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永远的赵州桥(阅读《永远的赵州桥》)

永远的赵州桥(阅读《永远的赵州桥》)

  • 发布:2025-09-01 18:18:29
  • 6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阅读《永远的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参考资料

《永远的赵州桥》中赵州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请概括回答

赵州桥比较真实目录

【简介】

【设计创新】

【建造技术创造性】

【赵州桥三绝】

【赵州桥传说】

【赵州桥桥联】

【赵州桥原理】

[编辑本段]【简介】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桥上有车轮印,膝盖印。

[编辑本段]【设计创新】

(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敝肩。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编辑本段]【建造技术创造性】

(1)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佼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2)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O3米,每券各自***、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3)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

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赵州桥的桥***具特色。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下述特点: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李春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础;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也经常采用。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编辑本段]【赵州桥三绝】

(1)“券”小于半圆。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3)洞砌并列式。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编辑本段]【赵州桥传说】

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这是关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编辑本段]【赵州桥桥联】

上联:水从碧玉环中过;下联:人在苍龙背上行。

[编辑本段]【赵州桥原理】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45公里赵县城南蟤河之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95年~605年),由匠师李春建造。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桥全长64.4米,宽9.6米,跨度37.02米,是一座由28道相对***的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就是它"敞肩拱"的创举。在大拱两肩,砌了四个并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又增强了桥身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赵州桥在1400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仍挺立在蟤河之上。

关于赵州桥的建造,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昔日蟤河水泛滥,百姓只靠木船摆渡。木匠祖师鲁班一夜之间把羊群化成石头建起大桥。张果老和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运载着五岳名山。行于桥中心,将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水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恙。至今桥上面还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和膝盖印;桥底保留着鲁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的:"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由于没有桥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来,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比5。可见桥高比拱弧的半径要小得多,整个桥身只是圆弧的一段。这样的拱,叫做“坦拱”。坦拱降低了桥的坡度,方便往来的车马行人。而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其优越性在于:第一、减轻桥体的重量,节省填腹的材料。经计算,四个小石拱留下的空洞,可以减少填料180立方米,合700多吨。这不但省工省料,还减轻桥身净重的15.3%,从而降低了石桥对两岸地基的压力,相应增加了桥梁的安全系数11.4%,延长了桥梁使用的期限。另外,充分利用小拱对大拱所产生的“被动压力”,从而大大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第二、四个小拱留下的四个空洞,增加排水面积16.5%,在洪汛季节。桥下过水面积增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第三、大拱之上加两对小拱,均衡、对称,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这个精巧的造型,使得赵州桥更加壮丽多姿。

再其次,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砌筑拱洞有两种砌筑法,一是横向联式砌筑法,另一是纵向并列式砌筑法。横向联式砌筑的拱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结实,但这种砌筑法要搭大木架,而且必须整个拱洞竣工才能拆除本架,施工期较长。纵向并列砌筑法是把整个大桥沿宽度方向用28道***拱券并列组合起来。每道拱券单独砌筑,合龙后自成一体。这样砌完一道拱后,移动承受拱券重量的木架,再砌相邻的一道拱,一道一道地砌筑。这种砌筑法优点是,既节省搭木架的材料,又便于移动木架分别施工,并且以后容易维修。因为每道拱券都能***承受重压,28个拱券拼成一个大拱券,如果某一道拱券损坏了,可以部分施工维修,不影响整个桥身安全。但是,纵向并列砌筑法,并列的拱券之间缺乏联系,整体结构并不结实。李春建造赵州桥的时候,所以大胆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是由于他充分考虑到洨河水文情况和施工进度的矛盾。在当时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建造这座大石桥不可能短期竣工。而洨河冬枯夏涨,如果采取横向联式砌筑法,工程进行到一半,遇上洪水,木架和已砌成的部分就要被冲毁,可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即使遇上洪水,也不会太受影响,李春为了克服纵向并联砌筑法整体结为不结实的缺点,先用9条两端带帽头的铁梁横贯拱背,串连住28道拱券,加强横向联系,再对两块毗邻的拱石,用双银锭形的腰铁卡住,然后在桥的两侧各有长1.8米,外头向下延伸五厘米的钩石六块,勾住主拱券,拱券外还有护拱石,这样,整个桥身结合在一起。另外,利用拱脚比拱顶宽0.6米的少量“收分”来防止拱券倾斜。经过1350多年的考验,证明这种施工方案是极其科学,极有成效的。

赵州桥的故事非常感人可是桥身上为什么会凿上这些痕迹呢?据现代桥梁专家罗英先生按照工程原理推测,这些痕迹是行车指标和工程指标。由于赵州桥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修建的,两边如行重车,桥就容易损伤。桥面厂的驴蹄印都在东侧1/3的位置。这就是说,重载过桥如果太靠边,石拱券容易变型外倾发生危险,应当走中间。桥腹上的手掌印应当是一种工程指标,表示万一桥发生裂痕,可在手掌印处暂时支撑,以免立刻坍圮,可以从容维修。

总之,赵州桥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重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附:河北省衡水市安济桥

安济桥,横跨滏阳河两岸,石砌七孔拱桥,桥长116米,面宽7‘5米,桥两侧各有60个石柱,上雕石狮,石狮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每尊石狮下还雕有1——2只小狮,狮下有莲花座,通狮柱高1’62米、宽0‘32米,桥栏板浮雕卷云纹,栏板高0’84米、宽1‘55米、2’11米不等。桥墩分水口月台用石块堆砌,桥孔雕有水龙头,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即雄伟壮观,又精巧玲珑。

安济桥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乾隆皇帝赐名“安济”,故名安济桥。1937年发大水,被日寇炸毁中孔,1956年用木材衔接修复。1982年4月,由地区公路工程队动工,用钢筋水泥修缮石桥中孔,水泥铺面。1989年5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好几百年却不倒呢

赵州桥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两段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赵州桥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于隋代大业年间,距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这座古老的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为这座山的设计工艺非常独特。李春之所以会设计这种桥型,是因为在雨后看到彩虹,才会把彩虹的形状和人们脚下的桥型联系在一起,到底因为什么设计原理,才能让这座大桥屹立千年不倒?大概可以由以下几点来分析:

1、赵州桥设计非常精妙绝伦,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赵州桥桥体是用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顺着桥的方向纵砌而成。一共筑有28道拱券,每个拱有1.03米厚,既可以***操作,又紧密联系为有机整体,十分灵活。为了加强拱券之间横向联系,李春将拱券按照上宽下窄、略有“收分”的方法设计。拱石之间穿有“腰铁”,使拱石之间紧紧贴合。拱券之间相互拥挤,大大增加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赵州桥的造桥方式非常独特,其造桥方式有三绝:1.圆弧拱2.敞肩拱3.单孔。中国传统拱桥为半圆形,如果长度太长,使用半圆形桥型就容易出现桥高坡陡,这种圆形拱桥更适合步行,而不利于行车,所以这种桥一般出现在皇宫或者园林之中。而李春所造的赵州桥选择圆弧拱,拱高和跨服形成1:5的比例,实现了桥面低和跨度大的双重目标。

3、赵州桥大孔两边各开一个小孔,相比于实肩拱,敞肩拱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桥面的冲击。另外敞肩拱还一定层度上节省了材料,减轻桥体重量七百吨,从而增加桥的稳定性。

《永远的赵州桥》阅读答案

8.构思巧妙,科学性高

9.【1】使桥身轻巧【3】增加稳定性

10.不能删去,有了这个句子,说明所写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11.说明中国建造石拱桥历史悠久,突出了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

赵州桥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赵州桥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赵州桥作文篇1

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赵州桥“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桥,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但它比安济桥晚了1400年。西方学者承认,安济桥敞肩拱建筑,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

赵州桥又是一件建筑艺术的珍品。它横跨河,宛如一道长虹,气势雄伟。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玉环,装饰在桥身两肩。巨身空灵,线条明快,在恢宏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大桥顶部,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兽,寄托了人们祝福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无疆的良好愿望;栏板上和望柱上雕刻着各式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其中尤以蛟龙最为精美。蛟龙或盘踞游戏,或登陆入水,变幻多端,神态极为动人。雕作刀法遒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中国赵州桥作为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为中国石拱桥增添了新的光彩。

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6)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修造。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古代敞肩型石拱桥。赵州桥主拱由28道拱券纵向并列砌成,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在主拱背上加设了四个两两对称的小拱。这种建桥法,不但节省材料,减少桥身自重,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宣泄流量,削弱其对桥身的冲击,拱上加拱,使桥体显得玲珑剔透,更加美观,的确是世界建桥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古代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吞齐跨赵”,地处兵家必争之咽喉要道,肩摩击轱的行人车马日夜不息,加上地震水患,战争兵燹,屡有损伤,自唐至今已曾经8次修缮。我们现在看到的赵州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58年全面、彻底整修后的,这也是建桥13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

1000多年来,赵州桥以其奇特的建造艺术,赢得了世人的惊叹。唐中书令张嘉贞在大石桥《铭文》中惊呼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近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赵州桥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真可惊异地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赵州桥作文篇2

每年暑假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旅游,让我在旅游中增长课外的不少知识。今年暑假我去了山东省和河北省,在山东泰安我登上了泰山,在河北我游览了赵州桥。妈妈说这种桥的工艺已经很少见了。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的赵县,那天听说要去参观赵州桥,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一到那,我就急着去看赵州桥到底是什么样的?导游介绍说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我还发现赵州桥身上能清晰看见几道车压形成的小沟壑,这里面也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话说当年张果老、柴王爷、赵匡胤过桥时,因毛驴载重过大,留下了几个深深的驴蹄印。柴王推的独轮车超重,车轮子在桥面轧了一道深沟。赵匡胤拉车用力过猛,柴王爷右脚一滑。跪在桥面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膝盖印。在桥的拱顶东侧底面,鲁班用力托桥身时,留下来一只大手印。这些都让我感到惊奇。

为了保护赵州桥,我们还看见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桥上也有车轮印,膝盖印总之,赵州桥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我们作为一名现代的小学生应更加努力学习,为社会多做贡献。

赵州桥作文篇3

虽然,我的家乡西安有迷人的风景,秀丽的华清池,神奇的小雁塔。但是远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却令我记忆深刻。

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细看桥上的石栏,双龙嬉戏的浮雕栩栩如生。

用手轻轻的抚摸着石栏上的图案,忍不住思绪万千,试想在完全没有现代化机器帮助下的一千年前,人们竟然建造了这样雄伟的赵州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站在上面朝远看,一片茂密的树林映入眼帘,树木郁郁葱葱,十分幽静。我想树林里面一定有许多的小动物。河底下,河水清澈见底,有许多的鱼儿追逐嬉戏,一派生机勃勃!

至今依然坚固屹立的赵州桥不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更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作文篇4

清明节假期,我们去了赵县我奶奶家。第二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我父亲开车带我们去了赵县以南五英里的赵州桥。

传说中的八仙,包括张、何仙姑、曹国舅、韩祥子、蓝彩和、韩仲礼,刚刚进门。我和他们拍了照片,当我继续拍摄时,那是真正的赵州桥。我兴奋地跑过去仔细观察这座著名的建筑,听导游说:赵州桥,又名安吉桥,是李春设计的,全长64.4米,拱顶宽度9米。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这座桥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桥的开口不是一个普通的半圆,而是像一个蝴蝶结。整座桥是用石头建造的。守卫板上刻着龙,桥面上有柴旺车留下的痕迹。

赵州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赵州桥作文篇5

赵州桥真雄伟啊!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九米多宽的河面上。

赵州桥的设计真独特啊!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赵州桥真美观啊!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瓜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做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赵州桥作文篇6

自从我在课本上学习了关于赵州桥的历史以后,我的脑海中就经常浮现出赵州桥的轮廓,于是有了亲自到赵州桥参观游览的愿望。在我的一再请求下,爸爸同意在十一假期期间带我去那里游览。

盼望着、盼望着,十一假期终于到来了。早晨,我们早早地就出了门,坐上去赵县的公交车,向我期盼已久的目的地奔去。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真让人心旷神怡。车上的人很多,路上的车也很多。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边聊天一边尽情享受着这浓浓的秋色。

我们乘的.车经过一个小时在人海和车海中的穿梭,终于来到赵州桥公园门口。门口已经停放了很多车辆,有很多人在等候入园。

到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赵州桥”五个大字,穿过赵州桥公园古香古色的大门,我们来到园内。大门正对面是一面墙,上面写有我国著名桥梁学专家茅以升关于赵州桥的介绍,有许多人在那儿驻足观看。

在通往赵州桥的主路两旁,均匀分布着八仙的雕像:汉钟离、曹国舅、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我还在汉钟离旁边,拉着他那宽大的袍袖让爸爸给我照了一张像。前面远远地已经能看到赵州桥了,它那两边的栏杆和宽阔的桥面,真像要乘风飞去。我一溜小跑地来到了桥的前面,为庆祝十一,桥的前面摆放了一个大花坛,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非常漂亮。桥的旁边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的名字以及桥梁建造的年代:公元595-605年,我不禁为我们国家光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从桥的上面看,四周风景很美,有绿树碧水蓝天。桥墩上雕刻着桃子,护栏上雕刻着龙的图案,非常精美。在桥上照相的人很多。我还看见了一个很深的车辙印和马蹄印,爸爸告诉我:车辙印是海龙王推着太行王屋二山在桥上通过时留下,而马蹄印是张果老骑驴在桥上踩下的,我国古老的传说真有意思。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座落在河北县赵县的洨河上,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赵州桥全长约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跨度约三十七米,坡度平缓。整个桥面由二十八块巨石纵向并砌成。赵州桥在设计上最有特色的要数桥拱的设计。在大桥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平时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水可以同时从这四个小拱流出。这样,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在赵州桥两侧的栏板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正相互回首遥望……真是栩栩如生。

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赵州桥依然横跨河上,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赵州桥作文篇7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第15课《赵州桥》,经过李老师的精彩讲解和我的反复朗读,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在我的心目中浮现出来……

桥很长很宽,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洨河上,河水从它的下面缓缓地流过,一直从古代流到现在,勤劳勇敢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跨过,来来往往,忙忙碌碌……

听李老师讲,它是一千多年前一位杰出的工匠李春,带着很多工人,干了很多年,用石头一块一块砌成的。整个桥身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还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造型优美壮观,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我仿佛看到了赵州桥美丽的身影,清澈的河水,青青的杨柳,自由自在的小鱼儿,五彩缤纷的花朵,几个玩耍的小伙伴……赵州桥真美啊!

我想有一天,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看真正的赵州桥。

赵州桥作文篇8

赵州桥,你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你多么雄伟、坚固、美观。说到雄伟,你一点也不夸张。你身高五十米,体宽九米,穿着石头“战衣”。你不需要任何“兵器”支撑。发大水时,你让洪水从你左右两边的“袖口”通过。说到“袖口”,别看他们小,作用可大了。它们不仅减轻了洪水对你身体的冲击,也减轻了你身体的重量,一举两得。

你的衣裳非常精美,上面不仅“绣”有相互缠绕的两条龙,有回首遥望的飞龙,还有双龙戏珠。

赵州桥啊赵州桥,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一定会好好爱护你!

赵州桥作文篇9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参观赵州桥!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一位有名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赵州桥可以这么久都能不倒呢?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赵州桥虽长五十多米,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波折,但它拥有着一种独特的设计——赵州桥的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跨跃了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赵州桥百年不倒的秘密还在后面呢!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少了桥身的重量,使赵州桥仍然巍然屹立。

赵州桥作文篇10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本第十九课——《赵州桥》。课文里介绍了赵州桥许多特点,其中,坚固就是一个主要特点。

赵州桥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又宽又长。它的中间能行车马,两旁还可以走人。可是,这座又宽又长的桥底下竟然没有一个桥墩,就连一个能支撑的东西都没有,真算得上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石拱桥。

这座世界闻名的桥建于隋朝,是当时著名的石匠李春设计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曾经历了八次大地震,很多次,数不清的大洪水……多少风风雨雨它都没有倒塌,直到今天还像一个士兵一般矗立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我真希望赵州桥永远那么坚固不会倒塌,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永久的奇迹。

赵州桥作文篇11

我读了赵州桥这篇课文,使我十分激动。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忍不住要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它依然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多么了不起啊!它不但坚固,而且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的左右两旁,还个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真是一举两得。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两侧的栏板上面雕着龙,栩栩如生,龙的神态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表示了中国人像龙一样强大有力量。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它。

赵州桥作文篇12

今天,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接着我们争先恐后地上了车。

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说:“赵州桥是世界上的土木工程奇迹,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02米,由28条石券组成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大门口。进入门口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仙大道”,八仙大道有八仙的雕像,除此之外,还有柴王爷和小牧童。

在传说中,赵州桥是鲁班所修,并且为了检验桥的质量,八仙与他进行了一番较量,最后这座桥经受住了考验,传为千古佳话。

八仙中我最喜欢的是汉中离,大大的肚皮,憨态可居,平易近人的眼神,非常可爱。再往里走,我还看到了李春的雕像,从导游口中得知,赵州桥的真正修建者是隋朝工匠李春。

我们上了桥,发现还真有驴蹄和车轮印,桥侧的正中间有一只吸水神“饕餮”。传说,鲁班建桥时为了不让洪水把桥冲垮,就把饕餮印在桥上,让它吸水。赵州桥有四个桥洞,有许多桥栏,桥栏上雕刻首竹节、龙、五谷等,形态不一,栩栩如神。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就要离开这座神桥了,我恋恋不舍。赵州桥很好玩,如果你想看看这座奇迹般的桥,李春以及传说中的八仙和仙迹,那就去赵县玩一玩吧。

赵州桥作文篇13

爸爸妈妈说这个星期天要带我去游览赵州桥,让我看看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

于是星期六我趁着晚上的时间上网查了查赵州桥的资料,并记到一个小本子上,好明天去的时候我给爸爸妈妈当导游。

星期天早上爸爸开车,一路上我一边看着小本子上记的资料,一边想象着赵州桥的模样,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到了。眼前出现一座灰色的、很旧的、半圆的桥,我心里想,这就是赵州桥了。

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来,妈妈嘟囔着说这就是赵州桥呀。停好车,我们三个人开始一起游览赵州桥。我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一转身,对着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给您们当解说员吧!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我跟背书一样的一气儿讲完。爸爸和妈妈都认真的听着,等我说完,爸爸一把将我举过头顶,高兴的说,“儿子你真厉害,比我和你妈妈懂得都多!”妈妈也一改刚才的消极情绪,拍了下我的大头,说:“儿子呀,刚开始我一看到这“破桥”就没兴趣,经你这么一说呀,我才明白这可是世界奇迹呢!”我听了高兴极了,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我刚从网上查的呢,是现学现卖。

我们依次慢慢的从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就连桥的四个大拱洞爸爸都让我钻进去看了个究竟。因为建造时间太长了,有些砖都变成半个儿了,不过更增添了岁月的痕迹。桥底下的水很少,像个小溪流一样缓缓的流着,爸爸说是下雨汇集的雨水。妈妈则在一旁给我们照相,最后我们全家在一块刻着“纪念中国赵州桥建成1400年”的巨石旁边留了张合影,妈妈说把这张照片洗出来放在我的房间,让我记住这次旅行。

时间过得真快,快到中午了。我们准备要离开了,在车里我回头恋恋不舍的看着渐渐远去的赵州桥,它像一个老人弯腰捡东西似的,弯弯的矗立在那儿,安静极了。

真希望照片能马上就洗出来!我要根据今天看到的赵州桥写一篇日记,来记住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将来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们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赵州桥作文篇14

现在我来给各位当导游,一起去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

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建于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监造。赵州桥是一座单拱桥,全长37、02米,结构坚固,雄伟壮观,是当时世界上最厂的石拱桥。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对大拱的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一出色的设计使赵州桥在1400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击p8次大地震以及车辆的重压,完好地保留到今天。

有关赵州桥的传说在河北已经广为流传,传说赵州桥是木匠祖师鲁班所建。一天傍晚,他赶着羊群来到这里,瞬间把羊群化成各种各样的石头,他借着月光挥锤动工,黎明时分,一座美丽的石桥立于河中。这一奇景引得张果老和柴王爷也来观看,至今桥面上还有张果老骑驴留下的驴蹄印p柴王爷留下的车辙沟和鲁班的手指印。

这次很荣幸为各位导游,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合作。

赵州桥作文篇15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蔡梦洁,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座世界闻名的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赵州桥非常壮观。桥全长五十多米,大约有九米多宽,中间是车道和马道,两边是人行道。赵州桥全部都是用石头垒成的,桥下面没有桥墩,你们看,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约三十七米宽的河面上。你们再看,大桥洞顶上的两边,分别还有两个小桥洞。水一船都是从大桥洞流过的,发大水的时候,也能从小桥洞流过。

这座桥既坚固又美观。桥的两边有石栏,石栏板上刻着很多漂亮美丽的图案,有相互缠绕的龙,有两条飞龙,还有双龙戏珠。所有的龙看着真像活的一样。

赵州桥在绿树倒映的衬托下,显得非常美观。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保护赵州桥,保护我国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作文篇16

经过了17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石家庄市的赵州桥。

赵州桥建在洨河上,建于隋代,是李春师傅设计的,建于公元581年至61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护最好,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在赵州桥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赵州桥又称安济桥,长足有15米,宽有9米呢!中间行车马,两边走行人。这么长这么大的桥可都是用石头砌成的,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的河上,是多么的壮观!桥上还雕刻着两条龙呢!那龙在嘻戏,嘴里还有一颗宝石呢!

赵州桥已经历了10次水灾,8次乱战,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点6级的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1963年的水灾。大水已淹到了桥梁的龙嘴处,赵州桥还是一个样。

传说赵州桥上的仙迹是张果老倒骑在毛驴上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推车过桥斩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印子,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被别人不停猜想。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我国的骄傲。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去赵县看梨花、游赵州桥。

到了梨园,一株株梨花树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一边看一边收集野菜,可真快乐。

到第二站了,我下了车,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邹走进了河北四宝之一的赵州桥。一进去,首先看见了关于石拱桥的资料,我看了一遍,便向前出发。在通往赵州桥的小路上,有着八仙的石像,八仙们形态各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到了赵州桥上,我一下子觉得赵州桥可真宽呀。我站在赵州桥上,扶着桥,被微风吹着,我不知不觉开始低声唱起来:“赵州桥来什么人修……。”过了桥,就看见一个寺庙,里面是各种神仙或历史人物的石像,我认真看着,却不出声,像生怕惊动了他们似的。然后我们看了赵州桥公园的未来设计图,还看了古代时遗留下来的石砖。

今天的旅行不得不让我对赵州桥赞叹一声,因为赵州桥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还出现在世人眼前。古时都有那么强的建造能力,他们的建造如今还在那里,我为此而感道自豪。今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赵州桥的资料,比如: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581至618年所建造,建造者李春。桥长50.82米,宽9.6米……以后我要多唱唱“小放牛”,一是对赵州桥所敬佩,二是希望赵州桥能继续保持下去。

今天,让我了解了历史知识,今天,让我知道了古代能力。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