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雪乡宰客事件 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雪乡宰客事件 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 发布:2025-11-04 10:35:41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3年前,因“宰客”被骂上热搜的雪乡,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你问我,现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我毫不思索的告诉你,一定是「雪乡」。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综艺《爸爸去哪儿》。

尽管我是北方人,但是它也满足了我对冬天的一切幻想。

到了冬天,雪乡便会全部被雪覆盖,每一栋房顶都会有厚厚的积雪,点缀在茫茫的天地间。

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让雪乡一夜之间爆红了!

曾经这个无人问津的小城,一时间成了大家争相打卡的地方。

当然它也没有让游客失望,绝美的风光让人仿佛来到了北欧的童话王国。

甚至有人称它为“东方小瑞士”。

但是赞美来得太快,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所以就发生了2017年底轰动一时的“宰客”事件。

因为旺季,民宿能卖更高的价格,就不让原先订到房子的游客居住

游客中心泡面卖60元一盒、一盘炒肉卖288元...

这些听着很离谱的事情,却真实的发生着。

其实,这件事爆发前,网络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反馈的声音。

住宿太贵,吃得太贵...只不过没人当成一回事儿罢了。

后来事情曝光了,这个给人无暇纯洁印象的地方,瞬间变成了一个“黑店”般的存在。

大家都说:这么坑的地方,就算景色再好也不会去。

因为舆论的压力,最终雪乡陷入整改风波,陷入了两年的低谷期...

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建立一个好的口碑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要毁掉一个好口碑,却很容易。

所以,不管是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铤而走险。

看着逐渐变少的游客,也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雪乡开始“明码标价”,希望游客可以放心来这里游玩。

整改后的雪乡有很多的改变,最显著的应该要说的是这里的价格已经“透明化”了。

现在几乎每个营业场所都贴上“价格一览表”,让游客可以对价格有一个了解,不会被坑。

而且每家店同时还有举报***,游客可以对雪乡的一切进行监督。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这座小城,现在不妨来走一走,看一看这个雪中的童话世界。

01

要去「雪韵大街」走一走

来到雪乡,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雪韵大街走一走。

这里是雪乡景区的中轴线,也是雪乡最热闹的地方。

它就像是我们的“商业街”,不过两边的商贩不是什么高级餐厅和服装店,而是充满东北特色的小吃。

什么冰糖葫芦、冻梨...随处可见。

五颜六色的食物配上洁白的雪,瞬间烟火气十足!

对了,来这里一定要尝一根冰棒,这里的冰棒都不需要摆在冰柜里,但会比冰柜里的还硬邦邦。

感受一下因为太冰,冰棒粘在舌头上的感觉,也挺有趣的。

02

要看看白天的“蘑菇房”

很多人都是冲着晚上的雪乡来的,但其实白天的它也格外可爱。

因为这里的房顶很多都是呈“八字”型,所以这里的雪,就像是一层棉衣整齐安静的铺在每个建筑上。

虽然雪乡的气温很低,但是看着这些憨厚可爱的房子,竟然会莫名的感受到温暖。

尤其是在大雪初霁后,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银装素裹。

远处的树笔直地屹立在那儿,它们的枝头都被厚厚的雪压弯了身子,你轻轻一动,积雪就会掉落。

现在在城市里很少能看到冰柱了,但是在雪乡每家每户的房檐下都会有晶莹剔透的冰柱。

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梦幻。

整个小城的路就像是被铺上了一层白绒绒的地毯。

走在上面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然后回头就是一串深深的脚印...

03

等雪乡亮灯的瞬间

白天逛完雪乡后,就要迎来重头戏了。

记住千万要在黄昏就开始等待雪乡的亮灯瞬间。

伴着夕阳的西下,每家房屋上悬挂的红灯笼逐一被点亮,就像是雪中精灵的魔法,不一会整座小城就变得五彩斑斓。

院子里的“蘑菇头”在红灯笼的映衬下,仿佛变成了童话世界。

温暖的灯光透过屋子窗花之间的缝隙,撒向漆黑的雪地,交织出雪乡柔美的夜色,让人仿佛走进了圣诞老人的家,梦幻至极。

怪不得大家都说来一次雪乡就等于去了趟欧洲,看着眼前的景色,确实如此。

04

玩一次泼水成冰啊

来雪乡不玩一次泼水成冰就不能说来过啊!

泼水成冰一定要在很寒冷的条件下才能完成。

如果室外温度不够低的话,是做不到的。

所以来到雪乡,借壶热水,然后奋力撒向空中,然后让朋友帮你用相机定格,这样你就拥有了能刷爆朋友圈的“泼水成冰”照片了。

听起来就非常“酷”。

06

记得滑一次雪啊

在雪乡除了美丽的雪景外,还有很多娱乐设施。

比如滑雪,狗拉雪橇...等。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雪乡的滑雪场也是很有名的。

这里的教练很多,设施也很齐全,总之能让你有一个不错的体验。

穿上帅气的滑雪服,在雪地里挥仗驰骋,风在耳边嗖嗖而过,山峰被甩到身后的感觉,既刺激又享受。

如果你不会滑雪也没关系,可以让可爱的雪橇犬带你遨游在冰天雪地中。

在城市里它们是拆家能手,但是在这里它们却能让你感受到“速度与激情”。

07

北纬44的童话邮局

在雪韵大街上,有一家特别的雪乡邮局。

在这里你可以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寄明信片,他们是真的可以收到的!

想一想几天后,你心里想念的人收到你来自遥远的童话冰雪国度的问候,真的是浪漫至极啊。

雪乡真的是一个处处充满惊喜的地方,也希望它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的美。

今年的冬天悄然而至,如果你还没有想去的地方,那不如来这里走一遭吧。

看看漫天飞舞的白雪,看看儿时记忆里的游戏和食物,看看那梦幻的“蘑菇房”,看看松柏滴翠,白杨伟岸...

看看这个被雪染白的纯洁世界吧。

不宰客的雪乡,真的很美。

这辈子一定要来这里感受一次雪的温暖啊。

央视是怎么评雪乡宰客事件的

央视评雪乡宰客:东北,让游客更安心过山海关啊!

游客发帖称雪乡住店被“宰”

2017年12月29日,在名为“一木行”的微信公众号当中,一名游客发表了一篇雪乡宰客的帖文。文中提到,这名游客和家人半个月前在网上预订了“雪乡赵家大院”三人炕的房间,时间是2017年12月27日、28日两晚,当时价格为每晚276元。但在入住当天,店家告知他们只能住一晚,第二晚要安排他们到很多人一起睡的大通铺。而这时要再预订房间,价格都在千元以上。最后,游客与店家协商只住一晚,但在退款时,店家要求他们在网上评论时不能乱说,并称有他们******,要是出去乱说的话,就会找他们。

涉事旅店经营者被罚59360元

经调查组核实,帖文中提到的“雪乡赵家大院”并不是雪乡景区内的家庭旅馆,但归属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距离雪乡景区13公里。

对于这篇帖文中提到的订房、退房以及房价的问题,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多次与帖文作者沟通联系,但只是在公众号私信当中有过回复,没有取得正面联系。而对于“雪乡赵家大院”经营者提高房价,涉嫌价格欺诈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物价部门对旅馆业主处以59360元的经济处罚。

列入不诚信“黑名单”公开道歉

针对“雪乡赵家大院”经营者付某某在接待中服务态度蛮横、不诚信经营行为,经核查情况属实,雪乡景区将其列入不诚信家庭旅馆“黑名单”。付某某本人也对自己的行为公开道歉。

旅店经营者付某某

我发自内心想跟他(“一木行”游客)道歉的地方就是我态度的问题,说实话,有机会和(“一木行”游客)坐在一起了,我会很认真跟他道个歉。我还得向全雪乡老百姓们道歉,因为我,全国人民都知道,都在认为雪乡雪不“白”,人心“黑”,其实不是这样的。

景区班车乘务员全部停职培训

在帖文当中,“一木行”游客还提到了通往景区大巴车上的乘务员对游客态度蛮横,并且在游玩过程中推销游乐项目门票。对此,调查组也进行了核实,对所有通往景区班车的乘务员进行停职培训。

同时,“一木行”游客在帖子中还提到,在游客中心看到了卖60元一盒的方便面,经过调查组与商家核实,60是商品编号,并非售价60元。实际售价为10元。

对于“一木行”游客在雪乡游玩所遇到的问题,雪乡景区表示将举一反三,对景区及所属林场家庭旅馆进行严查,为游客创建优良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旅游乱象的曝光主要集中在海南三亚和云南等地,但此时恰逢冰雪游旺季,于是有关东北的旅游乱象便引发了更高的关注。再加上东北这几年来经济增速垫底,因此引发的议论更多。2017年12月31日,多名大学生到雪乡旅游遭遇车祸,而乘坐的面包车却是非营运车辆。这两起事件只是孤例吗?其所引发的游客对东北冰雪旅游的负面印象该如何扭转?

东北当下又成为热点,可这次不是因为老工业城市改造,也不是工业去产能,而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出了点问题。

冰雪旅游是东北的一张名片,那里坐拥全国最好的冰雪资源,但有时服务的落后以及价格欺诈足以让一切优势都丧失殆尽。当不少游客怀着对“三亿人上冰雪”的憧憬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冬奥会的向往,顶着严寒北上要和洁白的冰雪来一次亲密接触时,遭遇到的却可能是比冰雪更冷的商家。

从帖文发出到跟帖云集变成热点,说明“冰雪憧憬”被现实打破的游客数量众多,东北旅游宰客并非孤立现象。游客们共鸣式的诉苦将雪乡送到放大镜下,这时负责任的行为就是应该将相关问题真正曝光,敢于面对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锤子买卖”造不出一座“冰雪王国”

在跟帖的热议中,旅游业的欺诈经常被和东北近年来经济增速不佳的宏观经济形势联系起来。对此一方面不能乱开“地图炮”,毕竟白山黑水间传统上有着纯朴好客的民风,也有着经济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正视,确实有一些管理有漏洞的地方存在短视思维,在旅游业的经营中存在宰客这种“一锤子买卖”的做法,认为反正游客只来这一次,以后还会有新的游客成为送上门的“羊羔”。

可是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市场中,“羊羔”们也会交流“虐心”体验。以急功近利心态发展旅游,最后只能拉低美誉度并提高成本,最后落得门可罗雀的下场。积极的做法则是要着眼长远,树立品牌,提升服务,规范管理,打造“冰雪王国”的形象。雪乡之所以变火,就是因为十多年来在游客间口口相传的声誉积累,形象建立不易,可杀鸡取卵的做法却会在短时间内将多年的积淀毁于一旦。

品质社会更加看重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已经在旅游中越来越重要。中国已经进入品质社会,旅游是美好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旅游也在经历消费升级的过程,由最早的观光游逐渐发展到休闲游和度假游,现在游客的需求也已经从最初的“悦目”进化到要以“赏心”为主。浸入式的旅游体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品质旅游未来看好。东北有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本来“雪冷心热”是冰雪旅游最大的卖点之一,但失去最基本的服务支持和人文支撑后,再美好雪景也只会让人感受到雪冷心更寒。

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建游客信心

在冬季旅游中,东北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6-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2700亿元。五年后,我国冰雪旅游年人数将有望达到3.4亿人次,收入达到6700亿元,冰雪旅游将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2.88万亿元,这对于东北经济来说是天然的蛋糕。

可要顺利吃下这块蛋糕,就需要提升冰雪旅游发展质量,这也是东北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虽然相对于东北整体而言,雪乡旅游的乱象属于个别现象,但一两出负面事件,就足以影响到整个东北冰雪游的美誉度。时间不等人,负面影响平息要和温度赛跑,因为很快就会到春暖花开冰雪游的黄金季节过去的时候。虽然对这次宰客时间,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尽快调查并出台调查结果,黑龙江也出台措施整顿旅游市场。这是朝正确做法迈出的一步,但从各地的经验来看,整治市场需要保持高压态势,久久为功,防止反弹,真正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建游客信心,让违规的经营者真正出清,否则一旦出现新的不良案例,那么影响的地方可能并非一村甚至一县。

现在正是冰雪旅游发展的黄金时节,可只有真正打造出“雪冷心热”的旅游环境,才能让游客安心跨过山海关,让金山银山变现,真正使旅游能为东北振兴做出贡献。

雪乡黑店宰客真相到底是什么

游客发文怒斥雪乡黑店宰客遭店家否认,真相到底是什么?

***上“雪乡赵家大院”的图片

日前,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

网友“木木”通过***预订了“雪乡赵家大院”这家经济型酒店,并发贴提到该酒店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一木行于12月29日在其公众号刊文,控诉其前往雪乡旅行遭遇的不公待遇:提前预定了两晚共552元的赵家大院三人炕房间。然而,其在入住时房价已涨至千元。老板认为房间可以随便被订出去,要求一木行补差价。之后只允许其住一晚,便将其赶走。该文经一木行截图后发到微博,并称@***旅行网“迟迟不愿将真实评论公布”。

随后,***回应表示,经确认,上述行为属实。目前,***已下架“雪乡赵家大院”酒店。对于欺诈等有损消费者的行为,***一向采取“零容忍”政策,“我们也将和消费者一起,维护相关权益。”

对此,黑龙江大海林林业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忠才3日回应称,经查,文章中提到的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发现赵家大院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存在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方面也刚刚回应,称情况属实,相应门店已下架。

在黑龙江官方给出回应后,@一木行在公众号刊发后续声明,就此前文章引发的地域问题、雪乡官方给出的回应等内容一一阐述。

店家:提出换房的是游客

涉事店家“雪乡赵家大院”当事人付先生表示,上述文章内容除“要求对方先评论再退钱”的部分,其余基本是假的。

“他们预定时价格为每晚276元,但年末价格涨了几倍,网上价格为1009元,线下为850元”。付先生称,游客主动来找,说要第一晚住三人炕,第二晚主动搬到大通铺去,价格还按276元收。“因为他们让出‘三人炕’,所以要按现在价格,把差价574元用现金退给他们。”

当事游客表示,店家说法为谎言,“之前为了赚钱而恶意驱赶和威胁,现在又多了欺诈和污蔑。”

他告诉记者,发文是希望雪乡可以认识到欺客事件的严重性,继而好好整顿及发展。目前自己和家人很疲惫,对于店家说法,会在恰当时间回应。

游客晒出买票几百元的动物园图片。

官方回应:店家确实存在价格欺诈

大海林林业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忠才在接受采访时称,2017年12月29日发现网帖后,当地立即联动林业局、消防等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对涉事旅馆进行检查,发现店家(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店家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发现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否则将停业整顿。

***:情况属实,已下架涉事酒店信息

***回应表示,经确认,上述行为属实。目前,***已下架“雪乡赵家大院”酒店。对于欺诈等有损消费者的行为,***一向采取“零容忍”政策,“我们也将和消费者一起,维护相关权益。”

***已下架“雪乡赵家大院”酒店

游客评价:老板太凶,一言不合就跳起来说你想咋样!

1月3日晚,在***网上看到,雪乡赵家大院确已下架,不能再接受预订。

而从***官网所显示的游客对于该客栈的评价来看,雪乡赵家大院的总体评分仅为3.1分(满分为5分),全部36条评论中,有多达20条评论注有“待改善”的标签。

从游客的具体评价来看,对于雪乡赵家大院的打分可谓两极分化严重,虽然有部分游客给出“环境好”、“房间干净”等分数较高的正面评价,但给出2.5分以下极低评分的游客也不在少。

“老板很凶,不能多问,多说几句就吼人”;“一言不合里头的人就跳起来说:你想咋样!”;“老板太凶,好像差了他钱一样给了押金不给收据,差点拿不回押金。”⋯⋯

根据游客们的评价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差评是针对客栈服务不规范以及老板态度恶劣的。

针对游客反应的问题,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查,涉事旅馆(赵家大院)不属于核心景区,是村民自办的家庭旅馆,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网帖中所说关于老板态度蛮横的部分内容属实,但其只是个案。

一木行发后续声明

在黑龙江官方作出回应后,一木行今天在其公众号刊发《关于雪乡无良店家欺客事件的后续声明》。

声明首先提到地域问题。“我们绝没有任何对于东北地域的言论攻击,全文都明确指出‘雪乡无良商家’。”“绝不会因为一个景区就抹黑一个地域和抹黑自己的家乡。”“文章中陈诉的只是我们经历的事实真相。”

截图

对于雪乡官方给出的回应,文章称,在去年12月29日发文后,文章将近一万点击率时,被称为雪乡官方的人员首次联系自己,并于1月2日再次联系。@一木行公布了双方沟通的内容。称希望雪乡可以认识到欺客事件的严重性,继而在以后可以好好整顿以及好好发展。

对于***评论,文章称,“在***上面的评论是于12月28号(也就是被店家赶走的那天)发表的,在发表之前已打***向***投诉了店家。***关于此条评论的处理时间比较长,中途我们与***也多次沟通,***给出答复的是我们的评论数字过长,因此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审核。最后***也按照他们承诺的,于1月1日通过了我们的评论并公布出来。”

雪乡宰客事件接二连三看当地人怎样说

2013年,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在雪乡杀青,这一驴友口中的赏雪胜地由此广为人知。但2018年新年之际,接二连三曝光的“宰客”事件使得雪乡深陷信任危机。

这让雪乡人恼火不已。“打盆说盆,打碗说碗,说赵家大院就是赵家大院的事,何况他也不是雪乡里面啊。说黑人宰人,哪个锅里都有几条臭鱼,但这臭鱼挺恶心人的,把这个锅都整腥了。”一位雪乡景区内的家庭旅馆老板向记者抱怨道。

雪乡风景区位于大海林林业局内,雪乡内及周边林场居民早年间以在山上采伐维生,但随着林业局在2000年转型旅游业,居民们也纷纷成为家庭旅馆的老板及老板娘。不过,记者走访发现,雪乡内外存在着缺乏旅游业以外的支柱产业、收入差距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隐藏在“宰客”事件背后,是风波的根源。

准备一年就为三个月的旅游季

土生土长的雪乡人老张曾经是个伐木工人,2000年,他还在山上“放树”,过年回家时赶着马爬犁拉着木头往家走,当时他第一次听到旅游业发出的钱币声。“有好些游客想玩马爬犁,那时候便宜,10块、20块一个人,就这样半个多月能挣个三四千块钱,那时候像我这样的20多岁的成年人一年也就是4、5000块钱工资。”

老张真正进入旅游业是2005年,彼时他把翻盖好了的屋子租给外来经营者,一租就是7年,直到2013年再次翻建房子,正好赶上《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杀青,“2010年时候人就不少,但从2013年开始人就特别多了”。

老张回忆道,2014年是近几年人流量的一个峰值。按照老张的理论,中国旅游业中最大的消费力是孩子和老人,而受到《爸爸去哪儿》的影响,2014年雪乡的游客主要是家长和孩子。

“那年到啥程度了呢,我家剩一间房,能住5个人,大年初五晚上说卖1500块钱,结果进来了两伙人还是三伙人,这个说给1000,那个说给2500,就争上了,好像最后是800块钱一个人。这个过程中我就没吱声,反正你们商量着,谁给价钱高我卖谁。”

王阿姨比老张“入行”早一些,2003年时便做起了家庭旅馆的生意,她本以为今年的效益能够超越2014年,“12月份人真多啊,12月29号那天把我家门槛都踩坏了,但这一整够呛了,现在家家都反映有几间退房的”。

雪乡人叫屈连连,不仅因为涉嫌“宰客”的赵家大院并不在雪乡景区内,还因为此类影响雪乡名誉的事件会直接影响其收入,多位在景区内主干道上竞标摊位的生意人向记者表示,近期收入下降一半,“平常卖货一千多块钱,现在四五百都不到”。

此前雪乡也曾遭遇危机。2015年,诺如病毒作怪的“雪乡病”使得当年游客量大减,最后虽然查明病毒并非是因为雪乡水质问题,但雪乡人当年的收入仍然受到了影响。

“我一年就干这三个月活,是不是得把我这一年的生活费弄出来?”老张向记者介绍,本地人春天采两个月山菜,夏天收拾一个月房间,秋天再采蘑菇、木耳,准备一年就为12月1月、2月的旅游季。“这就是我的饭碗,我如果把雪乡弄臭了,我以后也没什么特长可干了。”

“他们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据雪乡本地人介绍,雪乡内家庭旅馆共有约200家,其中有不少都是外地人向本地人租赁经营的。2017年租金走高,价高者能租40—50万/家,甚至有70万/家,租期仅仅是三个月。而本地人自己经营的,即使是房间少,一个旅游季毛利也在20—30万元左右。

这让距离雪乡不远的林场居民羡慕不已。由于气候原因,雪乡景区内雪最大、景色最好,在政策扶持下得以迅速发展,而雪乡附近的林场直到近两年才跟着“借光”。

其中,涉嫌“宰客”的赵家大院位于永安林场,距离雪乡景区仅仅10公里左右,坐大巴耗时15分钟,相较景区内动辄上千一间房的住宿费,永安林场每晚一二百的费用则划算很多,不少游客选择在此歇脚。

“早以前,我们盼人来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现在刚好一点,就出了这档子事,游客们吓得都不敢来了,退房的可多了。”永安林场一位已经从事家庭旅馆行业有4、5年的老板娘向记者表示,其年收入在2万左右,另外一位从业者则表示年收入在4、5万左右,“我们和雪乡里面没法比,他们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先喝上汤的是距离雪乡40余公里的二浪河。“近年来,景区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从事家庭旅馆经营的业户从最初的8户,发展为2017年的133户,居住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户有40余家,景区可同时接待游客3000余人,职工旅游业收入从初期的几千元,猛增为现在的几万元、十几万元。”雪乡景区官网文章介绍二浪河的发展情况时写道。

永安林场的从业者发愁未来的出路,而雪乡内的从业者则担忧雪乡的名誉。“二浪河、永安林场的民宿前面都写着雪乡,我们家往年都有在网上订房的,今年被订得少,我们一看,排在前面的都是永安和二浪河的。”王阿姨有些犯愁地说道,挂着雪乡的名字却没有被加强管理,“管吧不好管,不管影响一大片”。

多位雪乡内家庭旅馆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当地管委会管理一直很严格,但附近的永安林场因人流量较小,此前并未像雪乡内一样严格管理,如今,随着雪乡景区人流量的加大,分流到附近林场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管理成了摆在政府监管方面前的难题。

有专家指出,或许政府可以放开手,以逸待劳。“以资源整合、统一经营的集团化模式和店长制管理机制,代替多头个体经营,是’雪乡’这样的冰雪旅游景点创新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更好途径和持续良性发展的正确大方向。”创联智库(北京)农业研究院院长孙北国认为,民宿集团化经营已在国内外有了稳定的发展,在雪乡及附近的民宿集中区也不妨一试。

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被誉为“中国雪乡”的黑龙江省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传统林区。1999年,因林木资源减少,提出围绕“雪大、雪厚”发展以“中国雪乡”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

“雪乡”之美很快被一群摄影爱好者发现并传播出去。2008年后,雪乡游客开始大幅增加。据统计,2016年雪乡实现旅游产值2.3亿多元,直接带动当地餐饮收入3032万元、住宿收入3498万元、山货等购物收入5598万元,带动区域旅游相关产业收入5亿元。

红火后的“雪乡”开始出现“宰客”事件。2015年1月有网友曝光,当地一个“天价炕”住一夜价格达3200元,引起舆论关注,相关部门开始加大景区旅游环境整治力度。2018年初,来自游客的吐槽将著名东北冰雪景区“雪乡”推向风口浪尖。不断出现“宰客”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据了解,一些从事“雪乡”旅游的导游大多没有底薪,没有保险,就靠从游客身上获取利益。

冰雪旅游市场季节因素较强,导致商家急功近利心理;一些“黑导游”零底薪、无保障,催生了唯利是图心理;地区或部门间“九龙治水”似的监管,容易产生监管漏洞;不少游客缺乏维权意识和积极性,助长了商家“宰客”的嚣张气焰。这些都导致“宰客”事件多发。

当前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供给还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旅游市场诚信体系还不完备,法治意识较薄弱,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均有待完善和提高。

目前,黑龙江相关部门教育告诫经营冬季冰雪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守法诚信经营,严格导游管理。多部门将联合开展冬季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