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宝应,闻名全国的荷藕之乡。这里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五湖四荡象九颗明珠镶嵌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每逢盛夏,密密匝匝的荷叶从近向四面八方铺陈开去,直至天地相接,浑成一色,形成颇为壮观的“百里荷花香”的景色。
早在隋唐时期,宝应就开始人工栽培荷藕,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宝应藕农代代相传,使荷藕越长越盛、越长越好。特产的莲藕粉具有“纯、白、薄、大”的特点,向为明清御膳用品,有“鹅毛雪片”的美誉。
千年的荷藕种植史也造就了宝应源远流长、七彩纷呈的荷文化,古今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许多咏荷颂藕的佳作。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就有五次在宝应停舟策马,乘兴吟诗作对,惊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乡景色,留下许多千古佳话。荷藕因其营养丰富、脆甜爽口,越来越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荷藕的主体——莲藕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既可生食,也可做菜。嫩藕生食,清凉解暑;老藕蒸食,补中益气。除此之外,荷花有益色驻颜、养心安神之功能,荷叶则可清热解暑,莲子更是保健佳品,荷蒂、荷梗、藕节也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荷藕全身都是宝”。
宝应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荷藕第一县,其荷藕产量、加工量、出口量均冠绝全国。宝应藕农通过历代摸索,掌握了藕薄轮作、立体种植、多熟栽培、育苗诊断、合理用肥、科学田管等种植绝窍。荷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县内种植荷藕达10多万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宝应县荷藕的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步伐逐步加快。荷藕批发市场在荷藕上市季节每天向外省市批发荷藕20多万公斤。全县所有产藕乡镇都建立了荷藕交易市场,共有2万多人常年从事荷藕的购销和运输,宝应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荷藕批发中心。荷藕的加工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一定规模的藕制品加工企业达11家,其中省级集团3家。
满意答案热心问友2012-07-17宝应始建于秦,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内外的扬州市,与周恩来故乡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荷藕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均为全国之冠,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中文名称:宝应外文名称:Baoying别名:安宜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安宜镇等14个乡镇政府驻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叶挺路73号***区号:0514邮政区码:225800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面积:1486.23平方公里人口:91.86万人(2007年)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扬州小片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八宝亭纵棹园荷园等车牌代码:
宝应旅游胜地:
宝应湖:宝应湖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不员处,属浅水、封闭型湖泊。
扬州八宝亭:扬州八宝亭八宝亭历经沧桑,是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
苏中公学纪念园: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
扬州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扬州周恩来少年读书处1997年,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被命名为首批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应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介于北纬33°02′46″~33°24′55″,东经119°07′43″~119°42′51″之间。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
扩展资料
宝应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4℃。
宝应县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除养殖常规鱼种外,龟、鳖、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0%,产量6万吨以上。
宝应县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黏土、铁锰结核、石油和天然气,境域大部分地区钻孔内部钻遇比较完整的第三系地层,是富含油气的远景层位。
湖泊多属浅水、封闭型水体,水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珍珠,是全国水产品生产重点县。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应
宝应县,是江苏省扬州市下辖县,
地处长三角和里下河地区,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宝应县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人口90.72万人(2013年末)。宝应辖14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有机农业开发区。宝应县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唐上元三年(762年),县境获“定国之宝”,肃宗诏书,将安宜县易名为宝应县,一直沿称至今。宝应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首批生态示范区、中国荷藕之乡、中国茨菇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