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东莞道生园(东莞景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东莞道生园(东莞景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发布:2025-09-03 17:39:36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张居巢、张居廉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居巢、居廉这对堂兄弟,分别于1811年和1828年,诞生于江苏扬州宝应县。后来,由于他们的先世任官岭南,遂定居广东番禺隔山,就是后来的广州海珠江南大道一带。

居巢,字士杰,号梅生,别号今夕庵主。他自幼喜爱诗文书画,生平最擅绘花卉、蔬果、禽鸟、虫鱼,兼能山水、仕女,其中他所画草虫一类的作品则更胜一筹。在居巢任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幕僚时,他曾受到当时著名书画家宋光宝等人的影响,所作花鸟尤为注重写生。

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樵子。他刚9岁就跟随堂兄居巢赴广西生活。后又随居巢成为张敬修的军师,因军功奖掖,赏戴花翎。

其间临习过当时著名书画家宋光宝、华岩、金农、恽寿平、八大山人和徐渭等人作品。他擅画草虫花鸟、翎毛、山水人物、也精于指头画。

文化底蕴深厚的居巢,是居廉丹青启蒙、人生教诲的恩师。因此,居廉特别敬重堂兄居巢,以至后来一直追随他。

1855年,张敬修因浔城失守落职,次年返回东莞老家,而居巢、居廉兄弟也返回了家乡广州。之后,居氏兄弟应张敬修之邀同赴东莞可园。

当时,可园的主人张敬修非常欣赏居巢、居廉的艺术才华,常邀他们客居可园绘画写生。而可园设计精巧,亭榭楼阁,幽径相通,厅堂轩馆,占水栽花,有数不尽的名花佳果,堪称岭南园林珍品。

1856年,居巢、居廉因受可园的影响,开始谋划建园。这次选址,兄弟俩定在广州隔山村北面,那里有一条清澈的河涌,当地居民习惯称作“马涌”,其东段,旧称瑶溪。

那时,瑶溪24景为游览胜地。此处,溪水微波荡漾,两岸绿树婆娑,身处小桥流水、花红柳绿之中,举目四望,皆可入画!当时的文人雅士,也经常到此乘风步月,秉烛调琴,酬诗和韵。因而,兄弟俩选此造园用心不言而喻。

但之后不久,居氏兄弟又数次应张敬修及其侄张嘉谟之邀同赴东莞,断断续续分别于张敬修的可园和张嘉谟的道生园客居了近10年时间,专心从事艺术创作。

景色秀美的可园为居巢、居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和绘画素材,优越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常有的文人雅士雅集,又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及成就,在他们的传世诗画中,历历再现着昔日可园的一景一物。

在这段期间里,居巢与居廉经常一同对景写生,其作品多写蔬果野花,他们“笔致工秀而饶有韵味”,画风澹逸清华,家学熏陶使居巢毕生蕴蓄深厚国学素养,诗书画皆绝,俱属逸品,曾在南粤大地引领风骚。

与此同时,由于居廉醉心写生,其画艺大有精进,而且渐与居巢齐名,世人始称“二居”,两人共同创立的绘画技巧及鲜明的艺术风格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隔山画派”。

据《岭南画征略》记载:“道光年间,临川李云甫聘孟丽堂、宋藕塘来粤教授花卉,丽堂以意笔挥洒,上追白阳;藕塘设色写生,明丽妍秀。粤坛遂开二派。梅生兄弟出,初犹学藕堂,后乃自成一家。居氏花卉,又开一生面矣。”

可见居巢、居廉在绘画上的造诣自清代起已蜚声岭南。其画作融合了宋人的没骨法与元人的神韵,严谨细致,清淡秀逸。二居画花卉从不勾勒外框,画枝叶仅用墨晕或颜色随意点染,即可使画中枝叶错落有致,态势自成。

隔山画派的艺术风格主要是师造化、重写生。追摹花草形神,甚至将昆虫以针捶器皿中对之描绘。著名的经典技法“撞水”、“撞粉”法是居廉细心观察,感情而成的艺术特点。

莞城这边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莞城博厦社区西部,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占地22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可园邻可湖而建,大门入口设在东南角,园内建筑大致分为西南和东北两组,中间隔一庭园。此园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内有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等,布局灵巧,构图清新,园景幽致。古建筑高低错落互相呼应,外墙为水磨青砖,园内最高建筑邀山阁为四层,高16.5米。可园创建人张敬修(1824—1864)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诗书画皆精,使可园成为当时岭南文人喜爱的雅集地。

却金亭碑

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北门外光明路、教场街街口,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保存完好。碑文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番禺县尹李恺与暹罗(今泰国)商人文明交往,不受酬金的历史事件。青石制,质地坚硬。通高184厘米,宽102厘米。红砂岩方形底座,长143厘米,宽30厘米,高20厘米。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着细腻的云海涌日花纹,花纹间是古篆体的“却金亭碑记”碑额,下面是楷体碑文,刻有《却金亭碑记》,21行,满行50字,提高1字。镌刻精良,字口清晰。碑体周边饰云纹。碑文记述嘉靖十七年(1538)番禺县尹李恺来东莞交叉检查外贸,订立制度不准官吏随意抽盘、骚扰外商。为表谢意,暹罗人柰治鸦看邀集外商筹得一百两银奉送李恺,李恺拒不接受。柰治鸦看后来到广州禀请巡按王十竹批准,于嘉靖二十年(1541)在东莞城码头附近的演武场之南,建却金坊和立却金匾。二十一年(1542),建成却金亭并立却金亭碑。李恺,字克谐,福建惠安人。据载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番禺知县,后迁尚书郎。

迎恩城楼

莞城迎恩城楼(俗称西城楼),位于西正路路口,追究其历史,要溯源到唐朝至德二年(757年),东莞县城转移到现在的城区。当时,为了区分城内外,便在现在的西城楼处用砖筑起城门,并一直有重修,到了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南海卫指挥常懿将原来砖砌的城墙拆去,采用红砂岩砌筑,并正式命为“城门”。在洪武年间,东门和阳门、南门崇德门、北门镇海门一同建起,并且有1229丈的城墙连接道家山、南城、钵孟山、东门、北门,环护东莞城,坚固高大,雄伟壮观。真正地把城内和城外划分清晰。

讴歌亭

讴歌亭位于人民公园内盂山西角,建于1921年,坐东南向西北,面宽7.7米,进深6.5米,高7.8米。为砖瓦结构的四角方亭,卷棚顶,绿琉璃瓦当、滴水。亭内正面墙体镶嵌有尺寸、材料一样的“讴歌亭记”和“告示”碑各1通,为麻石阴刻,碑高1.32米,宽0.49米。讴歌亭是为了纪念时任东莞县长黄春林为民做好事而建,对研究民国东莞历史有一定史料价值。2008年,公园管理所对其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并在亭中设置石桌凳供游客休息。

道生园

道生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西隅道富巷内,由清末东莞可园创建人张敬修的侄儿张嘉谟所建。当年道生园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平庭和水庭的中庭串列式布局。如今道生园历经百年沧桑仅剩下几间墙体倒塌、门窗全无、破烂不堪的老屋。房屋坐西北朝东南,为红砂岩勒脚、门框,水磨青砖墙,硬山顶,首进为人字山墙,二进为镬耳山墙,三进为马头山墙。当年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曾在道生园居住了达10年之久,并潜心作画。使道生园与可园都成为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

东莞景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东莞景区好玩的地方:东丫湖、虎英郊野公园、道生园、金沙湾公园、东莞展览馆。

1、东丫湖:位于广东东莞市企石镇东部工业园境内,是东部工业园的“绿心”。沿湖绿树环绕,宁静优雅。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青山让湖水更添灵韵,是企石一道得天独厚的靓丽自然风景线。

2、虎英郊野公园:聚百山之石,精心构思,建成了雕塑园、虎英阁、云雨桥、活力广场、罗马柱廊、情人岛、露天游泳场、欢乐谷烧烤园、儿童乐园等丰富景点。

3、道生园:已有157年的清代建筑,是清代名士张嘉谟的私家园林,为平庭和水亭的中庭串列式布局,是一座三间三进九座的建筑群。

4、金沙湾公园:园内建设有滨江大道,3个小型广场、音乐喷泉、人造沙滩、娱乐长廊、休息亭,种植有以热带风情为主调和各色花草树木,美丽的东江流经石龙金沙湾,形成一河三埠的自然景观。

5、东莞展览馆:是一座以展示东莞名城风采为目标,运用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东莞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图景,浓缩东莞过去、现在、未来的精华,集宣传、教育、咨询、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展览场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莞道生园百度百科-金沙湾公园

居廉的生平

居廉原籍为江苏扬州宝应县,先辈来粤做官,遂落籍番禺。父亲名樟华,又名键,字少楠,为闽清县知县。居廉生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9月22日,排行第七。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十岁左右时随居巢赴广西,后又随居巢成为张敬修的军师,因军功奖掖,赏戴花翎。其间临习过宋光宝、华岩、金农、恽寿平、八大山人、徐渭等人作品。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随其赴广西,在那里度过8年。咸丰六年(1856)春返粤,在张氏的“可园”客居10载。到47岁才返番禺,筑“啸月琴馆”设帐课徒。

居廉在广西“环碧园”受教于江苏籍画家宋光宝和孟觐乙。宋和孟的画技均被其融汇吸收。从桂林回来后,东莞张家南方庭园特异的花草鱼虫、翎毛蜂蝶,又成了摹拟写生刻意创作的对象,并得以尽情发挥,造就成了既有坚实传统笔墨功夫,又具妙俏自然形象的艺术效能。还在没骨画中创造了撞水撞粉的表现新方法,对于同时代偏向以临仿前人为准则的画坛习气,是一种特别活脱、移风易俗的新流源。

1855年,张敬修因浔城失守落职,次年返回东莞老家,而“二居”也返回家乡广州。之后,居氏兄弟又数次应张敬修及其侄张嘉谟之邀同赴东莞,断断续续分别于张敬修的可园和张嘉谟的道生园客居了近十年时间,专心从事艺术创作活动[3]。这段期间居廉醉心写生,画艺大进,同治三年(1864年)张敬修在可园病卒后,居廉随兄居巢返回故里,不久开始筑建供自己作画和授徒的“十香园”(因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专心作画以卖画为生,并设馆授徒,声名日彰,桃李甚众。

他悉心培养出一批遍及两广的学生,如广西的杨元晖,福建的陈芬,广东的高剑父、陈树人等。曾活跃于20世纪的伍懿庄、张纯初、容祖春、关蕙农都出自他的门庭。高(剑父)后来成了“五四”以后首倡中国画革新的先导,被称为“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技法与画风曾直接受过居廉的传授和影响。

东莞一级社区有哪些

西隅社区是东莞市莞城的一个老社区,位于莞城区西则。东靠细村市场;南有运河环绕;紧邻107国道;北近东江大道,毗邻美丽的东江;区域面积约0.57平方公里。

西隅历来都是商贸集散地,社区内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市级医院、学校、文化活动广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市重点文化单位之一可园文化片区(可园博物馆、文学院、岭南画院),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位于辖区内,大西路、振华路、因“素行堂”张怡生居住而扬名的欣遇园、道生园等旧街老巷的人文风貌,共同构成西隅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

社区现有户籍总户数2572户,户籍总人口17343人,辖区内有外来人口2140人。社区居委会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下设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第四党支部和中共莞城街道“两新”组织第三十二联合支部委员会、中共莞城街道“两新”组织第三十三联合支部委员会、中共莞城街道“两新”组织第三十四联合支部委员会、中共莞城街道“两新”组织第三十五联合支部委员会、中共莞城街道“两新”组织第三十六联合支部委员会9个支部,共有党员274名。社区整合划分为可湖、大西和莞新三个居民小组。其中2009年9月成立莞新居民小组,负责接纳入户莞城的外地户籍居民,同时开展相应的外地户籍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上级分配四个入户地址,分别是:阮涌路77号、阮涌路77号102、阮涌路77号103、阮涌路77号104。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服务于全体社区居民群众。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社区,走进家庭,以便民利民为原则,以服务为主线,围绕着“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的目标,努力构建“服务理念现代化、服务实体多元化、服务对象普惠化、服务手段信息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竭诚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社区先后荣获“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广东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东莞市文明社区”、“东莞市平安社区”、“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社区”、“东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东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东莞市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巾帼文明岗”、“东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三星级党组织”、“东莞市体育先进社区(村)”、“东莞市儿童友好社区”、“东莞市文明标兵社区(村)”等称号。

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配备到位,硬件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社区办公大楼集行政、服务等多功能综合性于一体,主要设有社区行政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劳动服务站、人民调解室、综治维稳工作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社工双百工程西隅社会工作服务点、市民学校等便民为民服务平台。为方便群众办事和提高效率,社区加快对政务服务平台和信息数字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及机构优化,规范各项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系统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