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阿克塞天气,2022年12月15日酒泉的雪是人工降雪吗

阿克塞天气,2022年12月15日酒泉的雪是人工降雪吗

  • 发布:2025-09-23 13:39:53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2022年12月15日酒泉的雪是人工降雪吗

不是。

2022年12月15日清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当金山区出现降雪天气,属于自然降雪,这场降雪还导致导致国道215线当金山路段路面形成冰雪路面。

酒泉,古称肃州,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什么叫无人区

无人区是一个长期空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定义一个有争议的领土。

它最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形容敌对双方战壕之间的地方,任何一方都不希望对方进入的区域。或者是担心被敌人攻击的而控制的。

中国四大无人区分布于我国***、青海以及***地区,由于人烟稀少,神秘莫测,成为民众特别喜爱探险的地方,多支探险队已经成功穿越四大无人区。

中文名

无人区

释义

长期空置的土地

起初

一个有争议的领土

详细内容

见正文

类别

区域

快速

导航

阿尔金

可可西里

***羌塘

罗布泊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游移之谜

最早到***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大耳朵之谜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诡异之谜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时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呢?

罗布泊这个谜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为你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

罗布泊,人们何时才能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罗布泊,呈现在人们面前是这样的景象,像谜一样的罗布泊,那么其它三个无人区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1]

阿尔金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部东昆仑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两县分界线,东至***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北到阿尔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南为***与***分界的东昆仑山脉,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总面积为44940平方公里。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四周高山环绕。现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与种类繁多的藏野驴、藏羚、野牦牛、野骆驼及黑颈鹤、藏雪鸡、白肩雕、玉带海雕等珍禽异兽,连同241种野生植物,蔚为高原奇观。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主要的八条河流与众多的时令河组成的高原盆地中的“大动脉”,滋润着广袤的高山草场。八条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河流的水量补给主要有两种,即冰川融水和出露泉水。保护区内河流形态各异,有的汹涌澎湃,直泻湖盆;有的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冒出地面,缓缓向盆地洼地汇集;有的水质纯净;有的矿化度高达71.5克/升。苏鲁贝提勒克河为保护区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新青峰北坡,注入阿雅克库木湖,全长280公里,流域面积达6250平方公里。

保护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保护区面积的2.7%,对调节区内气候起着重要作用。阿雅克库木湖位于保护区北部,面积536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库勒湖位于保护区西部,面积352平方公里,湖水矿化度达81.6克/升;湖中屹立着两个小岛,远远望去犹如劈波斩浪的舰艇。岛上栖居着大量的鸟禽。鲸鱼湖位于保护区南部,以形似鲸鱼而得名。库木湖和克其克库木湖,***语为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于库木库勒沙山上,湖水为沙山凝聚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3克/升。唯一有进出水口的淡水湖伊阡巴达湖,又称依协克帕提湖,面积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芦,水质较好,湖中生长有钩虾等多种水生物,湖周一片茵绿。是保护区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鸟类的天堂”。积沙滩小湖群是在沙丘链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的145个小湖泊。保护区内还有多处冰期残留的冰川终碛湖。

受构造断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断层阻水影响,保护区南北侧地下水量差异很大,沿断裂走向南侧有多处断裂泉。在石灰岩地层出露的涌泉,是很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东北部库木库勒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三口标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东、南、西三面被沙子环绕,呈向北开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径在200米以上,其它两眼为50米。泉水为下降泉特点,由坡角一线以数千股散流潺潺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动则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边缘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是动物觅食的好场所。保护区南缘沿着第四纪火山活动场所,尚有多处待探明的高山温泉。

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阿尔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岩溶地貌,东起布喀达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库勒里,深藏在海拔4400—5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一片古老的石灰岩山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溶解分化,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蓝天,有的像“骆驼”、“大象”、“苍龙”、“卧虎”、“笔架”、“天桥”、“庙宇”、“点将台”、“仙人掌”、“石旗杆”、“拴马桩”,惟妙惟肖,还有千姿百态的溶沟、石笋、甬道、走廊。

阿尔金山的岩溶地貌,由于局部地区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形成了“静扫群册出,突兀撑青空”的角峰。保护区的岩溶地貌套叠冰川地貌,崖壁奇峭,幽谷深壑,冰川悬挂,气象万千。

存在生命力的阿尔金,是活泼的,惹人的;在温度如此低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叹为观止。[1]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亦称新青峰或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海拔55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地,有现代冰川发育。如布喀达坂峰6860米,马兰山6813米,少数超过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规模冰川分布,如东岗扎日5882米,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本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本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可可西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173~495毫米之间。本区风大,是全国风速高值区之一,在风力较弱的季节。西金乌兰湖附近仍出现瞬时风速为24.0米/秒的大风(1990年7月9日16时47分),年平均风速分布由东向西增大。区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

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本区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据多年观察,哺乳动物有29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鸟类53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区内高等植物有102属,202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占全区种类的41.56%。本区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1]

***羌塘

***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79°42’-2°59’,北纬32°10’-6°32’,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其北、西、南三面分别为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所环绕,为一半封闭高原。区内低山、丘陵与湖泊构成波伏起伏的地面,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山体连续分布,相对高差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大于1平方公里的封闭型内陆湖泊约200个。区内植被类型相对简单,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已记录的种子植物有40科147属470多种,已知脊椎动物有哺乳类28种、鸟类92种、鱼类13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原羚、黑颈鹤等30余种。本区动物物种种类虽然相对贫乏,但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属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多,如藏羚羊数量约有4万只,野牦牛有1万多头,藏野驴有3到4万头。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并因其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另一方面,保护区内高原地貌奇特,地质类型复杂,冰川、湖泊众多,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对于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发展以及开展科学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均具有重要价值

夜宿沙漠、戈壁暴雨 跟随2020款三菱帕杰罗体验不一样的无人区

(文/图:贺重钢)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沙漠应该是终年无雨、漫天黄沙,一片萧条的模样。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生物都难以生存。也正是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很多钟爱探险的人前去挑战极限。

做为一个长久生存于城市水泥森林里的人来说,我也有过这种冲动。不过,现实总是会让我重新清醒过来。进入沙漠除了要让自己有个好体格以外,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沙漠也不是所有车辆的乐园。

如果一定要列出一个可进入沙漠的车型名单,三菱帕杰罗一定会榜上有名。帕杰罗这个名字诞生已经超过了三十年,在其发展历程中,被冠以帕杰罗之名的这款越野车依靠优异的性能,不仅在民用领域大放异彩,在诸如达喀尔拉力赛这样环境极为艰险的专业赛事中也留下了骄人的战绩。

被坊间称为“山猫”的帕杰罗在中国市场也广受好评,目前市售的第四代帕杰罗也迎来了2020年款。新车维持了这代车型所独有的承载式车身+梯形大梁的设计、3.0升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第二代超选四驱系统也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

或许会有人嫌弃它车型老旧、动力储备也不算突出,但作为硬派越野车定位的帕杰罗完全不必去拼花俏的科技,过于浮夸的设计与它也不搭。帕杰罗只需要做到足够可靠,能够把它的伙伴安全带进各种恶劣环境,并且还能够安全的带出来就足矣。不信?这次我们就与2020款帕杰罗来了一次无人区穿越之旅。

DAY1:赏《又见敦煌》,了解丝路历史

整个旅程的起点在甘肃敦煌,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今也凭借“石窟”、“壁画”、“月牙泉”、“鸣沙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整个旅程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对敦煌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一些了解,而了解的方式你肯定想象不到。

在敦煌,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自然人文景观,近些年来有一个新的项目成为了敦煌的名片,这就是大型实景演艺---《又见敦煌》。《又见敦煌》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她与张艺谋、樊跃共同开创了包含有《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

《又见敦煌》以情境融入的方式为所有观众讲述了敦煌在千年发展历程中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及事件。

在这里你将不会是一个观众,而是真正成为走进历史里的一员,丰富的演出形式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于版权保护的需要,在这里就不再给大家做过多的剧透了,只有到现场你才能获得最好的观影感受。

DAY2:观人文瑰宝莫高窟,夜宿大浪湾

当我们还在《又见敦煌》的震撼中回味时,第二天的行程已然开始,我们也正式与忠实可靠的“山猫”碰面。此次穿越所使用的座驾是前不久刚上市的2020款三菱帕杰罗,官方首次将大家喜爱的“山猫”形象作为了新车的标志性元素。

充满霸气、目光坚定的山猫头像成为了2020款帕杰罗最为醒目的标识,其遍布在车内外,默默的释放着野性。我们将驾驶着这款历经沧桑但老当益壮的越野传奇驶向此行的第一站---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距今已超过千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莫高窟形成了多达七百余座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泥质彩塑两千余座的庞大规模。也正因如此规模,莫高窟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1987年还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敦煌当地的气候原因以及之前未得到妥善保护,莫高窟有大量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损害。如今,为了更好的保护这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瑰宝,莫高窟对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开放参观的洞窟数量也非常有限。由于洞窟内严禁拍照,因此之后将使用官方提供的图片进行说明。

我们此行参观了较为著名的几个洞窟,其中的莫高窟第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主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开凿的系列窟,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即“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此窟为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覆斗形顶,中心设马蹄形佛坛,坛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两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共九身塑像。佛坛西设背屏直触窟顶。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西夏所绘千佛,色彩单调、千佛一面、缺乏生机,晚期佛教艺术之衰落足见一斑。窟顶为西夏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四坡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甬道南壁有王道士为表其修三层楼之功德,而建造的木碑。

第16窟甬道北壁的第17窟又名藏经洞,建于晚唐。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䛒(bian)的影窟。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

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敦煌遗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除汉文写本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资料: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希伯莱文、梵文等。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吸引了我国及英、法、俄、美、日等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研究,由此兴起了一门新的国际性学科—敦煌学。

第96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现在的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现在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第148窟。据前室《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载,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

主室佛坛上安放有塑涅槃像,长15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佛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上。衣纹柔软,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经西夏重修)。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涅槃经变》。

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已被损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

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绘《观无量寿佛经》和《东方药师变》,规模宏大,尤其是殿堂、角楼、院落、回廊、水榭等建筑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绘制精细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前室现存中唐塑造清代重修的二力士、二天王、二狮子。

此次参观可以说只见到了莫高窟的沧海一粟,还有大量洞窟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或永久不对外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没有更好的保护措施,莫高窟可开放参观的洞窟将越来越少。

经历数个小时的参观游览之后,我们将驾驶2020款帕杰罗踏上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新款帕杰罗的实力呢?

沿着敦煌市区的主干道,我们一路驶向了党河河畔,从这里开始我们将暂时告别铺装路面和城市的喧嚣,驶上党河河道,等待我们的将是大漠黄沙和横亘在眼前的河流。

第一道关卡是因降雨而水位上涨的党河,我们必须要涉水通过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行程。为保障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试驾教官们已经提前徒步对穿越路线进行了考察。坐在驾驶席上的我们只需要让帕杰罗的第二代超选四驱模式处在4HLc高速四驱+中差锁止挡位,保持住油门,以较低的速度通过涉水路段即可。

帕杰罗原厂即具有70厘米的涉水深度,加之其超短前后悬设计带来的通过能力,党河流水并没有对它的通行产生阻碍。

通过河床涉水路段之后,我们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翻越沙丘。与涉水路段的驾驶稍有不同的是,翻越沙丘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抓地力,降低陷车风险,我们需要调整轮胎的胎压,一般来说略低于正常胎压即可。

帕杰罗的动力曾被人所议论,成熟的3.0升6G72发动机从数据角度来说确实也不算出彩。那么它能不能驱动“山猫”爬上沙丘呢,过程会很吃力吗?现在正是检验的好机会。

四驱模式不变,为了保持动力持续输出,此时需要将变速箱拨入手动模式并锁定在1挡。留出一小段助跑距离之后,踩下油门冲向沙丘吧。等待我们的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状况发生,帕杰罗很轻松的就爬上了沙丘。

通过涉水路段并翻越沙丘之后,我们开始了一段不算长的戈壁路段。此时,路面会有更多的颠簸传递给车辆。在很多年前已经具有前瞻性的采用承载式车身+梯形大梁结构的帕杰罗面对这种路况可以对颠簸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绝,不至于在非铺装路面高速行驶时让车内乘员感到不适。

很快我们就到达此行第一站,地处大浪湾的露营基地。这里虽然离敦煌市区不算太远,但是已经是一副标准的沙漠景色。在这里,专业的试驾教练团队对我们进行了沙漠驾驶的培训,我们也有机会坐上教练驾驶的帕杰罗体验更为刺激的冲沙项目。

在篝火晚会的快乐气氛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我们钻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帐篷,在帕杰罗的陪伴下等待新一天的到来。

DAY3:赶上连日阴雨,错失翡翠湖天空之境

沙漠露营的感受很奇妙,我们的伙伴帕杰罗也经过整备,养足了精神。新一天的行程我们将取道阿克塞,途径冷湖石油小镇并最终到达大柴旦翡翠湖。

驶离大浪湾露营基地的路上我们能够看到一座规模较大的光热发电厂。由于敦煌位于我国西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全年日照达3000多小时,因此很适合建造光热发电厂。

光热发电的原理是往沙漠里插上上万面定日镜,环绕着260米的集热装置,随着太阳的移位,保持最佳反射角度,聚光、吸热、储热、换热……

聚集的阳光可以形成超过1000℃高温,集热器将热量传递到塔下的熔盐中,用水冷却熔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蒸汽,推动汽轮机产生电力。

路过有些像网络游戏里光能塔般的光热发电机之后不久,我们就又回到了铺装路面。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和气压都开始逐步下降。而在我们长距离高速巡航的过程中,即便平均海拔已超过3000米,但帕杰罗的动力总成都一直以称职的表现驱动着车辆前进,并没有给人留下动力不足的感受。

在这种路况良好的条件下,虽然发动机的排量达到了3.0升,变速箱也只有5个前进挡,但帕杰罗的油耗却可以维持在接近10升/百公里的水平,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顺着道路一路飞驰,我们将翻越海拔超过3800米的当金山垭口,之后便会一路向柴达木盆地腹地进发。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离开甘肃省,进入青海省。路旁的祁连山及阿尔金山脉则会一路陪伴着我们。

成功翻越当金山垭口之后,我们的首个打卡点本应该是冷湖石油小镇,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匆匆路过。

冷湖石油小镇在地图上的定位是博罗转井镇,这里因石油而兴旺,最终也因为石油而衰亡。近些年,早已荒废的石油小镇被影视剧组所选中,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外景拍摄地。相关电影上映后,这里再度翻红,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景点。

路过废弃的石油小镇,我们来到了搬迁之后的冷湖镇。这里仍是被群山环抱,但没有了当年石油开发时的喧嚣,整体看上去有些苍凉。我们在冷湖镇用完午餐并给车辆加油之后,将开始前往下一个打卡点的旅程。

自从能够拍出天空之境的照片之后,各地的盐湖一度爆红,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茶卡盐湖。但开发基本完成且人气过旺的茶卡盐湖显然与我们这次的穿越主题不符,所以我们选择另一处名气虽然不是那么大,但未过度进行旅游开发的翡翠湖作为今日的目的地。

“翡翠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面积超过26平方公里。湖水中富含含钾、镁、锂等金属元素和卤化物,盐床呈淡青、翠绿或深蓝交替、与湖里盐花辉印调色成碧绿焕彩的翡翠田园,因此得名。

在这里也能拍摄出天空之境的效果,但我们一路上都赶上了当地难得一见的阴雨天气,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蓝天白云,湖水也黯然失色。

阴雨天气除了对景色造成影响之外,路况也变得更为复杂。由于翡翠湖并未进行太多旅游开发,盐湖仍然承担着原属于它的矿藏属性。湖区道路由矿渣所铺设,并且被重型卡车碾压出了斑驳的印迹,雨水过后一片泥泞。

这样的路况条件依旧没有给帕杰罗带来什么困难,只是在这里通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驶出道路,因为路侧的矿渣盐分及金属含量太高,易对车辆底盘造成腐蚀。由于降雨原因加之天色已晚,我们在翡翠湖短暂停留之后就奔向今晚的落脚点---大柴旦镇。

DAY4:无缘敦德冰川,意外饱览丹霞、雅丹美景

高原上的雨持续下了一整夜,给这里带来了难得的降水,但对于我们的行程来说却造成了***烦。原本计划中的敦德冰川由于山区降雪,积雪厚度超过了40厘米,为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而不得不从路线中放弃。

这样的意外情况却让我们收获到了另外一种美景。路线调整之后,我们将前往雅丹魔鬼城,那里有一大片雅丹地貌群落,那里因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而被人们俗称为魔鬼城。

一路伴随着雨水,我们又进入到了戈壁滩无人区当中。此时,雾气弥漫的戈壁滩给人的感觉更加的荒芜,加上阴冷的温度让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路况条件跟前两天的差别不算太大,大部分的戈壁路面都因为降雨而变得比较硬,车辆不太容易打滑。少部分路段由于被前车多次碾压,形成了比较深的泥地车辙。这个时候需要将车辆的后差速锁也进行锁止,以4HLc模式稳住油门正常通过即可。

戈壁路段之后我们又将驶入一段河床路面,与之前在党河河床上有所不同,今天这处河床路面基本上没有涉水路段。因此,试驾教练让我们解除队形,自由选择路线。

即便如此,在这种路况下也需要特别留意,谨慎通行。因为这种路段会有大量的水断沟,它们存在会为驾车穿越留下巨大隐患。如果高速行驶过程中因发现水断沟而突然减速,车辆冲入水断沟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爆胎或者前悬断裂的危险情况。

正确的驾驶方式是控制好车速,合理避让水断沟。另外,如遇降水情况,驾车时需要避开颜色较深的沙地,因为那种路面含水量高,车辆进入后容易陷车。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片丹霞地貌,车辆穿梭其中别有一番风味。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是红色陡崖坡,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

丹霞地貌虽然看上去很特别,但与之后我们将要进入的雅丹魔鬼城相比还是不够震撼。雅丹地貌,或者称为风蚀脊,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变为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奇特而震撼的景色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样也要感谢将我们带到这里的教练团队和工作人员。当然,一直默默守护在我们身边的帕杰罗更是劳苦功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菱帕杰罗已成经典,但它因为前瞻性的设计,至今仍具有竞争力。在不断改款的过程中,帕杰罗的价格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区间,它也无疑是同价位车型中综合表现能最强的。虽然,目前有关于帕杰罗的未来仍充满变数,但我们还是希望这只“山猫”能伴随大家走得更久、更远。

大风,大雪,冰雹,降雨全来了,甘肃的天气是怎么了

酒泉市肃北、阿克塞县受***低槽东移影响,5月3日凌晨1点左右突降暴雪,部分地方道路结冰,最低温度降至4.6度,达到了寒潮天气标准,阿克塞当金山地区积雪厚度达10厘米。

5月3日凌晨一时左右,敦煌、玉门分别出现了罕见的冰雹天气,玉门市冰雹天气过程持续3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约有0.5公分。冰雹天气给设施农业和林果产业带来较大影响,刚出土的瓜苗和棉花苗受灾严重影响。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5.5级地震,当地的震感强烈吗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5.5级地震,震感较为明显。

一,索性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是人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而此次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5.5级地震,当地的震感较为明显。但索性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发生在甘肃酒泉阿克塞县的5.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周边的邻近城市也有所感觉。这场地震来的相对比较突然,去的也比较突然。但说到底好在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毕竟在地震面前,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二,存在少量滑坡与极少数院墙坍塌

但并不代表5.5级地震毫无影响,在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也有部分地区,因为此次地震存在少量的滑坡现象与极少数的院墙坍塌。但都是可控范围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过大的损失。而在接到报警后,当地的消防部队也及时展开了救援工作,进一步排查后患。而甘肃之所以会有地震频发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因为其处于地震带上。所以难免发生地震时都会受到牵连。

三,地震不可小觑,地震来临时学会自救

随着如今极端天气的出现,以及全球变暖。地震现象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地震始终不可小觑,地震来临时我们也要学会自救自保,毕竟地震也是根据震级所定。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逃跑,并且面对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的对待,切莫慌忙而乱了手脚。而在地震级当中超过6.8级以上的地震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超过7级的地震就十分危险。

综上所述,不知道大家还知道哪些细节呢?欢迎在评论区补充讨论,欢迎关注提问!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