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佘山的景点如下
1、西佘山园
西佘山园景区是云间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的景区。园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山上古木参天,修篁蔽日。山顶浓荫深处一幢气势非凡的赭红色建筑,就是名闻遐迩的“远东第一大教堂”。
2、佘山圣母大殿
佘山圣母大殿是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称远东圣母大殿。该堂于1871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
3、上海天文博物馆
上海天文博物馆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历史名山——佘山之巅,它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
4、东佘山园
东佘山园海拨74米,山地面积800余亩,山地钟秀、林木葱郁、景冠九峰。山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尤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著名,当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赏后即御书“兰笋山”三字,并赐名此笋为“兰花笋”。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园,白石山庄,眉公钓鱼矶等十景。大旅游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万里之行就起步于此。
5、天马山园
天马山园高98.2米,是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山地面积约1800亩。古时山上多梵宫寺院,每逢阳春三月,松郡乡民由此山进香,香火极盛,故又俗称“烧香山”。在半山间,有一座塔名叫“护珠宝光塔”,建于公元年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其塔因斜度达6°51'52"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倾斜1°多,可称世界第一斜塔。
6、佘山下面的月湖
松江佘山好玩的地方有:圣母大教堂、天文台、地震科普馆、秀道者塔、月湖。
1、圣母大教堂
位于松江区佘山上,因此得名,亦称佘山天主教堂。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1925年奠基,1935年正式落成。山顶大堂的设计者是葡萄牙籍的耶稣会会士叶肇昌,建筑具有罗马过渡时代的风格。钟楼高38米,堂的屋脊高17米,东西长56米,最阔处25处,可容纳3000余人。
顶部圆穹上树一铜铸圣母托耶稣像。中山教堂建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中山教堂到山顶大堂间,建造有14处苦路像。1942年9月2日,被罗马教廷敕封为"乙等大殿",即仅次于罗马教廷大殿的第二等大殿,是中国天主教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朝圣地。
2、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佘山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地震科普馆
馆内按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震灾防御工作体系,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进行展示。馆内设置主要有地震影视厅、图文厅、地震知识答题厅、自救互救演练厅。馆内保存着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地磁、地震观测仪器和珍贵的观测资料,从中可以了解我国的地震学科发展的脉络。
地震波演示仪、自救互救演练以及地震知识答题系统,增强了趣味性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吸引力,使市民和青少年更好地全面了解地震灾害和地震知识。
4、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又名月影塔、又称聪道人塔。在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腰间。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山上有潮音庵,庵内有道者名为"秀",亲自参与建筑此塔,此塔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楼阁式,有腰檐、平座、栏杆。
秀道者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对上海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这里学修佛法或旅游观光者川流不息,已经接待了亚洲、美洲、欧洲诸多国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学法者不计其数,旅游观光者更是不计其数。
5、月湖
佘山月湖(Sheshanonthelake)上海最大的人工湖佘山月湖建立于2000年金秋,如一幅数峰临"镜"妆面的"山水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月湖水域面积456亩,被翠绿的东佘山、薛山、凤凰山环抱,临湖可望见佘山独耸而踞,湖水清澈,微波轻漾,在月湖的北端,长相泾的南端,800多米长的翠堤伸入水中。
1、西佘山园
西佘山园景区是云间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的景区。园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山上古木参天,修篁蔽日。山顶浓荫深处一幢气势非凡的赭红色建筑,就是名闻遐迩的“远东第一大教堂”。
2、佘山圣母大殿
佘山圣母大殿是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称远东圣母大殿。该堂于1871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
佘山圣母大教堂于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扩建,至1935年落成。大殿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从殿基到十字架尖顶高为38米,其中到拱顶为17米,到硫璃瓦为22米。大殿设座位1000个,可容纳约1500名的教友。
这座罗马过渡风格的教堂,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神像各异。建筑造型南长北短,东宽西狭,内圆外尖,内石外砖。
3、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历史名山——佘山之巅,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
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置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它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一世纪伴随中国和西方的几代天文学家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从科研第一线。
除了文物展览厅,上海天文博物馆内还有“佘山之巅”纪念石碑,佘山之巅基岩点,以及一处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
4、东佘山园
东佘山园海拨74米,山地面积800余亩,山地钟秀、林木葱郁、景冠九峰。山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尤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著名,当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赏后即御书“兰笋山”三字,并赐名此笋为“兰花笋”。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园,白石山庄,眉公钓鱼矶等十景。大旅游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万里之行就起步于此。
回归自然,以竹为景,以竹为营,以竹为胜是公园的一大特色,营造着公园清幽宁静的氛围。修复和新建的名胜古迹,游乐景点30余处恰到好处的点缀在南北两峰。这里四季如春,花香鸟语,有50余种近万羽鸟类的森林百鸟园落户园中。东佘山园已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举办的“重阳登高节”是适合老年人游乐的特色节目,很受老年人的青睐。
5、辰山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植物观赏,在采石场原址上修建的矿坑花园,是园区内的一大亮点。整个园区群规划巧妙,景观独特,已经成为上海一个令人难忘的景点。园区由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中心展示区设置了月季园、旱生植物园、珍稀植物园、矿坑花园、水生植物园、展览温室、观赏草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木樨园等26个专类园。展览温室展览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组成,为亚洲最大展览温室,其中沙生植物馆为世界最大室内沙生植物展馆。
6、月湖雕塑公园
以湖面为中心,环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岸区,展现四季风貌。孩子们在湖畔任意堆沙嬉戏,沙滩后方是“老巨木”树屋,树屋上人工的虬根古藤辅以自然的蔓生植物,令人真假莫辨,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秋岸的美术馆造型别致,大部分建筑隐藏于地下,呈双螺旋地景,馆内不定期展出各国艺术精品。上海唯一一座坐山拥水的湖上高档景观餐饮设施——“秋月舫”就座落在秋岸。冬岸绵延着悠长的湖边木栈道和精致小巧的亭台,有湖心亭、月山海(湖上餐厅)、水舞(音乐喷泉)、以及可容纳千人的集餐饮、住宿、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月湖会馆。
7、东佘山园
东佘山园海拨74米,山地面积800余亩,山地钟秀、林木葱郁、景冠九峰。山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尤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著名,当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赏后即御书“兰笋山”三字,并赐名此笋为“兰花笋”。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上海西郊松江区境内,距市中心30公里,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占地401公顷。园内十二座山峰犹如十二颗大小不等的翡翠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连绵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曾一度辟为植物园,后因“文革”被迫停建,1993年由中国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佘山地区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佘山历来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宗教胜迹名闻遐迩。园林佛香泉、洗心泉、三冷泉与摩崖石刻、眉公钓鱼矶交相映辉;骑龙堰、涌月台、木鱼石与透道者塔、天马斜塔相映成趣。山上远东第一大教堂与中国一流的天文台融为一体;山下森林百鸟苑、空中缆车、旱地雪撬集于一地。登高远眺,九峰三泖,山山玲珑,胜迹相连,如入画卷;漫步林间,桃红柳绿,处处俏丽,景景娇艳,胜似云间。
历年先后建成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西山园,小昆山园,建成了佘山索道、旱地雪撬、森林百鸟苑,森林宾馆,森林饭店等一大批景点及高档次的森林旅游服务设施。已成为一个集森林旅游,园林绿化为一体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
多年来,佘山度假区始终把握“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积极贯彻为上海都市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宗旨。先后投入10多亿元,重点加强区内道路网架、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和拓宽沈砖、方松、佘北公路等多条骨架干道,建成万门国际国内程控***局房,7万吨级自来水厂,6000吨级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与此同时,着重优化生态环境,陆续辟建出八十万平方米赏心悦目,陆续建成东、西国家森林公园、佘山森林宾馆、天马高尔夫俱乐部等一批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位一体的旅游景观、宾馆度假村。佘山度假区的迅速发展,确立了佘山地区作为上海最大旅游度假基地的地位。当前区内已形成集游乐、观光、会务、休闲、度假、居住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雏形,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光游览。近几年年均客流量到达180万人次以上。
3西佘山园编辑
佘山全景
西佘山园景区是云间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的景区。园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山上古木参天,修篁蔽日。山顶浓荫深处一幢气势非凡的赭红色建筑,就是名闻遐迩的“远东第一大教堂”。与之毗邻的那个穹庐形建筑,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台。而位于山腰的中山教堂、三圣亭、蜿蜒曲折的苦路和距今逾千年的修道者塔,又为该园坛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西南坡的茶园是唯一的“上海龙井”产地,堪称茶中精品。
佘山圣母大殿
佘山圣母大殿是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称远东圣母
佘山圣母大殿
大殿。该堂于1871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
佘山圣母大教堂于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扩建,至1935年落成。大殿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从殿基到十字架尖顶高为38米,其中到拱顶为17米,到硫璃瓦为22米。大殿设座位1000个,可容纳约1500名的教友。
这座罗马过渡风格的教堂,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神像各异。建筑造型南长北短,东宽西狭,内圆外尖,内石外砖。大殿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其拱形、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橄榄形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砖为中国民族式,硫璃瓦则为中国宫廷式。殿内冬暖夏凉,采光极好。廊柱和斗拱之间的壁槽具有良好的吸潮功能和清洁功能。
1942年9月12日,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乙级宗座圣殿(minorBasilica),这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册封圣殿
上海天文博物馆
上海天文博物馆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历史名山——佘山之巅,它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置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它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一世纪伴随中国和西方的几代天文学家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从科研第一线。
除了文物展览厅,上海天文博物馆内还有“佘山之巅”纪念石碑,佘山之巅基岩点,以及一处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
佘山之巅(2张)
4东佘山园
东佘山园海拨74米,山地面积800余亩,山地钟秀、林木葱郁、景冠九峰。山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尤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著名,当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赏后即御书“兰笋山”三字,并赐名此笋为“兰花笋”。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园,白石山庄,眉公钓鱼矶等十景。大旅游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万里之行就起步于此。
回归自然,以竹为景,以竹为营,以竹为胜是公园的一大特色,营造着公园清幽宁静的氛围。修复和新建的名胜古迹,游乐景点30余处恰到好处的点缀在南北两峰。这里四季如春,花香鸟语,有50余种近万羽鸟类的森林百鸟园落户园中。东佘山园已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举办的“重阳登高节”是适合老年人游乐的特色节目,很受老年人的青睐。
5天马山园
天马山园高98.2米,是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山地面积约1800亩。古时山上多梵宫寺院,每逢阳春三月,松郡乡民由此山进香,香火极盛,故又俗称“烧香山”。在半山间,有一座塔名叫“护珠宝光塔”,建于公元年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其塔因斜度达6°51'52"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倾斜1°多,可称世界第一斜塔。现此塔属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景观还有天马山佛光、上清泉、古银杏树、东岳行宫-中峰寺、鲤鱼石、上峰寺、选胜楼、三高士墓(元杨维桢、钱维善、陆居仁)、天下第四泉(濯月泉)、圆智教寺、朝真道院、二陆(陆机、陆云)草堂。
6小昆山园
小昆山园地处九峰之西南端,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山上原有众多古迹,今大都已湮没。山上尚存的“夕阳在山”石刻,据考证为宋代大文豪苏轼书迹。山巅有一株树龄为450年的大银杏,至今长势旺盛。
7客运索道
客运索道是上海地区仅有的空中观光缆车,游客可随意上下,尽情观赏东西佘山的风光景色。索道全长1080米,高差80米,共挂18只吊厢,进站时慢速,出站时行速最高为每秒3米,乘座舒适,富有乐趣。
客运索道已于2008年上半年拆除。
8森林鸟苑
森林百鸟苑位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佘山园内,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鸟园内,饲养各种鸟类50余种,近万羽,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白鹤、丹顶鹤、绿孔雀等,园内鹦鹉馆从国外引进的鹦鹉种群让人流连往返,水禽池内野鸭,黑天鹅成双结对,白鹤,丹顶鹤在池边悠闲自得地踱步。林间百鸟鸣翠,红嘴蓝鹊、太平鸟、相思鸟等立于枝头之上。灰喜雀、鹦鹉等“人鸟对话”、“升旗”、“打蓝球”、“打水”等鸟技表演、更是让人捧腹不止。
森林百鸟园是上海地区唯一的知鸟、爱鸟、护鸟科普教育基地。
9森林宾馆
森林宾馆坐落于被赞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东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山麓,幢幢欧式别墅掩映在浓郁深香的山色中。森林宾馆上有万竿翠竹,下有参天古木,瀑布潺潺,飞鸟啼鸣,宜居住与集会。
宾馆拥有标准客房,套房,豪华套房和会议中心,配有中央空调、程控***、闭路电视、兼备餐厅、舞厅、桌球房、棋牌室、网球场、健力房、医疗保健站等,供赏景、度假、休闲、娱乐、健美等多项活动。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3年6月由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的,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占地401公顷,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别名“松郡九峰”。“松郡九峰”是由小昆山、横云山、天马山、小机山、钟贾山、辰山、东佘山、西佘山、库公山、薛山、凤凰山、北干山等12座山峰组成,这12座山峰犹如十二颗大小不一的翡翠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绵延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些山峰称为“九峰十二山”。
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景区有:东佘山园景区、西佘山园景区、天马山园景区、小昆山园景区等,各景区各具风采,又交相辉映。此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还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渊源流长的宗教胜迹闻名遐迩。景区内有“中国第一斜塔”之说的“护珠宝光塔”、明末文学家陈继儒的“眉公钓鱼矶”、北宋年间的“秀道者塔”、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的“圣母大殿”、中国第一座天文台“佘山天文台”等,已成为“山、水、林相协调,人、景、物融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佘山诸峰形成于7000万年前中生代后期,十二座山峰形态各异,海拔均在100米以下。佘山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这里森林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81.2%,植物资源丰富,有低等植物104种,高等植物788种,涉及216科578属。树龄百年以上的香樟、枫杨、麻栎等古树名木147株,其中天马山古银杏有700多年。林茂竹修的环境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据有关资料记载,九峰上的留鸟和候鸟达250多种。月湖位于东佘山、薛山、凤凰山所构成的天然的怀抱之中,湖泊长度700米,宽度500米,面积30.4公顷,湖深3-6米,蓄水量达70余万立方米。2001~2002年,月湖景区实施绿化工程约50余公顷,环湖绿化布景。2002年对游客开放。2004年正式建成并开放,是上海唯一以雕塑为主题的综合园林文化旅游休闲项目。
月湖雕塑公园项目由湖面、湖区和小佘山组成,面积86.67公顷,依托原月湖生态公园及小佘山的自然山林,用艺术手段融合现代雕塑、建筑艺术、自然山水景观和高档休闲娱乐于一体。以湖面为中心,环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岸区,展现四季风貌。
园区春岸设有喷泉水幕桥和提供咖啡和茶点的欧式游客服务中心,用山石和钟乳石建造的“水晶宫”景观,和迄今为止上海建于水上面积最大的水上舞台(可容1500余名观众欣赏音乐演奏等节目);
夏岸由富于热带风情的亲水沙滩、戏水池、游船码头、嘉年华游艺区和集艺术、科技、儿童心理教育以及娱乐设施于一体的儿童智能广场组成,孩子们在拥有5000吨黄沙的湖畔任意堆沙嬉戏,沙滩后方是高达26米的“老巨木”树屋,树屋上人工的虬根古藤辅以自然的蔓生植物,令人真假莫辨,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秋岸的美术馆造型别致,大部分建筑隐藏于地下,呈双螺旋地景,馆内不定期展出各国艺术精品。上海唯一一座坐山拥水的湖上高档景观餐饮设施--“秋月舫”就座落在秋岸。冬岸绵延着悠长的湖边木栈道和精致小巧的亭台,有湖心亭、月山海(湖上餐厅)、水舞(音乐喷泉)、以及可容纳千人的集餐饮、住宿、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月湖会馆。作为上海华侨城的核心项目,上海欢乐谷是继深圳欢乐谷、北京欢乐谷、成都欢乐谷之后,欢乐谷连锁品牌在全国发展的重要布点,项目投资40余亿元,于2009年9月12日正式开业。致力于打造目前中国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景色最美,科技含量最高的主题公园。
这里有被誉为“过山车界始祖”的木质过山车、享有“过山车之王”美誉的跌落式过山车、国际领先级4K高清飞行影院等先进的游乐设备。还有多个大型室内场馆:其中包括可容纳4000人的、带给游客至高艺术享受的华侨城大剧场;集宴会、餐饮、会议、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厅——亚瑟宫和魔幻多变的全天候童话家园——蚂蚁城堡等。这里荟萃世界各地的精彩演艺活动:容马戏、杂技、魔术为一体的《欢乐奇缘》;气势恢宏的马战实景表演《满江红》;容体验、参与、互动为一体的室外影视实景表演《上海滩》等。辰山植物园占地面积207公顷,是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的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园区由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中心展示区设置了月季园、旱生植物园、珍稀植物园、矿坑花园、水生植物园、展览温室、观赏草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木樨园等26个专类园。展览温室展览面积为12608平方米,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组成,为亚洲最大展览温室,其中沙生植物馆为世界最大室内沙生植物展馆。整个温室群规划巧妙,景观独特,已经成为上海一个令人难忘的景点。
以华东和长江流域原生植物的收集展示为主是辰山植物园又一特色,目前已收集超过10000种(含品种)各具特色的植物种类,包括木兰科、兰科、凤梨科、蔷薇属、樱属、苹果属、鸢尾属,水生植物、旱生植物,药草植物、经济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专科、专属植物以及温室植物,成为全球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之一。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华东地区大型水上乐园,毗邻上海欢乐谷,由全球顶级规划机构倾力设计,注重“惊险刺激”和“合家游乐”元素的兼容并蓄,融合古代玛雅文化与现代水上游乐体验,是华侨城集团继上海欢乐谷之后,在华东地区推出的又一精品力作。
玛雅海滩水公园于2013年7月5日开门迎客,其日均能接待2.6万名游客,其中1小时内公园可同时容纳1.4万名游客。水公园每年运营从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期约3个月。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的露天水上公园。
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占地12万平方米,拥有32套件大型水上游乐设备,包括运用水磁动力技术的双轨磁悬浮水上过山车“大黄蜂”、世界水上竞速之王的“大章鱼滑道”、深海漩涡体验项目“巨兽碗”、全球最大的魔幻互动超级水寨玛雅水寨”、亚洲全新四滑道组合、跌落式速降回环三人浮伐双滑道等。更有星光熠熠夏浪音乐节、异域风情歌舞、互动主题游戏等多种夏季狂欢活动。上海天文博物馆位于西佘山之巅佘山天文台工作站内。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山巅装备的“远东第一”40厘米双筒折射光学望远镜,百余年来拍摄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2000年工作站开设“时间博物馆”供人参观;2001年辟“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展开“探索宇宙奥秘”等一系列科普活动,2004年11月16日正式建成上海天文博物馆,对外开放。
天文博物馆由“时间与人类”、“中外天文交流”两大部分组成,展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时间与人类”主要展示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我国在时间的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中外天文交流”分为天学交流、子午测时、远镜沧桑、百年老镜、天书宝库等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近代天文科学在中国上海地区发展的历史。展品包括1900年投入使用的“远东第一镜”——口径40厘米的双筒折射望远镜及其附属观测设备。曾经参加国际经度联测的帕兰子午仪,具百年历史的天文图书馆,其中珍藏数万册跨度超过200年的中外天文图书、期刊及手稿。
上海天文博物馆向游客开放后,已成为佘山度假区核心区内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上海市重要科普教育基地。天文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组织进行日月全、偏食、彗星回归、流星雨天象观测活动,面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传播天文科学知识。1996年,上海天文台博物馆由上海市科委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命名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2002年经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地震博物馆位于西佘山麓佘山地震台内。2000年由上海市地震局和佘山地震台共同筹建上海地震博物馆,主要由影视厅、图文厅、地震仪器厅等组成,展示面积270平方米,2002年初对外开放。2004年展示面积为550余平方米,增设了报告厅、地震影视片自助选择厅、地震信息厅、应急救援演练厅和张衡地动仪展示厅。博物馆建成后,每年接待参观人员约3~4万人次,与上海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合办地震科普夏令营达50多期。2008年,地震博物馆针对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增设主题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科普展。开幕式当天,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等市领导在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的陪同下,视察了地震科普展区。
2003年1月,上海地震博物馆被列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旅游委首批推出的“上海科普游”8家科普基地接待单位之一。2002、2004年分别被评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先进集体,2004年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旅游委员会命名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命名为中国地震科普教育A级基地,同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