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颐和园福荫轩?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颐和园福荫轩?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 发布:2025-09-13 08:23:52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颐和园昆明湖介绍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它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又最瑰丽的古典园林。它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所组成。颐和园位於北京城西北10公里外,昆明湖位於此园万寿山的南麓。万寿山是北京西山的一支余脉,向东伸出,相对高度60余米,形成抱湖之势。湖的西方,西山高峰耸峙。湖的东南方紧接北京平原,这个湖恰处在西山山麓洪积扇与冲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上。

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大约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湖面主要向东西面面发展,有计划地把原来的湖岸上一部分土地闺在湖中,便成了湖内西堤及三岛。挖出的泥土移堆於万寿山上,使这座原来校低矮的山丘大为增高。在昆明湖滨和万寿山。万寿山清漪园和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还有畅春园、圆明园,都是当时以西山群峰为屏障而营建的大规模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清漪园最后建成于1764年,耗白银480多万两。1860年,英法联军攻人北京,清漪园被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此园,并改名颐和园。后屡经变故,到解放前,这座古考的园林已趋萧条。解放后大力修耷此园,并疏浚了昆明湖,使之焕然一新。

昆明湖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拦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十七孔桥东头湖岸上矗立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座如真牛一样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昂首竖耳,若有所闻而回首惊顾的神态,非常优美生动,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现为珍贵文物.由铜牛处循岸往北,湖东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解后,此处得春气之先,亭畔桃红柳绿,最早向人们报知春的消息,亭因此得名.从知春亭向北望万寿山景色,最为鲜明.

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急急急!求告知

看你玩几天了,俗话说:“苏三宁五,京八杭九”。北京旅游八天是比较适合的。

第一天天坛,自然博物馆(周一不开门,北京甚至全国所有博物馆包括部分寺庙以及公园,周一都不开门)。先农坛,陶然亭公园。一天比较合适,天坛早晨8:30主景区开门,一般3个小时,11:30出天坛西门到自然博物馆,然后步行可参观先农坛。下午有两条路线,一条可以参观陶然亭,要坐15倒102一次车,或者直接坐15参观湖广会馆,参观琉璃厂。

第二天天安门广场。需要一整天,这些地方开门时间需要看是否有活动。参观天安门城楼,端门城楼,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国家博物馆,北京***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钱币博物馆,正阳门及箭楼,中国铁道博物馆。这些离的都很近,但要看时间,一天不可能转完。晚上可以参观前门大街。

第三天故宫,从午门进神武门出,需要一天,8:30从午门争取进入,16:00出来,故宫很大,台阶很多,宫殿多,八个来小时很累。一般先去午门展厅,文华殿,东华门,然后看武英殿,档案馆,三大殿,历代艺术馆,珍宝馆,箭亭,钟表馆,斋宫,东六宫,后三宫,御花园,西六宫,养心殿,慈宁宫,外西路,宫殿极多。

第四天早晨先去北海公园,从团城,永安寺白塔,到西边的阅古楼,东边的琼岛春荫,过陡山桥,到东岸的濠濮涧。到北岸的静心斋、天王殿、九龙壁、快雪堂、五龙亭、植物园、小西天,然后坐渡船回琼岛,出东门,进景山公园西门,参观景山公园,并在最高处拍摄故宫,然后从景山正门出来,向东参观北京大学红楼和中国美术馆。吃隆福寺小吃,晚上去王府井大街。

第五天颐和园,一天,8:00从东宫门进园,仁寿殿、大戏楼、宜云馆、玉澜堂、知春亭、文昌阁、文昌苑、乐寿堂、长廊、养云轩,无尽意轩、清华轩、排云殿、铜亭、佛香阁、知慧海、四大部洲、云会寺、湖山真意、画中游、山色湖光共一楼、听鹂馆、石丈亭、石舫、耕织图、景明楼,坐船到南湖岛、十七孔桥、廓如亭、铜牛、二龙闸、还回长廊,上一点山到写秋轩、迟意云在、福荫轩、景福阁、益寿堂、乐农轩、谐趣园、眺远斋、澹宁堂、平台亭、多宝塔、寅辉、苏州街、通云,17:00出颐和园北宫门。

第六天香山,不必爮上最高的香炉峰,参观一下下边的植物,秋天还有红叶就可以,香炉峰太费体力和时间,直接东门、带水屏山、双清、香山寺、阆风亭、香雾窋、西山晴雪、玉华岫、昭庙、见心斋、眼镜湖、碧云寺。下午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参观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北京市植物园、卧佛寺和樱桃沟,看自己体力,或者索性香山不上太多的山,只参观碧云寺、眼镜湖、见心斋、昭庙、带水屏山、双清,然后参观北京市植物园和卧佛寺,樱桃沟,有时间可以带一下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和团城演武厅。香山一定要早去,早晨环境极好。

第七天十三陵,先从神路开始,石牌坊、大宫门、神路,看十三陵的结构,参观长陵定陵昭陵,并远望其它的几个陵。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参观一下十三陵水库,估计时间不够。

第八天八达岭长城,这个要坐正规的车,不是外边接客的车,更不是黑一日游,不是穿着同样的衣服就是正规的,只有屋里的是正规的。或者索性坐和谐长城号火车(现在好像不在北京北站上了,具体不清楚得问)八达岭很远,而且费体力,这个就不要再去别处了。

总之,北京八天安排完了,如果体力不够的话,可以选择歇一天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颐和园面积:293万平方米(约4400亩)避暑山庄面积564万平方米(约8456亩)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乾隆命名的石头

颐和园乾隆御笔“燕台大观”摩崖题刻

燕台大观”是清漪园建设初期,乾隆皇帝最早的摩崖题刻,位于福荫轩西侧山坡上,从千峰彩翠城关东侧30米处的一条小路可直达。

1750年(乾隆十五年)的某一天,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的总设计师乾隆皇帝登上了他刚刚宣布改名为“万寿山”的瓮山。这时清漪园工程刚刚启动,挖湖堆山工程已经改造了瓮山东麓的局部地形,形成了“山环水抱”新格局,这是乾隆皇帝的一次大手笔,他以“兴修水利和为母亲祝寿”为名,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和意境,以祝寿礼佛为建园主题,为园林景观构思了一个佛国世界和人间仙境,他以高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以一个诗人艺术家的气质确定了园中近百个景点的意境题名匾,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智慧海”、“众香界”、“佛香阁”、“花承阁”、“昙华阁”、“湖山真意”、“意迟云在”、“藕香榭”、“夕佳楼”、“知春亭”等等,都是他深思熟虑的美学经典。

这一天,乾隆皇帝站在草木稀疏的万寿山上,望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心情愉快,对未来的壮观景象充满信心,联想到两年前登泰山岱顶时一览“天下大观”摩崖石刻的震撼,他豪情焕发,挥笔题写了“燕台大观”,在他的心中,清漪园这个天上人间仙境将成为现实,它将是北京地区最壮丽的景观。

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的简介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它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又最瑰丽的古典园林。它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所组成。颐和园位於北京城西北10公里外,昆明湖位於此园万寿山的南麓。万寿山是北京西山的一支余脉,向东伸出,相对高度60余米,形成抱湖之势。湖的西方,西山高峰耸峙。湖的东南方紧接北京平原,这个湖恰处在西山山麓洪积扇与冲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上。

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大约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湖面主要向东西面面发展,有计划地把原来的湖岸上一部分土地闺在湖中,便成了湖内西堤及三岛。挖出的泥土移堆於万寿山上,使这座原来校低矮的山丘大为增高。在昆明湖滨和万寿山。万寿山清漪园和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还有畅春园、圆明园,都是当时以西山群峰为屏障而营建的大规模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清漪园最后建成于1764年,耗白银480多万两。1860年,英法联军攻人北京,清漪园被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此园,并改名颐和园。后屡经变故,到解放前,这座古考的园林已趋萧条。解放后大力修耷此园,并疏浚了昆明湖,使之焕然一新。

昆明湖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拦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十七孔桥东头湖岸上矗立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座如真牛一样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昂首竖耳,若有所闻而回首惊顾的神态,非常优美生动,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现为珍贵文物.由铜牛处循岸往北,湖东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解后,此处得春气之先,亭畔桃红柳绿,最早向人们报知春的消息,亭因此得名.从知春亭向北望万寿山景色,最为鲜明.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