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2018年8月15日从哈尔滨地图出版社获悉,《立体视界三维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3D地图集》日前发行。这是我国首部3D中国地图集,以精湛的制图技术、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了我国当前地图制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据介绍,这一图集为16开本,活页精装,内含中国全图及各省级行政区地图。图集利用全球海陆地形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光栅3D显示技术,以高精密光栅材料为载体,经国内先进的印刷工艺印制完成,是二维平面地图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图集,其左侧为行政区划图,展示了交通路网、行政区划及居民地位置等丰富信息,辅以行政区的简介和地标性风景图片;右侧为对应地区的裸眼3D光栅地图,各行政区地貌景观如实景般呈现,平原、丘陵、山川、高原、盆地等一目了然,实现了二维平面效果与三维立体效果的互为补充。
面对3D地图,读者通过裸眼,便可领略从高空俯瞰中国三维地貌景观的视觉效果,并呈现出立体感或动态变化,从而颠覆人们对地图的传统认知。3D中国地图集包含的详细行政区划信息和地貌形态的呈现,可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的基础地理信息参考。
2013年1月初,中国地图出版社独家最新推出的竖版中国地形图首次将南海诸岛同比例展示出来,全景展示了中国的陆海疆域。
2014年6月24日,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势图》《世界知识地图》,湖南地图出版社***绘制的《中国地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已得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认可,获得审图号、书号,并正式出版发行。
竖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国内首创的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南海海域和岛屿与***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表示。对南海诸岛之岛屿、礁盘等地理信息详细标示,中国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地图中海南省、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地理关系及行政区划变得更为清晰明了。
竖版的《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克服了传统世界地图上南极洲和北冰洋变形极大的缺陷,同时对南北方向的阐述也更为直观,蓝色海域更为明晰。图中地形均采用全数字化高程数据计算生成,不掺杂人为的描绘成分。用分层设色的方法,真实地把世界海洋的地势起伏逼真地表现了出来。
中国地图高清版大图如下:
中国地图可分为政治地图、地形图、自然地理图、人文地理图、卫星影像图等类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中国地图的绘制范围、国界和重要岛屿有严格规定。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扩展资料:
中国地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准确反映中国领土范围。
(1)图幅范围:东边绘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西边绘出喷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边绘出黑龙江最北江段,南边绘出曾母暗沙(汉朝以前的历史地图除外);
(2)中国全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亿的,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可由9段线改为7段线,即从左起删去第2段和第7段线,可不表示***、赤尾屿岛点。
2.正确表示中国国界线与地貌、地物、经纬线、色带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标注国界线附近的地理名称。
(1)用实线表示中国疆域范围,陆地界线与海岸线粗细有区别,用相应的简化符号绘出南海诸岛范围线,并表示南海诸岛以及***、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
(2)用轮廓线或色块表示中国疆域范围,南海诸岛范围线可不表示,但必须表示南海诸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
(3)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亿的,可不表示南海诸岛范围线以及***、赤尾屿等岛屿岛礁。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图
中国地图高清版大图如下:
中国地图分为政区地图、地形图、自然地理地图、人文地理地图、卫星影像地图等类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中国地图的图面范围、国界线、重要岛屿的绘制等有着严格的规定。
扩展资料中国示意性地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用实线表示中国疆域范围,陆地界线与海岸线粗细有区别,用相应的简化符号绘出南海诸岛范围线,并表示南海诸岛以及***、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
(2)用轮廓线或色块表示中国疆域范围,南海诸岛范围线可不表示,但必须表示南海诸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
(3)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亿的,可不表示南海诸岛范围线以及***、赤尾屿等岛屿岛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图
在中国,制作立体地图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代所铸九鼎,可视为最早的地形模型。中国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了立体地图。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墓室中,曾塑造了大地的模型,以水银模拟数以百计的江河湖海。在墓室的穹顶上,还塑造了天体模型。东汉建武八年,即公元32年,将军马援分析敌情之后,在光武帝面前展示一幅用糯米米粒做成的立体地形图,上面有高山等各种地势,清晰明了。光武帝看后说:“敌军军情就好像在我的眼皮底下。”南宋诗人谢庄(421~466)把立体地形图的制作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是用木质材料制作立体地图的,并且可分可合,能巧妙地表示出山川地形。这很有些像后来兴起的“积木玩具”游戏。也许谢庄的这种木质结构的立体地图形式,正是现代积木玩具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