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中国西洋建筑最多的城市:
上海
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是由马海洋行设计的,又名“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建成于上世纪十年代,占地面积达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大楼外观兼具古典与新式古典风格,又被叫做折中主义风格。外观是巴洛克式和爱奥尼克式的混合,用曲面、曲线等因素来塑造空间的立体感,使其更具华丽感。整座大楼采用了回字形结构,为外滩建筑群中少见,大楼整体有八层。
东风饭店
东风饭店原名上海总会,也可叫做上海俱乐部、英国总会等,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东风饭店始建于上世纪十年代,由外国设计师塔蓝特、毛利斯设计,室内是由日本异端建筑师下田菊太郎设计,整体风格是巴洛克式的新古典主义,当初是作为上海人们的交际舞台。
天津
瓷房子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前身是法式洋楼,被世人誉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这栋建筑是一座由多件的古董装修拼凑成的洋楼,由主人张连志设计。瓷房子曾住过军阀时期的十几位督军,也被叫做督军街。房子的风格是折中建筑风格,主体是砖木结构,融合了欧洲的公馆建筑和意大利风情。
厦门
黄荣远堂
黄荣远堂,房屋主人黄仲训,是一名越南华侨,曾经创办“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别墅风格以欧陆风格为主。
武汉
汉口近代建筑群
汉口近代建筑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滨江地带,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其中包含了德国驻汉口领事馆旧址、汇丰***大楼、横滨正金***大楼和汉口水塔等多栋民国时期就保存下来的建筑。这群建筑不同于武汉的传统建筑,融合了西洋式与中式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上海开埠后,此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后来转让给美商旗昌洋行。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一度归轮船招商局所有,后又几经易主。1913年由麦克倍思公司投资,拆去旧屋,兴建大楼,1916年竣工,原名为麦克倍恩大楼(也有写作麦边的)。1917年,大楼为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购下,遂名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东(沿外滩)、南(在延安东路2号)两面均有门,东面为正门。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正门有四根爱奥尼克立柱,左右各二,内门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券顶,雕以花纹。人口处有巴洛克式装饰。东、南两立面均为横三段、竖三段式,二至五层凹进部分有阳台,半圆形铁栏,六、七层又有爱奥尼克柱。东南角凹进弧形墙面,使立面多变。外墙的一、二层用花岗石面砖砌就,形成基座。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天井。各层外侧为办公室,开间大,木地板。内侧为走廊,窗高2米,显得明亮。过道均用白瓷砖贴面,马赛克地坪。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亚细亚大楼大门两边的立柱上,原有两块壳牌公司的抱柱(即弧形)铜牌,当年公司离开大楼时曾一同拆往其圆明园楼的办事处,现作为历史文物,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旧中国民间和工业所用的石油,都要从外国进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民间多舍弃以油盏灯、红烛照明的习惯,而改用火油灯(又称洋油灯),石油销路日广。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口石油且销量最大的口岸,当时的石油均由外国洋行销往中国,其中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所属的美争洋行最早经营中国石油生意,当时美孚洋行从印尼运来的石油抵达上海后,都由著名商人叶澄衷包销。1900年美军在上海设立公司,1904年又在上海建立了油栈。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也于1907年在上海九江路7号成立办事处。亚细亚公司是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设的子公司,总公司在伦敦,分公司遍布五大洲。
在中国则有华南公司(经营香港、广东、广西及福建的石油业务)、华北公司(经营上海及中国其他各省的石油运输销售和储藏)。1904年美商德士古火油公司出来上海设分公司,开头声势超过亚细亚,作卜巨细亚毕竟是世界第二石油垄断组织(当时美军排名为世界第一),德土古不久就屈居第三。三家为争夺中国市场均使尽浑身解数,白热化的竞争延伸到工厂农村及小城镇。当时在中同乡间沿铁路、公路、河道旁的粉墙厂,常能见到这二家的广告、农村的不少小烟杂店,也都钉上他们的牌子,作为其销售点。
不久后,当中国人自己的光华石油公司建立后,这三家十分恐慌,相互勾结,租界工部局不给光华的加油站发照会(执照),三家更以降价使光华经销的火油销售困难,光华终于为美军收购。亚细亚公司每年的石油销售数量,占中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大赚其钱。亚细亚公司在上海还有三大油库,分别位于高桥沙、凌家木桥和西渡。亚细亚刚在上海成立办事处后,就试图用低价倾销的办法抢占中国市场,1908年,其每听火油净重15千克,售价只有0.75元,到1926年每听为2.5元。
1950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1966年为房地产部门管理,在1996年的外滩房屋置换中,这幢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太平洋战争爆发,亚细亚公司被日军接收,公司英籍人员多逃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公司复业,并将华南、华北公司合并,经营业绩超过战前。新中国成立后,其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纷纷歇业,上海的公司保留50余人,贸易活动渐少,只经营化肥、农药等项业务。1966年全部停业。
问题一:上海最高的三个建筑物是什么有多少层多少米1上海中心――图右
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图左(不是东方明珠塔)
3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和环球金融中心的前边
4――东方明珠塔――图片主体
上海最高建筑【上海中心】
上海第二高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第三高建筑【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第四高建筑【上海地标建筑】上海东方明珠塔
问题二:上海最高的建筑是什么?上海中心啊
问题三:上海最高的楼层有多少层?上海中心大厦(英语:ShanghaiTower),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后将可取代它,成为中国第二高楼(第一高楼为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及世界第四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预期到2015年6月底或7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入围。经过评选,“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
中文名:上海中心大厦
外文名:ShanghaiTower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地理位置:中国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建筑高度:632米(2073.5英尺)
层数:地上118层、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
开发商: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问题四:上海最高的建筑叫什么,世界排名第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BuildingCorporation)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50亿日元(逾10亿美元)。原设计高460米,工程地块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8.16万平方米,比邻金茂大厦。1997年年初开工后,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复工。但由于当时中国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厦,超过环球金融中心的原设计高度。由于日本方面兴建世界第一高楼的初衷不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原来增加7层,即达到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高出12米,仍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高楼。按照施工计划,工程将于2008年初,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竣工落成。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会议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大厦。建筑的94层至101层为观光层,79层至93层将建成超五星级的宾馆,7层至77层为写字楼,3层至5层为会议室,地下2层至3层为商业设施,地下3层至地下1层规划了约1100台的停车位。在100层、距地面472米处设计了长度约为55米的观光天阁,这一高度将超过世界最高观光厅――高度为447米的加拿大CN电视塔。此外,在94层还设计了面积为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以上海的都市全景为背景,观光天阁和观光大厅将成为世界新的观光景点。关于环球金融中心设计的争议,除了高度,还有其外形。KPF公司总裁威廉・帕德森说,金融中心的设计灵感原本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圆地方的意思。而且,50米直径的“圆洞”就是不远处“东方明珠”第二个球的大小,空心圆洞与实心球体正好形成一虚一实、遥相呼应的艺术美感。但这样的构思在华人看来,同时也表现出了另一种形象,首先是一位新加坡华人(易经大师)给上海市建设局写信称,楼顶的大圆孔,远远地看太像日本的太阳旗。在注意到了造型争议后,上海方面还是与日方重新达成了修改方案的协议。根据日本开发商2005年10月18日公布的最新设计方案,圆形风洞已改为倒梯形。2007年9月14日,矗立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的当今建筑屋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均创世界第一的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经过中国建筑总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建设者1000余天的奋战,提前实现结构封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屋顶高度达492米,超过了目前屋顶高度世界第一的中国台北101大厦(480米);其在100层、距地面472米的观光天阁,也是世界上人所能到达的最高高度,超过了目前世界第一观景平台的加拿大CN电视塔(447米)。
问题五:上海最高建筑究竟有多高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目前世界第3
问题六:上海最高的建筑是什么浦东陆家嘴新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主体高度高出12米(台北101大厦实体高度加天线高度为508米)
问题七:上海最高建筑是什么?已建成的是环球金融中心,高492米,在建的是上海中心大厦,高度是632米
问题八:上海最高的建筑物是什么?目前上海最高的建筑物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四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492米。2015年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32米,将成为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问题九:上海外滩有哪些国家的建筑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1989年外滩的原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汇丰***、江海关、汇中饭店、沙逊大厦、中国***、恰和洋行、东方汇理***9幢优秀近代建筑,被上海市人民***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亚细亚大楼
民国5年(1916年)大楼建成。它是继上海总会之后另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它的成功设计和营造,对以后外滩近代建筑向更高层次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楼是一座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外观采用巴洛克风格辅以爱奥尼克柱式,巴洛克风格用曲面、曲线、断折、疏密等多种手法,突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讲究视觉效果,使建筑外貌雄奇华丽。大楼的大门直竖4根大立柱,门廊旁又有2根小立柱,使视觉产生纵深感,门券是拱形结构,采用半突圆浮雕花纹,使大门外形线条富于变化。门楣上是巴洛克式断山花雕塑,3~5层有巴洛克廊式阳台,大楼东南面的墙角做成凹弧形,给建筑增加了立体效果和旋涡形变化。建筑物平面呈回字形,使大楼犹如井壁,每层楼面外侧四面为办公室,内侧为宽敞走廊,安有2米高钢窗采光通风,使空气对流畅通光线明亮,这种回字形结构,是外滩建筑中仅见的。该楼初建时共7层,民国28年加盖1层。
二、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
上海总会(ShanshaiC1ub)也译作上海俱乐部,又称英国总会、皇家总会。清同治元年(1862年)始建时是一座英国式古典建筑,3层砖木结构,外墙用红砖镶砌。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翻建新楼,首次采用以水泥为主的胶凝材料,打破了当时外滩建筑群千篇一律的砖木结构。新楼兼容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它的横直线条处理得体,尤其是横线条,给人平衡、匀称、和谐感觉。底层以正门为主轴线,形成两侧对称的图案,2~3层之间有6根贯通的爱奥尼克柱式,顶层南北两端各建1个典雅的巴洛克式塔顶,成为该建筑物的特殊标记。
新楼内设备考究。地下室为地滚球场,底层有长达34米的酒吧,为当时远东最长的酒吧(现已拆除)。楼内有能容纳2000多人的大宴会厅,300郸方米的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1956年后曾辟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三、有利***大楼(今有利大楼)
大楼建于民国5年,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楼。建筑风格总体看来似乎属新古典主义,但比例失调,转角处又有巴洛克式的塔楼。正门以及两侧的窗格,广泛采纳巴洛克艺术富于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因此大楼建筑风格更接近于折衷主义。
四、汇中***(今市府大楼)
汇丰***大楼于民国12年6月建成。该楼为钢框架结构.高5层,中部高突部位为7层,是外滩占地最广、门面最宽、体积最大的建筑。为外滩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之一。新古典主义吸取了古代希腊、罗马建筑艺术风格的特点,用变换柱式和增加雕塑的手法给建筑增添典雅和庄重。大楼以正门和中部高突的圆顶连成的纵线为轴,形成两边对称,横向立面分三段处理,底层3扇大门采用罗马石拱券,外墙用巨石贴敷,给人以粗旷、坚固、稳定的感觉,2~4层中段,由6根科林斯柱式支撑,建筑中央类似罗马万神庙穹顶,明显挑出了建筑的主轴线,使建筑增加了宏伟的气势。
该楼营业大厅装饰华丽,中央铺高级柚木拼花地板,四周地坪是镶嵌美丽图案的......>>
亚细亚大楼。亚细亚大楼亚细亚大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使用,建于1916年,当时也有人称它为“外滩第一楼”。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外滩象佛头有尖顶的高楼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所以叫亚细亚大楼。2022年9月,入选第三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
民国5年(1916年)大楼建成。它是继上海总会之后另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它的成功设计和营造,对以后外滩近代建筑向更高层次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楼是一座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外观采用巴洛克风格辅以爱奥尼克柱式,巴洛克风格用曲面、曲线、断折、疏密等多种手法,突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讲究视觉效果,使建筑外貌雄奇华丽。大楼的大门直竖4根大立柱,门廊旁又有2根小立柱,使视觉产生纵深感,门券是拱形结构,采用半突圆浮雕花纹,使大门外形线条富于变化。门楣上是巴洛克式断山花雕塑,3~5层有巴洛克廊式阳台,大楼东南面的墙角做成凹弧形,给建筑增加了立体效果和旋涡形变化。建筑物平面呈回字形,使大楼犹如井壁,每层楼面外侧四面为办公室,内侧为宽敞走廊,安有2米高钢窗采光通风,使空气对流畅通光线明亮,这种回字形结构,是外滩建筑中仅见的。该楼初建时共7层,民国28年加盖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