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万松书院 梁祝读书处——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 梁祝读书处——万松书院

  • 发布:2025-10-20 16:34:30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万松书院三进分别是什么名称

您好,万松书院的三进是:

一进为仰圣门:

仰圣门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高山仰止”取自司马迁《史记》。“仰圣”即表示人们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

二进为明道堂:

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明道堂即为万松书院的讲堂。

三进为大成殿:

即孔子祭祀处,“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是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境界。

望采纳,谢谢

万松书缘的万松书院发展的历史

原为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取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在报恩寺旧址上改建而成,因山上松林密布,故叫“万松书院”,是明末清初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学生遍及全省11府。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夜归》

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清代又更名为“敷文书院”。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屏》

王守仁

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

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

层楼雨急青林逈,古殿云晴碧嶂回,

独有幽禽解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

“独有幽禽解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这两句诗,写出了西子湖畔书香之地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其中那份超乎寻常的美好情缘。“万株松树青山上”的美景,让杭州百姓将传说中的梁祝故事,拈来此地演绎。所以,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梁祝读书处——万松书院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在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同窗三年,并由此相识、相知、相慕,并演绎了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哀怨凄美的民间传说。相传这个地方就在后来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

万松书院原为宋代报恩寺旧址,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始建万松书院于万松岭,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研习、教育讲学和藏书阅览的机构,在明清两代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曾是浙江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杭州四大书院。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康熙十年(1671),巡抚范承谟重建,改称“太和书院”。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赐“浙水敷文”额,后更名为敷文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被赐为省城书院。万松书院办学历时400多年,以齐备的祭田祭器、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成为浙江最高学府。

万松门梁祝传说浮雕

清末,万松书院逐渐由盛转衰直至荒废。咸丰十一年(1861),万松书院毁于兵火。后虽有几次重建、重修,终因清***日渐衰落而衰败。光绪十八年(1892),万松书院迁至葵巷,改称“敷文讲学之庐”。万松书院从其始建之日(1498年)算起,在漫长的500多年岁月中,几经兴衰毁建,至此已湮没殆尽,遗址只剩一座“万世师表”石牌坊,一对石狮和一块刻有孔子像的照壁了。

复建后的万松书院,主体建筑以清乾隆《南巡胜迹图》中的《敷文书院图》为蓝本,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和孔子“德侔天地”的品字型牌坊等建筑。环境布置上,保留原有参天树木、补植名贵松树,片植修竹,杏、枫香的等秋叶树种,形成“岁寒三友”和“染霜林醉”的造景。

#e#

杭州万松书院---书院局部图

重建后的万松书院,还将“梁祝”传说与书院文化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又处处体现“梁祝”传说这一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遗产。在万松书院毓秀阁一楼的“梁祝书房”中,以东阳木雕、壁画、衣饰、多媒体等艺术表现手法,将与书院相关的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一一再现,虚拟出“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的场景,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浪漫爱情故事的过程。

杭州到万松书院怎么去

万松书院是杭州的景点,具体地址是杭州市上城区万松岭路81号。前往此景点可选择的交通方式有:公交市内乘坐102路至【万松岭】站下车。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浙水敷文“匾额,遂改称为敷文书院。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2001年7月,杭州市启动万松书院复建工程,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规划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等。其中毓秀阁原为接待各地访问学者的处所,现辟有“梁祝书房“,展现梁祝当年刻苦攻读、“促膝并肩两无猜“的场景。明道堂为书院讲堂,陈设展示中国历代科举文化。大成殿为祭祀孔子处,设有“孔子行教图“壁画。

杭州万松书院要门票吗2021

万松书院是杭城“四大书院”之一,万松书院的门票价格是多少?景区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景区具体地址在哪里?该怎么到达万松书院?这些景区详细信息在下文,快来看看吧!

门票:

成人票:10元

票型适用人群(凭有效证件参观):所有持绿码用户

半价票:5元

票型适用人群(凭有效证件参观):

1.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

2.1.2米(不含1.2米)-1.5米(含1.5米)的未成年人

3.中国境内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

4.60-69周岁老年人

5、如您不符合购买此票标准,请勿购买!如已购买,请自行申请退票或到现场补差价。

免费票:0元

票型适用人群(凭有效证件参观):

1、70周岁以上老年人

2、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

3、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

4、现役***(含武警、军校学员)、残疾人、浙江省内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持本人《教师荣誉证书》、离休干部、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证、《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杭州市康复俱乐部会员证》、三属人员凭《浙江省烈士遗属优待证》、《浙江省因公牺牲***遗属优待证》、《浙江省病故***遗属优待证》(简称《三属优待证》)和本人身份证可免费参观、杭州人才、公安及消防系统人员

5、公园年卡或已开通当年公园年卡的杭州市民卡

6、如您不符合购买此票标准,请勿购买!如已购买,请自行申请退票或到现场补差价。

景点概况: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线景区万松岭。万松岭书院充分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现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场景,演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绝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风貌,打造西湖历史文化景观廊道。

据史料记载:万松岭上原为报恩寺,寺院修建于唐贞元年间,寺内建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唐时白居易和宋时苏东坡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笔墨。万松岭的地名就出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的名句。苏东坡对当时的“万菊轩”是这样描绘的:“一轩专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木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道者,陶翁犹自未离群。”

万松书院曾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四大书院”。有联为证:浙水重敷文,看此山左江右湖,千尺峰头延俊杰;英才同树木,愿多士春华秋实,万松声时播歌弦。造就了袁枚等莘莘学子,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齐召南、秦瀛等大学者也曾在此讲学。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塑造、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景区信息:

开放时间:7:30-16:3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万松岭路81号

咨询***:***、***、***

交通:乘坐102/12/133/66/13/195/WE1314等多路公交车抵达,乘坐地铁5号线抵达。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