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能仁古寺,黄陂有多少寺庙

能仁古寺,黄陂有多少寺庙

  • 发布:2025-11-07 09:34:04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能仁寺的寺庙简介

能仁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古老的寺院,深红色的山门围墙上,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唵啮”八个大字。是江西省九江市三大丛林之首,是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能仁寺旧名承天院。据载始建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唐大历年间重建。北宋庆历间,南宗南岳法系十二世白云端禅师来院主持。他一面鸠工庀材,扩建殿宇,一面开堂示讲,传灯阐教,一时众如云集,承天院亦声名藉甚。元至正十二年(1352)因战火而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建,弘治二年(1489)改为今名。清咸丰间又毁。现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是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据《九江能仁寺同戒录》和《德化县志》载:能仁寺原名承天院,创建于南朝梁武帝时代(502-527)。唐大历元年(766),有位白云法师云游至此,见寺院一片瓦砾,就结茅为居,募捐修整了大雄宝殿和大胜宝塔,从此香火不断。宋哲宗元祐六年,增建铁佛寺。元代以来废于战火。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弘治二年(1489)改承天院为能仁寺。明万历元年(1573)重建了藏经楼。直至清代,乾隆皇帝又赐给能仁寺《大清三藏经》,同治年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现存的寺院建筑,多为同治九年(1870)所建。

能仁寺的建筑依坡就势。寺内地势平坦,局部略有起伏。三面环坡,紫烟作屏。寺院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前中后三个院落,在中轴线上展开。

寺中的大胜宝塔,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标志。它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同治三年(1864)又修建。塔高43米,分七层六面,石凿成栱,砖砌牙檐。登高远眺,浔河风光尽收眼底。

能仁寺除了每日暮鼓晨钟外,还组建了佛乐团,拍摄过电视片《天音》。它的佛乐融南、北佛乐为一体,保持了肃穆、淡雅的风格。

开栅能仁寺位于哪里

开栅能仁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开栅能仁寺(第五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中

能仁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石碣记载,乐楼、关帝殿为清代重建。2002年村民集资对该寺进行了修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乐楼、关帝殿、正殿,关帝殿两侧建有耳殿,乐楼两侧建有东西侧门。现存正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遗构。

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柱头斗拱三踩单昂,蚂蚱头耍头。

关帝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前出卷棚顶抱厦,抱厦面宽一间,四檩卷棚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

乐楼石砌台基。高1.8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前歇山顶后卷棚式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楼之两侧各建东西侧门一座,石砌台基,面阔一间,进深四椽。一斗二升雕花拱,龙头耍头,东侧门额书“存浩气”,西侧门额书“显英气”。

西侧门两侧墙壁嵌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续捐文峪河水夫工食田碑2通,关帝殿西墙上嵌石碣1方。

能仁寺建筑是吕梁市现存较好的明清佛道合一的古寺庙。寺内正殿是吕梁市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之一,其建筑结构、用材、制作手法及梁架题记等,均与现存实物年代特征相吻合,是研究吕梁区域明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开栅村: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西依吕梁山,东、南与晋中平原接壤,北距省城太原仅60公里,夏汾高速公路纵贯村南,307过道横穿村镇,文峪河水库座落境内,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3000余户,11000多人,耕地面积3200亩。几十年来,勤劳、勇敢的开栅人民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历程,创造了平凡而伟大的业绩。五十年代,国务院曾授予我村由-亲笔提名的“

白云山能仁寺位置在哪里

白云山能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能仁寺位于白云山南面山麓登山公路的左侧。广州市白云山建设管理处1995年4月刻石《能仁寺简介》记载:“该寺由幻寄、惟中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按:1851—1874),其地即宋代之玉虹洞(又名‘玉虹涧’),涧上有小隐轩,为李昴英当年解职归隐于文溪(按:今长塘街)后,慕白云山之胜,在此疏泉凿石,辟地为亭,雅集友朋吟唱之所。”同治年间《番禺县志》卷二十四载:“能仁寺在白云寺东南,即旧玉虹洞故址,道光四年(按:1824)建寺,右有虎路泉。”1924年5月17日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在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古应芬以及邵元冲、黄惠龙、侍卫长马湘等十多人陪同下,浏览了白云山,并在能仁寺小憩。几天后,又返回能仁寺休养。1937年日军侵华,1938年10月广州沦陷,能仁寺被日军烧毁。1993年秋,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于原寺基位置上重建能仁寺,历时一年多竣工。

能仁寺从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前、中、后共有3座主体建筑,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慈云殿。大雄宝殿左侧建有六祖殿和地藏殿,右侧建有供游人香客小憩的小隐轩。整座能仁寺恢弘雄大,四面环山,树木茏葱,清静肃雅。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逾千平方米。

能仁寺的山门,为两柱一门一楼牌坊,五架人字顶,砖、木、石结构。门额为原石,正面阴刻“能仁古寺”,上款“咸丰元年(按:1851)孟冬毂旦”,落款“南海何庭修书”。背面门额阴刻行书“同登彼岸”。

天王殿前为宽阔的地坪,面积469平方米,地面铺砌边长0.60少的花岗岩打磨方砖,边缘三面砌有护栏,正面护栏下为石砌挡土坡墙,坡面用水泥塑出“无尘境界”4个红漆大字。

山门后为拾阶而上的幽径,通上前殿—天王殿。天王殿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回廊周匝。建筑平面总阔10.2米,总深6米,占地61.2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做法。素瓦盖面,灰色陶塑琉璃瓦筒,琉璃瓦当剪边。梁、柱以及屋顶均用钢筋混凝土捣制,四周檐下施以木斗_。正门上方悬挂黑漆木匾额,阴刻“金刚法界”4个行书金漆大字。正间前后开门口。两次间前后墙上安装木雕圆花窗,殿中正面供奉天王金漆塑像一尊,背面供奉韦驮金漆立像一尊。

中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回廊周匝。建筑平面总面阔23.4米,总进深15.3米,建筑占地面积35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九脊飞檐,正脊塑有三龙,中为蟠龙,左右为飞龙。飞檐上各塑一龙,龙头朝正脊,飞檐下各吊一个铜风铃,素瓦盖面,灰色陶塑琉璃瓦筒,琉璃瓦当剪边,四周檐下施以木斗_。梁、柱、屋顶均以钢筋混凝土捣制。

正间开大门口,大门上方悬挂黑漆木匾额,阴刻“大雄宝殿”4个隶书金漆大字。次间、梢间正面墙上安装“亚”字形木格窗棂,其余三面为砖砌墙体。大雄宝殿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周边地坪铺砌长0.60米的花岗岩打磨方砖,边缘砌筑石栏杆。正面石栏杆下为石砌挡土坡墙。殿内正中供奉三尊金漆立佛像,居中为释迦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两梢间分别供奉十八罗汉金漆像。

天王殿左右建有钟楼、鼓楼,各高两层,其建筑形制相似,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顶尖立陶塑飞龙,八脊飞檐,各吊一个铜风铃。四周檐下施以木斗_。首层砖砌墙体,长、宽各4米。第二层墙体四面安装有“亚”字形木格活动窗,每面四扇。外围回廊护栏。钟、鼓楼与天王殿以围墙相连。两边围墙各开一山门通内外,天王殿后建有一长走廊,连接钟鼓楼。

大雄宝殿左边为六祖殿和地藏殿,两殿相连,坐北朝南。面阔六间20.4米,进深两间8米,主殿前带轩廊。硬山顶,人字山墙,以通花陶塑砖装饰瓦脊,前坡顶为重檐,素瓦盖面,灰色陶塑琉璃瓦筒,琉璃瓦当剪边。梁、柱、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捣制。六祖殿正间为大门口,大门口上方悬挂黑漆木匾额,阴刻“六祖殿”3个金漆大字。两次间正面安置“亚”字形木格窗棂,其余三面砌砖墙。正间供奉六祖金漆立像。地藏殿与六祖殿相仿,殿中供奉地藏王金漆立像。大雄宝殿右边为玉虹涧、虎跑泉以及供游人香客小憩的隐轩。

清光绪二十四年,刘永福率黑旗军旧部驻营广州。重阳日携同僚往白云山游览,登峰远眺,抚时感世,不胜感慨。归营后,写下了这个奇特的“虎”字。其部属将之刻于能仁寺岩壁。

1999年7月27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主管,白云山管理局管理。

后殿为慈云殿,与大雄宝殿建筑相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回廊周匝。建筑平总面阔16.2米,总进深10.2米,占地面积165.24平方米。正间大门上方悬挂黑漆木匾额,阴刻“慈云殿”3个隶书金漆大字。殿内供奉观音菩萨金漆佛像及金童玉女像。慈云殿左上方为能仁寺后山门,可通往山顶公园,右方为茗静苑,后方紧靠绿树丛生的山坡,前方为开阔的地坪,慈云殿占地面积540平方米。殿前地坪边缘石栏杆下为石砌挡土坡墙。墙下有一泉眼,名为“甘露”。泉水不断涌出,漫出泉台地面。

在白云山能仁寺牌坊右侧岩壁上,为不规则的横长方形摩崖石刻,右方刻一草书“虎”字,体长约两米,是个象形大字。上面两颗大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上款书“光绪二十四年重阳日”,下款署“刘永福书”。

能仁寺遗址现属白云山管理局管理,供游人参观浏览。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白云山景区的鸣春谷景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

官方网站:http://www.baiyunshan.com.cn/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白云山风景区门票内

广州白云山

白云山鸣春谷

白云山摩星岭

白云山九龙泉

黄陂有多少寺庙

黄陂区境内寺庙观庵多达300余处。

?一、黄陂东部:

青云庵、三台寺、夏庙、沙庙、观音堂、白马寺、彭和寺、太子庙寺、老关庙、十字庙、白龙寺、太阳寺、万寿寺、观音殿、夏家寺、会龙庙、六银庙、社庙、黄氏庵、灵鹫庵、水时庙、鸣山庙、雨台山禅寺、吴家寺、永昌庵、城隍庙、李庙、水口寺、定镇庙、永福寺、东山寺、文兴寺、尔山庙、华师庙、舒家庙、波龙庙、傅家庙、东双庙、殷家庙。

二、黄陂南部:

东岳庙、马王庙、文昌宫、韩庙、孙亭庙、罗家庙、观音庙、盘龙庙、关王庙、茅庙、珍珠庙、肖家庙、新庙、三喜庙、朝阳寺、后庙、救命寺、许庙、龙王庙、郭王庙、良辰庙、铁佛寺、禅定寺、滠口寺、生洲寺、普济寺、允伏寺。

三、黄陂西部:

竹林寺、上古寺、下古寺、分伙寺、龙兴寺、凤仙寺、马鞍寺、华盖寺、宝塔寺、矿山寺、映月寺、朝阳寺、新庙、赶鸡寺、白庙、仰山庙、五显庙、晏公庙、肖公庙、大寺禅院、玉清观、思源观、罗汉寺、水口寺、鸡鸣寺、皇庙、青云寺、上庙、下庙、镇鸡寺、观音庙、太子寺、古佛寺、双泉寺、孝子庵、土主庵、永昌庵、麻母娘娘庙、西峰寺、土庙、杨庙、康都庙、祖师殿。

?

(竹林寺华中地区第一大金佛)

四、黄陂北部:

云盖寺、云封寺、塔儿寺、柏叶寺、顺山寺、羊角寺、金台寺、峰子寺、乳山寺、般若寺、瑙山寺、嵯峨寺、木兰寺、磨盘寺、北泉寺、真君寺、上庙、骑龙寺、朝阳寺、无影寺、桃花庙、高庙、茅庵、长生庵、达摩寺、大福(富)庵、素山寺、红莲寺、仁忠寺、梧桐寺、茶庙、王家庙、破庙、三司庙、老尔庙、清凉寺、三店庙、东泉寺、云引寺、万合庙、黄金庙、夫子庙、院鸡(基)寺、古潭寺、清圆寺、仙姑寺、拜香台、静山庙、经堂庙、广佑寺、甲山寺、白石庙、将军庙、仰天寺、姚岗庙、关帝庙、旋峰寺、仙台寺。

五、黄陂城区前川及周边:

东寺、西寺、大兴寺、古肖寺、武圣庙、城隍庙、木兰寺、木兰宫、火神庙、雪映寺、大生宫、大观音阁、关岳庙、火官庙、火烧庙、龙王庙、华严寺、甘露寺、桃花庙、真君庙、老观庙、双庙、枣树庙、乐善庵、杨什庙、六音庙、付家庙、陈太庙、马隍庙、大殷庙、药王庙。

能仁寺在哪里

能仁寺属于九江宗教旅游的著名景点。

在九江市庾亮南路,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深红色的山门围墙上,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_啮”八个大字。这就是九江三大丛林之首,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开放寺庙能仁寺。

能仁寺旧名承天院。据载始建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唐大历年间重建。北宋庆历间,南宗南岳法系十二世白云端禅师来院主持。他一面鸠工庀材,扩建殿宇,一面开堂示讲,传灯阐教,一时众如云集,承天院亦声名藉甚。元至正十二年(1352)因战火而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建,弘治二年(1489)改为今名。清咸丰间又毁。现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

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势,纵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双阳桥、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等建筑,寺内殿宇栉比,佛像庄严。犹为引人入胜的是富有神奇特色的“能仁八景”。这八景是:大胜塔、石船、雨穿石、双阳桥、诲尔泉、铁佛、冰山、雪洞。

大胜塔,明洪武十二年(1379)建。清咸丰三年(1853)被拆毁三层,同治九年(1870)由九江兵备巡道景福倡修。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楼阁式,通高42.26米。塔门朝西,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此种塔梯结构在我国众多的古塔中,仅为一例。登塔眺望,浔城风光尽收眼底,匡庐雄姿历历在目。

石船,槽状。长一丈五、宽尺余,侧面有铭记,凿于北宋庆历六年。相传宋元祜间,寺僧梦见一面目奇古的铁佛托梦于他,将乘石船浮江至浔阳。次日寺僧至江边迎接,果有铁佛乘石船泊岸,遂找人搬入寺内供奉。铁佛渡江便成为能仁寺一个有趣的佛教故事。现飞来石船放在天王殿东侧的水池中,船上坐一赤膊跣足,面貌奇古的铁佛。

铁佛,生铁铸就。十年浩劫中被毁,现置于石船中的铁佛,是用水泥雕塑而成。

双阳桥,位于新旧天王殿之间,为一座三孔拱桥。它跨于人工开凿的放生池上,造型平稳简雅。池周围有石栏。桥将池分为东西两半。相传每当夕阳西沉,立于池东可观赏到池中有双日倒影,故名。

雨穿石,呈长方形,长、宽二尺余,高三尺。正面雕有云头花饰,底部有铭文,为北宋庆历三年所凿。上面一漏斗形洞穴,传因久置檐下为雨水滴成,故名。这种雨滴石穿的奇物,是鼓励人们锲而不舍的一面镜子。

诲尔泉,为一水井,坐落在大雄宝殿后。口径约一尺,深三尺。水质清凉甘冽,被僧徒视为仙水。相传寺中长老常于此讲经说法,僧众饮“仙水”听教诲。

冰山、雪洞原为两座小山。传说一座能喷冻雨,一座能冒雪花。1931年法国传教士强占寺院东边土地建修道院时被破坏。寺僧搬来两块残石,沿用原来名称,置于铁佛殿院内。

近年来,能仁寺为了弘扬祖国的佛教文化,组织了一个佛教乐团,能演奏整套殿堂唱念、诜偈、古典佛曲及南北部分佛曲,能做中型音乐佛事。几年来,该乐团到许多大城市和名山古刹演奏,深受佛教僧众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能仁寺属于哪里

能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能仁寺位于位于大龙湫景区锦溪岩畔,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能仁寺初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南宋以后,能仁寺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鼎盛时期,有僧人三百,香客每日千人,成为全国30所最著名寺院之一。

寺中有一大铁镬,高1.38米,直径2.4米,镬重18500公斤,系1092年(北宋元_七年)所铸,所以又称大镬寺。此寺虽然多次遭受兵燹逐渐衰败,但历代高僧大德的薪火传承,为能仁寺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雁荡山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

地址: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区大龙湫景区锦溪岩畔

类型:古迹寺庙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