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鳌头 鳌头是什么意思

鳌头 鳌头是什么意思

  • 发布:2025-08-27 16:10:18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鳌头的拼音

鳌头,汉语词语,拼音是áotóu。

指皇宫大殿石阶刻的大鳌的头,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踏上。

例句如下: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课):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什么是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一千三百年来,这个名字曾经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使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观,通过金榜挂名,步入政坛,获得升官晋级的机会。

中国的老百姓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全国震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科举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鳌头是什么意思 鳌头造句 近义词

鳌头的意思:[áotóu]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鳌头百科解释:

鳌头,位于茂名市区南郊16公里处,东临电白区,南、西接湛江吴川市。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386亩,辖2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60万人左右,是广东的农业大镇、建筑之乡、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名镇。交通便利,水道可航吴川市;陆路有铜衍线、高合线、公旧线、茂名西部快线、沈海高速公路(G15)在境内纵横贯通,共有18个村委会修通了75公里的硬底化公路。建筑、装饰业蓬勃发展,有“建筑之乡”的美誉。

鳌头的详细解释:鳌头[áotóu]

亦作“鰲头”。

1.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唐姚合《和卢给事酬裴员外》:“鸳鹭簪裾上龙尾,蓬莱宫殿压鼇头。”五代李瀚《留题座主和凝旧阁》:“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鰲头。”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刘子仪侍郎三入翰林,意望入两府,颇不怿。诗云:‘蟠桃三窃成何事,上尽鰲头迹转孤。’称疾不出。”

借指状元。

宋叶适《蔡尚书挽词》之一:“总角都鼇头,老生甘伏膺;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金赵秉文《上清宫》诗之二:“鼇头他日几人在,尊酒而今一笑开。”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当日向西厢月底潜,今日向琼林宴上搊,谁承望跳东墙脚步儿占了鰲头?”明沉受先《三元记·讲学》:“胸中星斗敛,笔底云烟染,看春闱鰲头许谁先占?”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陛下亦知新状元江某,为老身螟蛉子乎?何绝无香火情,忍以鰲头佳士陷缧絏?”后用以比喻首位或第一。参见“鼇头独占”。

鳌头的近义词:状元,魁星,牛耳,冠军鳌头造句:

1、在升学考试中,我儿子独占鳌头,以最高分考入了全市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

2、这次演讲比赛,李明又独占鳌头了。

3、这次物理考试,李进又独占鳌头了。

4、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5、李兵在全省武术比赛中独占鳌头。

6、他就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化学状元,每次化学考试他总是独占鳌头。

7、这次考试,小明独占鳌头。

鳌头是什么意思

鳌头的意思:(名)指皇宫大殿石阶前刻的大鳖的头,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踏上。

鳌头,汉语词语,拼音是áotóu,指皇宫大殿石阶刻的大鳌的头,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踏上。释义直接意思,大鳌的头。实际意思指皇宫大殿石阶刻的大鳌的头,考中状元的人才可以踏上。例句: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鳌头镇,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地处茂名市西南部,东邻电白区七径镇,南邻电白区秦村镇,西南是吴川市兰石镇,西北靠近茂南区镇盛镇,北接茂南区城南街道,东北接茂南区袂花镇,行政区域面积54.7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鳌头镇户籍人口为93575人。

鳌头镇前身属茂名县第五区,成立于1949年10月。1985年,建立茂南区后,由茂南区管辖。1987年5月,鳌头区改鳌头镇。截至2021年10月,鳌头镇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鳌头圩正街。

鳌头造句

1、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2、我们宣布,此道龙种鼎独占鳌头,夺得本届乡魁食秀冠军。

3、常见的“魁星踢斗,独占鳌头”吉祥图也取材于此。

什么是“鳌头”,为什么中了状元叫独占鳌头

在中国的古代,国家为了广纳重要人才于是实行了科举制度,只有通过了会试取得了进士名额的学子,才可以进入殿试。然后入殿试由君主拟题考核,最后帝君钦点的进士当中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也被人称为“独占鳌头”。因为当时状元所站的地位置是单独站在鳌的头部,所以因此得名。

一、鳌是龙的儿子

大家都知道龙生九子,各一个儿子都是不一样的。而鳌也是九个儿子当中的一个,它的头部是龙的头、而背是龟壳、尾巴则是麒麟的尾巴的组合。还有另外一个传说,鳌是大海里面非常大的龟或鳖,它的法力十分的高强,可以将整个高山都背在身上游泳。本来它是龙王的第三个儿子,因为嘴馋偷喝了天帝的玉浆液,于是被惩罚到东海里面当一只鳌。所以说鳌这个物种是古代传说里面一种神兽。而在古代,古人就经常将鳌作为一种保护神。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会在在宫殿的门前面的台阶上面雕刻着大型的鳌,因此宫殿也被人们叫做鳌宫。

二、独占鳌头的来由

科举考试里面最后也是最高等的考试就是殿试。进入殿试是由帝君来亲自监考,并由他亲自钦点所录用的朝廷人才,可以说最后入三甲的身份荣耀之至。在明清两代的时候,“金殿传胪”都会在殿试举行之后的两天进行。当时会在太和殿举行,在一片鼓乐升起之后,“金殿传胪”就开始了。礼部***会将金榜打开,由传胪官按照金榜来依次唱名,每唱到一个就会由后面的多个侍卫接着往外传递,从第一到三名的名次都要唱三遍,来代表他们的不同。最后状元、榜眼、探花会走到君主的阶下迎接殿试榜。状元稍微在前一些站在中间,后面榜眼、探花站两边,当时状元正好独自踏在鳌的头部,因此“独占鳌头”由此而来。

因为状元郎独自一个人站在鳌的头上,所以“独占鳌头”也就变成了状元的专用名词,并且经常在戏曲和影视剧中出现。古时的人们只有两条路可以实现人生的报付,一个是通过科举考试,另一个是从军参战。而科举考试成为了当时众多学子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

鳌头是什么。

“鳌头”指的是古代帝王宫殿台阶上鳌的头。“鳌”是传说中的一种庞大的海生动物,据说头像乌龟,尾巴像鲤鱼,身形巨大,威猛有力,能够背起一座大山。民间传说它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被发配到东海为鳌。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的中陛石上经常镌刻巨大的鳌鱼,以象征皇权威严。翰林学士觐见时,都会立在陛阶正中陛石上的鳌头上,等待皇帝的召见。于是,人们将进入翰林院称为“上鳌头”。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结束后,状元、榜眼、探花等人到皇帝殿前陛阶上迎榜。因只有状元一人独自站在中陛石上,将鳌踩在脚下,所以就说他“独占鳌头”。后“独占鳌头”便用来指在科举考试中考得第一名。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魁星点斗”与“独占鳌头”连用,来表示一个人中了状元。“魁星”本为“奎星”,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本为占星术的星宿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人格神,此神蓝面,赤发,像个鬼在翘足踢斗,主管读书人的文运。

古人去:“任你文章高百斗,只怕魁星不点头。”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之所以是这副样子,传说与古代一个秀才有关。此人很有才华,因满脸麻子,又瘸一条腿,屡屡面试时落第。后来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乡试、会试。殿试时,皇帝一看这副尊容,便问道:“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陛下,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陛下,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觉得他挺机敏,又问:“那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很欣赏他的机智,等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后来这个秀才因其才情、执着、勤奋升天成为魁星,主管功名禄位,成为读书人供奉的神。后因“魁”有“首”的意思,所以逐渐代替了“奎”。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