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是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昆明世博园各景点介绍【1】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金殿风景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顷(约3270亩)。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博园内共移树木、竹类1500种,约20万棵(丛),其中有的树龄长达数百年。有近年百种珍稀名贵且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其中80余种属国家保护类,有来自热带、温带、高寒地区的珍稀植物近2000种。还有400余种常用、珍稀药用植物,有巧夺天工的盆景艺术,还有来自9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林、园艺精品。
世博园由中国馆、大温室、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国际馆五大展馆、七大专题园(竹园、药草园、蔬菜瓜果园、树木园、茶园、盆景园、名花玉石园)、四大广场(迎宾广场、世纪广场、艺术广场、华夏广场)及室外展区等组成。浓缩了多种独具特色的中外建筑,再现了美好自然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世界各国园艺风格及发展水平。
竹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沿砚塘水分为7个片区,栽种200多种竹类,包括世界著名竹类、中国珍稀竹类及云南特有竹类,按其自然生长的状态栽种。
药草园——占地8700平方米。药草园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医药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立体山水画模式,向国内外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和内涵。这里有名贵药用植物人参、天麻、红豆杉、治癌药、银杏、肉桂;有常用中药品种厚朴、黄柏、首乌、大黄、杜仲;有民族民间药用植物八角枫、接骨丹、倒提壶等;有药用花卉金桂、玫瑰、月季、百合等;药用地被植物有地板藤、***、马齿苋、地丁等464种药用植物。
艺术广场——它的背景是一座山的断崖面。自然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形成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山水景观。
国际馆——是流线型的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呈波浪形上升,最高处距地面21米,隐喻“迈向21世纪”之意。圆形的主厅寓意平等、团结。馆内有5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搭建了展台布展。
人与自然馆——该馆取形于“三叶草”的空间网架结构,形成三面环水。凭栏而视,绿荷弄波,游鱼相戏。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展览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等形式,围绕“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永远的绿洲”三个方面,呼吁人类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共同迈向新世纪。
中国馆——世博园最大的展馆,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该馆的主题为“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园艺”。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过连廊将各展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展厅一楼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海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及香港、澳门、***(民间)展厅共34个展示单元。二楼有92个展位,由国内企业和单位布展。
昆明世博园名花艺石园【2】规模宏大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后续开发工程结出硕果,经过世博会结束后的长期论证和近半年来的周密施工,计划中的名花艺石园已经建成并正式对游客开放。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名花艺石园位于世博园内五叉路口枫园路和茶园路之间,占地面积60000万平方米,分别由"艺石景区"、"名花景区"、"摩崖景区"和"七彩景区"四大部分组成,园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名花、艺石、摩崖、绿化为内容,以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为形式,以云南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风格,以"自然、多彩、悠久、开放"为主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云南民族文化、园林文化之精髓,使全园景观既状观秀丽,又充满诗情画意。
"艺石景区"以巨型工艺石"宇宙太阳石"和天然石"石林春晓"、"滇岳山神"等为主体,点缀花卉和其它景石,使自然山石与园林花卉相映成趣。全园艺石、景石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26个地区,石头种类达52个,营造艺石景点56组,堪称石种造园之最。
"多彩景区"以展示世界和中国各省、区、市名花为主,辅以观赏效果较好的其它植物,营造多姿多彩的特色景观。目前共种植或移栽名花66个种类,396个品种,今后将逐渐增加至99个种类,600余个品种,使其成为集中观赏世界各国名花和国内省花、市花以及各地名花的花卉大观园。
"摩崖景区"利用天然峭壁峡谷,对山崖峭壁进行加固稳定处理,以人工塑石与天然石堆砌相结合的方式,塑制石壁,雕刻岩画,与瀑布、幽潭、溪流、叠水、汀步、曲径等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一幅飞瀑溅石、山花烂漫、鱼游鸟飞的天然摩崖花园景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虽由人作,宛若天成"之艺术效果。景区入口处设一艺石珍品馆,可供游人观赏、歇息、品茗、聚会与休闲。
"七彩景区"利用大块坡地,种植彩叶灌木以及宿根、球根和草木花卉,形成大色块七彩图案花坛。景区造型简洁,富有时代气息,上端设供游人登高观赏风景的"彩云亭",下端设"九州永泰"艺石组景。整个景区与世博园断崖和艺术广场对景呼应,令游人心旷神怡。
此外,名花艺石园大环境成片种植特色花卉和绿化植物,进一步映衬出鲜花烂漫,绿树葱茏的环境氛围,更显出名花艺石园的美仑美奂。
;上海世博展览馆
地址:浦东新区国展路1099号(近世博轴西侧)
943米云台路地铁站5号口
1.0公里云台路地铁站6号口
1.0公里云台路地铁站4号口
1.1公里云台路地铁站3号口
大约是16公顷,也就是160000平方米。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世博会结束后,更名为中华艺术宫(位于上海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扩展资料
“东方之冠”坐落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位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最大优点是结构机理“堂皇端庄、宏伟壮观”,4根大柱子支撑起一个“斗冠”,斗冠由56根(象征56个民族)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象征了中国人民“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思想主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展馆名称: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
展馆主题: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造型亮点: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建筑面积:三层,15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7年12月18日
竣工时间:2010年2月8日
设计者:何静堂带领的团队
国家馆日:10月1日
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
中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世博会结束后,更名为中华艺术宫(位于上海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扩展资料: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续中国国家馆的三个展示层(即“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保持世博会期间原状,将呈现给参观者“原汁原味”的中国国家馆。此外,序厅观众排队等候区还增加了“精彩回放,见证成功——中国馆回顾展”。
保留绿色通道,供三级以上肢残人士、使用童车的婴幼儿及75周岁以上的人员使用,使用时需出示相关证件,陪同人员限一人。参观者购票后仍需通过安检入馆,安检标准与世博会期间基本相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