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建造于什么时期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建造于什么时期

  • 发布:2025-10-31 08:38:52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为圣母殿,圣母殿建造于什么时期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为圣母殿,圣母殿建造于宋代时期,它是宋代时为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的。这座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行了重修,它也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高19米,是一栋巍峨耸立的巨大建筑。

圣母殿的建造历史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后来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行了一次大型重修,这座建筑时北宋建筑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仅此一例的拥有鱼沼飞梁、8条霸气的木雕盘龙、43尊宋代彩塑的巍峨建筑。晋祠圣母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最著名的北宋时期建筑之一,而这座建筑的大殿“副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殿宇中的最早实例,而进深两间的前廊也是现存古建筑的孤例,对我们了解古代建筑的文化和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而殿前檐柱上8条宋代木雕盘龙,也是唐宋古建筑中仅存的实例,殿内43尊宋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宋代雕塑精品,殿前的鱼沼飞梁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的仅存实例。整座建筑不仅富含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也有着非常强的艺术价值。

圣母殿的格局特色

圣母殿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约25公里的悬瓮山麓,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位于悬瓮山麓的最佳位置。圣母殿的建筑格局是按照中华传统殿堂空间布局的理念建造而成的,该殿采用了中轴对称线形分布,左右两侧的建筑都是对称而立的,整个建筑完美地体现出了中华传统建筑神韵,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进行了完美融合,建筑因势而建,既保留了建筑本身的巍峨大气,又没有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堪称艺术。

圣母殿的文化价值

整座圣母殿是中国历史上仅存的一座完整的北宋建筑,该建筑所采用的鱼沼飞梁、木雕盘龙、宋代彩塑等装饰,都是中国仅存的唐宋古建筑实例,对于我们研究唐宋古建筑的发展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而且这座建筑的存在,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对于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对于古人的建造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是无可比拟的文化财富。

宋代时期“圣母”殿的来由是什么

在宋代,除佛教造像之外,其他的偶像人物雕塑也是很多的。这类造像虽不属于佛教范围,但在表现形式上,仍难免受有佛教造像规范的影响。现在列举出一组属于祀祠性质的现实人物的塑像,这就是解放以后新发现的全国著名的宋代彩塑——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塑出的侍女群。太原附近的晋祠,位于城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祠内山泉回流,古柏叠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晋祠的得名,是周成王封弟叔虞为唐王,居于晋,后人为建祠因名晋祠。北宋时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其母邑姜修建祀祠,称为“圣母”殿,也就是祀奉邑姜的祭殿。殿内塑有邑姜像,在左右两厢,塑有四十多个宫廷侍女和女官,所有塑像全是宋代所塑。圣母殿初建于北宋天圣年间,但根据现有殿梁题记,重修于崇宁元年(1102),又在殿内圣母座台背后,墨书有元二年(1087)题记。因此,这批彩塑像,应为同一时期的制作。虽然在明、清两代装修过,但并未改变宋代原有的面容和服饰装束。由于这一处造像是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幻想的神,人物神态更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在我国现存的宋代雕塑中,成为一批很可珍贵的遗产。

晋祠圣母殿内有43尊宋代彩色泥塑,这些泥塑有着怎样的价值

晋祠圣母殿内有43尊宋代彩色泥塑,这些泥塑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晋祠圣母殿在宋太平兴国九年创建也就是公元984年,最开始这里的名字是正殿,里面供奉的是唐叔虞。但是历史悠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殿宇受到了破坏,于是就在公元1024~1031年重建,殿内供奉圣母。之后又因为地震在公元1102年重新修补。

一、历史价值

每一件文物都象征着一段历史,中国的历史当中也有很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座晋祠圣母殿内一共有43尊宋代彩色泥塑。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在公元984年创建,但是古代的工业技术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在经历过山体滑坡之后,一些殿宇受到损坏,于是就有人组织在天圣年间重新修建,因为殿宇内供奉的是圣母,代替了之前的唐叔虞。之后又经历过地震,又导致一些房子损坏,于是就在公元1102年重新修补。这座殿宇经历过一波三折,能留存到现在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也值得人深究。

二、文化价值

这些泥塑拥有着时代特色。这也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这些泥塑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也值得大家了解,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这些古文物也能够一直鼓舞着后代。这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这也代表着北宋木构建筑。所以古代的匠人们就这么厉害,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建筑物也值得后代人慢慢探索学习。

三、结束语

让大家去欣赏这些古建筑物的时候,仿佛在和历史对话,也许几千年前的今天也有很多人出现在这里,每一个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晋祠圣母殿内有43尊宋代彩色泥塑,宋代彩色泥塑有什么特点

晋祠圣母殿内有43尊宋代彩色泥塑,宋代彩色泥塑的特点描述: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雕塑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太原"晋祠三绝”之一的宋代彩塑】在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内,供奉着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圣母殿中现有彩塑四十余尊,均为北宋时期作品,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山西太原,晋祠有三绝,圣母殿的宋代彩塑、周柏和难老泉。圣母殿是宋代营建,规模宏大。圣母邑姜的身份也比较特殊,她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王后,也是周成王和晋国开国诸侯叔虞的母亲。她为西周王朝的稳定发展立下重要功劳,渐渐被奉为晋源之神。

事实上圣母殿建成后,从所处的核心位置来看,晋祠的祭祀重心已经从叔虞转移到圣母。圣母殿还和殿前的鱼沼飞梁、献殿一起称为晋祠古建筑三宝,目前大殿已经封闭,游客只能远距离观看殿内著名的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了。好在叔虞祠内也有精美的元代塑像,还可以拍一张清晰的照片。靠着圣母殿的是近三千岁的周柏,茂盛葱郁,名为齐年古柏。附近的水母楼里,水母娘娘的神像端坐在水瓮上。

水在山西是珍贵的资源,相传有南北两村为灌溉农田,每年都要为争夺泉水大打出手。县官就想出了个油锅捞钱的分水办法,众人惊异之下,不知如何是好。北村张郎自告奋勇,冒***跳入油锅捞出七枚铜钱。

晋祠最著名的圣母殿的结构是怎样的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圣母为唐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圣母殿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

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殿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古建典籍《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制实例。

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

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8条,为宋代遗物。殿内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

侍女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有的像是在招呼微笑,有的似乎在窃窃私语。彩塑侍女个个塑造得面目清秀,圆润俏丽,从容自若。在这些彩塑侍女身旁几乎能感到她们的呼吸和脉搏的跳动,仿佛听到年轻侍女们的娓娓低语,真是惟妙惟肖。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