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永吉县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东经125°48′~126°40′和北纬43°18′~43°53′之间。位于吉林省中东部,东与吉林市丰满区接壤,南与桦甸市、磐石市接壤,西与长春市双阳区隔江(饮马河)相望,北与长春市九台区、吉林市船营市、丰满区前二道乡毗邻。行政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2020年,永吉县常住总人口将达到42万。周秦时期,满族人的祖先居住在永济一带,苏申人。西汉元丰三年(前108年),东北设宣土等郡,永济属宣土郡上音台郡。1966年2月,市州分离,设立永吉区,永吉县归永吉区管辖。1970年2月19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县机关迁至口前,结束了240多年的吉林市建县治县历史。1980年11月,撤销永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永吉县人民政府,隶属吉林市人民政府。截至2021年10月,永吉县辖6镇3乡,县政府所在地为口前镇滨北路499号。截至2021年11月,永吉县五年来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2021年12月7日,永吉县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
该县属于吉林市。
根据百度地图资料显示,永吉县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五个下辖县之一,地处吉林省中东部,东与吉林市丰满区接壤,南与桦甸、磐石两市相邻,西和长春市双阳区隔饮马河相望,北与九台市、吉林市船营区及丰满区前二道乡毗连,距吉林市20公里。
永吉县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先后获评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城市、省级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永吉县历史悠久,取“永远吉祥”之意。
虞至周秦时期永吉地方的部族,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统属的贡纳关系。
两汉至隋唐时期永吉地域均隶属中原各王朝设置的军事组织、地方政府所统辖。
辽时永吉属东京道涑州地。
金时永吉属咸平路咸平府玉山县(今开原东)地。
元时永吉属开元路咸平府地。
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筑城于乌拉河岸洪尼地(即乌拉古城),永吉统属乌拉部。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建州女真灭乌拉部,永吉并入建州卫。
清朝时期,永吉先后属盛京、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的辖地。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于大乌拉虞村(今乌拉旧街村)建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清雍正四年(1727年1月12日),始设永吉州,光绪八年(1882年)升为吉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开设吉林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复名永吉县。先后归属清奉天府尹、宁古塔将军、吉林行省,***吉林省管辖。东北沦陷期间,永吉县直属于伪吉林省。
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永吉县与延吉县的日语语音相近,又复名吉林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再次复名永吉县的称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7日),成立永吉县治安维持会,地址在吉林市永吉胡同北。同年12月,永吉县成立了中国***领导的***政府,接管了永吉县政权,县机关设在吉林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县***政府迁至口前,永吉县归中国***领导的吉林省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28日至1948年3月9日),国民党在永吉境内建立永吉县政府,县治设在吉林市,直属国民党设置的吉林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5日),吉林省政府决定,永南、永北两县合归为永吉县,县治仍设在吉林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永吉县为省辖县。
1958年9月27日,经中共吉林省委决定,永吉县属吉林市管辖。
1966年2月市、地分设,永吉县属永吉专区管辖。
1969年5月市、地合并,永吉县属吉林市管辖至今。
1970年2月19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县机关移驻口前,结束了240多年设治于吉林城附郭县的历史。
永吉和双吉不是一个地方。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永吉一般指永吉县,隶属吉林省吉林市,双吉是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的一个街道,故永吉和双吉不是一个地方。
永吉县是吉林市的。
永吉县地处吉林省中东部,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东、北靠吉林市,西连长春市双阳区,南接磐石市、桦甸市,全境纳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核心腹地和长吉一体化重点发展区域。
永吉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先后获评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城市、省级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永吉县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区,整体地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平缓,形成平原区—丘陵区—中低山地区,海拔高度依次递减的地理景观。海拔超过1000米山峰有7座,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的有200余座。主要山峰有肇大鸡、南大岭、南楼山、大砬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