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北极有人居住吗,南极和北极有人居住吗

北极有人居住吗,南极和北极有人居住吗

  • 发布:2025-10-06 12:34:40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北极和南极有没有人长期居住

北极有人居住的。科学家最近发现,早在大约4万年前,就曾有一群追猎猛犸和驯鹿的猎人居住在北极圈以北荒无人烟的冻土苔原上,忍受着摄氏零度以下的严寒。

而南极没有人居住(当然现在有科学家)。

但是即使北极据考察上是有人居住的,仍然不适合长期居住,理由如下:

北极多为极地气候严寒历史最低气温为零下59摄氏度(气候)。

北极点在北冰洋,多为零散分碎的冰原,浮冰,不适合作为稳定居所(地形)。

北极圈内多为永久性冻土,不适合农业耕种,如果要居住只能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土壤)。

北极圈内海洋面积广阔,易发海洋灾害,不利居住(灾害)5.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对人们的日常作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纬度)。

现在北极圈有人住吗

有人居住的。如果今天偶然遇到一个爱斯基摩人,你未必能认出他们。科学家推测,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黄皮肤和黑头发让他们看上去很像蒙古人种,较短小的手足也比美洲印第安人更像亚洲人,性格中也有着中华民族的爽朗热情、好客朴实。这是一个常年挣扎在严酷环境中的族群,他们过去往往以冰为屋,以兽皮为衣,以生肉为食,要面对长达数月的黑夜,极夜期间的最低气温可达-70℃。在近代以前,他们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文字简单。爱斯基摩人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遥远的“偏见”今天我们知道的爱斯基摩人,最重要的印象是“茹毛饮血”。“爱斯基摩”这个词本身就有“吃生肉的人”的含义。肉类食品占据他们饮食的90%,海豹、鲸和鱼类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这些动物身上有大量脂肪,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此外,驯鹿、鸭子、野鹅、鹌鹑也是餐桌常客。狩猎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格陵兰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在冬夏之交猎取海豹,6到8月以打鸟和捕鱼为主,9月猎捕驯鹿;生活在阿拉斯加北端的爱斯基摩人,则全年以狩猎海豹为主,并在冬夏之交猎取驯鹿,4到5月捕鲸。由于技术匮乏、文明落后,他们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基本没有“烹饪”一说。对于捕到的猎物,他们会趁着它们还有体温,生食它们。北极地区的燃料十分宝贵,将燃料用于烹饪,的确是对生存资源的浪费。他们也会将猎捕到的动物加工成肉块后,腌在鲸鱼油里,可以保存好几年。日常摄入大量脂肪的爱斯基摩人,与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无疑是背道相驰。曾有人认为,他们很少患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癌症等病,血脂几乎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实际上,这是一种遥远的“偏见”。6000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居住在北方冻土上,除了偶尔应对印第安人的劫掠,几乎没有与世界其他地方接触过。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和健康状况才被记录。科学研究表明,爱斯基摩人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群具有相似的CAD(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他们的预期寿命比丹麦人口短大约10年,且脑血管中风造成的总体***亡率是其他人群的两倍。他们之所以相对能减缓脂肪的危害,是因为食物中深海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除了饮食习惯,令世人称奇的还有他们的居住处所—“雪屋”。习惯了极寒生存条件的他们,冬季会在沿海浮冰上用雪砖垒筑圆屋顶雪屋。对一个爱斯基摩人而言,建造一个雪屋非常容易,一个可容纳两人的小型雪屋几个小时就能建好;中型雪屋可容纳两个家庭,使用寿命比较长,建造时间约为5个小时;大型雪屋通常不用于个人住宅,而是用于集体活动或庆祝节日的场所,一天时间也就建成了。然而,现代科技与文明像全球变暖的融冰一样,不可逆地影响着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圈,很多爱斯基摩人已经不会建造雪屋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历史必然:如今,真正的爱斯基摩人大约只有15万,他们的生活今非昔比,已经相当现代化了。来源:党员生活·中

北极有人类居住吗最靠近北极是哪个国家

北极点附近地区主要是北冰洋,没有人类居住,北冰洋沿岸和大的岛屿有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居住。

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最靠近北极点,丹麦是最靠近北极的国家。

在南极或北极有住人吗

北极边缘有因纽特人居住,但南极是没有常住居民的,只有科考站工作人员,原来有狗(雪橇犬搬运小件货物)后来为了南极地区的环保,全部工作犬都撤出了南极地区。

南极和北极有人居住吗

北极有人居住,南极没有常驻居民,只有短期的科学考察人员及捕鲸队。

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自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总人口约13万(2000),分别居住在格陵兰(5.3万)、美国的阿拉斯加(4.1万)、加拿大北部(3.4万)和俄罗斯白令海峡一侧(约2千)。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极点等。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的科学考查人员以及捕鲸队。

扩展资料:

考察站:

1、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越冬期间的主要常规科考观测项目有: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地震、电离层观测。

2、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学考察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3、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由于选址在冰天雪地中,雪层会不断积累,因此该考察站考虑了年积雪速度,设计寿命为10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极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