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攀枝花苏铁(攀枝花苏铁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攀枝花苏铁(攀枝花苏铁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 发布:2025-09-03 12:55:16
  • 4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我国的苏铁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国的苏铁属有8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及四川等省区。在四川省攀枝花,有种被称为攀枝花苏铁的植物,分布于四川省南部渡口、宁南、德昌、盐源与南省北部华坪等地。生于海拔1100米至2000米地带的稀树灌丛中。攀枝花苏铁分布地区地处金沙江中段,地势陡峭,河谷深切,山体相对高度大,地形封闭,受干热河谷气候效应的影响,其气候冬季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属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苏铁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源于古生代,迄今为止已有2.8亿年的历史。至侏罗纪的时候,苏铁植物已遍及全球,成为恐龙的主要食物,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

铁树嫩叶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国家( )级保护植物

2级

【学名】CycaspanzhihuaensisL.ZhouetS.Y.Yang

【中文学名】攀枝花苏铁

【科别】Cycadaceae苏铁科

【濒危类别】濒危【保护级别】2级

【现状】分布面积300公顷,植株约10万余数,但常受火灾,放牧,樵采,挖掘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分布省县】四川渡口,宁南,德昌,盐源;云南华坪

【分布描述】四川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渡口市附近的把关河西坡,格里坪后山;云南北部

【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冬季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湿季明显

【海拔(M)】【平均温】

【年降水量】760【土壤PH值】微酸性至中性(偶有碱性)

【土壤类型】山地碳酸盐红褐土和山地黄红壤

【地形特征】

【生态特征】常生于岩壁石缝,抗旱,抗火,耐贫瘠

【群落特征】乔木植物稀硫低矮,外貌呈稀树灌丛

【伴生种】锥连栎QuercusfranchetiiSkan毛叶橄仁TerminaliafranchetiiGagnep.野漆对Toxicodendronsucckdaneum(L.)O.Kuntze.东桑子Dodonaeaviscosa(L.)Jacq.金沙羊蹄甲BauhiniadelavayiFranch.

【花期】3【果期】9

【科研价值】对研究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理及冰川等有重要意义

【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建立专项自然保护区,严禁挖掘植株,并积极繁殖

参考资料:http://www.plant.csdb.cn/sdb/dbf1/zhenxi1.idc?sno=25

攀枝花苏铁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攀枝花苏铁属于一种苏铁属的植物,现被列为了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并且属于中国特有的品种。攀枝花苏铁如果其生长良好,雄株可能见年年开化,而不用等到百年铁树开化,而雌株则可以达到两年开一次花。攀枝花苏铁也被叫做为铁树,据相关记载,最早出现在距今有着两亿八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的二迭纪苏铁类的植物,有着植物的“活化石“之美称。对于植物的地理区系和古气候的古地理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攀枝花苏铁

攀枝花苏铁的形态特征

攀枝花苏铁为棕涧状的常绿植物,其株高可达一米到两米五之间,而茎干通常为单一状,并且覆盖着宿存的叶柄基部,叶子为螺旋状排列,并且都簇生于茎干的顶部,叶柄的上部两侧常常会有平展的短刺。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的球单生状,而长在茎顶,常常呈偏斜状。攀枝花苏铁喜欢冬季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并且其热量丰富。一般多分布于金沙江中段,温度平均在20度2度之间。

攀枝花苏铁的保护现状

保护价值:由于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残遗种,它的发现,从而表明了横断山区是天然苏铁的群落,并且对于其植物区系、植物地理以及古气候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对于攀枝花苏铁的发现,国家的园林部门采取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建立想攀枝花苏铁专项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采取了其他的保护措施,如严禁挖掘植物等,做到积极繁殖,从而最大化的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

攀枝花苏铁的介绍

攀枝花苏铁(学名:CycaspanzhihuaensisL.ZhouetS.Y.Yang),属于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攀枝花苏铁生长良好的雄株可年年开花,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苏铁亦称铁树,最早出现在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苏铁类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对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价值。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攀枝花苏铁

苏铁亦称铁树,最早出现在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它历经沧桑,几度盛衰。现存的苏铁类植物,仅一科10属约110种,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农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这一片占地300余公顷,共10多万株的苏铁林。它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苏铁林。经鉴定,确认这是罕见的苏铁新种,定名为“攀枝花苏铁”。国际苏铁专家特纳来此考察后惊叹:“这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苏铁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早在1951年植物学家就已经采到攀枝花苏铁的标本,当时误认作篦齿苏铁,以后又误作云南苏铁。直到1981年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类学家正式确认。本种生长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特殊环境中,它的发现把苏铁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界上推到北纬27°11′,对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价值。随着西南地区的开发,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免遭破坏。现已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攀枝花苏铁株高1-2.5米,干经45厘米。叶集生于茎顶,叶柄有短刺,叶长70-120厘米,羽状全裂,羽片70-105对,条形,长8-23厘米,宽4-7厘米。雄球花序纺锤状圆柱形。雌球花序球形或半球形,直径40-50厘米,大孢子叶上部宽菱状卵形,密被黄褐色绒毛,篦齿状分裂。

本种适应于干旱河谷的特殊生境,能在河谷岩壁的石缝中扎根生长。随着河谷地区经济开发,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应大量迁地移植。在攀枝花公园已大量栽培。在昆明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地都已引植成功。

区内有天然攀枝花苏铁植株达23万余株,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1700米的山坡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处欧亚***内陆纬度最北的自然苏铁林。而且,攀枝花苏铁雌雄异株,年年开花,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和观赏价值。

攀枝花苏铁奇,还奇在它岁岁含苞,年年开花。俗话说;“铁树开花马生角”,“千年铁树开了花”,可见苏铁开花之不易。而攀枝花苏铁生长良好的雄株可年年开花,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这不能说不是世间一奇。每年3—6月,只见苏铁林成干上万个黄色的花蕾争奇斗艳,单株如佛手捧珠,成林似彩毯铺地。万绿丛中黄花点点,形成一种奇异景观。

1990年以来,攀枝花市以苏铁命名,举办一年一度的苏铁观赏暨物资交易会,攀枝花苏铁的名字已不胫而走,名扬中外。攀枝花苏铁与自贡恐龙、平武大熊猫被人们誉为“巴蜀三绝”。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