省主席,是冯玉祥手下大将中的“五虎”之一,很得冯玉祥器重,曾有“北伐中,孙良诚功勋实居第一”等嘉诩。
如果人生就此简单也就好了,按照广告说法,高光时刻?我才刚开始。孙良诚一代西北***,大多经历复杂,孙算是典型之一,复杂程度堪比吴化文、郝鹏举、庞炳勋等。
抗日战争中,他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担任过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后又当了伪军,任汪伪汉奸集团的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和开封绥靖公署主任、苏北绥靖公署主任。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很快被蒋介石收编,被编为国民党第二路军、第一保安纵队、暂编二十五师,淮海战役前编为一七军,受徐州“剿总”节制。
孙良诚位置尴尬,归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指挥,但又未列入第七兵团序列,又想逃跑,又想起义。
正在犹豫不决之时,11月12日在从睢宁撤向徐州的途中,孙良诚所带的一个师在双沟附近的邢围子被华野二纵所包围。二纵派出联络专员兼宿迁县县长周镐前去做工作,要孙良诚认清形势,率部起义。
孙良诚此时并无起义的诚意,但华野大军合围,只得宣布放下武器。
有说是经过我军做工作,有说是主动提出,我相信后者,因为这样可以脱离他认为的险境,才可以回到蒋的系统。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一个现象,除了当时的中共很特别党员领导的起义,其他的起义都是无比纠结,甚至反复,最不堪的郝鹏举,还杀人表示他投蒋的诚意,中共资历很深的老党员干部朱克靖就此牺牲,这一杀实际上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一些经历反复的杂牌将领,反复还不算稀奇,因为时代如此,天下大乱,相信实力为王和有奶便是娘,但一方面圆滑一方面又把事情做绝,这费解,郝此举是作***。
孙写信给另一个西北军将领刘汝明,信据传写的很有水平,这边的干部看了认为有利策反工作,但刘汝明看过就知道了孙的本意,说,要把孙运作出来,回信说有意起义,但需要孙良诚亲自前去面谈。二纵首长就派了周镐(西北军工作过,有军统背景)和对起义持积极态度的一七军师长王清瀚(好像已经是中共特别党员)和孙良诚一道前往。
当孙良诚、周镐、王清瀚一行按事先联络好的路线,在田家庵由刘汝明的儿子刘铁均接应潜入蚌埠,来到刘汝明设在宝兴面粉公司的司令部。
短暂的假意热情接待后,孙良诚、周镐、王清瀚三人都被逮捕,押送南京。孙良诚保住了命,据说是得到原西北军系统的老同事、时任国防部次长秦德纯的力保,得免一***,但周镐和王清瀚则被蒋介石下令杀害。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镐遗孀一直追寻孙良诚的下落。苍天不负有心人,她到底找到了孙良诚,并向军管会告发,被蒋放弃留在***、和小老婆从无锡到上海定居的孙良诚终于被捕,随即收押于苏州,后转往山东战犯管理所,1951年三月(也有说1952年),一生反复,浮沉不已,有勇少谋的他***于狱中,结束了多色暧昧的人生。相比此时的吴化文,选择的重要性,高下立判。
西北军系统的军头门的最终归宿是一面时代的镜子,刘汝明是到了***,惊慌中百般t逃串终于有了一个善终;吴化文济南战役中百般取舍中,终于起义,血债累累的他得到善终,生活是否幸福是否惶恐,是否庆幸无从得知,起码结局尚好。郝鹏举的被毙,张克侠何基沛的为党工作,留名青史,更是鲜明对比。
选择很重要,有人早就说过,关键的时候,人生中有一步。这些将军们眼花缭乱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对的选择非常重要,只不过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
孙良城、郝鹏举曾经不管做了多少错事,但选择起义,离情史留名已经很近了。但是,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复杂经历带来的苟且一时的经验最终把他们带入了***胡同。想必,事后诸葛亮事情很容易的,但当时,他们确实以为在做对自己最有益、最正确的事情吧。只是,以后来者的优越,只能说,糊涂了。
孙良诚,1893年出生,字良臣,天津静海人,少投军伍,入冯玉祥军幕,历直奉,国奉,北伐多役。为冯军“十三太保”,又号“五虎将”之一。及冯败,投国府,命为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抗战军兴,时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游击总指挥,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率所部万余,投汪精卫。授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移驻扬州。倭乱平,归正,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零七军军长,徐蚌会战,于江苏睢宁率该军军部及一师共五千八百人投诚。并自请命往蚌埠说降守将刘峙,事败,解金陵,囚狱中。红朝立鼎,得脱,隐沪上。复囚。旋以病卒,年五十有八。
朱太刚先生写的《淮海战役中的一位无名英雄》文章,介绍了堵截孙良诚部队逃窜而英勇牺牲的董继民同志的光辉事迹。这位无名英雄,确是可歌可泣。遗憾的是,文章最后加了个多余的尾巴:“在这里谈一下孙良诚的最后结局。孙良诚投诚后,我军当即释放了他,并劝他切勿去南京蒋介石处。孙良诚不听劝告,于翌日回到南京,几天后被蒋介石枪毙于南京雨花台。”显然,他把孙良诚的最后结局的历史事实搞错了。
事实是,孙良诚投诚后主动提出要去蚌埠争取刘峙,并要我军派一个负责干部和几个随员一同前往,做刘峙的工作。当时,正好有我打入国民党保密局(军统)的周镐同志,因敌人有所察觉,而撤回解放区。领导就派周镐带随员数人,跟孙良诚去蚌埠见刘峙。实际上是孙良诚勾结刘峙搞的骗局。他们一到蚌埠,周镐等人就被刘峙关押,成为阶下囚,孙良诚则成为座上客。不久,周镐被押解到南京,关在保密局看守所,地址就是周镐原住的南京宁海路保密局机关附近。后来周镐被杀害在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陈列馆悬挂过周镐烈士的照片。有篇《从保密将军到革命烈士》文章,就讲的这件事。孙良诚及其所部,设骗局杀害革命干部远非这一次。1945年春,驻上冈的孙部四十师,派出一个人找到建阳县县政府,声称有个营准备起义,投奔新四军,营长派他来先行联络,并出示营长的印章为证,要求我军派一名干部,随他到上冈和营长面议,起义时派部队在据点外接应。我们派到上冈西郊去接应的武工队,无功而返。八一五日寇宣布投降后,盐阜区大股伪军工作委员会,派徐渠同志给孙部第四军送劝降书,经上冈即被四十师扣留,押送盐城,为伪第四军杀害。盐城解放前夕,被捕的申德辉等12人统统被杀害。孙良诚及其所部,对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孙良诚是个名副其实的战犯。
孙良诚最终下场如何呢?据了解,他由蚌埠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罪、请功,结果被反目无情的蒋介石投入监狱。他确在南京被关押过,以后又被保释了。1949年初,从无锡来到上海,住到小老婆处。宁、沪解放后,周镐烈士的遗孀一直追寻孙良诚的下落。苍天不负有心人,她到底找到了孙良诚,并向军管会告发,孙良诚被捕入狱。以后孙良诚被押送到山东战犯管理所,1951年3月病***,这就是战犯孙良诚的最后结局。
孙良诚由蚌埠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罪、请功,结果被反目无情的蒋介石投入监狱。他确在南京被关押过,以后又被保释了。
1949年初,从无锡来到上海,住到小老婆处。宁、沪解放后,周镐烈士的遗孀一直追寻孙良诚的下落。苍天不负有心人,她到底找到了孙良诚,并向军管会告发,孙良诚被捕入狱。以后孙良诚被押送到山东战犯管理所,1951年3月病***,这就是战犯孙良诚的最后结局。
孙良诚原系西北军的一个悍将,所部在西北军中素有铁军之称。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土崩瓦解,孙亦失势。七七事变发生后,华北地区大部沦陷,人民群众在***领导下,坚持敌后的抗敌斗争。
蒋介石为了抵制八路军,遂利用一些失意***,给予各色各样名义,指使他们在华北招兵买马,抢占地盘。1939年蒋介石委鹿钟麟为冀察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主席,委石友三为副长官兼察哈尔省主席。
鹿钟麟设司令长官部于南宫、冀县一带,委孙良诚为冀察游击总指挥。因为孙是只身前来没有军队,鹿又把驻在冀州的民军第二路赵云祥部编为游击第一纵队,拨归孙良诚指挥。
扩展资料:
中国***一直视孙良诚为统战对象。1938年7月,中共秘密工作人员、孙部中将参议郭楚材就在孙部做统战工作,1944年孙良诚的亲信、孙部第四军副军长谢庆云被发展为中共秘密党员,为策反孙良诚提供了有利条件。
抗战胜利后,孙良诚向国军“投诚”,他的伪军部队被国民党收编为暂编第五纵队,又先后改编为暂编第二十五师、第一绥靖区第一○七军,孙良诚任绥靖区副司令(司令刘汝明)兼一○七军军长,谢庆云任一○七军副军长兼该军驻南京办事处中将处长。
宁、沪解放后,周镐烈士的遗孀一直追寻孙良诚的下落。苍天不负有心人,她最终找到了孙良诚,并向军管会告发,孙良诚被捕入狱。孙良诚后被押送到山东战犯管理所服刑,1952年3月病***狱中,终年59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