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塞瓦斯托波尔 为何曾一度陷落

塞瓦斯托波尔 为何曾一度陷落

  • 发布:2025-09-17 09:53:07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过程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1集团军于1941年10月占领克里木大部分地区后,集中兵力企图在行进间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但该企图遭到挫败。

塞瓦斯托波尔守军共有约2.3万人,火炮150门。战役发起时,工事构筑尚未完成。按照分工,海上防御由海岸炮兵和黑海舰队负责。1941年11月9日,苏联红军又将滨海集团军3个师的兵力编入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序列,用于增强防御力量。黑海舰队分舰队,由于受到德军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威胁,大部撤往***地区待机,只留几艘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火力支援队,支援陆上防御作战。

德军经过短暂的准备,连续对该城发起了三次猛烈进攻。第一次进攻于1941年11月11日至21日实施。德军集中4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师和1个罗马尼亚摩托化旅,沿雅尔塔公路向巴拉克拉瓦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从切尔克兹·卡尔缅地区向卡腊科巴谷地实施辅助突击。经激烈交战,德军虽在两个方向上的个别地段突入苏联红军防御阵地1-4公里,因损失严重,被迫于21日停止进攻。但由于苏联红军第51集团军没有守住刻赤半岛,塞瓦斯托波尔局势更加严峻。

利用短暂的平静时机,双方都积极调整部署并增加了有生力量。12月7日,德军投入7个步兵师、2个罗马尼亚旅和1270余门火炮,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德军在人员和主要技术装备上几乎超过苏联红军1倍。尽管苏联红军顽强抵抗,在德军主要突击方向上仍出现了面临被突破的危险局面。苏联红军统帅部紧急调集部队,增强防御力量,同时对突出的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击退了主要方向上的德军,暂时消除了被突破的威胁。为减轻塞瓦斯托波尔城防的压力,调动德军,苏联红军决定对刻赤半岛实施登陆战役。这一战役于1941年12月26日至1942年1月2日实施,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

塞瓦斯托波尔属于哪个洲哪个国家

塞瓦斯托波尔属于亚洲俄罗斯

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克里米亚半岛著名港口城市,黑海门户,俄罗斯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二战苏联最牢固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为何曾一度陷落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波托尔在二战期间,苏军和德军都围绕着这个要塞进行过攻防。而作为二战期间苏联在刻赤半岛上最为坚固的要塞,塞瓦斯波托尔的陷落似乎很不应该。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当时塞瓦斯波托尔的处境,以及苏军当时的情况,德军用于对付这个要塞处心积虑弄来的超级武器,可能我们会发现这个要塞在德军当时的进攻之下陷落,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德军为了对付这个背后的隐患,动用了超级大炮和优势兵力

德军当时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刻赤半岛的后方,除了海运路线畅通以外,苏军的陆上交通已经被彻底隔绝。尽管如此,德军还是不准备放过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为此,德国和罗马尼亚为此准备了30多万大军,由经验丰富的德国将军曼施坦因统一指挥,而苏均在要塞上的人数只有不到三万人。在军事装备上,为了破除要塞坚固的防御工事,德军特别准备了口径达到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事后看来德军的准备非常充分,而且卓有成效。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发起对塞瓦斯波托尔要塞的进攻之时,要塞还有部分工事没有完工。德军的列车炮在老远就能击毁苏军要塞上的炮台,苏军的火炮射程却碰不到德军火炮的脚后跟。所以德军使用这种战术,逐次击毁了苏军所有的要塞炮台,让要塞内的苏军没有还手之力。

苏军增援要塞外围的援军被德军彻底击败,要塞孤立无援

为了拯救整个刻赤半岛以及要塞,苏军发起了多次救援行动。苏军通过登陆作战,将大量军队投送到交战区域,并迫使德军分散了攻击塞瓦斯波托尔要塞的兵力。但是于事无补,德军准备充分,并且战斗意志高昂。最终德军在1942年5月初,击败了前来支援的苏联第44和51集团军,并开始加大轰炸要塞的密度和强度,同时开始攻击附近的苏联海军部队,切断了水上苏军的海上交通线。德国空军也开始掌握此区域的制空权,苏军和要塞的联系通道几乎完全被切断。这些险境让塞瓦斯波托尔要塞彻底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要塞因为被切断补给线,弹尽粮绝

要塞内当时还是有不少苏军凭借要塞的坚固性和德军进行近身作战,在短时间内成功阻止了德军彻底占领要塞的企图。但是时间一长,武器弹药无法得到补给,战斗民族的人民再强壮也不能拿铁锹跟全副武装的德军肉搏吧?在1942年的6月底,要塞内的幸存的苏军在苏军统帅部的命令下,开始逐步撤离要塞。到七月初,一部分经过苏联海军营救,撤离到了后方。一部分扯进山区,当起了游击队继续和德军作战。

至此,苏军的塞瓦斯波托尔包围战彻底结束。、

这个要塞以兼顾著称,但是在面对二战军事思想的变革之下,德军使用新式武器远程打击。使得要塞的攻击性降到了最低,苏军尽管多次支援,围魏救赵也无济于事,最终要塞陷落。所以在现在的作战当中,适当使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难题。如果苏军吸取当时战争初期被德军闪电战教做人的教训,那么战争当中的损失也许就不会这么大了。

塞瓦斯托波尔在哪里

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是克里米亚半岛著名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乌克兰两个直辖市之一,是乌克兰南部最大的不冻贸易港、渔港,工业、科技、文化中心。二战后,曾被授予英雄城市的荣誉称号。

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俄罗斯黑海舰队,陈旧不堪、雄风不在

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名字可能人们还不太熟悉,但是说起克里米亚可能无人不知,因为目前的俄乌争端其中就有关于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至尊的城市”,但这与该城的历史并无关联,有可能是在叶卡捷琳娜时代产生的名字。不过,这里依然保存着古希腊的城市遗址。

自2014年之后,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2013年,我在乌克兰旅行期间曾经到访过克里米亚;那时,它还属于乌克兰。

塞瓦斯托波尔是克里米亚的一个港口城市,它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西南端,面积约770平方公里,人口近38万,其中70%居民为俄罗斯族。作为著名的军港和要塞,塞瓦斯托波尔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它于1783年被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发生的最著名的两次战争分别为1854-1855年俄与土、英、法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941-1942年苏军与纳粹德军之间的围城和保城的战争。很不幸的是,这两次战争俄方均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克里米亚重新成为苏联的领土。194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将原“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撤销建制,降格为克里米亚州。1954年,苏联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也因此埋下了此后俄乌间领土纠纷的祸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地方政府之间就半岛归属问题不断产生纠纷,克里米亚要求***或重返俄罗斯的呼声不断,最终导致2014年俄罗斯出兵将克里米亚收回。

塞瓦斯托波尔的最大看点就是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我们乘坐游艇在海港转了一圈,也算是“检阅”了一把这个世界闻名的“黑海舰队”。

俄罗斯共有四大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其中北方舰队最强大,波罗的海舰队最弱,黑海舰队排名第三位。我们看到的这些军舰老实说都是一些陈糠烂谷子的老掉牙东西,曾经无比强大的苏联海军让人看着有些失望。

看到了自由自在的海鸟,说明这里的生态还算不错。

海港里也时不时有游船自由自在地漂荡,让我感慨其实战争与和平是可以转换和把控的。

岸边的堤坝上涂画着俄乌两国国旗及各自的海军军旗,曾经情同手足的同族兄弟如今已经变为不共戴天的敌人,真是世事难料。

上岸后,我们又顺便参观了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的海军博物馆,馆内的很多展览内容及展品都与黑海舰队有关。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年),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世称彼得大帝,是俄国海军的缔造者。

费奥多尔·费奥多罗维奇·乌沙科夫(1745-1817年),沙俄海军上将,曾任早期的黑海舰队司令,是俄罗斯帝国第一位世界意义上的名将。有一部著名的苏联电影《海军上将乌沙科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1810-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将***麻醉用于外科手术的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门诊设到战场上的人,并第一个在战地医学史上引入了“女护士”这个名词,他于1854年参加了在塞瓦斯托波尔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巧合的是,世界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小姐(1820-1910)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只不过她是在战争的另一方(英法联军一方)。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1953年),政治家、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苏联时期执政最长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他在二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作用。

表现参战双方的油画(主要指苏军和德军)有多幅,画面中并没有过分贬低敌对方的成分,说明了主办者的客观态度。

展室中的实物展品不多,但是少而精,起到了很好的辅展作用。

海军博物馆门前广场上竖立着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全身塑像,是她于1783年下令建立了黑海舰队。可以说,彼得大帝缔造了俄国海军,而叶卡捷琳娜大帝缔造了俄国海军的黑海舰队。

还是那句话:衷心希望俄乌两国能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解决争端,让和平的曙光早日降临。

阅读推荐:乌克兰基辅:罗斯众城之母,东正教之心,第聂伯河畔的璀璨明珠

阅读推荐: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访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