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滇缅公路地图(史迪威公路介绍)

滇缅公路地图(史迪威公路介绍)

  • 发布:2025-08-26 14:46:14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请问开车如何去松山战役遗址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是滇西缅北战役中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同年9月7日占领松山

因为您没有说清您驾车的起点,无法给您驾车线路

建议您使用百度地图,自己找到松山战役遗址的驾车线路

方法:

1、点击百度“地图”或者本页面对话栏中“插入地图”

2、点击“驾车”;

3、输入您的出发地点和松山战役遗址或者“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地图中查不到松山战役遗址,所以可输入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

4、左侧“更换城市”为您出发地所在的城市(点击更换城市就可以找到);

5、点击“百度一下”

(到这一步这里也许直接给出线路,也许需要您在更换城市的栏目下点击确定)

OK!成功!

例如:昆明到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松山战役遗址)

驾车路线:全程约617.1公里

起点:昆明市

1.昆明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东风东路行驶230米,过右侧的肯德基樱花店约100米后,右转进入白塔路

2)沿白塔路行驶510米,右转进入G108

3)沿G108行驶8.1公里,左转

4)行驶840米,过小屯立交桥,左转

5)行驶850米,过黄土坡立交桥,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6)沿环岛行驶130米,在第2个出口,稍向右转

7)行驶150米,稍向左转

8)行驶260米,在入口,进入二环西路

9)沿二环西路行驶3.3公里,朝安宁方向,稍向右转

2.行驶330米,过明波立交桥,在入口,进入G56

3.沿G56行驶345.0公里,在跃进出口,

4.行驶120米,右前方转弯

5.行驶50米,右前方转弯

6.行驶30米,过顺濞跃进收费站约120米后,朝永平方向,直行

7.行驶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20

8.沿G320行驶130.7公里,左转

9.行驶200米,过老营收费站约80米后,朝保山方向,稍向右转

10.行驶280米,在入口,进入G56

11.沿G56行驶23.4公里,在保山出口,

12.行驶330米,过保山收费站约16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保岫东路

13.沿保岫东路行驶62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20

14.沿G320行驶1.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15.沿环岛行驶60米,在第3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G320

16.沿G320行驶64.9公里,直行进入环岛

17.沿环岛行驶30米,在第2个出口,直行进入G320

18.龙陵县内驾车方案

1)沿G320行驶10.0公里,稍向左转

2)行驶3.9公里,左前方转弯

3)行驶2.5公里,右前方转弯

4)行驶4.0公里,右后方转弯

5)行驶6.6公里,右前方转弯

6)行驶6.9公里,左后方转弯

7)行驶130米,右前方转弯

8)行驶360米,直行

9)行驶240米,左转

10)行驶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腊勐乡百度地图

史迪威公路介绍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下面就让建筑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这条被称为“抗日生命线”的公路。

史迪威公路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公路谜团

24拐之谜

一支车队正在缓慢地艰难攀爬着曲曲拐拐的史迪威高山公路,20多个180度的拐弯叠加着升到山顶,构成了一个世界公路奇观;这幅照片拍摄得非常成功,还在于全景般地展现了这条抗日战争的国际大通道,很早就被中外报刊刊登,使“24拐”成了著名的“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或“利多公路”的标志。所谓“拐”指的是道路的拐弯,照片中明明可以数出21拐,不知何故日本人却只数了“20拐”——当然,多数几拐少算一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它在中国,这个事实无可置疑!

时至2004年,一个认真细心执着的中国二战历史研究者发布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声称多方寻找“24拐”照片的地点,竟然遍寻不得。过程很曲折,寻找很艰难,结果却在贵州省晴隆县近郊找到了——原来“24拐”不在云南,而是在贵州,从而纠正了五十七年来“24拐”在滇缅路上的谬误。

可是,对“24拐之谜”的解读后来不能完全按照良好的初衷继续,有些人转而炒作“24拐”的“省属”之争,争抢这个贴金标志。好在有严肃的学者根据这条抗战公路的修建历史详加考证,指出了英语与汉语、中方与美军、名称、时间与空间的演变,说明不管这条公路与“24拐”现属何处,都是中美联合抗击日军的艰苦卓绝的象征,这个历史不会改变。

公路由来

新的国际通道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急需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连接昆明,西至缅甸腊戍。从昆明至畹町,须赶修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途经地形地质极为复杂的滇西横断山脉末支,穿越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跨越怒江、澜沧江等5条深谷急流,穿越悬岩峭壁8处。时间紧、任务重、气候环境恶劣、施工条件极差,时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最艰巨的浩大工程。国民政府于1937年10月下令征调云南民工20万人“须最速完成”,总工程处设在保山,分设关漾、漾云、云保、保龙、龙潞、潞畹6个工程处。

艰苦开路

据载,时有龙陵县长接到云南省政府“鸡毛信”紧急命令,同时收到一副***,命令:该县工程土石方限期完成,否则县长自戴***来昆明听候处分。这位县长来到潞江如法炮制,拿出省政府的紧急命令和***对土司兼区长说:我是流官,你是世袭土司,潞江修路若是完成不了,我只好拉着你一起跳怒江了。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12个县的各族人民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冒着瘴疠,劈山开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两三千人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修出了这条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罗斯福特派驻华大使詹森视察后说:“***能于短期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精神与毅力,实在令人钦佩……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赖沿线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并肩作战

有了车辆、修了公路,还奇缺司机和修车工人,于是向海外招募机工。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了祖国的召唤,立即从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分批赶回了3200名华侨机工,开动了滇缅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与国内的约6000名机工并肩作战。

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胜利打通——从印度的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到滇缅公路。1月25日,滇缅公路或许应当是“中印公路”正式通车。据载:蒋介石在庆祝仪式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可是,史迪威早在3个月前去了冲绳,从中国去职,因为太过傲慢,惹得蒋介石不悦。滇缅公路变成“史迪威公路”,蒋总裁打了史迪威一巴掌,又补偿了其一点面子。

公路相关

修筑“中印公路”

卫立煌(1896至1960年),国民政府军“五虎上将”之一,行伍出身,曾在孙中山的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历任国军要职,因与八路军友好合作获“嫌”而被削去兵权,到1943年7月又起用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全权指挥滇西抗战,积极争取史迪威将军的支持,与美军良好配合,亲临前线制订计划,打响了“滇西反攻战”。一边入缅作战,一边修筑“中印公路”,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打通了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被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为“常胜将军卫立煌”,因此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勋章,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驻印军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被誉为“东方隆美尔”,攻克密支那后,升任新一军中将军长,1945年初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打通了滇缅公路,胜利结束了第二次缅甸战役。日本投降后又率军光复广州,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军”。

不过到了解放战争,国民党的正规军都打不过***的野战军。卫立煌曾被委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又被视为“消极”而遭软禁,1949年出走香港,不去***而回到北京。“天下第一军”被派去抢占东北,也被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打得七零八落直至全歼。孙立人后来在***被扣上“预谋兵变”的帽子,长期软禁至1988年。

小说中的公路

天下霸唱的《迷踪之国:雾隐占婆》中的描写:幽灵公路和象门: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了一条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以当时美国派驻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参谋长史迪威的名字命名。修筑“史迪威公路”之时,美军工程兵参考了缅甸一座寺庙中的古老地图,图中描绘着野人山里的“象门”。象门是条很深的山谷,谷中环境阴冷潮湿,据说是野象群埋骨之地。美军工程兵依照这幅古图将公路修得蜿蜒如蛇,并希望打通英军遗留下来的废弃路段,既可节约财力又能将天堑连通,可惜最后未能如愿。这段位于缅北山区***角沉寂地带的公路,渐渐被世人遗忘,终于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幽灵公路”。

公路重修

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史迪威公路的大部分路段处于废弃状态。其中印度境内部分的路况尤其差。从雷多开始延伸23公里,由于严重滑坡,再加上年久失修,这一段公路已经不能通过任何车辆了。剩下一直延伸到印缅边境的大约36公里路段,出于行政和安全考虑一直在关闭之中,2004年开始重修,重修的史迪威公路全长约1724公里,起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穿越缅甸,终点为中国昆明。在印度境内的长度为61公里,在缅甸境内长为1031公里,中国境内长632公里。史迪威公路中国境内路段已经于2007年4月建成通车。

史迪威公路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中印缅三国,中印两国曾先后数次倡议重修。***尤其是云南省地方政府不断积极推动,不仅多次对云南省境内昆明至保山、腾冲的公路升级改造,并选择新路线,修建了更为笔直宽阔的昆明至大理、保山的高等级公路,缩短原有路线长度,而且主动帮助缅甸重建腾密公路,解决史迪威公路全线贯通的最大困难。相比中国的积极行动,印度虽然高度重视重建史迪威公路,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有具体行动。早在1998年,印度东北地区的7个邦就签署了联合合作计划,拟重开史迪威公路。但直到2004年,该计划仍未启动。据闻阿萨姆邦是印度分离主义活动密集地区,印度政府担心重开史迪威公路有可能间接壮大分离主义势力。史迪威公路能否真正重现昔日辉煌,缅甸政府的态度也十分关键。缅甸联邦政府于2004年5月正式批准了由云南的公司帮助重修史迪威公路的合同。

史迪威公路是连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的最便捷通道,是中国走向南亚大市场最便捷、最具经济吸引力的陆路大通道。中印边界绵延数千公里,却没有一条畅通无阻的陆上通道,这大大束缚了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也限制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印度国会议员阿罗恩·萨马以《史迪威公路———中国西南与印缅孟贸易与合作发展的断裂带》为题发表文章,呼吁加快恢复这条公路的使用。他说,印度次***的东北部在地理意义上是东南亚的开端。这条公路同时也被认为是亚太经合社提议的泛亚公路和铁路的断裂带。重开史迪威公路,可以把中国东部和东南亚的新兴生产基地与印度及南亚其他国家的广大市场连接起来。

以上就是建筑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史迪威公路(二十四拐)的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昆明小屯地铁站属于什么街道

昆明小屯地铁站属于五华区丰宁街道,丰宁街道位于五华区中部著名的滇缅公路从辖区穿过,于2004年区划调整后成立,地图形如火炬。

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云南省瑞丽市到四川泸沽湖大概多少公里

云南省瑞丽市到四川泸沽湖的距离约为590公里,具体路线可以根据地图或导航查询。从瑞丽市出发,一般需要经过滇缅公路、昆明至大理高速公路、滇藏公路等多条公路线路,然后穿越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处进入四川境内,行驶到泸沽湖。

这段路程较长,预计需要耗费10小时左右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交通工具、路况以及行驶速度等因素。如果您打算自驾前往,需要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另外,路途中还有高山环境和弯道等路况,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

总之,从瑞丽市到泸沽湖的距离较远,需要考虑行程时间和路况等因素,建议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