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福州教育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立普通高等学校,由原福州教育学院、福州师范学校、福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及福州市成人教育研究所等五个单位整合而成。同时设立福州教育研究院,与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
2006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斥资1.52亿元人民币,在大学城征地150亩,开工建设6800平方米的学院新校区。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工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福州市及闽侯县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期工程已顺利竣工。随着新校区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学院将逐步建成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高校。
2013年6月,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13】19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福州教育学院改制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发函【2013】97号《教育部关于同意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备案的函》等文件精神,2013年6月起福州教育学院已正式改制更名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不是本科。
福建教育学院是普通高校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也就是专科学校。学院创办于1956年,福建教育学院座落在福州市中心西湖之滨。新校区在大学城旗山湖畔,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学院拥有较为完善的计算机、语音、物理、化学、生物及天象观测等实验室和设备。
2010年被省综治委、省教育厅、公安厅授予“平安校园”称号,2011年通过福建省第11届文明学校评估验收。
扩展资料
校训是学高为师身正乃范。“学高为师身正乃范”是1995年学院确定的校训,参考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名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此校训训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要为人师表。
校风:敬业精业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努力精通本职业务,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赵素文。党委副书记、院长:郭春芳。
参考资料:福建教育学院_百度百科
福建教育学院座落于福州市风景秀丽的西湖湖畔,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承担培训全省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学院设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历史学教育、物理学教育、化学教育、生物学教育、地理学教育、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学、图书情报学、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等十七个专业、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本科十个专业、专科本科共二十个专业。现有教职工3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讲师135人。学院常年聘请外籍专家来院任教,也派教师出国进修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院占地6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拥有设备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电化教育、语音、物理、化学、生物及天象观测等实验室和设备,各类图书资料27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出版《中学生周报》、《福建中学教学》和《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学院坚持面向基础教育,适应发展需要为指导思想,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地办学。在有在校学历培训的本、专科生近6000余人,各类短期培训学员1200人。自1979年以来,共培训各类学员19000余人,已毕业的本、专科生9000人,已培训的教育局长及中学校长3000多人。学院教师们在辛勤耕耘,教书育人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先后出版专著、教材13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为福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1992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我院广大毕业生遍布于八闽大地,他们献身于,努力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省中等学校的教学骨干,许多人被评为盛地、县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新长征突击手;他们中有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担任了各级领导,有的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作品,编写了教材和专著,成为国家和省级各类学会的会员、理事。我院广大毕业生深受各地主管部门的普遍好评和欢迎。
目前,全院教12;
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座落在福州市中心西湖之滨。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由省政府设立、国家教育部批准承担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训和在职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及具有普通高校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首任院长由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兼任。
据2018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约54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建的新校区在大学城旗山湖畔,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学院拥有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电化教育、语音、物理、化学、生物及天象观测等实验室和设备。截至2017年8月,学院有教职工237人,其中专任教师164人。
一、福建教育学院在哪里福建教育学院地址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73号,该校是一所由省政府设立、国家教育部批准承担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训和在职教师学历提高教育的高等院校。
二、福建教育学院介绍
福建教育学院坐落于福州西湖之畔、梦山之麓,新校区位于福州大学城共享区(目前正在筹建)。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我省最早创办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建校6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1)创办奠基阶段。主要承担师资在职进修与中学教研任务,为我省1957年、1958年、1959年连续三年夺得全国“高考红旗”做出了重大贡献。(2)复办发展阶段。1977年学院复办。之后,针对当时省内中小学迅速扩张、教师学历大面积不达标的情况,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为我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做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原国家教委授予学院“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荣誉。进入新世纪,学院参与普通高职教育,累计培养毕业生上万人。(3)转型跨越阶段。2008年,省委省政府从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出发,从高校工作分工特色出发,决定福建教育学院专门从事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工作。2008年12月下发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福建教育学院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的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将福建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要基地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研究咨询和业务指导中心”。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学院全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的主业上来。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学院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充分发挥了五个作用,即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基地”作用、基础教育科研“主阵地”作用、基础教育资源“主渠道”作用、基础教育服务“主力军”作用、教师继续教育咨询指导“主功能”作用。
学院现有内设部门20个,其中党政管理部门9个、教学部门7个、教辅部门4个,另有1个全资经济实体。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6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人、副高职称78人、中小学特级教师8人(含小学正高1人)。博士研究生25人(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117人。国培专家10人、省培专家20人、省教学名师6人。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政府特约督学1人,省特支“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才2人,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4人,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7人。
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是福建教育学院的主业。学院深入实施培训质量建设工程,形成以国培项目为引领、以省培项目为支撑、以委培项目为辐射、以援助培训为使命的培训项目体系。每年集中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两万人次,网络远程培训数十万人次。2012年以来竞标承办了155个“国培计划”项目,项目绩效评估结果位居全国承办院校(机构)前列。2018年4月,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确定为14所首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之一。近两年,本院老师主持或参与的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函授自考教育是学院传统教育项目。目前学院有函授专业27个、自考专业3个,函授自考在册生2.9万人(其中函授1.3万人、自考1.6万人)。学院在全省布局了18个经省教育厅评估认定的合格教学点,重视加强函授自考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研训一体,依托“三刊两网”(《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暸望》和“福建教育学院网”、“福建基础教育网”)、“五所六中心”(闽派特色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和基础教育考试研究中心、学校德育研究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青少年校外教育测评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等两个系列平台,努力以高质量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培训。
学院加强与省教育厅的工作对接,全心全意做好为基础教育服务工作,努力当好“参谋助手”。近年来先后参与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任务,面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送培下乡”活动,承担“教育强县”评估认定和“两项督导”社会认可度调查,承办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教师专业发展赛事及评选活动。
学院以“师魂、基调、闽风”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院筹建的“福建基础教育博物馆”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学院先后被授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和第十三届“福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进入******,学院以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特色立校、品牌强校、服务荣校、开放活校、人才兴校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中小学师资培训、基础教育智库、网上福建教育学院、教育专项服务、校园文化、学历继续教育“六个支柱品牌”,努力建设让政府放心、学员满意、教职工幸福的省级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