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东方庞贝?东方庞贝是什么意思(有东方庞贝之称的是)

东方庞贝?东方庞贝是什么意思(有东方庞贝之称的是)

  • 发布:2025-09-19 12:53:56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大河之殇——喇家遗址

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齐家文化是这一地区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喇家遗址的发掘为这一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目前专家已清理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特的窑洞式建筑等重要遗迹,被称为“东方庞贝”。

该遗址主要有三个亮点值得大家去游览。首先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多组非正常***亡的人类遗骸,多以成年女性和幼儿为主尤其是发掘出非自然性、突发灾难事件而***亡的群体人骨遗骸,揭示出前所未有的齐家文化时期的灾难遗址。由于***亡之时突遇无法抗拒的灾难,这些遗骸表现了一刹那间的状态,他们姿态各异,有的曲肢侧卧,有的匍匐于地,有的上肢牵连,有的跪踞在地,其中母亲怀抱幼儿,跪在地面,相互偎依,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表现的无助以及乞求上苍救助的神态令人动容。考古学家认为:引起喇家遗址灾难的是一场地震,而摧毁部落的是随后而来的山洪和黄河大洪水。有意思的是,这洪水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洪水传说的源头,也就有了后来大禹治水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喇家遗址中被埋幼年人骨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这场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也就是夏朝时期。

其次,是这里保存下来的一碗面条。当时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在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直观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但是已经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有条件保存下来。专家鉴定,这是小米做成的面条,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油脂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应当是这碗面条的配料,说明这是一碗荤面。我想这就是最早的牛肉面吧。喇家遗址面条的出土,将中国面条的年龄增加到了4000岁。这碗最早的面条,穿越数千年时空却似乎还剔透香酥,不晓得是哪位先人未及享用的“最后的晩餐”。

其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及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玉器,特别是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石磬清纯悦耳,音律完整。该石磬呈长方形,仿照同时代石刀的形状制成,长96厘米,宽61.5厘米,厚4.3厘米,用深色页岩加工而成,制作精美,边缘经过细致修琢,上端对钻穿孔,可系挂。有关典籍显示,磬是最早的一种祭祀礼仪乐器,统治阶级将它加入古礼之中,成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该石磬和石权杖头的发现,表明喇家遗址已具有很高的社会组织结构,而高等级玉器、漆器、白陶和陶窑的发现反映了喇家手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同时,喇家遗址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了结构相当完整的窑洞式建筑遗迹,明确了窑洞式建筑应当是齐家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而且对于黄土地带窑洞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和聚落类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喇家,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场以大地山河为布景的史前先人群体悲剧,只是其主角与布景相比,渺小微弱如天地蜉蝣、仓海一粟。望着黄土中这对母子相拥的白骨,我突然看到,生与***、短暂与永恒的转换竟能如此在瞬间完成。

东方庞贝是什么意思(有东方庞贝之称的是)

1、东方庞贝城之称的是。

2、东方的庞贝。

3、东方庞贝是什么意思。

4、有东方庞贝之称的是。

1.泗州城是一座千年古城,康熙十九年(1680年)因一场暴雨沉于洪泽湖底,被称为“东方庞贝”。

2.为了这座“东方庞贝”,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已经在此工作了3年多。

3.2010年至今,位于盱眙县西北部淮河北岸、有着“东方庞贝城”之称的泗州城,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考古发掘,在沉睡330多年后重见天日。

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

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小米做成的面条,由于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遗址内分布着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

喇家遗址是史前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中心区外围有一条壕沟,沟宽10米、深3~4米,沟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其内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

至今已发掘3座,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圆形灶坑,房内有2~14人,还出土了陶、石、玉器成品及半成品、玉料等。

2002年发掘中,在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据发掘该探方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介绍,当时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在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直观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

但是已经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有条件保存下来。

根据有关专家的鉴定分析,在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是小米做成的面条。由于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

马王堆为什么会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因为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初墓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发展以及长沙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信息。三源浦偶一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年长沙王李沧及其家人的墓。它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为了让全国人民欣赏马王堆汉墓的风采,国家在保证汉墓安全的前提下,对公众开放了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还得感谢部队医院。军队医院在20世纪70年代初来到马王堆预备站,当他们看到这两座土堆时,发现非常合适。然而,当他们开始钻孔时,一股寒气从孔中冒了出来,吓了大家一跳。当时,意见不一。为了及时阻止谣言的传播,陆军医院不得不报告情况。从那时起,马王堆汉墓就被呈现给每个人。

马王堆出土了一具女尸,这具女尸也是墓主人——李沧的妻子。打开坟墓是对考古学家思想的浪费。一楼被泥土覆盖着。我们不会谈论它。二楼覆盖着一个长长的金字塔形土堆。除了昏暗的地下光线,它给人一种黑暗的感觉。金字塔形土堆后面是一层厚厚的白泥糊。白泥糊刮干净后,几层竹炭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经过艰苦的工作,竹炭被清理干净后,工作人员终于可以看到真面目了。

马王堆汉墓结构图。幸运的是,好事多磨。完成竹席后,他终于看到了墓室的棺材。这个房间的内容没有让考古学家失望,甚至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灵柩室由四块木板分成四块,上面绘有精美细致的吉祥图案,内棺内摆放着质地非常精美的精美物品。这种精致在出土的墓葬中从未见过,在首次打开时保存完好,但由于墓室中的空气发育,它或多或少破坏了里面的东西。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食物是面条。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根据有关专家的鉴定分析,在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是小米做成的面条,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是史前遗址,其内分布着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大遗址保护工作,推进喇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立项工作,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争取海东市、民和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加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进度。

组织专家严格评审把关,多次赴国家文物局沟通、协调、落实申报事宜,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范要求,高质量完成了喇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建设,对促进青海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推动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