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修文 修文是什么意思

修文 修文是什么意思

  • 发布:2025-08-28 10:12:04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修文的解释

修文的解释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韦昭注:“文,典法也。”唐杜甫《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明尹耕《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修文偃武”。(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明陶宗仪《辍耕录·挽文教授诗》:“闽人翁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绝唱。”清陈佩《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姮娥旧侍书。”参见“修文郎”。

词语分解

修的解释修ū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剪或削:修剪。兴建,建造:修建。修筑。编纂,撰写:修书。修史。文的解释文é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修文的寓意

修指整治、兴建、建造、装饰、恢复完美、钻研、学习、锻炼。文本义指花纹、纹理,后又引申为文字、文饰、文武、天文等。修文组合寓意为性格从容稳重、有修养、有文采、有文质彬彬的修养。

姓名:

姓名是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修文是什么意思

修文的解释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韦昭注:“文,典法也。”唐杜甫《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明尹耕《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修文偃武”。(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明陶宗仪《辍耕录·挽文教授诗》:“闽人翁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绝唱。”清陈佩《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姮娥旧侍书。”参见“修文郎”。

词语分解

修的解释修ū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剪或削:修剪。兴建,建造:修建。修筑。编纂,撰写:修书。修史。文的解释文é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修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修文好玩的地方:

1、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

位于修文县扎佐镇境内的扎佐林场,距贵阳仅35公里,交通便捷。这里-葱葱,绿波荡漾,是你养心、润肺的“天然氧吧”。徜徉其中,不但可以玩山、观景、赏物,还可以倾听山野间猿啼、虎啸、狮吼和鸟的歌唱。

2、贵阳修文桃源河

魔幻漂流位于修文县六屯乡境内的桃源河峡谷生态旅游区,距贵阳市区40公里。该区素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称。峡谷内有十里桃花源、情人泉、犀牛潭瀑布、银滩瀑布、三道响大瀑布等自然景观。桃源河魔幻漂流开创了中国漂流之先河。

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介绍:

园区占地约5000亩,目前园内有大象、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长颈鹿、斑马等300多种5000多头(只)动物。这里可以让你感受到各种动物带来的乐趣,还可以享受到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

园内除可观赏各种野生动物和森林景观外,还可以免费观赏大象表演、猛兽表演、鸟艺表演及参观科普长廊等,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原森林野生动物园。

修文县属于那个市

属于贵阳市。

修文县位于贵州中部,地处北纬26°45′~27°12′,东经106°21′~106°53′。东面与乌当区接壤,南面与白云区毗邻、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面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交界。

县城驻地龙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省会贵阳38公里,距市行政中心20公里。全县总面积1075.70平方公里,总人口31.13万人(2008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扩展资料:

建置沿革修文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牂牁地,唐朝时期分属功州和蛮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后置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立总管府,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安抚司领贵州等处长官司24个。

其中置于息烽县和修文县地的有青山远地等处、底寨等处、落邦扎佐等处和六广等处4个蛮夷长官司,隶四川行省。二十九年改隶湖广行省。

明洪武五年(1372),县地蛮夷长官司长官内附,改置为青山长官司、底寨长官司和扎佐长官司,复隶四川行省;同时,裁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将其地归入贵州宣慰使霭翠亲领水西地,属于的则溪地属的龙尔(今龙场)、底飞(今六广)2目。

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行省,县境各长官司即属贵州节制。

崇祯三年(1630)置敷勇卫。以贵州宣慰司安氏亲领之龙尔地置卫城和卫直辖地,卫指挥使司设其间;以底飞地置濯灵守御千户所,治地六广城;废扎佐长官司,以其地置修文守御千户所,治地扎佐城;废青山长官司,以其地置于襄守御千户所,治地九庄城。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地及底寨长官司部分地置息烽守御千户所,治地息烽城。底寨长官司和底寨副长官司继续保留。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敷勇卫置修文县,隶属贵阳府。改卫城为县城。将全县划为至孝、崇义、信顺和仁和4个里,下辖32甲、207个村寨。

置县之后,仍保留底寨正、副长官司,至道光年间裁废,辖地划归仁和里。光绪三十一年(1905),贵阳府将瓯脱地养龙司5个保和麦西里属地安马庄拨归修文县管辖。

民国3年(1914)8月,经内务部呈大总统核准,划修文县仁和里全境、信顺里5个甲和崇义里3个甲,以及贵阳、紫江(今开阳)部分地置息烽县。

4年(1915),由息烽、修文和贵阳等县知事实地踏勘划定县界。县界基本固定,隶属黔中道,全县划分为7区、47保、235个甲,共有524个村寨。民国9年,裁黔中道,隶属贵州省。

民国21年,区以下废保置乡(镇),全县建10个镇和60个乡。区改以序号名区,即中南区为第一区,中北区为第二区,东区为第三区,南区为第四区,西区为第五区,北一区为第六区,北二区为第七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文县

修文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