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武当山供奉的是道教的真武大帝,又被称作玄武大帝,是道教里的大人物。
可能很多人对真武大帝不太熟悉,但它可是道教里的一把手,简单的来说,它的地位就相当于佛教中的佛祖级别。并且真武大帝被认为是中国很多领域的始祖和祖师爷,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崇拜,武当山主要就是用来供奉它的。
武当山金顶整个殿堂由20吨的精铜和300公斤的黄金铸造而成。金殿台基石材全部都是来自五亿年前的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是中国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大殿。
武当金顶长明灯600年来不灭的真相
关于武当金顶长明灯不灭之谜,流传最广的就是避风仙珠的作用了,还有神仙法力加持了,这些当然是我们美好的愿望而已,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我们更愿意相信科学了。
第二种就是人鱼油了,人鱼油是由深海的鱼熬制而成,一经点燃,永不熄灭,传闻秦始皇陵地宫的长明灯就是由此而制成,包括国外也有类似的长明灯之谜,但是此种说法不可信,人鱼油在现代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一、武当山金殿基本情况
武当山金殿,位于海拔武当山天柱峰顶端,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大殿。整个殿堂由20吨的精铜和300公斤的黄金铸造而成。金殿台基石材全部都是来自五亿年前的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
武当金殿内供真武祖师像,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后壁悬清康熙帝楷书“金光妙相”金匾。武当山金殿金殿左为签房,是古代信士抽签、问卦的地方。右为印房,是古代专门为信士盖“神印”的场所。金殿后的父母殿,供奉真武父母。金顶前置“金钟玉罄”两座,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铸造。
1961年金殿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武当山的真武大帝信仰
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圣地,兴起于汉唐,鼎盛于明朝,有“玄岳、大岳”之称。武当山道观供奉的主神为真武大帝,传说真武大帝就是在武当山修炼42年然后升天成神的。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荡魔天尊,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朝达到鼎盛,传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的过程中,多次得到真武大帝的保佑,因此在武当山扩建道教宫观,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供奉真武大帝。正是有了明皇帝的大力倡导,武当山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金殿作为武当山道教建筑的精华,集能工巧匠智慧于一身。因为精巧的设计,有三大奇观:祖师出汗、海马吐雾、雷火炼殿,尤其是雷火炼殿,更令人叹为观止,殿内长明灯600多年长明不熄,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武当山的金顶1612.1米,从山门口到乌鸦岭坐车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从乌鸦岭如果你爬的比较快的话一个小时,爬得慢的话爬半天也很正常。
1、爬武当山金顶有两条路线,一条从琼台中观开始,此路是新修的,稍陡些,要两个多小时。
2、另外一条从南岩开始爬,这条是最原始的爬山道路,这条路走过大约两小时可以上去,如果老人小孩可能时间稍长一些。
3、武当山金顶无论是对游人还是对香客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武当山金顶的游客连年递增。站在金顶会有一种无形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崇敬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4、每年夏季雷雨季节,武当山就会出现雷击金殿的奇观。刹那间,金光万道,直射云霄,其景惊心动魄,神奇壮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武当山从山脚的武当山镇,到主峰——天柱峰顶端,分布着太子坡、紫霄、南岩、金顶(太和宫、金殿)等景区。
2、各景区在群山环抱中,周边树木苍翠。各个景区都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宫殿,来到这里,静下心来,感受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柱峰又名金顶,因顶上有金殿而得名。天柱峰是武当山的主峰,海拔1612.1米,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
金顶位于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之巅,与泰山玉皇顶、峨眉金顶等相比,武当金顶自有其玄妙之处。这主要就归功于眼前这座铜铸鎏金的建筑了,它就是在《中国之最》里被誉为“古今天下第一殿”的武当山金殿。金顶因金殿而得名,金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总重为90余吨,共用去360余公斤的黄金,平均每勺铜里要加入7.44两黄金。
金顶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最高点,地处1612米武当山绝顶之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征服者胜利的昭示,武当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众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观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
永乐十四年太和宫建成,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510间。
建成后明成祖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
永乐十七年,朱棣命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昕营造天柱峰的紫金城,他下诏对建城墙提出要求说:“金顶砌造四周城垣,其山本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务要坚固壮实。”
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之高。
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是依居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垂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古人赞为“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并说这是“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来过武当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空间学专家、建筑专家等无不惊叹大岳太和宫所反映出的建筑思想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统一,高度评价其为“旷古之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工,用巨型条石砌筑的城墙周长344米,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让人叹为观止。城墙上按东西南北四方建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征天阙。四座天门临绝云空,极力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
太和宫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金殿、皇经堂、铜殿等。
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
太和宫在建筑规制上和其它道宫一样,但因为在它的上方有座金殿,所以它原来的正殿就有所降格,被称为“朝圣殿”。朝圣殿里供奉着铜铸鎏金玄武及他的部将雷神、灵官等神像。在明朝的一段时间里,香客信士,包括在山道人朝拜玄武大帝只能到这里为止,想上金顶是绝对不允许的,高高在上的金殿他们只能从远处望上一眼。
太和宫的皇经堂是道徒们每天早晚颂经的地色方,也是武当道教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这座明末被火焚毁,清道光年间又重建的殿堂极富特。它的隔扇门上全部浮雕着珍禽异兽和道教神仙故事,其工艺精湛又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色彩。皇经堂内神像、供器、法器琳琅满目,均为铸造艺术和雕刻艺术的精品。殿内正中高悬的“生天立地”的巨匾为清道光皇帝亲笔所书。
太和宫的小莲峰上有一殿房,里面置放着元代铸造的一座铜殿。这座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的铜殿为仿木结构,是研究元代铜铸艺术的珍贵实物,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由于它原来位于天柱峰上,明朝建金殿时将其转运到这里,所以人们也称它为“转运殿”。借着它的谐音,许多香客和游人都到里面转一圈,以求“时来运转”。
由人工搬运材料上去建成的,创始人是当权者。
这座金殿是铜鎏金仿木结构的建筑,在明朝那个年代先不说花了多少钱,光是这座金殿就用了20吨的精铜和300公斤的黄金,这可真的可以称为一座纯金打造的金殿了。在建造这座金殿的时候工程十分浩大,动用了二十多万百姓,留下了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壮举。自然在金顶之上的金殿就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建筑工程了。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这里环境优美,仿佛进入了仙境。来到武当山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武当山金顶了,位于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12米的地方。在这里周围云雾缥缈十分的壮观,这里周围的每一座山峰都向金顶倾斜,这就叫72峰朝大顶。在武当之巅除了欣赏万景来潮之外最值得我们去看的就是这里的金殿了,可以说它是整个武当山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