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省。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距离南昌市约120公里,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南唐升元四年(940),开国皇帝李知诰在此“建学置田”,号“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命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为洞主,使之成为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齐名的官办高等学府,此为白鹿洞书院办学之始,至今已有1080年的历史,比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创)早228年,比英国剑桥大学(1209年创)早269年。
扩展资料: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据悉,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像白鹿洞书院一样保留和修复得如此完好的书院,更是屈指可数。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院内最引人入胜的是“慎思园”两侧的碑廊,明清两代的石刻甚多,现仍存一百余块。
参考资料来源:鹤壁市政府——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白鹿书院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
白鹿书院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白鹿书院的特点
白鹿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漫步其中感受旧时历史。白鹿洞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身穿汉服行走其中很是应景。
宋代之后到清代的数百年间,我国书院大多沿袭此前的发展路线,并未出现过巨大的变革,一直到19世纪末,现代化大学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书院才成为了历史。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五老峰南麓。“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沿袭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位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绥阳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宋代理学大师朱在这里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准绳,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12]
白鹿书院建筑群[10]沿官道溪自西向东串联而建。白鹿洞书院为第三组五院,位于博兴门书院之东,紫阳书院之西。鲁东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布局讲究朝向,是大四合院建筑;建筑结构以石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为主,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9]白鹿洞书院有玉树亭、明伦堂、白鹿洞、四仙台等建筑景点。[6]
1988年1月13日,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白鹿洞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1996年,庐山,包括白鹿洞书院,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
江西省。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
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
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鹿洞书院
江西白鹿洞书院选址是在庐山五老峰脚下。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书院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
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成为当时我国一个文化中心。清代学者王昶在其《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它为“天下书院之首”。
书院群山环抱,北靠后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尔山。一溪蜿流门前而过,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环境十分优美。书院外有华盖松、回流山、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八大景观。溪涧怪石嶙峋,附近镌有诗词若干,其中有朱熹书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洁”等字。这些佳景妙处,亦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