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首先不是所有老建筑都有留下的意义,其次是我的一些想法
1.老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历史教育意义、美学意义、建筑学意义甚至宗教意义,是该地块的地标,是该地区人们成长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人们的归属和依托;
2.老建筑可以融入时代,通过改建、扩建和功能的完善和改变,可以承担不同功能,典型的北京798啊什么的,重获新生为人们服务;
3.老建筑的图片、文字、影像本身也是一种“留”而历经岁月洗礼的砖瓦青石的建筑本身更是给予了人们触觉和空间体验的存在;
4.新建筑早晚也会变成老建筑,而“老”的定义不应当仅仅以设计使用年限来作为唯一依据。
就这些吧,其他暂时没想到,希望能帮的上你。
1、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清王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
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2004年7月1日。
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清昭陵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
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1982年,清昭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清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顷。
东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
陵内有庄严的正红门,有生动的石狮、石虎、石马等,有著名的108蹬台阶,有方城、隆恩殿、东西配殿、大明楼、宝顶等建筑。
4、沈阳天主教堂
教堂位于东院,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通高40米。
砖混结构,青砖素面,正面顶部突出有两个方锥形尖顶,东西并列,上部装饰有“十”字架。
建筑面积为1,100余平方米。
有堂字120楹,其规模之大,是全国屈指可数的。
整体建筑格局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教堂的西侧有一座四层楼房,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余平方米,房屋近100间,这是1926年建筑的主教府。
教堂整体建筑围廓在东西80米长,南北112米宽的青砖院墙内,房屋占地面积3,213平方米,总面积9,264平方米。
1985年2月,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四周围筑着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内部分为东、西两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东院建于1912年,为张作霖所建的中国民族特色的三进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间,呈目字形。
花园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建于二十年代。
中院建筑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体现出东北、特别是辽南风土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福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氏帅府
上海著名老建筑景点
上海著名老建筑景点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城隍庙、上海弄堂等老建筑景点。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中国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上海城隍庙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景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庙也历经兴衰。上海城隍庙传说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神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现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建。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
1.描写古老建筑的词语
【画阁朱楼】彩绘装饰的楼阁.形容精巧豪华的建筑.
【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宏伟壮观】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映】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同“金碧辉煌”.
【金碧荧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同“金碧辉煌”.
【金铺屈曲】金铺:大门上用来衔门环的金属底座,一般为兽形或龙蛇形;屈曲:盘绕.指大门上装饰华丽.比喻建筑物堂皇豪华.
【摩天碍日】碍:遮蔽.触摩着天,遮蔽着太阳.形容山或建筑物非常高大.
【楼阁亭台】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楼阁台榭】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楼堂馆所】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
【楼台亭阁】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
【琼楼金阙】犹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琼台玉阁】琼:美玉.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琼台玉宇】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2.描写建筑物的成语大全,描写建筑物的成语有,仅供参考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勾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精雕细刻: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八面玲珑:指窗户明亮轩敞。
空前绝后: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重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首屈一指:引申为最好的。
3.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原发布者:天使小白很黑
建筑物的描写
一、
摩天大楼深宅大院不蔽风雨高楼大厦蓬户柴门格调清雅参差错落
碧瓦朱颜朱楼翠阁美仑美奂不落窠臼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宏伟壮丽
琼楼玉宇别具一格古色古香气势磅礴高耸入云斗拱飞檐巍然屹
好句:
1.长城本身就是一部历史,重重叠叠万里关山,绵绵延延茫茫烟海,承载多少愿景,这里蜿蜒的是龙的图腾,龙的血与火。
2.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
好段:
1.新建的上海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就在我的家乡——唐行的浏河岛上。古色古香的活动楼、明亮宽敞的宿舍楼、小巧精致的食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新浏河老浏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写好建筑物也必须写好它的周围的环境,可以起到衬托的作用。)
2.喷泉真是各式各样,有拔地而起的水柱。有簇拥在水柱周围的菱形网状水帘。有腾起云雾状的水球,还伴随着悦耳、优美的乐曲声,随着声调的高低,颤动着二十四个喇叭型水花。(用排比句来形容事物能够形成一定的气势,多角度地进行描绘,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3.五亭桥是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五亭相连,大亭端坐中央,四周的小亭对称地围绕着它。五亭桥下有十五个圆洞,圆洞相通,游船来往自如。中秋佳节,十五个圆洞中映着十五轮像玉盘似的月亮。远看,五亭桥
4.描写建筑的成语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勾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精雕细刻: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八面玲珑:指窗户明亮轩敞。
空前绝后: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重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首屈一指:引申为最好的。
鹤立鸡群:比喻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深宅大院: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5.描写建筑的词语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大全(一)
摩天大楼深宅大院不蔽风雨高楼大厦蓬户柴门格调清雅参差错落
碧瓦朱颜朱楼翠阁美仑美奂不落窠臼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宏伟壮丽
琼楼玉宇别具一格古色古香气势磅礴高耸入云斗拱飞檐
造型美观气魄宏大曲径深幽精巧华丽高耸入云挺拔清秀
庄严、高耸、崭新、林立、秀美、别致、坚固、簇新、轻捷、灵巧、光亮
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金碧辉煌不同凡响
重峦叠嶂举世闻名盖世无双高楼大厦摩天大厦青瓦白墙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大全(二)
鹤立鸡群:比喻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深宅大院: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层台累榭: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丹楹刻桷: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飞阁流丹: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画栋飞甍〖解释〗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有次查阅资料的时候读到昆明市区现存有几处古塔,除了众所周知著名古塔的东寺塔与西寺塔之外,还有一处就是五华山上的大德寺双塔了,大德寺曾经是昆明市区内著名古刹之一,不过现在只有双塔遗存。虽然知道寺庙在历次战火和动乱中毁坏严重,但我一直很想去实地看看,看看那两尊屹立了500多年的佛塔。
周六去红会医院看病,看完医生正好临近中午了,就索性在医院旁边的节孝巷吃了碗牛肉面,然后就可以顺节孝巷往西前去华山东路平政街去探访一下大德寺双塔。
塔(Pagoda)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但是随着佛教传入古代中国,窣堵坡这种外来建筑形式与中国本土的楼阁建筑形式结合后,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交融之后发展形成了在佛教中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塔”这种东方传统建筑。塔根据形式又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在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系统,现存的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一个和宗教有关,一个与人文风景有关。
节孝巷不长,大概也就200多米,东西走向,东头接青年路,一路顺应山势爬升之后西头连接华山东路。小巷子最宽的地方就4-5米,窄的位置估计只有3米。慢慢爬坡,发现沿途还残留着几栋老房子。居然还有典型的一颗印民宅被保留在昆明最繁华的闹市一隅。巷子中段有一所修葺过的青瓦白墙的一层四合小院,门口贴着文保标识,原来这里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开放日是周一周三,准备下次找个机会进去看一看。
穿过节孝巷来到华山东路,因为在路边是看不到大德寺的,所以借助百度地图我边走边找才找到了隐藏在一片老住宅区里的大德寺双塔。那是一片90年代初期的住宅区,门口没有任何标识,进入住宅区你才能看见住宅楼的空地中间有两个包着围网的古塔。据说是因为周围建筑地基开挖等原因,塔身出现倾斜了所以在加固,不过双塔这样包裹在绿色的围网里有四五年了,也不见有人修缮,只是用脚手架包围起来,挂上绿色围网而已,脚手架也是锈迹斑斑,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开工过的样子。
史料记载昆明大德寺始建于金代,原名“极乐宫”,在元朝大德年间大修并更名大德寺。到明成化己丑年(1469年),何永清于殿前建左右两尊浮屠,即大德寺双塔。大德寺双塔建成至今已经五百余年,塔的形制仿小雁塔,是13层密檐实心砖砌方塔,塔身每层四面均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塔身本色为浅米黄色,因为历经沧桑,雨水侵袭,所以塔身留有很多斑驳的黑色印记。虽然围挡起来了,但透过缝隙还是可以看出古塔质朴庄严的本色,层层紧密的叠涩砖砌显示出古代匠人修造时的用心和虔诚。两个塔的须弥座很有特点,与此前我见过的类似密檐实心砖砌方塔都不太一样。整个塔的造型简洁大方,自然庄重,朴实无华。
古代的昆明城北边有大德寺双塔与城南的东寺塔与西寺塔双塔遥遥相望。四尊古塔都是昆明古老文明的象征。据记载大德寺双塔下曾经有大、小绿水河,双塔与水相映生辉,有“绿映双塔”之誉,书中云“双塔云中,一楼天际”,明清时更是被誉为昆明十景之一,可惜楼(松子楼)已毁坏无踪,只有双塔依然矗立。清人朱筱园曾在《双塔寺》诗云“古寺嵌螺峰,出奇五华外。干霄两浮图,俯受乱山拜。城市几劫灰,矗立终不坏”。
不过目前的“保护”现状让人堪忧。隐藏在住宅区的两尊古塔和残败的周围环境,让人有些感伤。很多东西就是这样被遗忘掉,然后毁掉的。5年前曾经有个名叫东盟图书城的楼盘据说要修整开发大德寺,形成市民公园,大张旗鼓的开工仪式结束后,已经鸦雀无声的沉积了快7年没在动过工。部分拆迁之后的空地变成临时停车场,残垣断壁,冷清破败,只有角落里一棵年代久远的大树还透露着勃勃生机。
看着这两尊在围网下默然矗立的古塔,忽然觉得若古塔有灵,估计在它们眼中这500多年的历史更迭,兴衰荣辱都是过眼云烟吧。只希望两尊古塔经过维修能长久屹立下去,真正的可以“城市几劫灰,矗立终不坏”。而不是变成只存在照片里或者画里供人回味和凭吊的遗迹。
回家之后我参照网络上找到的一张双塔没有被围挡之前的照片绘制了一张双塔的钢笔画,至少在画里双塔依旧保有“双塔云中,一楼天际”的样子。
Ps:大德寺双塔位于昆明五华山东路畜牧站宿舍区里。1983年3月28日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据说大德寺所在的祖遍山,曾经是景致极幽奇之地。山上曾经是古柏森森,翠荫蔽日,登临其上,可看昆明古城城郭千家,山林秀色,滇池碧波,一览无余。明清两代是当时昆明市区较大的佛寺之一。寺西有个盐龙祠,寺祠相连,前来烧香拜佛者及游览观光者终年不息,是当时香火甚旺的古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