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李聚奎,开国上将李聚奎生平简介

李聚奎,开国上将李聚奎生平简介

  • 发布:2025-09-28 09:33:21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开国上将李聚奎生平简介

李聚奎是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开国上将李聚奎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聚奎生平简介

李聚奎上将是我国优秀的***员和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李聚奎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1928年李聚奎参加了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之后李聚奎将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了不同职务,并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李聚奎上将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和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石油工业部部长以及高等军事学院院长、***顾问等职务。

李聚奎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一生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李聚奎能够始终如一,百折不挠。1930年李聚奎被诬陷为AB团而接受严酷审查,但他坚持了革命意志。大跃进时期的李聚奎更是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文革中李聚奎上将更是被反革命集团强加了各种莫须有罪名,收到了扣押和残酷迫害。面对迫害,李聚奎不但勇于抗争,还竭力保护着其他***员和群众。李聚奎认真学习和贯彻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李聚奎上将驰骋战场数十年,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是我党我军的著名战将,在我党我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极高的威望。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李聚奎上将从不居功自傲,他一生光明磊落,明大义、豁达大度,以大局为重,团结同志,认识李聚奎上将的人无一不表示敬佩。

李聚奎为什么迟授衔

李聚奎将军从1926年参军,为国为民经历了三十年的浴血奋战和战火洗礼,毫无疑问,这样的一位将军应当作为首批开国功臣而荣膺授衔。但在1955年我国首批首先将军名单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李聚奎的名字。直到1958年李聚奎将军才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聚奎为国为人民参与了我国近代的重大战争,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战功赫赫,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次军队授衔时间是在1955年9月,而李聚奎在1955年7月就被任命为我国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也就是说当时第一次授衔时李聚奎已经不在部队了,因此无法对他授衔,因为两个月的时间差而错过了第一次将军授衔,对于李聚奎而言固然是一件相当遗憾的事情。1958年2月李聚奎再次回到了部队,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因此李聚奎在1958年的第二次授衔中接受了上将军衔,实至名归。

虽然李聚奎将军授衔晚了三年时间,但他为人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晚来的授衔,永恒的荣光。战争中的李聚奎战场上奋勇杀敌,其余时间也是认真学习和贯彻马列主义、茂等四项。李聚奎身上有着诸多优秀品格,他襟怀坦荡、敢于抗争、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认识李将军的人无一不对他感到钦佩。

李聚奎将军是我党党员中的优秀代表,是后人们学习的榜样。

李聚奎子女

李聚奎是我国优秀的***员和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李聚奎一生参与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重要战争,战功不朽,于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的李聚奎主要在中央任职。

李聚奎将军的夫人叫王惠颖,两个人在1941年10月在山东结的婚,当时邓小平作为证婚人。婚后,李聚奎和王惠颖一共有五个子女,长子李生雨,次子李路雨、三子李奇雨、四子李京雨和女儿李卫雨。

其中长子李生雨出生于1942年,生在山西省沁源县,早年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毕业,之后李生雨成为原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教研室主任和副教授,目前已经退休的李生雨依然致力于宣传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红色精神。

次子李路雨出生在1944年,从西安电讯工程学院毕业,文革时李路雨因父亲而受到牵连,被分配到江西一个中学当老师。文革结束后担任解放军总后科研所副所长,如今也已退休。

三子李奇雨在1949年出生在北京,早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的李奇雨就一直在从事教师工作,目前也已退休。

李聚奎的四子李京雨于1955年在北京出生,现在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主任医师和教授,一直致力于临床医学工作。

而李聚奎小女儿李卫雨出生在1950年,曾经在北京军事医科学院做过编辑工作,也曾在央视资料馆从事编目工作,现在也已经退休。李卫雨十分喜欢运动健身,退休后的她积极参加老年舞蹈健身班和合唱团排练,过着丰富的晚年生活。

李聚奎子女在各个行业有着各自的成就,虽然与父亲李聚奎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同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着贡献。

李聚奎故居

李聚奎是我国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员和杰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李聚奎故居在2014年年底开始进行修复工作,在去年年底开放。李聚奎故居位于龙塘镇新石桥村虎形山山脚。

李聚奎故居最早建在清朝光绪年间,在2011年时被列入了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李聚奎故居也作为长韶娄高速一带的红色旅游和休闲景点旅行得到最后一站。来这里参观旅游的游客通常会选择从长沙到刘少奇的故居花明楼,再由花明楼到灰汤温泉,之后是毛泽东故居韶山,最后就来到了李聚奎故居。李聚奎故居的修复工程是为了使得娄底市实现红绿旅游、人文与自然景观旅行融合,这一工程也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建设扶持项目。

李聚奎将军参加了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多次重大战役。李聚奎最为我国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中共***顾问和顾问委员会会员等重要职务,并在1959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得八一勋章、***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李聚奎将军更是在1988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这是党中央对李聚奎同志工作的莫大荣誉与肯定。

李聚奎将军作为我国优秀党员和军事将领,一生戎马,坚持真理、光明磊落,值得后人的敬仰与学习。大家不妨前来李聚奎故居感受一下这位将军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猜你喜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名单

2.开国上将陈再道简介

3.开国十大元帅排名排行榜

4.开国中将张经武个人资料

5.红军长征都有哪些将领

1958年,唯一被补授军衔的上将,毛主席:少了他新中国晚成立十年

1958年,党中央和***对一些处于特殊原因而缺席1955年大授衔的将军们进行了一次军衔补授,而其中新中国第一位石油部长李聚奎就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毛主席在知道这个消息更是表示:没有他,新中国晚成立10年。那么,李聚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为什么在1958年才被补授为上将?他为革命又作出了怎样的突出贡献使得毛主席那样评价他?

(李聚奎上将)

一、几经生***,百炼成钢

李聚奎将军的革命生涯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多次遇险,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在平江起义之后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役期间的几乎所有著名战役,他打仗有勇有谋,充分将游击战与阵地战发挥到极致,逐渐从众多红军骁将中脱颖而出。

先是在歼灭李明旅战斗中将游击,阻击伏击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在游击中达到了既保存我军有生力量的同时又达到了消耗敌人的目的,在敌人被我军袭扰的疲惫不堪之后又果断穿插出击,一举消灭敌人一个旅,此战让他崭露锋芒,也获得了党中央的最高嘉奖。

如果说他只会打游击战和运动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李聚奎在阵地战中也表现得十分出色,层层阻击,通过牢固而又合理有序的工事让国民党反动派寸步难行,李聚奎将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兵神一般的存在,他是黄公略,聂荣臻等人的爱将,也是将士们眼中的和蔼师长。

更为让人称道和肃然起敬的是他的长征经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我们都再熟悉不过的诗句,讲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强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迹,这是决定红军命运的关键战役,而率部队强渡大渡河为部队打开生命通道,在北上陕甘宁之后由于执行错误路线西征甘肃受到西北二马的疯狂围捕,西路红军损失殆尽,李聚奎在协助王树声将军突出重围后便同部队失去了联系,自己一个人扮作乞丐千里乞讨躲过敌人的疯狂搜捕回到延安,孤忠之勇令人肃然起敬。正所谓红心向党,革命到底。

在抗战时期,李聚奎担任八路军386旅参谋长,对,就是陈赓担任旅长的那个386旅,亮剑中李云龙***团就是隶属于386旅,在山西战场,李聚奎同陈赓等人一起创造了以石击卵战法,即以辅助部队吸引,阻击敌人主力,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优势兵力对日军一部发起进攻,在完成战略目标后迅速撤退的战术,神头岭伏击战就是最典型的战例。

而最让李聚奎将军闻名中外的则是沁源围困战。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西靠太行山,北邻河北平原,向南又可以进入河南,因此在抗战初期八路军就重点发展太岳抗日革命根据地,而沁源县则是太岳军区的枢纽和指挥中心所在。

而当时中国北方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陕甘宁、冀热辽、山东这几大块,自北向南,从东至西,拥有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人民,日军是击一处则进可以多地联合反击,退可以彼此转移,相互掩护,而太岳军区位于各根据地枢纽位置,更是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心头刺。

于是在1942年便集中兵力重点攻占沁源,而作为当时太岳军区负责人的李聚奎没有组织部队拼***抵抗,而是部署军民坚壁清野,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和部队,两者相结合,麻雀战,游击战,袭扰战和伏击战层出不穷,使得日军在得到一座空城之后既得不到粮食也无法获得外部补给,而且无法消灭我军主力,自身反而被不断消耗,最终只得灰溜溜的撤退,此战震惊全国,为全国其他抗日根据地反围剿反清乡做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和榜样。

在解放战争后期和抗美援朝期间李聚奎将军又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为我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强敌,可以说是深谋远略,为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在美军的昼夜不停地轰炸之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一是后勤距离较长,容易被美军的空中力量拦截破坏。二是后勤生产无法满足军队总需求,为此李聚奎将军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对策,针对军粮问题,李聚奎指示后勤部门将多种粮食作物炒熟后磨成面粉,这样志愿军既便于携带又可以随时随地就地食用,而且炒面混合多种作物和营养物质,有效的恢复了志愿军因作战而被大量消耗的体力,一把炒面一把雪,保家卫国最前面,炒面成了志愿军的救命粮,也伴随着志愿军一路向南,一直打到汉城。

面对美军飞机日夜轰炸补给线的问题,李聚奎想出的办法则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在铁路沿线设立岗哨和修复队,一旦美军飞机飞来便提前向上一站***,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烽火台一样,敌人飞机一来火车和物资就被提前隐藏,铁路被炸毁立刻修复,就这样,在后勤部门和广大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后勤保障率不断提高,最后达到几乎零损耗,让美军都极为诧异和佩服这位从未露面的后勤将军。

二、听党指挥,勇担重任

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为什么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李聚奎将军没有被授衔,反而是等到1958年的时候才被补授上将?原来,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旧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蒋介石政权只顾剥削压榨人民,石油完全依赖外国进口,更不用说发展中国自己的石油工业了。

因为没有石油工业,中国被西方戴上了贫油国的帽子,因此发展石油工业对新中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央在成立石油工业部,并且选定了李聚奎作为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专门负责在全国发展石油工业,而他在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之后几个月大授衔便开始了。

授衔的标准之一就是已经从事行政工作的将帅不再授予军衔,授衔只针对军队内部,因此很多已经从事行政工作的开国将军都没有被授予军衔,比如周恩来和邓小平,李聚奎等人。所以很遗憾这次授衔没有李聚奎将军。

而李聚奎没有授衔也任劳任怨,立刻听从党的安排,为石油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在开采勘探期间李聚奎亲自带人前往西北,在克拉玛依地区之前的地质勘探中认定不能出产石油,但是李聚奎力排众议,坚持在克拉玛依地区开采石油,最终在该地区开采出大量石油,使得新中国当年的产油量翻了好几倍,至今克拉玛依地区仍然是我国的重要产油区

李聚奎不仅仅带队开发建设了克拉玛依一处油田,大庆油田,玉门油田等很多油田都是在李聚奎的领导下建设开发的。而在1958年,李聚奎继续回到部队,处于在军队任职以及对1955年授衔遗憾地弥补,李聚奎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党中央和李聚奎的很多战友和部下都觉得上将军衔对他来说可能低了,但是李聚奎的反应则是就低不就高,在哪里都是为革命为人民服务。

所以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用“没有他,新中国至少晚成立十年”来形容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从平江再到乌江,大渡河,李聚奎一马当先为中国革命,甘肃到陕西千里行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党和革命的忠诚和热爱

其实遍读新中国开国将军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些将军们无论贫富与文化程度高低,在认定只有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同历朝历代的开国将帅只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流血拼命不同的是,这些将军们是为了全中国无数的父母无数的孩子去牺牲去奉献。

建国前毁家纾难戎马半生,建国后为了革命的需要可以不计个人得失去做任何事情,有从陆军改行做海军做空军的,也有从纵横沙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变成改革家政治家的,只要人民有需要,他们就可以为人民作出任何事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是这些将军们却不慕荣华,公私分明,坚决不利用公权力来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敢在战场上亮剑杀敌,也敢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舍弃一切,这就是中国军魂!

李聚奎上将子女现状 论李聚奎与陈光的比较

李聚奎一家

上将李聚奎虽出生农民家庭,但他从7岁开始读书李聚奎简介,在众多将领中也算是个小知识分子了,在战争岁月中枪林弹雨,舍生忘***,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那么李聚奎上将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李聚奎上将子女现状

李聚奎将军的夫人叫王惠颖,两个人在1941年10月在山东结的婚,当时作为证婚人。婚后,李聚奎和王惠颖一共有五个子女,长子李生雨,次子李路雨、三子李奇雨、四子李京雨和女儿李卫雨。

其中长子李生雨出生于1942年,生在山西省沁源县,早年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毕业,之后李生雨成为原***北京军医学院教研室主任和副教授,目前已经退休的李生雨依然致力于宣传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红色精神。

次子李路雨出生在1944年,从西安电讯工程学院毕业,文革时李路雨因父亲而受到牵连,被分配到江西一个中学当老师。文革结束后担任***总后科研所副所长,如今也已退休。

三子李奇雨在1949年出生在北京,早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的李奇雨就一直在从事教师工作,目前也已退休。

李聚奎的四子李京雨于1955年在北京出生,现在是***总医院的主任医师和教授,一直致力于临床医学工作。

而李聚奎小女儿李卫雨出生在1950年,曾经在北京军事医科学院做过编辑工作,也曾在央视资料馆从事编目工作,现在也已经退休。李卫雨十分喜欢运动健身,退休后的她积极参加老年舞蹈健身班和合唱团排练,过着丰富的晚年生活。

论李聚奎与陈光的比较

李聚奎的资格很老,但和黄克诚、李富春相比就弱了,尤其人家黄克诚亲自带领三万军队进入东北,那是大股东。

李聚奎有资格、有能力,但1946年12月的东北,大的人事布局已经完成,可供他发展的空间有限。我们知道,东北野战军相当多的纵队司令后来仅仅是少将,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才上将呢,李聚奎去当纵队司令员就有些委屈,所以,只好去二级军区干助手。

当时的军区有二线部队,但主要是负责保障。这个李聚奎有能力,保障工作做的好,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在负责中长路以西部队的后勤保障。

李聚奎为、的胜利的保障后勤贡献很大。

平津战役后,李聚奎继续担任后勤保障工作。

1949年11月,东北野战军副参谋长陈光调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李聚奎担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与了海南岛战役的指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未雨绸缪,***调李聚奎去东北军区担任后勤部部长,为朝鲜战争提供了后勤保障。

1952年9月,李聚奎出任中国人民***后勤学院院长。

这个时候,国家要搞石油,石油当然是***工作,但石油大多在荒郊野滩,在当时,只能由转业部队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后勤干将李聚奎去了,1958年,因为工作开展的问题回部队,接替他的还是部队干部余秋里。

重回部队的李聚奎还是干后勤。

李聚奎的人生,从1935年6月,就是调来调去,这种调来调去,一个反应了他有能力完成工作李聚奎简介,一个反应了他品质高尚。

和陈光相比,李聚奎前期资历相当,抗战时期,陈光高一大截,开始,虽然调来调去,整体是进步的,而就一步一步下降,在1949年11月,二人的交集是交接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1958年,重回军队的李聚奎补授上将,而陈光已经***了。

性格决定命运。

李聚奎是国藏吗

是。李聚奎,1904年12月生,男,湖南安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李聚奎同志于1995年6月25日逝世,去世后的葬礼以国葬的形式举行,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

中国第一任石油部长是谁

中国第一任石油部长是李聚奎。

李聚奎简介:

李聚奎,男,1904年12月31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原名李新喜。李聚奎是中国***的优秀党员,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顾问。

1955年—1958年任石油部长。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5年6月25日逝世。

扩展资料:

历任职务

李聚奎,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排长、中队长、大队长,红三军第三纵队支队长,第九师二十七团团长、师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

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中共***顾问。

一九五八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历史评价

李聚奎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贞不渝,百折不挠。1930年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他被诬蔑为“AB”团,在残酷的“审查”中,始终不改变革命意志;

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和应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李聚奎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但从不居功骄傲。

他一生襟怀坦白,豁达大度,光明磊落,节操高尚。他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同志,不计功名。

他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实际,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工作极端负责。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开创新局面的气魄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关心群众生活,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捐赠给灾区人民。他壮心不已,发挥余热,带病写下了战争回忆录,为党和军队留下了宝贵财富。

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的***和人民解放事业,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实践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他的崇高品德和卓越功勋,将永载史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

百度百科-李聚奎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