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安哥拉概况(安哥拉国家概况是什么)

安哥拉概况(安哥拉国家概况是什么)

  • 发布:2025-10-14 09:14:51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非洲国家(安哥拉)概况!

你要的范围好大啊,我直接从体感来描述好了。

一、气候环境:常年22-29度,5-8月温度相当于中国北方的秋季,较凉,需穿长袖。冬至及以后是最热的,室外紫外线强烈,室内需开空调。多小雨,天空色彩明丽。

二、生存环境:有像家乐福这样的超市,不过日用品物价较贵,是中国的3倍左右,有很多华人开的中国小超市,可以买到国货食品。如果是出来工作,最好找大单位,有自己的养殖基地。这里的小单位吃菜都是去别的种植基地(一般都是勤劳的华人开的)买菜,没有中国那种商品丰富的农贸市场。衣服请自备齐全,按一年四季夏天估计,你需要多少T恤多少裤子,别到时候洗得没衣服穿了。居住同吃,最好选择大规模的单位,有完善的安保力量。这里的小歹徒还是蛮厉害的,别挑只有几个华人的地方去。华人在这里是肥羊。

三、人文环境:无娱乐。只有自己拷N多电影过来看,再就是去海边。这里的海是真不错啊,可是海不是全部啊。书只能看电子书了。海航的行李也就50KG,带不来基本书。这里曾经是葡殖民地,后来成为海外省,所以部落文化基本没有了,十年前又刚结束内战,所以有点不伦不类。除了黑人多,似乎跟想象中原始的非洲差别比较大。语言是葡语,有很多葡萄牙贫民和中产阶级也在这里挣钱,也有很多混血儿。如果来做葡语翻译,前景/钱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四、补充:非洲就是非洲,黑人就是懒。没有美丽的街景,前一辆宝马后一个独轮车,没有达到全民生活水平共同上升的阶段,贫富差距极大。公共卫生程度有点类似于20年前的中国小城镇,还是那种经济欠发达的,这点要做好心理准备。别的你再具体提出我再回答吧。

安哥拉国家概况是什么

安哥拉共和国(theRepublicofAngola)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千米,如图28-1所示。面积124.67万平方千米。全国大部分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28℃,年平均气温22℃,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图28-1安哥拉地理位置图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蕴藏了80亿桶石油,安哥拉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海上,尤其是安哥拉北部深水海域的石油生产将是该国今后几年石油生产的主力。安哥拉现在石油的主要出口国为中国。2009年,安哥拉以181万桶日均原油产量保持非洲第二位。安哥拉石油生产主要来自深海石油开发,而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则成为增长的保证。

安哥拉是哪个国家的

安哥拉是一个***的国家。

安哥拉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布)和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650公里。

安哥拉共和国历史上曾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船队首次抵达,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全境。

1951年,葡将安改为葡的一个“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从20世纪50年代起,安哥拉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并于60年代相继开展争取民族***的武装斗争。

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萄牙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的《阿沃尔协议》,并于1月31日同葡当局共同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盟、安解阵之间发生武装冲突,过渡政府解体。同年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

扩展资料

安哥拉共和国的对外关系:

安哥拉共和国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坚持***自主的多元化外交路线,重视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努力提高自身影响力。

安哥拉共和国为联合国、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石油输出国组织、七十七国集团、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

安哥拉共和国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30余个国家设有使馆,并设有驻欧盟、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安组织代表处。2018年,安政府为节约预算关闭40余家驻外使领馆和代表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安哥拉国家概况

安哥拉的概况

国名:安哥拉共和国(TheRepublicofAngola)

***日:11月11日(197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97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黄色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黄色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EduardoDosSantos),197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面积12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50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人口:1310万(2001年估计)。主要有奥温本杜族、姆本杜族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居民多数讲班图语。4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拜物教。

首都:罗安达(Luanda)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政府解体。葡当局于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97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975年11月11日颁布,197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总统兼任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政府部长、军队高级将领、***、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议会同政府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行使审判权。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经济:盛产石油和钻石。过去粮食自给有余,咖啡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旷日持久的内战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受阻,造成近百万人***亡,近10万人成为残疾,农田荒芜,工业凋敝。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安哥拉的石油主要用于出口,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90%。石油生产占安哥拉国内生产总值的45%,国家财政收入的85%至90%来自石油业。迅速崛起的安哥拉石油工业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与中国关系:1983年1月12日,安中两国建交。

安哥拉海域的海况资料

安哥拉西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650公里,由于水温适合鱼类生长,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渔业也因此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鱼产量居非洲前列。沿海鱼场盛产龙虾、蟹、竹荚鱼、鲐鱼、鮸鱼、石斑鱼、各种鲷类(加吉鱼)、金枪鱼、鲳鱼等,作业渔船以单拖或双拖(底拖网)为主,由于是近海作业,海况较好,几乎没有风浪,特别适合600马力以下的渔船作业。目前有西班牙、韩国、俄罗斯、中国等公司的渔船在作业,经营业绩非常理想,许多在西非海域的渔船也正考虑转到安哥拉作业。

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为安重要产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渔场自然条件良好,可全年作业。2001年捕鱼量增加,达23.2万吨。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此外通过向外国渔业公司发放捕鱼许可证收入2000万美元。多数中、小渔业公司已私有化。

安哥拉由于过去的战乱,对自身渔业资源的开发远远不够。目前在安哥拉作业的渔业公司只有几家,且船舶数量不多,相对于安哥拉的丰富渔业资源来说,开发潜力还相当大。

以目前当地一些渔业公司和我公司经营的一级渔船(2800吨左右的拖网加工船)为例,网产量一般在60-120吨,加上靠岸卸货、上供给及其它活动所占的非生产时间,平均日竹荚鱼捕捞量可达30吨,月均800吨左右。对一些400-600马力的小船来说,在渔季,一般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满仓。安哥拉海区全年生产效率高,作业期长,一般从每年的8、9月份到次年的6月份,都能保持稳定的高产。安哥拉目前还没有休渔期政策,就算在淡季的7、8月份,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由于安哥拉内战的影响,安政府渔业管理部门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并不完善,渔业法规并不健全,所以入渔条件并不苛刻。一般程序就是:

→当地公司(一般只有当地比较大的公司才有这样的资格)获得由安哥拉渔业部颁发的渔业许可证

→将有关要入渔船舶的船舶证书(国籍证书、国际吨位证书和无线电证书)资料交给渔业部

→渔业部审批并颁发捕捞许可证(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

→入渔船舶交纳配额费用(一般一个月一缴)

→渔政部门安排专人上船检查包括船况、货舱和网具并在许可证上登记有关船舶数据

→将许可证正本交给船上同时安排一名观察员上船监督

→船开始进行捕捞生产

配额费用和作业区域取决于船舶的吨位和大小(一般2500吨的配额费约有23100美元每月),小船的配额费较之大船的配额费明显减少,因为安哥拉比较欢迎小船作业,一条600马力的小船,月配额费只有大约3000美元。

渔船进港卸货需要申请并报告当地渔政货物数量,渔政将按照货物的数量按一定的比例(0.5%)收取一定数量的渔货作为税金(Fedepa)。除此意外,没有其他杂费。

船舶作业期间不能随便离开安哥拉水域,如果船舶坞修需要离开安水域事先需要提前申请并得到渔业部的批准,待渔政***上船检查并确认船上没有任何鱼货的情况下方可离开安哥拉水域。就目前情况来看,安哥拉政局稳定,政府重视发展渔业,鼓励国外渔业公司合作捕鱼,因此入渔条件比较宽松,相关限制型法规比较少,基本没有什么乱收费现象,然而随着其国内局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入渔条件上必将越来越严格,以及在同业竞争方面,必将会进一步激烈,因此,此时入渔安哥拉,可算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时机。

安哥拉概况: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公里。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人口:1700万(2007年)。主要由奥温本杜、姆本杜、巴刚果、隆达等30多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主要部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49%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

安哥拉政府与欧盟签有《渔业合作协定》协定,允许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五个欧洲国家在安海域捕捞大虾和金枪鱼。

目前在安进行捕捞作业的外国渔船约130条,主要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纳米比亚和中国。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