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基里巴斯廉价的女人,基里巴斯为什么中国人多

基里巴斯廉价的女人,基里巴斯为什么中国人多

  • 发布:2025-09-03 10:17:48
  • 4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1986年属虎一生三大劫难,属虎的女人有几个坎

1986年属虎一生三大劫难

今年六月,在一次偶然的新闻浏览过程中,一条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西孟加拉邦,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疫情造成的封城防疫,给当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被老虎吃掉的人数发生明显上升。

西孟加拉邦是全世界更大的红树林孙德尔本斯的其中一部分所在地。过去两年里,气候和造成的双重打击使得红树林的居民们同时失去了农业收成和打工收入,不得不增加进入红树林去捕鱼的次数,并因此越来越频繁地成了同样是红树林原住民的孟加拉虎的猎物。

出于对“2022年还有老虎”消息的吃惊,我决定去问问此前世界说的朋友、曾参与过一期气候问题群访的孟加拉国年轻人沙欣,他同样孙德尔本斯,家乡在红树林位于孟加拉国的那一侧。

没有想到,对于“你身边有没有过认识的人被老虎吃掉了”这样一个堪称惊悚的问题,沙欣毫不迟疑地给了我一个肯定答案,看上去反应甚至有些过于平静——他说,这种事在他身边“如此之多”。我猜想他没有说出来的下半句是,所以已经没什么好吃惊的了。

以下是根据沙欣和其他孟加拉究者的讲述,得到的属于孟加拉国红树林内的故事。

红树林与林中虎

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横跨和孟加拉两国,现存总面积超过10000公里,约六成位于孟加拉国。尽管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受到经济和林木砍伐的强烈影响,但直到目前,它仍是全世界更大的红树林,其中生活着孟加拉虎一个特殊的分支:红树林生长于河口潮间带,其中很例面积位于水下,还面临持续的海潮冲刷。比起其他南亚和东南亚丛林中的同类,这里的孟加拉虎体型更小,种群密度更高,也更习惯于在水中活动。在一些资料中,它们被称为“孙德尔本斯虎”,这是全球已知唯一一群生活在红树林内的虎。(注一)

然而,红树林不止是野生动物的家园。自十八世纪末人类开始迁居红树林起,至今孙德尔本斯红树林区域内总人口已超过720万,并且仍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随着人类不断迁入和繁衍,自有文献记载起,孙德尔本斯的老虎就以“食人虎”著称,有学者认为现始之前这里每年都有大体稳定的50-60人成为老虎的猎物。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为什么红树林的老虎攻击性如此之强——这也是全球已知范围内唯一一种会主动捕猎人类的虎,这也许与红树林环境特殊、老虎无法依靠正常手段标记领地有关,但也可能不过是食物链中理所当然的一环。近年有研究认为,人类在它们的整体食物中大约占据3%比例。

一只被救助的孙德尔本斯虎的放归瞬间/络

物产丰饶、空间广大的孙德尔本斯,对于人类来说仍是不可取代的经济。直到现在,大量生活拮据的本地农民仍然要靠红树林维持基本生活——除了家门口有限的耕地,红树林还提供了建筑材料和生活燃料,此外,进入红树林伐木、捕鱼和割蜂蜜来换取微薄收入,是他们不多的赚钱机会。疫情来临之前的超过半个世纪,孙德尔本斯在两国宏济中也一直占有关键地位,周边地区木材、渔猎、农业甚至旅游业,都以庞大的红树林为基础。面对猛烈的经济压力,1970-2010年,孙德尔本斯红树林面积几乎丧失了50%。

第三个问题海洋:由于恒河上游用水量、水利工程和地形条件的变化,近年来孟加拉国一侧的三角洲地区淡水注入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速度不断加快,海水倒灌日益频繁,红树林内的盐碱化问题也因此日益严重。土地肥力和产出的下降在人类活动一侧加剧了农民生计压力,在动物活动一侧则改变了植被和地貌,进而影响到了动物种群数量和生态循环——拍岸的海水,仍在迫使人与虎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彼此重合。

葬身虎口的人

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保护措施的加强,***于虎吻的人数比之一两个世纪之前已有明显下降,但问题始终存在:根据的不完全统计,从1970年到2022年,西孟加拉邦有近四千人***于老虎,其中2010-2022年仅记录就有52人***亡,还有更多的被隐瞒了——早在1973年就在这里设立了老虎保护区,进入保护区是的,幸存者担心遭遇司法追究。

对比,孟加拉国的数据更为模糊,但考虑到更为严峻的贫困形势和更多的老虎分布,这一数字极有可能还要更高:同样由完成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孟加拉国Satkhira地区五个行政单位在2000-2012的12年间,***于虎口的人数就达到313人。

13个人的老虎T-1于2022年11月被射杀,然后送往格瑞瓦达动物拯救中心验尸/络

“有很多很多。”沙欣不能确定究竟有多少人遭遇过,但表示这样的事情在身边极为常见,“有人***了,有人失去了胳膊或腿,他们都是我住得很近的邻居。”他说,“还有很多人,成了‘老虎’。”

“老虎”是孙德尔本斯的一个特有名词,用于指代那些丈夫葬身虎口后被留下来的妻子。2022年2月达卡大学两位女性研究者共同发表的一项针对“老虎”群体的研究指出,由于在孟加拉国,当地人相信发生老虎的原因是家里的女性携带厄运,“老虎”不可避免地将会陷入污名化与孤立境地:出于害怕沾染到“厄运”的考虑,没有人会跟她们说话。

与此同时,传统村庄里绝大多数能够换取生计的工作都属于男性,而对于红树林的依赖程度与家庭贫困程度成正比,与农业所获则成反比。这意味着,最容易遭遇的是那些无地的男性,他们往往也是家庭中唯一有收入的人。所有这些因素造成的二次乃至三次伤害,已经将老虎变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而在另一边,随着栖息地不断遭到侵蚀,红树林续人类的老虎并没有过得更好:由于严重缺乏研究,孙德尔本斯的老虎还剩下多少,眼下无法准确估计,但在不考虑重复记录的情况下,目前两国的统计数字相加大约为不到200只,比起十五年前已经至少下降了60%。(注二)

“人们需要其他生计”

恐惧生了。在孙德尔本斯,本地中的森林女神“邦比比”在神话中对抗化身为虎的恶,在现实中则被相信会进入红树林的免受老虎攻击,与此同时,另一位虎神“达克辛雷”则被相信能够管辖老虎的行为,因此同样得到每一个进入红树林的人的敬拜。代表着老虎的厄运从未远离,而除了将愤怒和恐惧诉明,这里的居民没有想到其他避免厄运的方式。

孙德尔本斯当地、森林女神“邦比比”/Wikipedia

“人们没有其他选择,”沙欣说,“我们需要其他的谋生途径,但是我们没得选。”

在海水倒灌、淡水流失、土壤盐碱化开始加剧的最初几年,养虾曾经成为这里农民的普遍谋生选项,虾苗对于盐的耐受力高于农作物,这使得那些无法继续耕作的盐碱化土地有了新的用途。然而,这种新的尝试很快被证明只是饮鸩止渴:含盐程度更高的虾田,会造成周边其他耕地更严重的盐碱化,而当所有农民都被迫卷入到放弃耕种改行养虾的浪潮中去,三角洲的淡水盐度之高,已经连虾苗也无法生存。更新的选择是盐碱耐受度更高的海蟹养殖——但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更大的噩梦的开始。

淡水不“淡”的问题也已经威胁到了红树林居民的基本健康,近年来,本地高血压等慢发病率居高不下,普遍认为这与饮用水中盐度过高有直接关系。

在现实的经济困境面前,离开红树林成了首要选择。无论在还是孟加拉国。红树林内的大部分家庭都要依赖于外出打工的成员汇回的钱维持生活。据沙欣回忆,此前两国边境,无论目的是探亲、旅行、经商还是打工,都有人频繁往来于国界线两侧。孟加拉国与之间的跨国旅行也是全球最廉价的路线之一:路费可以低至仅3美元。

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日益频繁,红树林内生态恶化,海平面上升又吞噬了沿岸土地,各种原因造成的失地农民变得越来越多,也迫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另一种生活。

然而,疫情使得这条路如今也岌岌可危。

彼此叠加的灾难

2022年4月,疫情扩散到南亚,一年后的2022年4月,德尔塔株又引发新一轮疫情爆发,孙德尔本斯大批在外务工者要么被迫回到家乡,要么困守在家无法继续工作。

几乎同一时间降临的,还有两场异常的热带气旋:2022年5月的Amphan与2022年5月的Yaas。

热带气旋“Yaas”来临后的孙德尔本斯/络

时隔数月,沙欣与他的邻居提及Yaas来临时的场景,仍然显得心有余悸。孟加拉国林业部门称,这场热带气旋在孙德尔本斯区域内引发了过去十四年来最严重的洪水,倒灌的海水侵入了红树林内54个淡水湖泊中的53个,致使无论野生动物还是本地居民都一度面临无水可用局面,由于大量房屋和耕地被毁,当地人本就拮据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红树林越来越像最后的生计。

而即使在风暴平息、洪水褪去的现在,洪灾在红树林内造成的生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属未知——已知的现象之一是,2007年台风“西达尔”过后,由于孟加拉国一侧生态遭到严重,失去了原有食物的老虎开始转向并造成了更多的人员伤亡。

“什么都没有做。”回顾过去两年接踵而来的灾难,沙欣说,相对而言,反倒是前来调查和保护红树林以及野生动物的,为当地人提供了一些有限的帮助。

同样是在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面临巨胁的地区,当太平洋上的岛屿图瓦卢、斐济和基里巴斯一再成为气候难民、和气候变化的热点,聚居人口高达数百万的孙德尔本斯诸岛,还远未它所应得的注意。

即将沉没的孟加拉国

1995年,曾有人在柏林装饰隆重的大会议室现场愤怒地起来,通知在场的发达代表:“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我们的无法居住,我们将靠我们的双脚,一直走进各位的会客厅里去。”

这位发言人名叫AtiqRahman,孟加拉国先进研究中心。自1985到1995的十年,孟加拉国连续遭遇了两次致命洪水和两次特大台风,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即使在当时,对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建模模型也已经表明,在全球变暖引起的种种灾难性后果面前,孟加拉国因地理和水文条件,处于最为脆弱的极少数之列。

IPCC就孟加拉国海平面上升威胁进行的模型估算/IPCC

在1995年,一切听起来还像是一个末日幻想,一种耸人听闻的杞人忧天,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进程的谈判已经进行了数年,但始终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美国坚持全球同步削减排放的“公平”减排,因此一再否决了涉及减排的协议。

2022年,气候问题开始成为全球从到层面,每一个人都必须正视的严峻风险,看上去,谈判终于有了根本改善。然而在孟加拉国,事情已经在一步步地滑向绝境:孟加拉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正在被海洋吞噬。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孙德尔本斯已有贝德福德、洛哈查拉、卡巴斯加迪和苏帕里班加四个岛屿沉入海中,超过6,000个家庭无家可归。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里,古拉马拉岛的八个村庄又有四个已经沉入水下。最近几年,每年抵达孟加拉首都达卡成为贫民窟成员的外来者高达40万,其中绝大多数原因与气候灾害相关,由于无法承受如此之快的人口增长,达卡的市政管理同样面临崩溃。而在沙欣生活的村庄,能够正常耕种的土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当气候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无法预测,这里的居民距离成为气候难民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红树林中的老虎距离灭绝,还有多久?(责编/张希蓓)

注释:

1.孙德尔本斯红树林之内的虎显著小于陆地孟加拉虎,其雄性个体体重可低至后者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长期在浅水和沼泽中活动,有大量潜水和长距离游泳记录。由于在身体特征和活动方式上与陆地孟加拉虎呈现出明显区别,有一种猜想认为孙德尔本斯虎是一个***的亚种,但迄今为止仍缺乏遗传学研究证据。

2.这一计算方式较为乐观但极不精确,观测表明孙德尔本斯虎会频繁穿越印孟国界,有观点认为整个孙德尔本斯红树林地区尚存的虎仅为100头上下。

归原,谢绝商用

如需请私信

@世界说的小世儿

以上就是与1986年属虎一生三大劫难相关内容,是关于老虎的分享。看完属虎的女人有几个坎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用英语单词

(1)

AFAfgan阿富汗

ALAlbania阿尔巴尼亚

ADAndorra安道尔

AOAngola安哥拉

AIAngola安圭拉

AQAntarctica南极洲

AGNtiguaandBarbuda安提瓜和巴布达

ARArgentina阿根廷

AMArmenia亚美尼亚

AWAruba阿鲁巴

AUAustralia澳大利亚

ATAustria奥地利

AZAzerbaijan阿塞拜疆

AEUnitedArabEmirates阿联酋

BSBahamas巴哈马

BHBahrain巴林

BDBangladesh孟加拉

BBBarbados巴巴多斯

BYWhiteRussia白俄罗斯

BZBelize伯利兹

BEBelgium比利时

BJBenin贝宁

BMBermuda百慕大

BTBhutan不丹

BOBolivia玻利维亚

BABosniaHercegovina波黑

BWBotswana博茨瓦纳

BVBouvetIsland布维岛

BRBrazil巴西

BNBruneiDarussalam文莱

BGBulgaria保加利亚

BFBurkinaFaso布其纳法索

BIBurundi布隆迪

BYByelorussianSSR白俄罗斯

CMCameroon喀麦隆

CACanada加拿大

CVCapeVerde,Republicof佛得角

CFTheCentralAfricanRepublic中非共和国

CLChile智利

CNChina中国

CXChristmasIsland圣诞岛

CCCOCOSIslands可可岛

COColombia哥伦比亚

CHSwitzerland瑞士

CGCongo刚果

CKCookIsland库克群岛

CRCostarica哥斯达黎加

CILvoryCoast象牙海岸

CUCuba古巴

CYCyprus塞浦路斯

CZCzechRepublic捷克共和国

DKDenmark丹麦

DJDjibouti吉布提

DMGominica多明哥

DEGrmany德国

DODominica多米尼加

DZAlgeria阿尔及利亚

ECEcuador厄瓜多尔

ECEcuador厄瓜多尔

EGEgypt埃及

EHWestSahara西撒哈拉

ESSpain西班牙

EEEstonia爱沙尼亚

ETEthiopia埃塞俄比亚

FJFiji斐济

FKFalklandIslands福克兰群岛

FIFinland芬兰

FRFrance法国

FMMicronesia密克罗尼西亚

GAGabon加蓬

GQEquatorialGuinea赤道几内亚

GFFrenchGuiana法属圭亚那

GMGambia冈比亚

GEGeorgia格鲁吉亚

GHGhana加纳

GIGibraltar直布罗陀

GRGreece希腊

GLGreenland格陵兰

GBUnitedKingdom英国

GDGrenada格林纳达

GPGuadeloupe瓜德罗普

GUGuam关岛

GTGuatemala危地马拉

GNGuinea几内亚

GWGuinea-Bissau几内亚比绍

GYGuyana圭亚那

HRCroatia克罗地亚

HTHaiti海地

HNHonduras洪都拉斯

HKHongKong中国香港

HUHungary匈牙利

ISIceland冰岛

INIndia印度

ID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IRIran伊朗

IQIraq伊拉克

IOBritishIndianOceanTerritory英联邦的印度洋领域

IEIreland爱尔兰

ILIsrael以色列

ITItaly意大利

JMJamaica牙买加

JPJapan日本

JOJordan约旦

KZKazakstan哈萨克斯坦

KEKenya肯尼亚

KIKiribati基里巴斯

KPNorthKorea朝鲜

KRKorea韩国

KHCambodia柬埔寨

KMComoros科摩罗

KWkuwait科威特

KGKyrgyzstan吉尔吉斯斯坦

KYCaymanIslands开曼群岛

LALaos老挝

LKSriLanka斯里兰卡

LVLatvia拉托维亚

LBLebanon黎巴嫩

LSLesotho莱索托

LRLiberia利比里亚

LYLibya利比亚

LILiechtenstein列支敦士登

LTLithuania立陶宛

LULuxembourg卢森堡

LCSt.Lucia圣卢西亚

MOMacao中国澳门

MGMalagasy马达加斯加

MWMalawi马拉维

MYMalaysia马来西亚

MVMaldives马尔代夫

MLMali马里

MTMalta马尔他

MHMarshallIslands马绍尔群岛

MQMauritania

MR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

MUMauritius毛里求斯

MXMexico墨西哥

MDMoldova,Republicof摩尔多瓦

MCMonaco摩纳哥

MNMongolia蒙古

MSMontserrat

MAMorocco摩洛哥

MZMozambique莫桑比克

MMBurma缅甸

MPNorthernNarianaIslands

NANamibia纳米比亚

NRNaura瑙鲁

NPNepal尼泊尔

NLNetherlands荷兰

NTNeutralZone

NCNewCaledonia新喀里多尼亚

NZNewZealand新西兰

NINicaragua尼加拉瓜

NENiger尼日尔

NGNigeria尼日利亚

NUNiue纽埃

NFNorfolkIsland

NONorway挪威

OMOman阿曼

PKPakistan巴基斯坦

PFFrenchPolynesia法属玻里尼西亚

PWPalau帕劳

PAPanama巴拿马

PGPapua,Territoryof巴布亚新几内亚

PYParaguay巴拉圭

PEPeru秘鲁

PHPhilippines菲律宾

PNPitcairnIslands皮特开恩群岛

PLPoland波兰

PTPortugal葡萄牙

PRPuertoRico波多黎各(美)

QAQatar卡塔尔

RORomania罗马尼亚

RURussia俄罗斯联邦

RWRwanda卢旺达

SVElSalvador萨尔瓦多

SHSt.Helena圣赫勒那

SMSanMarino圣马力诺

STSaoTomeandPrincipe圣多美与普林西比

SASaudiArabia沙特阿拉伯

SNSenegal塞内加尔

SCSeychelles塞舌尔

SLSierraleone塞拉利昂

SGSingapore新加坡

SKSlovakia斯洛伐克

SISlovene斯洛文尼亚

SBSolomonIslands所罗门群岛

SOSomali索马里

SDSudan苏丹

SRSurinam苏里南

SZSwaziland斯威士兰

SESweden瑞典

SYSyria叙利亚

SUUSSR(formerly)苏联(前)

TDChad乍得

TFFrenchSouthernTerritoties法属南方领土

TWTaiwan中国***

TJTsjikistan塔吉克斯坦

TZTanzania坦桑尼亚

THThailand泰国

TGTogo多哥

TKTokela托克劳

TOTonga汤加

TTTrinidadand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TNTunisia突尼斯

TRTurkey土尔其

TPEastTimor东帝

TMTurkomanstan土库曼斯坦

TCTurksandCaicosIslands

TVTuvalu图瓦卢

UGUganda乌干达

UAUkiain乌克兰

UKEngland英国(正式代码为GB)

USAmerica美国

UM美国边远小岛

UYuruguay乌拉圭

UZUzbekstan乌兹别克斯坦

VAVatican梵蒂冈(罗马教庭)

VEVenezuela委内瑞拉

VNVietnam越南

VGVirginIslands(British)不列颠岛(英)

VIViginIslands(U.S.)不列颠岛(美)

WSWesternSamoa西萨摩亚

YEYemen也门

YUYugoslavia南斯拉夫

ZASouthAfrica南非

ZRZaire扎伊尔

ZMZambia赞比亚

ZWZimbabwe津巴布韦

(2)

red(红),white(白),black(黑),green(绿),yellow(黄),blue(蓝),purple(紫),gray(灰),brown(棕),tan(褐色),syan(青色)

palegoldenrod苍麒麟色

palegreen苍绿色

paleturquoise苍绿色

palevioletred苍紫罗蓝色

pansy紫罗兰色

papayawhip番木色

peachpuff桃色

peru秘鲁色

pin***红

plum杨李色

powderblue粉蓝色

purple紫色

red红色

rosybrown褐玫瑰红

royalblue宝蓝色

rubine宝石红

saddlebrown重褐色

salmon鲜肉色

salmonpink橙红色

sandybeige浅褐色

sandybrown沙褐色

sapphire宝石蓝

scarlet猩红色

seagreen海绿色

seashell海贝色

shockingpink鲜粉红色

sienna赭色

silver银白色

skyblue天蓝色

slateblue石蓝色

slategray灰石色

smokygray烟灰色

snow雪白色

springgreen春绿色

steelblue钢蓝色

stone石色

tan茶色

teal水鸭色

thistle蓟色

tomato番茄色

turquoise青绿色

turquoiseblue翠蓝色

violet紫色

wheat浅黄色

white白色

whitesmoke烟白色

winered葡萄酒红

yellow黄色

yellowgreen黄绿色

与英文颜色相对应的中文(tianshuichina)

beige米色

black黑色

brown咖啡色

cream雪白

khaki卡其色

grey灰色

navy丈青色

offwhite灰白色

palegoldenrod苍麒麟色

palegreen苍绿色

paleturquoise苍绿色

palevioletred苍紫罗蓝色

pansy紫罗兰色

papayawhip番木色

peachpuff桃色

peru秘鲁色

pin***红

plum杨李色

powderblue粉蓝色

purple紫色

red红色

rosybrown褐玫瑰红

royalblue宝蓝色

rubine宝石红

saddlebrown重褐色

salmon鲜肉色

salmonpink橙红色

sandybeige浅褐色

sandybrown沙褐色

sapphire宝石蓝

scarlet猩红色

seagreen海绿色

seashell海贝色

shockingpink鲜粉红色

sienna赭色

silver银白色

skyblue天蓝色

slateblue石蓝色

slategray灰石色

smokygray烟灰色

snow雪白色

springgreen春绿色

steelblue钢蓝色

stone石色

tan茶色

teal水鸭色

thistle蓟色

tomato番茄色

turquoise青绿色

turquoiseblue翠蓝色

violet紫色

wheat浅黄色

white白色

wheat土黄色

whitesmoke烟白色

winered葡萄酒红

yellow黄色

yellowgreen黄绿色

(3)

1.clothes衣服,服装

2.wardrobe服装

3.clothing服装

4.habit个人依习惯.身份而着的服装

5.ready-madeclothes,ready-to-wearclothes成衣

6.garments外衣

7.townclothes外衣

8.double-breastedsuit双排扣外衣

9.suit男外衣

10.dress女服

11.tailoredsuit女式西服

12.everydayclothes便服

13.three-piecesuit三件套

14.trousseau嫁妆

15.layette婴儿的全套服装

16.uniform制服

17.overalls工装裤

18.rompers连背心的背带裤

19.formaldress礼服

20.tailcoat,morningcoat大礼服

21.eveningdress夜礼服

22.dresscoat,tails燕尾服,礼服

23.nightshirt男式晚礼服

24.dinnerjacket无尾礼服(美作:tuxedo)

25.fulldressuniform礼服制服

26.frockcoat双排扣长礼服

27.gown,robe礼袍

28.tunic长袍

29.overcoat男式大衣

30.coat女大衣

31.topcoat夹大衣

32.furcoat皮大衣

33.three-quartercoat中长大衣

34.dustcoat风衣

35.mantle,cloak斗篷

36.poncho篷却(南美人的一种斗篷)

37.sheepskinjacket羊皮夹克

38.pelisse皮上衣

39.jacket短外衣夹克

40.anorak,dufflecoat带兜帽的夹克,带风帽的粗呢大衣

41.hood风帽

42.scarf,muffler围巾

43.shawl大披巾

44.knittedshawl头巾,编织的头巾

45.furstole毛皮长围巾

46.muff皮手筒

47.housecoat,dressinggown晨衣(美作:duster)

48.shortdressinggown短晨衣

49.bathrobe浴衣

50.nightgown,nightdress女睡衣

51.pyjamas睡衣裤(美作:pajamas)

52.pocket衣袋

53.lapel(上衣)翻领

54.detachablecollar假领,活领

55.wingcollar硬翻领,上浆翻领

56.V-neckV型领

57.sleeve袖子

58.cuff袖口

59.buttonhole钮扣孔

60.shirt衬衫

61.blouse紧身女衫

62.T-shirt短袖圆领衫,体恤衫

63.vest汗衫(美作:undershirt)

64.poloshirt球衣

65.middyblouse水手衫

66.sweater运动衫

67.short-sleevedsweater短袖运动衫

68.roll-necksweater高翻领运动衫

69.round-necksweater圆领运动衫

70.suit,outfit,ensemble套服

71.twinset两件套,运动衫裤

72.jerkin猎装

73.kimono和服

74.ulster一种长而宽松的外套

75.jellaba,djellaba,jelab带风帽的外衣

76.cardigan开襟毛衣

77.mac,mackintosh,raincoat橡胶雨衣

78.trousers裤子

79.jeans牛仔裤

80.shorttrousers短裤

81.knickers儿童灯笼短裤

82.knickerbockers灯笼裤

83.plusfours高尔夫球裤,半长裤

84.braces裤子背带(美作:suspenders)

85.turnup裤角折边,挽脚

86.breeches马裤

87.belt裤带

88.skirt裙子

89.dividedskirt,splitskirt裙裤

90.underskirt内衣

91.underwear,underclothes内衣裤

92.underpants,pants内衣裤(美作:shorts)

93.briefs短内裤,三角裤

94.panties女短内裤

95.knickers女半短内裤,男用灯笼短裤

96.brassiere,bra乳罩

97.corselet紧身胸衣

98.stays,corset束腰,胸衣

99.waistcoat背心

100.slip,petticoat衬裙

101.girdle腰带

102.stockings长袜

103.suspenders袜带(美作:garters)

104.suspenderbelt吊袜腰带(美作:garterbelt)

105.socks短袜

106.tights,leotard紧身衣裤

107.handkerchief手帕

108.bathingtrunks游泳裤

109.bathingcostume,swimsuit,bathingsuit游泳衣

110.bikini比基尼泳衣

111.apron围裙

112.pinafore(带护胸)围裙

113.shoe鞋

114.sole鞋底

115.heel鞋后跟

116.lace鞋带

117.moccasin鹿皮鞋

118.patentleathershoes黑漆皮鞋

119.boot靴子

120.slippers便鞋

121.sandal凉鞋

122.canvasshoes,ropesoledshoes帆布鞋

123.clog木拖鞋

124.galosh,overshoe套鞋

125.glove手套

126.tie领带(美作:necktie)

127.bowtie蝶形领带

128.cravat领巾

129.cap便帽

130.hat带沿的帽子

131.bowlerhat圆顶硬礼帽

132.tophat高顶丝质礼帽

133.Panamahat巴拿马草帽

134.beret贝蕾帽

135.peakedcap,capwithavisor尖顶帽

136.broad-brimmedstrawhat宽边草帽

137.headdress头饰

138.turban头巾

139.naturalfabric天然纤维

140.cotton棉

141.silk丝

142.wool毛料

143.linen麻

144.syntheticfabric混合纤维

145.acryl压克力

146.polyester伸缩尼龙

147.nylon尼龙

148.worsted呢料

149.cashmere羊毛

150.patterns花样

151.tartanplaid格子花(美作:tartan)

152.dot圆点花

153.stripe条纹

154.flowerpattern花纹花样

155.veil面纱

156.shirt衬衣

157.T-shirtT恤

158.blouse上衣

159.boot靴子

160.cap帽子

161.cloth布料

162.clothes衣服

163.coat外套

164.dress连衣裙

165.hat帽子

166.jacket夹克

167.jeans牛仔裤

168.overcoat大衣

169.scart围巾

170.shoe鞋子

171.shorts短裤

172.skirt裙子

173.sock袜子

174.suit套装

175.sweater毛衣

176.tie领带

177.trousers长裤

178.uniform制服

179.vest背心

衣服(garmentorApparel)

1.大衣-parka

2.外套-coat

3.夹克-Jacket

4.衬衫-Blouse,shirt

5.胸衣-Bra

6.内裤-Breif/Boxer

7.套装-Dress

8.睡衣-nightwear/Pyjama

9.短裤-Shorts/Bermuda

10.皮衣-LEATHERGARMENT

11.裙子-Shirt

12.裤子-Trousers/pants

13.牛仔-Jeans

14.家居服-Homewear

15.泳装-Swimmer

16.连体服-overall

17.紧身衣-Tight

18.T恤-Tshirt

19.POLO恤-POLO

20.拖鞋-Slipper

21.鞋-Shoes

26.WEAR

27.衣服(garmentorApparel)

28.大衣-parka

29.外套-coat

30.夹克-Jacket

31.衬衫-Blouse,shirt

32.胸衣-Bra

33.内裤-Breif/Boxer

34.套装-Dress

35.睡衣-nightwear/Pyjama

36.短裤-Shorts/Bermuda

37.皮衣-LEATHERGARMENT

38.裙子-Shirt

39.裤子-Trousers/pants

40.牛仔-Jeans

41.家居服-Homewear

42.泳装-Swimmer

43.连体服-overall

44.紧身衣-Tight

45.T恤-Tshirt

46.POLO恤-POLO

47.拖鞋-Slipper

48.鞋-Shoes

(4)

almond杏仁

apple苹果

applecore苹果核

applejuice苹果汁

appleskin苹果皮

apricot杏子

apricotflesh杏肉

apricotpit杏核

arecanut槟榔子

banana香蕉

bananaskin香蕉皮

bargainprice廉价

beechnut山毛榉坚果

Beijingfloweringcrab海棠果

bitter苦的

bitterness苦味

bitterorange酸橙

blackberry黑莓

cannedfruit罐头水果

carambola杨桃

cherry樱桃

cherrypit樱桃核

cherrypulp樱桃肉

chestnut栗子

Chinesechestnut板栗

Chinesedate枣

Chinesegooseberry猕猴桃

Chinesewalnut山核桃

coconut椰子

coconutmilk椰奶

coconutwater椰子汁

coldstorage冷藏

coldstore冷藏库

crisp脆的

cumquat金桔

damsonplum西洋李子

Dangshanpear砀山梨

date枣

datepit枣核

decayedfruit烂果

downypitch毛桃dryfruit干果

duke公爵樱桃

early-maturing早熟的

fig无花果

filbert榛子

firstclass一等地,甲等的

flatpeach蟠桃

flavour味道

flesh果肉

fleshfruit肉质果

fresh新鲜的

freshlitchi鲜荔枝

fruiterer水果商

fruitinbags袋装水果

fruitknife水果刀

fruitsoftheseason应时水果

gingko白果,银杏

givefullweigh分量准足

giveshortweight短斤缺两

grape葡萄

grapejuice葡萄汁

grapeskin葡萄皮

grapestone葡萄核

greengage青梅

Hamimelon哈密瓜

Hard坚硬的

haw山楂果

hawthorn山楂

hazel榛子

honeypeach水蜜桃

inseason应时的

juicy多汁的

juicypeach水蜜桃

jujube枣

kernel仁

kumquat金桔

late-maturing晚熟的

lemon柠檬

litchi荔枝

litchirind荔枝皮

longan桂圆,龙眼

longanpulp桂圆肉,龙眼肉

loguat枇杷

mandarine柑桔

mango芒果

mature成熟的

morello黑樱桃

muskmelon香瓜,甜瓜

navelorange脐橙

nut坚果

nutmeat坚果仁

nutshell坚果壳

oleaster沙枣

olive橄榄

orange柑桔

orangepeel柑桔皮

papaya木瓜

peach桃子

pear梨

perishable易腐烂的

pineapple菠萝

plum李子

plumcot李杏

pomegranate石榴

pomelo柚子,文旦

redbayberry杨梅

reducedprice处理价

ripe成熟的

rottenfruit烂果

seasonable应时的

seedlessorange无核桔

special-grade特级的

strawberry草莓

sultana无核小葡萄

superfine特级的

tangerine柑桔

tart酸的

tender嫩的

tinnedfruit罐头水果

unripe未成熟的

walnut胡桃,核桃

walnutkernel核桃仁

waterchestnut荸荠

watermelon西瓜

(5)

Tiger老虎

Giraffe长颈鹿

Lion狮子

Deer鹿

Leopard豹

Monkey猴子

Elephant大象

Chimpanzees黑猩猩

Horse马

Bear熊

Donkey驴

Kangaroo袋鼠

Ox牛

Hedgehog刺猬

Sheep绵羊

Rhinoceros犀牛

Dog狗

Camel骆驼

Cat猫

Hippopotamus河马

Pig猪

Crocodile鳄鱼

Chicken鸡肉

Snake蛇

Rabbit兔子

Frog青蛙

Duck鸭子

Tortoise乌龟

Goose鹅

Fox狐狸

Panda熊猫

Squirrel松鼠

Zebra斑马

Mouse老鼠

Wolf狼

Peacock(雄)孔雀

Owl猫头鹰

Sparrow麻雀

TocotoucanMissma这个字典里没有

shrimp虾

Dragofly蜻蜓

Fly苍蝇;飞虫

Cicada蝉

Mantis螳螂

Cricket蟋蟀

Pigeon鸽子

Crane鹤

Penguin企鹅

Ostrich鸵鸟

Crab蟹

Ant蚂蚁

Bee蜜蜂

Ladybird雌鸟

Parrot鹦鹉

Swan天鹅

Eagle鹰

Fish鱼

Butterfly蝴蝶

Mosquito蚊子

(6)

一、Woodwinds:木管乐器

1.Piccolo短笛

2.Flute长笛

3.SopranoRecorder高音竖笛

4.Oboe双簧管

5.EnglishHorn英国管

6.Bassoon大管

7.Contrabassoon低音巴松

8.ClarinetinEb降E调单簧管(小黑管)

9.ClarinetinAA调单簧管

10.ClarinetinBb降B调单簧管

11.BassClarinet低音单簧管

12.SopranoSaxophone高音萨克斯

13.ALtoSaxophone中音萨克斯

14.TenorSaxophone次中音萨克斯

15.BaritoneSaxophone上低音萨克斯

16.AltoFlute中音长笛*

17.BassFlute低音长笛

18.Oboed'Amore双簧管的一种

19.PiccoloClarinet高音单簧管*

20.AltoClarinet中音单簧管(Eb调的,属于低音单簧管)

21.ContrabassClarinet倍低音单簧管

22.DescantRecorder高音竖笛

23.AltoRecorder中音竖笛

24.TenorRecorder次中音竖笛

25.BassRecorder低音竖笛

26.Bagpipes风笛

27.BassetHorn巴赛管(单簧管)

28.Panpipes排萧

二、Brass:铜管乐器

1.Cornet短号

2.TrumpetinBb降B调小号

3.TrumpetinCC调小号

4.Flugelhorn夫吕号(行进乐队常用)

5.HorninFF调圆号

6.Trombone长号

7.TenorTrombone次中音长号

8.BassTromone低音长号

9.Baritone(T.C.)次中音号

10.Baritone次中音

11.Euphonium小低音号

12.Tuba大号

13.BassTuba低音大号

14.PiccoloCornet高音短号

15.PiccoloTrumpetinAA调高音小号

16.BassTrumpetinCC调低音小号

17.AltoTrombone中音长号

18.ContrabassTrombone倍低音长号

三、PitchedPercussion:有音高打击乐器

1.Timpani定音鼓

2.Bells排钟

3.Glockenspiel钢片琴

4.CrystalGlasses

5.Xylophone木琴

6.Vibraphone颤音琴

7.Marimba马林巴琴

8.BassMarimba低音马林巴琴

9.TubularBells管钟

10.Chimes钟琴

11.SteelDrums钢鼓

12.Mallets三角木琴

四、Percussion:小打击乐器

1.Percussion小打击乐器组

2.WindChimes

3.BellTree音树

4.Triangle三角铁

5.Crotales响板

6.FingerCymbals手指小镲

7.SleighBells马铃

8.Cymbals大镲

9.Cowbell牛铃

10.AgogoBells(由两个锥型铁筒组成,比牛玲音高)

11.Flexatone

12.MusicalSaw乐锯

13.BrakeDrum闸鼓

14.TamTam大锣

15.Gong锣

16.Claves响棒

17.Slapstick击板

18.VibraSlap

19.SandBlock沙轮

20.Ratchet齿轮剐响器

21.Guiro(木制,用铁棍剐)

22.Cuica(发出的声音象狗叫的拉丁乐器)

23.Maracas沙槌

24.Castanets响板

25.WoodBlocks盒棒

26.TempleBlocks木鱼

27.LogDrum木鼓

28.Tambourine铃鼓

29.Whistle哨

30.Siren汽笛

31.Jawbone

32.Anvil乐钻

五、Drums:鼓

1.DrumSet架子鼓

2.BongoDrums邦加鼓(用手指敲的小鼓,夹在两腿间)

3.Timbales蒂姆巴尔鼓

4.CongaDrums康加鼓(橄榄型)

5.SnareDrum小军鼓

6.QuadToms4组鼓筒鼓

7.QuintToms五组筒鼓

8.TenorDrum次高音鼓

9.TomToms筒鼓

10.RotoToms轮鼓

11.BassDrum低音鼓

六、PluckedStrings:弹拨乐

1.Harp竖琴

2.Guitar吉他

3.ScousticGuitar

4.electricGuitar电吉他

5.Banjo班卓

6.Bass贝司

7.AcousticBass非电贝斯

8.ElectricBass电贝司

9.StringBass弦贝司

10.Mandolin曼陀林

11.Lute琉特琴

12.Ukulele夏威夷四弦琴

13.Zither齐特尔琴

14.Sitar锡塔尔琴

七、Keybords:键盘

1.Piano钢琴

2.Organ管风琴

3.Harpsichord大键琴

4.Celesta钢片琴

5.Accordion手风琴

6.Clavichord古钢琴

7.Harmonium脚踏式风琴

8.Synthesizer电子合成器

八、Strings:弦乐

1.Violin小提琴

2.ViolinⅠ小提琴1

3.ViolinⅡ小提琴2

4.Viola中提琴

5.Cello大提琴

6.Violoncello低音提琴

7.Contrabass低音提琴

8.DoubleBass倍低音提琴

9.SoloViolin独奏小提琴

10.SoloVIola独奏中提琴

11.SoloCello独奏大提琴

12.SoloBass独奏低音提琴

13.Violad'Amore

九、Handbells:手铃

1.Handbells手铃

2.Handbells(T.C)手铃(中音)

(7)

学校school

公司company

餐厅resturant

酒店hotel

花园garden

超市supermarket

医院hospital

邮局postoffice

***bank

诊所clinic

车站busstop

机场airport

商店shop/store

厕所toilet/restroom

酒吧bar

办公室office

图书馆library

操场playground

博物馆museum

基里巴斯为什么中国人多

回答于2021-06-27

此国华人只占2%,但总统基本是华人当,还掌握国家70%经济命脉

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影响范围遍及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如韩国、日本、越南等。所以至今很多国家都有大量的华人,但是要论华人地位最高,混的最好的国家,还是下面这个小国。华人人口虽然占比不到2%,但是总统基本上是华人当,而且华人还掌控国家70%经济命脉,可谓是各个有钱。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邻国菲律宾,菲律宾全国由6000多个岛屿组成,领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而华人200万不到,占比菲律宾人口大概不到2%。,而华人的来源大概分成三个时期。一是,二战前夕,也就是从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华人贸易的形式来到菲律宾定居,在明代甚至还设置过专门的贸易***和管理华人伤人的***。

二是,918事变后,到菲律宾躲避的华人,大多数是沿海有钱的商人和富户,多来自广东,香港,福建,上海等地。三是,改革开放后来到这里的移民,主要是到此定居,求学,经商的新移民。而现在菲律宾华人的主体主要是第二种,是二战前后来到此的移民。

而第一种因为长期的融合,现在跟菲律宾人差不多了,只是带有华人的血统。相对来说,菲律宾的华人在东南亚的占比不多,但是地位却是最高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

菲律宾的***以来的总统基本都是华人血统,包括菲律宾的国父何塞·黎刹都是从中国来的华人后代,后来比较著名的马科斯,阿罗约,阿基诺等总统基本上都是华人。而且在菲律宾,总统基本上形成了政治世家,被几个华人大家族包揽,轮流坐庄的意思。所以,华人在菲律宾政治地位非常高,属于统治阶层。

第二,经济地位。

在福布斯排行的菲律宾富豪,前三都是华人,前10大部分是华人,即使不是华人也是跟华人很密切的人。在菲律宾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交通、医药、房地产等等,华人占据了70%的份额,很多还不止。也就是说不到200万的华人基本上控制了菲律宾的经济,如现在菲律宾知名的大富豪施至成、吴奕辉、吴聪满、陈永栽、郑少坚等华人名字,那基本上在菲律宾家喻户晓,非常的知名。

尤其是第一的施至成,财富一直蝉联菲律宾首富,在菲律宾几乎相当于马云等级别。因此,华人在菲律宾那就是富贵的代名词,而且华人之间,还形成了密切的联合关系,一般的菲律宾人很难打进华人的圈子,而菲律宾的女人嫁给华人那都是跃龙门一般,可见地位之鼎盛。很多人可能要问了,为何华人这么少却这么厉害呢?

这主要是华人的勤奋,菲律宾本地人大多比较懒散,智力不高,而华人到菲律宾立刻就能显示出天分。因此,有头脑,肯努力的华人,到菲律宾一般很快就能够站稳脚跟,逐步壮大。而且在二战前后到菲律宾的华人,很多那是拿着资本去的,到了之后直接就能形成产业,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华人无论到哪,都是勤劳致富啊。

七大洲任意一个,详细介绍:

大洋洲

国旗国家名称,首都,人口(万),面积(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堪培拉1830,7682300

瑙鲁,亚伦1.1,21.1

帕劳,克罗尔2,458

巴布亚新几内亚,默尔兹比港450,462840

萨摩亚,阿皮亚17,2934

斐济,苏瓦80.9,18272

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40.4,28369

基里巴斯,塔拉瓦8.2,811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力基尔11,705

图瓦卢,富纳富提1,26

新西兰,惠灵顿378,270534

汤加,努库阿络法9.8,699

马绍尔群岛,马朱罗6,180

瓦努阿图,维拉港20,12190

【概况】

名称大洋洲。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面积: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地理区域:大洋洲有14个***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居民】

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各岛国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巴布亚人、澳大利亚人,塔斯马尼亚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欧洲人后裔约占70%以上,此外还有混血种人、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等。

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使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海拔200?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0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型,系***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水系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200平方千米,随降水而变化;最深的湖泊是新西兰南岛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达276米。澳大利亚***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则有火山湖。此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新乔治亚岛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帕劳群岛中的科梅科尔礁湖也很有名。

火山: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沿海岛屿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组成部分,大洋州陆上有活火山60余座,仅美拉尼西亚就有30余座。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州最高的活火山。

气候: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8℃之间。最凉月平均气温为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向赤道由16℃递增到25℃;南半球从南纬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递增到25℃;新西兰的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可达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起向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由24℃递增到28℃以上;南半球从南纬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亚西北部,由12℃递增到3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53℃,为大洋洲最热的地方。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000?000毫米,背风坡则仅1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自然资源】

矿物矿物以镍、铝土矿、金、铬、***、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和鸟粪石等较丰富。镍储量约4600万吨,居各洲前列;铝土矿储量46.2亿吨,居各洲第二位。

森林与草原: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产松树、山毛榉、棕榈树、桉树、杉树、白檀木和红木等多种珍贵木材。草原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6%。

水利:水力蕴藏量约为13500万千瓦,占世界水力总蕴藏量的4.9%;已开发水力280万千瓦,占世界总开发量的1.8%。估计年可发电2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

渔业:美拉尼西亚附近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及新西兰附近海域为主要渔场,盛产沙丁鱼、鳕、鳗、鲭和鲸等。

【经济简况】

大洋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落后。农业农作物有小麦、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当地居***要粮食是薯类、玉米、大米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左右。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左右。

工业:大洋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其次是新西兰。主要有采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建筑材料、纺织等部门。大洋州岛国工业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较落后,仅以采矿及农、林、畜产品加工为主,多为外资控制,产品多供出口。

旅游业:近年来大洋州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业。汤加、瓦努阿图等国家旅游业收入可观,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遥对南极洲,是连系各大洲航线的必经之路。许多国际海底电缆均通过这里,海洋航运成为国与国、岛与岛相互交往的重要手段。陆上交通主要有铁路和公路。公路总长100万千米以上。铁路总长46000多千米。内河航运里程约1000千米。有航线通达洲内各国和重要地区的首都和首府,同洲外各重要港口城市也均有联系。

澳大利亚联邦

Australia

首都:堪培拉

面积:7,682,300.00平方公里

国际***码:61

人口:1855万人(1997年)

语言:英语,土著语言

货币:澳元

民族: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占95.2%,亚洲人占1.3%,土著民族占1.5%,其它民族占2%。

宗教:无国教,圣公会教徒占26.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6%,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4.3%,犹太教、***和***占23.6%。

简史

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澳洲土著居民总数不过5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一些航海家即涉足过澳洲。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澳洲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其归英国所有。

1788年1月26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运送囚犯的船队首抵澳洲,正式在澳大利亚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为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英国人将登陆之处起名为“悉尼”。现在,每年的1月26日即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第一批囚犯约800人,大部分因旅途艰辛和押解者的虐待而丧生。1790年,第一批自由民移居澳洲,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马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澳大利亚的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洲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已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洲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羊只存栏总数已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洲。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涌而至。澳洲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

继新南威尔士、塔斯马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各殖民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1901年1月1日,英国国会通过由澳六个殖民区联合议定的宪法,正式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原来的六个殖民区分别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国家。

瑙鲁共和国

TheRepublicofNauru

面积:21.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07万人(1998年)

民族:瑙鲁人占57%,其他为南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

语言: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简史

瑙鲁人世居岛上。1798年英国船“猎手”号首抵瑙鲁。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1920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新、英共管。1968年1月31日***。

瓦努阿图共和国

TheRepublicofVanuatu

首都:维拉港(PortVila)

面积:陆地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4.8万平方公里

人口:19.32万人(1999年)。

民族:其中98%为瓦努阿图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其余为法、英、华后裔和越南、波利尼西亚移民以及其他一些附近岛国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通用比斯拉马语。

宗教:84%的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

数千年前瓦努阿图人即在此生息。160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768年法国人到此。1774年英国库克船长到此并将该地命名为“新赫布里底”。1906年10月,英、法签署了共管公约,该地沦为英法共管殖民地。1963年土著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后,新赫布里底党(后改名为瓦努阿库党)领袖沃尔特·利尼出任首任总理,索科马努任总统。1989年1月30日,弗雷德里克·蒂马卡塔出任总统。1994年3月,让-玛利·雷耶出任总统。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The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

首都:马朱罗(Majuro)

面积: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

人口:50,865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马绍尔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人口中54.8%为新教徒,25.8%为神召会教徒,8.7%为天主教徒,1.5%的人不信教。

简史

十六世纪初被西方航海者首次发现。1788年英船长约翰·马绍尔到此勘察,该群岛由此得名。1886年成为德国的保护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1944-1947年美国对其实行军管。联合国于1947年7月将其交给美国托管,后与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83年6月25日与美国正式签署《自由联系条约》,并于1986年10月21日生效。根据《自由联系条约》,马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15年内由美国负责,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托管协定的决议,正式结束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托管地位。1991年9月17日,马绍尔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汤加王国

TheKingdomofTonga

首都:努库阿洛法(Nuku’alofa)

面积: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人口:98989人(1998年)

民族:汤加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占98%

英语:通用汤加语和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

简史

1000多年前成立的汤加王国,至今经历了四个王朝。17世纪初,荷兰人入侵。18世纪下半叶,英国、西班牙等殖民者抵达。190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新西兰在此建立军事补给基地。1970年6月4日宣布***,为英联邦成员国。

新西兰

NewZealand

首都:惠灵顿

面积:2,687,000.00平方公里

国际***码:64

人口:369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毛利语

货币:新元

民族:欧洲移民后裔占88%,毛利族占8.9%,太平洋岛屿人占2.9%,其它民族占0.2%。

宗教:无国教,66.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不信教者或无固定信仰者9%,其它宗教24.3%

简史

早在1350年,毛利人就在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登陆。1769~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此后英向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英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为英殖民地。1907年英同意新***,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新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是英联邦成员。

图瓦卢

Tuvalu

首都:富纳富提(Funafuti)

面积: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人口:1.02万人(1997年

民族:属波利尼西亚人种

语言:英语是官方语言,图瓦卢语为通用语言

宗教: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图瓦卢人世居岛上。1892年英宣布图瓦卢和附近的吉尔伯特为英“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10月法律上同吉尔伯特分离,改用旧名图瓦卢(意为八岛之群)。1978年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由托阿利皮·劳蒂任总理。1981年9月托马西·普阿普阿继任总理。1985年9月普阿普阿连任总理。

基里巴斯共和国

TheRepublicofKiribati

首都:塔拉瓦(Tarawa)

面积:陆地总面积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

人口:8万(1997年)。

民族:90%以上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移民。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基里巴斯语和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约于公元14世纪斐济人和汤加人入侵后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基里巴斯民族。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与埃利斯群岛部分岛屿沦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埃利斯群岛分出,改称图瓦卢)。二次大战中被日本侵占。1977年1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9年7月12日***,改称基里巴斯,为英联邦成员。

所罗门群岛

TheSolomonIslands

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

面积:28369平方公里

人口:42.6万人(1999年),

民族:94.2%属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占4%,密克罗尼西亚人1.4%,白人0.4%。华人约1000多人。

语言: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宗教:居民95%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圣公会拥有全国2/3的信教者。

简史

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在此居住。1568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并命名。后荷兰、德国、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到此。1885年北所罗门成为德国保护地。1893年南所罗门成为英国保护地。1900年,德国将大部分所罗门岛屿转让给英国以换取自由获得萨摩亚的权力。英国随后成立“英属所罗门群岛保护地”。二次大战期间一度被日本占领。1976年1月2日实行内部自治。1978年7月7日***。现为英联邦、联合国和南太平洋论坛成员国。

斐济共和国

TheRepublicofFiji

首都:苏瓦

面积:18,333.00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4.00

国际***码:679

人口:82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也讲斐济语和印地语。

货币:斐济元

民族:印度族占48.6%,斐济族占46.2%,欧洲血统、罗图马族、华人及其它占5.2%。

宗教:无官教,5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为***。

简史

数千年前,美拉尼西亚人迁徙到斐济。公元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发现斐济的欧洲人(亦有西班牙航海者在塔斯曼前来到斐济之说)。1774年英国探险者库克发现了斐济的一些岛屿。1840年美国远征探险队司令威尔克斯航行到斐济。19世纪,商人、卫理公会教徒、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到斐济定居。1871年酋长卡考鲍控制了斐济大部分地区,结束各种各样的部族冲突。他在邻国汤加的国王图普一世的帮助下,一度赢得了斐济的和平,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领地,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70年10月10日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国家。

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困扰着斐济。尽管在19世纪末期按合约来到斐济的印度族工人的后裔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当地居民,但他们未能享有同样的政治代表权和土地拥有权。1987年4月的大选中,斐济工党和民族联合党在大选中获胜,这两个主要由印度族人组成的政党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组成以蒂莫西.巴万德拉为总理的新政府。这是斐济历史上第一次由印度族人占据大多数部长职位的政府。同年5月14日,西蒂维尼.兰布卡中校(后晋升为少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巴万德拉政府。尔后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动乱。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组成两党联合临时政府。1987年9月25日兰布卡发动第二次政变,协议未能付诸实施。1987年10月1日,兰布卡废除宪法,宣布出任国家元首。10月7日,他又宣布斐济为共和国。同年在加拿大举行的英联邦首脑会议正式宣布斐济已丧失英联邦成员国的资格。12月6日,兰布卡辞去国家元首职务。1988年10月15日,放弃为女王代表的前总督佩纳亚.加尼劳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并成立了以前总理卡米塞塞.马拉为总理的新内阁。

萨摩亚***国

TheIndependentStateofSamoa

首都:阿皮亚(Apia)

面积:2934平方公里(1995年)

人口:17万人(1997年)

民族:绝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和华裔以及混血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成立***王国。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根据英、美、德3国签订的条约,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一次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把萨交新西兰管理。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将萨交新西兰托管。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1962年1月1日宣布***。***后,马列托亚与另一位传统首领共同履行国家元首职责。1963年4月该传统首领去世,马列托亚成为唯一的终身元首。

1997年7月,经议会批准,元首签署,将国名由西萨摩亚***国改为萨摩亚***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

PapuaNewGuinea

首都:莫尔斯比港

面积:462,840.00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2.00

国际***码:675

人口:460.2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和莫土语是议会中使用的官方语言。

货币:基纳

民族:美拉尼西亚人占总人口的98%,白人占1%,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华人占1%。

宗教:基督教新教63%,罗马天主教31%,其它宗教6%。

简史

公元前八午年以前,来自亚洲的狩猎者和农民,先后取道印度尼西亚来到岛上定居。十六世纪初叶以后,欧洲水手数度来到岛上预言该岛是金岛。1545年被西班牙占领,并因该岛居民面貌与非洲西海岸的居民相似,命名该岛为新几内亚。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经商者接踵而至,德国商人寻求在新几内亚北部经营椰子油生意。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和荷兰订立瓜分该岛的协议,1828年荷兰开始在该岛西部殖民。1949年至1962年作为荷属几内亚由荷兰继续统治。

新几内亚岛东部,在1884年澳大利亚并吞该岛的企图失败之后,英国担心德国人占领这一地区,遂于1884年在新几内亚岛的南部沿海及附近岛屿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地。德国人随而效之,占取了新几内亚北部的3个地区。188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了英德协定,划定各自在该岛的势力范围。翌年,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北部以及新不列顿、新爱尔兰及布干维尔等岛屿,英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南部及附近岛屿。1901年,英属新几内亚转交澳大利亚统治,并于1906年重新命名为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属新几内亚于1914年被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于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辖德属部份。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并于1972年改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973年12月1日,获得自治。1975年9月16日宣告***,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帕劳共和国

TheRepublicofPalau

首都:科罗尔(Koror)

面积: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8,467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

帕劳共和国

TheRepublicofPalau

首都:科罗尔(Koror)

面积: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8,467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