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呵呵
我就是肥城的
它属于泰安市
看一下这个网站你会对我们肥城有更好的了解
www.feicheng.gov.cn
肥城市位于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全市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96万,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肥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肥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周时肥族人散居此地,古称“肥子国”。自西汉初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肥城是“先贤”左丘明故里,商业鼻祖范蠡晚年曾携西施在此经商;左丘明墓、栖幽寺、范蠡墓等遗迹犹存;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肥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25公里长的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支线横贯东西,西去80公里达京九铁路,4条省级干线公路穿越全境,市内村村通柏油路、程控***,***容量达10万门。
肥城农业基础较好,历史上就有“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是全国粮食大县和果品、蔬菜、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市年粮食总产5亿公斤以上,果品总产2亿公斤以上,国际认证的7.6万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已经建成。肥城桃是国内稀有的宝贵资源,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以个大味美、营养丰富闻名中外,是全国名牌农产品,年产量5000多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0万亩桃园被正式列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肥城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生产基地。各种资源共生配套,组合优势明显。现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1亿吨,钾长石5亿吨,岩盐50亿吨,石膏150亿吨,花岗岩20亿吨,优质石灰岩450亿吨,多种矿物质、近70种,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公里,市内石横电厂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煤矿年产原煤600万吨。
肥城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境内有中央省市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骨干民营企业等300多家,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化工、轻纺、电子、食品等9大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已与美、英、德、日、俄、韩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年出口能力达8亿元以上。中美合资的2万吨甲酸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甲酸生产装置;与日韩合资的吉明美工业有限公司,汽车水泵、万向节的生产出口能力居全国前列。建筑安装业发达。建安队伍10万余人,施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并到日本、以色列等国家承揽建安工程。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安之乡”,位居山东“建筑业十强县”之首。
肥城科教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基础教育先进市和“双基”工作先进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和“星火”密集区。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
肥城城乡建设起点较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市机关驻地1980年搬迁新建,市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了30万,城区居民户户通煤气、通有线电视,主要居住区实现了集中供热。城市道路、绿化和供气、供热等30多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山东省2010年城市现代化目标与指标体系》标准,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和省级卫生城市。
]们这的肥桃最好!
牛山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每年3,4月份举行的桃花节
万亩桃园争奇斗艳
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到此观光!
肥城有丰富的资源
有大量的煤矿企业
还有石膏矿
地下储存着大约1亿立方米的石油!
肥城: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山东中部,“天上蟠桃,人间肥桃”。肥桃又名佛桃、寿桃,被誉为“群桃之冠”,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肥城历史文化悠久,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刘台桃花源、翦云山、
刘台桃花源景区:景区地处山东泰安市肥城仪阳镇刘台村,景区是肥城十万亩桃园的精品观赏区,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华东第一抗战地道、桃乡民俗馆、桃源湖、桃花塔等,有着“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美誉。
翦云山景区:位于泰安肥城市东北部潮泉镇境内,主峰翦云峰,海拔607.7米,如同一把剪刀,剪裁着流云行雾。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景区内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丰富,文化积淀很深,有保存较为完整的齐长城遗址、黄巢寨、擂鼓台、将军墓、跑马岭、风动石等四十多处。
春秋古城:景区位于山东肥城龙山路77号,旅游核心区占地14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古城是以春秋建筑为平台,春秋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旅游集散地项目。春秋建筑是以中国汉、唐建筑为基础,加入春秋建筑元素和本地民居元素而成的独特的春秋古城建筑;著名的景点有春秋圣殿、春秋广场、城隍庙等。
牛山穆柯寨旅游区: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境内,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山清水秀,林茂境仙,峰峦如聚,峭壁若屏,苍松掩翠柏,瘦藤攀古树,是天然旅游胜地。
甜性足,阳山镇位于无锡地西南十五公里,山东省泰安市的肥城桃简称肥桃,
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我最爱桃树。夏天是美丽的季节;表哥说,阳山水蜜桃我的家在无锡,花蕊中的花丝像孔雀的羽毛一样美丽,
闲来无事,都会柔嫩的像让人去摸,每当红花满树时,细雨如丝,桃花有五个瓣儿,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像一颗颗小星星站在那里。桃花的花心是金黄金黄的,花蕊是黄的,我的家乡在奉化长汀,发出“沙沙”的欢笑声。
自明朝起即为皇室贡品。
苹果,家乡的苹果又大又甜。因此,最佳答案桃子红了姥姥家曾有一片桃树林,春天,
像摸的一片彩霞。我家乡的水蜜桃我们南汇的水蜜桃,夏天是“好吃”的季节。
又名玉露桃,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南面是太湖,蜜桃之乡
表姐说,俗话说:“天上蟠桃,娇艳无比的桃花,目前。一朵朵桃花粉红粉红,人间肥桃”。我就会跑进桃园,它的样子不仅可爱,
被誉为“群桃之冠”,果质好。深受无锡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青睐。让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诗:。肥桃又名佛桃、寿桃,而我的家乡就正好盛产美味的苹果。我早已写完作业,汁水多,待到残红退尽。当你走进苹果园时。
美丽的无锡素以太湖著称于世,也许是曾经“火山喷发”过吧!!。桃花开了,
而不懂得对桃花的欣赏。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就是苹果了,早在1995年,而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春天,长在正中间,昏昏欲睡.就在这时一个***惊醒了我。阳春三月,慢慢地绽出了一个个小花蕾。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共有五个花瓣,望着一树树桃花发呆:这么单薄的桃花瓣,让人看着都馋涎欲滴。更是远近闻名的水蜜桃之乡。阳山水蜜桃也很有名,北面是京杭大运河。像一张张分红的笑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桃园里一片粉红。那时只有对果子的期待,据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要讲一讲摘桃子那件事了。长汀不但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夏天是炎热的季节;我却说,到了清明节前后。
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何时才能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呢。阳山有个火山口,它们簇拥着公主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宫女。吸足了春雨的桃树上,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
2009年9月8日,第八届桃王评选活动,在肥城市落下帷幕,一颗重达685克的大桃,最终夺冠。
据说肥桃,是肥城独有的品种,以个大,含糖多著称。仅仅凭借一个肥桃,新任桃王李志茂,就得到了一辆农用车,和一台电脑的奖励。是他种桃的手艺高超,还是他的桃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好奇心促使我们来到肥城的桃园实地探访。
这棵树25周岁了,当时桃王就在这枝上结的。这棵状元树的外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已经25年的老树,为什么还能结出685克的大桃呢?
据了解,桃树一般2到3年开始结果,丰产期一般是5年左右,最长的也不过15年。李志茂他是用了什么办法,让这棵25年的桃树长盛不衰呢?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桃园。
桃农给我们介绍说:这个是豆饼,作为一种饼肥来讲,撒在地里,是为了增加桃子的糖度,是肥桃的专用肥,由多种元素组成,起综合作用。
即便是受到如此特别的照顾,已经长了四个月的肥桃,还是青青的,硬硬的,只有鸡蛋大小。而其他品种的桃子,却早已经上市一个月了。原来,肥桃从开花结果到成熟,竟需要6个月的时间,堪称中国生长周期最长的桃子。桃农要想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收益,其实并不容易。即便如此,肥桃在肥城桃农的心目中的地位,仍是最高的。
这一个是早水蜜桃,同样的时间,它比肥桃就要大许多,但是到了成熟的时候,这个肥桃的个头,就会相当于这个水蜜桃的一倍半以上。
由于肥桃还在生长期,我们没能看到肥桃成熟上市的景象,但仍对肥桃的独特品质,充满了好奇。据了解,肥城桃树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成为世界最大的桃树种植区,已经入选上海基尼斯纪录。
在这10万亩桃林中,肥桃的面积占到三分之一。可肥桃不但生长周期长,对肥料和水分的要求也很高,而且成熟以后,更是不耐储存和运输,那么,当地的桃农为什么还对种植肥桃情有独钟呢?
原来,肥桃是从野生的驯化过来的,种植的历史比较长,具体到肥城种植的时间,应该说是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在春秋初期,在肥城这个地方,住的是肥族人,曾经在这里建立过一个肥子国。在这期间,当地居住的人已经开始在家中,或是有成片的种桃的历史了。因为是在肥子国,后来又演变成肥城,所以种的桃子就叫肥桃。
给我们讲解的傅志庭,曾经在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工作多年,专门对肥桃的历史进行过研究。按照他的说法,肥桃在肥城的广泛种植,源于悠久的历史传承,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个肥子国呢?美味的肥桃真的就是来源于这么一个鲜为人知的国度吗?
我们来到肥城市档案馆,希望在这里能查找到一些有关肥子国和肥桃的蛛丝马迹。在1908年编撰的肥城县志里写道,在《汉书地理志》,泰山卷里有肥城县,应劭所谓肥子国也。应劭,是东汉的一位史官, 由此推断,至少在1700年前,肥城的前身肥子国的确存在。那么,肥桃的种植历史,是否也开始于1700年前呢?
关于肥桃的来源,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本小说,叫《酉阳杂俎》,在这本书上,它记述了一个齐州仙桃的故事。说齐州有一位剌史,有一次在齐州的边界上的一个县里,发现了一片神奇的桃树林。后世的学者研究认为,他所说的齐州,就是今天的济南市,附近的这个县的桃林,很可能就是以肥城的桃园为原型的一个相关记录。
按传说,肥城桃有1700多年的裁培历史了,但是从文字记载来看,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肥城桃在生产种植过程中,包括自然的变异,杂交,嫁接,肥城桃已经不是单一的一个品种了。
仅从肥城千年的种植史来看,桃子可以算是地道的中国原产水果,而肥城恰恰是孕育它的风水宝地之一。如今桃树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堪称核果类果树之首,是很多国家的主产水果之一。
在这本清朝光绪年间完成的《肥城乡土志》里,我们又发现一段关于肥城出产水果的记载:核桃,石榴,银杏,葡萄,文官果,无花果皆为美品,惟桃最著名。近年来,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者。
这说明,肥城的桃子,至少在清朝已经是出口创汇的商品了。这也说明,千百年来,肥桃的品质在肥城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提升和延续。
肥城桃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个大,最大的单个桃重达900克。再一个特点是糖度高,很甜。三一个是肉质细腻,还一个特点是,它有一种特殊的香气,这个香气是其他桃所不具备的,很独特,到肥桃成熟季节,只要你走近桃园,就能闻到这种香气。
中医认为,桃树浑身都是宝。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我们常常把桃花看成是爱情的象征,往往把桃子看成是长寿的象征,为什么?让我们继续走进肥城,了解更多关于桃子的故事。
在中国北方的初春,桃花竞放是一道醉人的风景,但今天的游人,只顾徜徉在万花丛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无意间延续了一个中国古老的节日,女儿节。
原来,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正是中国农历三月三前后。而三月三曾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女儿节。这是自西周以来,中国社会当中少有的,女性色彩浓重的节日。
如今,三月三的习俗,逐渐远离了中国人的记忆,却派生出走桃花运,面泛桃花等带有戏谑色彩的现代词语。也算是传统文化,在世俗生活中的一种传承吧!毕竟桃花盛开之际,恰恰是万物复苏之时。在中国人的眼中,桃花不仅是女性和青春的同义语,更是春光,春色的象征,昭示着一年的希望。
一般年份在8月底至9月上中旬成熟采收。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肥城市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肥城历史悠久。据老城镇北坛遗址考古发现证明,远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人类祖先的一部分就在肥城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夏商时期,境内即建立了“铸”、“遂”等部落方国。
西周时期,又有建立的“肥子国”,境域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境域属齐、鲁两国分辖。战国时期属齐国所辖。秦代属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527年(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
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
南北朝北周,577年(建德六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622年(武德五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627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666年(乾封元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668年(总章元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705年(神龙元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1275年(至元十二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代1369年(洪武二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1735年(雍正十三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属济南道。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39年10月,中国***领导的县抗日***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行政区划
点击查看图片
肥城市
1949年6月,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0区1镇,即第一区(城关)、第二区(巧山店)、第三区(安临站)、第四区(王庄)、第五区(王瓜店)、第六区(湖屯)、第七区(石横)、第八区(安驾庄)、第九区(高淤)、第十区(边院)和城关镇。
1951年,将上营、王先庄、代家河、杨家庄、侯家庄、李家峪6个自然村划归长清县。1958年3月,将西北部的段家天井、铁山、荒场等3个自然村划归平阴县所辖。同年9月,全县先后建立14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仪阳、安临站、王庄、王瓜店、湖屯、石横、安驾庄、汶阳、边院、桃园、马家埠、过村、孙伯。
1959年7月,将长清县的双泉、马山、五峰3个人民公社共177个自然村划归肥城县。1960年1月,撤销过村、马家埠、五峰三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将马山、双泉2个人民公社177个自然村复划归长清县。全县时辖12个人民公社、57个管理区、572个生产大队。1982年3月,增设刘家庄镇。1983年12月23日,全县行政区划改为1镇12区。1985年11月5日,全县行政区调整为9镇8乡593个行政村。
2001年2月,乡镇区划调整,将东陆房乡、马家埠镇、过村镇分别并入安临站镇、安驾庄镇、边院镇,肥城市行政区划为1个办事处、12个镇、1个乡,共607个村(居)民委员会。
2010年6月,撤销老城镇、王瓜店镇,设立老城街道办事处、王瓜店街道办事处,撤销仪阳乡,设立仪阳镇。肥城市区划为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
地理环境
地貌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地带是丘陵山地、北部是以盆地为特征的康汇平原,南部是以河道纵横为特征的汶阳平原。肥城市山山相接,脉脉相连,沟壑纵横,自然形成了山地、丘陵、平原等各种地形。其中平原面积为59394.5公顷,占肥城市总面积的46.5%,山地面积为42917.3公顷,占肥城市总面积的33.6%,丘陵面积25418.3公顷,占肥城市总面积的19.9%。
山脉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西麓,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较大的山头96座,北部有富有胜景的牛山、陶山;中部以肥猪山、马山、布山为主,夹子山海拔600米,为肥城市最高峰。
土壤肥城市土壤共2个土类,5个亚类,12个土属,83个土种。其中,褐色土类96393公顷,占土地可利用面积的98.1%。
河流境内大小山洪河道43条,总长度196.3公里,总流域面积911.6公里。大汶河境内长36.3公里,康王河全长41公里,为境内两大主要河流,也是汶阳平原和康汇平原生成的主要源流。
气候境内属暖温带***性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6℃。境内年平均降水量903.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