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伽倻琴(玄琴和伽倻琴区别)

伽倻琴(玄琴和伽倻琴区别)

  • 发布:2025-09-10 14:36:00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伽倻琴的民族特色有多浓它的音色与古筝有什么不同

伽倻琴是民族特色很浓的弹拨乐器,形似筝。相传6世纪时流行于朝鲜半岛的伽倻国。原分雅乐琴与俗乐琴两种。雅乐琴长约177厘米,宽约33厘米。伽倻琴,演奏时,演奏者坐在地上,琴身在身前,琴头放在右膝上,琴尾触地。它也可以平放在桌子上。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拨动琴弦的右琴弦,左手按琴弦的左琴弦。伽倻琴的音阶一般为五声音阶,以c或b为主调。13弦伽倻琴的琴弦有f、g、bb、c1、d1、f1、g1、bb1、c2、d2、f2、g2、bb2。最高的字符串可以重复以提高小三度的发音。改革之后,伽倻琴被设定为7个音阶。15弦伽倻琴的琴弦是:g,a,c1,d1,e1,g1,a1,c2,d2,e2,g2,a2,c3,d3,e3。21弦伽倻琴的音域是G-F2。

韩国民间常用的12弦伽倻琴有g、a、b、c1、d1、e1、f1、g1、a1、b1、c2、d2等7个音阶。发音柔和、圆润,发音清雅、悠扬,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右手的技巧包括两指合弹、一指托、分、抠、搓、挑、抠、捏等,左手的技巧包括压、颤、推、揉等,是展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其中揉(又称弹弦)最为独特。

伽倻琴也可以演奏双音符、和弦和简单的复调音乐,但通常不进行调制。伽倻琴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可以通过演奏者娴熟的技巧表达刚柔相济、喜、怒、悲、乐等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演奏宏伟而激昂的场景。特别适合表演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伽倻琴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主要用于专业、业余艺术团体和民间乐队的集体演奏和演唱。著名的传统乐曲有伽倻琴散调、《月亮》、《鸣鸟》、《有丽》、《风铃歌》、《风铃歌》等。

伽倻琴是韩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一种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艺术。过去,伽倻琴是男性演奏的乐器,但现在是女性演奏伽倻琴。延边艺术学校还开设了伽倻琴专业,培养表演人才。在舞台上演奏伽倻琴时,5~10名韩国女演员穿着民族服装,将伽倻琴头放在右膝上,琴尾放在地上,左手拉琴弦,右手拨动音符,排成一排。

表演者一边演奏一边唱歌。歌曲与琴声交融,杖鼓敲击节奏,亲昵动人,显示出这种表演形式的巨大艺术魅力。崔三明的《纺车吐怨》、《青春闪耀》、《长白山,延边的骄傲》等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在中国民族音乐的花园中,伽倻琴像伽倻琴一样优美清新。

玄琴和伽倻琴区别

玄琴和伽倻琴区别解释如下:

伽倻琴,是朝鲜三国时期的“三弦”之一,其历史悠久,最初记载源于《三国史记》“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罗古记云,伽倻国嘉宾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王一位诸国方言各异岂可一哉。乃命乐师省热县人于勒造十二区曲。后于勒以其国将乱携乐器投新罗真兴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伽倻琴是模仿中国筝所造。新罗时期的伽倻国(现庆尚南道的金海郡一带)的嘉宾王见到了唐代的乐器,令乐师于勒仿其制而造。后来于勒带着伽倻琴投奔了新罗的第二十四代君王真兴王(公元540年~公元576年在位)。然而《三国史记》的这段记述存在着很大问题,唐朝618年建国,远远晚于真兴王在位的时间,伽倻国的嘉宾王不可能在唐朝看到筝后仿而造之,却可说明伽倻琴的确受到了中国筝的影响。

但伽倻琴与中国筝在形制上仍然有很大区别。筝的形制为长方形的木质音响,弦架在“雁柱”之上,“雁柱”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调。唐宋时有弦13根,后增加至16根、18根、21根,目前最常用的是S163-21弦古筝(S代表S型岳山,163则代表每根弦的长度大致为163厘米,21则是弦数)。然而,伽倻琴较筝更小更薄。日本正仓院北仓珍藏一张全镂新罗琴,此琴桐木斫所成,全长158cm、宽30cm、中高9.4cm,羊角板宽37.1cm。1997年,韩国光州市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张古代伽倻琴,是新罗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与日本正仓院所藏金楼新罗琴完全一致。此二者证明了朝鲜古籍《乐学规范》记载的准确性。现代的伽倻琴经过改造后,弦数上也增加到了21弦。演奏伽倻琴时,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立于右膝上,琴尾触地,右手弹奏琴柱右侧弦段,左手按抑住左弦段。原多按五声音阶定弦,经过改革,已普遍以七声音阶定弦。多为民歌伴奏,其中较为著名的曲子是《伽倻琴散调》。

玄琴,又名“玄鹤琴”,亦是朝鲜“三弦”之一。根据记载,这种乐器应当是由中国传入的。《三国史记》乐志云“初,晋人以初,晋人以七弦琴送高句丽,丽人虽知其为乐器,而不知其声音及鼓之之法。购国人能识其音而鼓之者,厚赏。时第二相王山岳,存其木样,颇改易法制而造之,兼制一百余曲以奏之,于是玄鹤(黑鹤)来舞,遂名玄鹤琴,后但云玄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玄琴和中国古琴之间的联系。晋人送给高句丽人我国的古琴,后经过王山岳改造,形成了现在的玄琴。后人从安岳古墓的壁画中看到这种弦乐器的图画。玄琴有六弦、十六柱,其演奏方式与中国古琴大相径庭——演奏者要用右手的大指和中指夹起一根竹制长约4寸多的拨片拨动琴弦发声。

玄琴一直活跃在朝鲜的音乐舞台上。其乐调特点明显,主要是界面调(羽调)与平调(徵调)。《三国史记》乐志中记载有187首玄琴乐器,而实际留存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朝鲜世宗之后又出现了一些玄琴的曲目。另外,玄琴和其他乐器的乐谱在李朝大量出现。玄琴在朝鲜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筝和伽倻琴有什么区别

伽倻琴跟古筝的的区别分为以下几点:

(一)乐器历史不同。

古筝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的秦国,就有了古筝,故古筝又名“秦筝”。至汉、魏时期,古筝已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诗人曹植就有“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等赞美古筝艺术魅力的诗句。至晋,更涌现出桓伊、郝素等优秀的古筝演奏艺术家。

而伽椰琴虽然历史比较悠久,但与古筝相比,则相对要晚一些。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公元6世纪时朝鲜新罗南方的伽倻国。而俗乐所用的伽倻琴,则始于高丽朝或李朝时代。所以伽倻琴比古筝的历史要晚1000年左右。

(二)音乐风格不同。

古筝与伽倻琴虽然都是民族乐器,但是却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

古筝体现的是中国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伽倻琴体现的则是朝鲜民族与大韩民族的音乐风格。

(三)音乐作品不同。

古筝的音乐作品与传统的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相统一,例如《哭周瑜》《泣颜回》《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鸭戏水》《昭君怨》《凤求凰》等。

而伽倻琴的音乐作品则与朝鲜民族与大韩民族传统的或民间的民族器乐作品相统一,例如《阿里郎》《春天年年到人间》(朝鲜歌剧《卖花姑娘》选曲)等。

(四)音乐文化不同。

古筝的音乐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一致。古筝的演奏艺术,常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曲(戏曲艺术)相结合,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亮点。

而伽倻琴的音乐文化则体现的是传统的朝鲜文化、高丽文化、大韩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乐、歌、舞的三位一体。

(五)音乐流派不同。

古筝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各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而伽倻琴所形成的许多不同艺术流派,也各有它们自己的特点。

扩展资料:

伽倻琴简介: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筝简介: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伽倻琴百度百科_古筝

伽倻琴与古筝有什么不同弹奏技法一样吗

乐器历史:与古筝相比,伽椰琴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音乐风格:伽倻琴体现的是朝鲜民族与大韩民族的音乐风格,古筝体现的则是中国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指法:伽倻琴的指法比较单一,没有古筝那种摇指的技法,也没有古筝那样的双手和弦。相比古筝,伽倻琴音色比较沉闷,有回旋感,弹奏的力度稍稍强一点,就会产生筝码跳动的爆音,而古筝的音色更清脆一些,相当优美。伽倻琴的旋律相对单调,演奏的指法也很单一,没有像中国古筝那种摇指的技法,也没有像古筝那样的双手和弦。

古筝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的秦国,就有了古筝,故古筝又名“秦筝”。至汉、魏时期,古筝已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诗人曹植就有“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等赞美古筝艺术魅力的诗句。伽倻琴和古筝音色的区别至晋,更涌现出桓伊、郝素等优秀的古筝演奏艺术家。而伽椰琴虽然历史比较悠久,但与古筝相比,则相对要晚一些。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公元6世纪时朝鲜新罗南方的伽倻国。而俗乐所用的伽倻琴,则始于高丽朝或李朝时代。所以伽倻琴比古筝的历史要晚1000年左右。

韩国的伽倻琴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18弦伽倻琴或25弦伽倻琴。伽倻琴是最早的伽倻琴。新罗人(4~5世纪)演奏的弦乐器有类似伽倻琴头的羊耳头。韩国大田月平洞出土了8个洞的木制山羊耳头(6~7世纪)。据《三国志》记载,伽倻琴是“伽倻王嘉实为了看唐朝而发明的”。《伽倻琴》是由伽倻乐音乐家柳乐创作的12首伽倻琴作品。加叶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小型部落联盟,562年被新罗吞并。伽倻琴的音乐也被新罗吸收,保存在日本的昭学院。

随着19世纪朝鲜末期出现的“三祖音乐”,三祖伽倻琴开始出现。“三祖音乐”是一种从慢到快的器乐独奏。散调伽倻琴没有山羊耳,结构上比正乐伽倻琴小。但是伽倻琴与正乐伽倻琴相比,演奏方法多种多样。当代韩国的伽倻琴主要用于演奏宫廷音乐,散调伽倻琴广泛用于演奏各种民间音乐,改良的18弦和25弦伽倻琴主要用于演奏创作音乐。伽倻琴和中国古筝都是筝乐器,但它们是不同的。古筝用尼龙线,伽倻琴用棉线。古筝是用指甲演奏的,伽倻琴是用手指演奏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打法。伽倻琴没有古筝的手指摇动,很多伽倻琴的演奏方法也没有古筝。

伽倻琴的演奏技巧有哪些

演奏伽倻琴,右手除小指外均用于弹奏,技巧有弹、拔、滚、琶等,泛音特别清澈动听。左手技巧有按、颤、推、揉等,是表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伽倻琴也可演奏双音、和弦以及简单的复调音乐,演奏中一般不转调。伽倻琴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演奏者纯熟的手法,能表达出刚毅、柔和、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或奏出雄壮、激昂的宏伟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

现代的伽倻琴音乐,继承了散调的风格并发展为以民歌改编的器乐曲,以现代生活题材为素材而创作的器乐曲以及与管弦乐队合作的协奏曲。如:《道拉吉》(桔梗谣)、《哨所之春》、《沈清专》等等。

伽倻琴弹唱,是朝鲜族传统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艺术。舞台演奏时,十来名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女子,将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置于右膝上,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边弹边唱,歌声与琴声交融,有时还加以长鼓伴奏,尤为亲切感人。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