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孙中山墓前跪着谁的像(南京中山陵汉白玉卧像是头北脚南摆放的吗)

孙中山墓前跪着谁的像(南京中山陵汉白玉卧像是头北脚南摆放的吗)

  • 发布:2025-09-29 08:51:56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孙中山的遗体是在中山陵卧像下面吗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先在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举行公祭,尔后遗体停放在香山碧云寺。在这期间,遗体历经风险,险些被军阀张宗昌派人烧毁,后被守灵卫士藏于水泉山洞里,才得以保全。

1928年4月,南京政府发动二次北伐,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6月7日夜里,孙中山遗体又被放回碧云寺灵堂中。12月23日,林森、郑洪年、吴铁城等迎榇专员抵北京西山碧云寺谒灵,目睹孙中山“容貌清洁,毫未改动”。

1929年春,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落成。5月26日,经重新作了防腐处理后改殓的孙中山遗体,被移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安葬,至今几十年,遗体始终没有被动过。但是,却有谣传孙中山遗体移到了陪都“重庆”,或说,孙中山遗体在解放前已被国民党带到***去了。

对此,曾当过孙中山贴身卫士,又参加过建陵工作、安葬时抬过灵柩、安葬后长期守陵的范良说,这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安葬在中山陵的棺椁是紫铜棺,约1厘米厚,上面是水晶玻璃盖。孙先生身着黑色马褂,蓝色长袍,脚上是黑色布靴,神态安详地仰卧在蓝色的弹簧垫上,身体两边用许多丝棉球固定,两脚中间安放着瓷瓶,里面存放着火化了的内脏。密封前,又盖上了紫铜棺盖。墓穴四周为长岗石墓圹,墓圹外边是一尺多宽的隔层,再外边还有一道坚固的墙面。之后,从里到外用钢筋条、钢丝网、油毛毡、混凝土密封。这样,上部为日本著名雕刻家高琪所精心刻制的孙先生卧像,下部即是孙先生长眠的紫铜棺。”

范良说,日军攻破上海、苏州两道防线,蒋介石曾想把先生的遗体带到重庆。设计陵墓的工程师怕损坏灵柩和遗体,移灵之事没能如愿。国民党撤离南京前夕,林森到中山陵对我们说;“总理遗体不能移动,你们要保护好总理陵墓。”80名卫士都在“与陵墓共存亡”的誓言书上签了字。范良又说:“孙科先生离宁前曾来谒陵。我请示他:‘***军队渡江后,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孙科说:‘毛泽东、周恩来对孙总理是很尊敬的,你认识周先生吧?你不要跑开,他们是不会为难你的。’以后,我就命令大家徒手站岗,武器全部入库存放。”

1949年“4月24日清晨,解放军的刘志诚团政委率领一个营战士来到中山陵。从此,中山陵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是在***,我们南京这边的只是一个雕像。

真正的遗体听老人说是当年蒋介石逃到***时带走的。遗体当然是在南京的中山陵了!

当年原计划将孙先生用水晶棺装殓,由于军阀张宗昌派兵破坏,导致先生遗体防腐失败,最后不得已改用进口紫铜棺装殓,奉安于中山陵,墓室最后用钢筋混凝土封***了.如果蒋介石想移走遗体,只有将陵寝炸开,但这样做属大不敬,所以蒋最终只能将孙中山遗留在中山陵了.遗体当然是在南京的中山陵了!

确切位置不清楚,是蒋介石秘密运走的。南京中山陵只是一个衣冠冢。南京的中山陵

在中山陵,据说当时国民党败退时曾经想把孙中山遗体运走,但是当年孙中山灵柩是用混凝土封***的,取不出来,就此罢休了。

孙中山纪念铜像的介绍

孙中山纪念铜像是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在1932年赠送给中国的4具塑像。梅屋庄吉先生花重金铸造了四尊孙中山铜像,希望通过孙中山铜像宣传其主义。这四尊铜像分别赠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中山县孙中山故居。

中山陵那些设计可以体现出孙中山先生的人格、思想抱负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仰止亭、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而且都是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十八年六月一日”(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字为颜体。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义)。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日本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南京中山陵汉白玉卧像是头北脚南摆放的吗

南京中山陵汉白玉卧像是头北脚南摆放的。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汉白玉卧像头北脚南摆放,这是捷克雕塑家高浓按孙中山遗体的形象而创作的。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第一座陵墓《中山陵》

简介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中山风景区,是中国近代***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占地8万多平方米。中山陵于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竣工。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列为“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是中山陵,位于南京东郊钟山风景区,东临灵谷寺,西临明陵。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陵园呈“警钟”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的整体分布

中山陵包括博爱广场、墓道、陵门、碑亭、纪念馆、墓室。陵园入口广场有一座高大的花岗岩牌坊,牌坊上有孙中山题写的“博爱”两个金字,往北走到博爱广场,是一座近400米长的墓道。有392级石阶,落差73米。沿着墓道走到陵门,顶上青瓦琉璃瓦,额上写着“天下皆公”四个字。然后进入碑亭,一直走到纪念馆。

台阶

要到达中山陵山顶,需要爬很长的台阶。每走一步,都会有一个平台可以休息。这里有一个设计中的视觉技巧。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平台,看不到台阶。你不妨关注一下。第五个平台上,有两个大三脚架,其中一个还留有日军侵华造成的弹孔。

010年至1010年,中山陵的主体建筑是——纪念馆,是一座宫殿般的建筑。三个牌坊分别刻有“***”、“民权”、“民生”,中门顶部嵌有“天地正气”的竖额。大厅中央是一尊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坐像,底座上刻有六幅浮雕,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写照。纪念馆墙上有孙中山遗书《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祭堂

纪念馆内有两扇青铜墓门,门内为圆形墓室,正中为长条形墓室,上方为孙中山汉白玉像,下方埋葬孙中山遗体。但是现在陵墓对公众关闭了。

墓室

陵寝建筑群外,还有琴行、光华阁、面食小王子阁、杨志阁、中山书院、藏经楼(即孙中山纪念馆)、行鉴阁等纪念性建筑。都是著名建筑师的杰作,极具艺术价值。你可以顺便看看它们。

编辑:飞鱼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