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射洪县属于四川省遂宁市。
射洪市由遂宁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射洪市辖21个镇、2个街道,市政府驻人民街106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射洪市常住人口为732380人。
射洪历史文化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高祖在此设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西魏恭帝置“射江”县,北周更名射洪并沿用至今,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余年。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射洪市是中国民间诗画艺术之乡,素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美誉,是初唐海内文宗陈子昂故里。
射洪县的特色文化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家山上女儿碑庙会。
2、方言
射洪方言是四川方言的分支,属北方方言系统,但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亦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语言发展的自我因素,也有社会影响的因素。
射洪地处涪江中游,交通方便,明末以来有湘、鄂、闽、赣、陕诸省大量客籍户移来,其语言也相互渗透融合。解放后,随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成员流动频繁,更增加了射洪方言的复杂性。单就语音而言,近些年受成都语音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射洪市
以下是射洪县的乡镇:
1、柳树镇,又叫柳树沱。位于射洪县南端,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故乡。绵渝高等级公里横穿镇区,距县城18千米、遂宁40千米。幅员面积73平方千米。
2、金家镇。它地处射洪县境西部,属丘陵地貌,最高海拔535米,最低海低334米,相对同差201米,镇境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3、金鹤乡。俗称金山场,位于射洪河东,距射洪县城15千米,幅员面积28.6平方千米,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花生等。
4、太乙镇,它的面积是64.33平方公里,人口4.3万多人,有一个社区居委会。太乙镇原俗名观音阁。全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杰地灵,素有射洪乌克兰之称。
5、大榆镇。它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传统农业盛产优质大蒜,有五佛洞等景点。今年来大榆镇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迅速。
射洪县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与成都、重庆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射洪现辖30个乡镇,其中20个镇,10个乡、590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1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改名射洪县。射洪县得名源于其境内有射江。1射洪是中国商品棉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金华山,景点有平安森林公园。
射洪人口数100.78万。(2014年末)
一、射洪县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与成都、重庆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射洪现辖30个乡镇,其中20个镇,10个乡、590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
二、射洪县肇自古蜀,历史悠久。置县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为射江县,于北周改名射洪县。射洪县得名源于其境内有射江。县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山等;自然景观有平安森林公园等。为中国商品棉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
三、人口
截至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100.78万。男女人口比例为105.76:100,人口密度为676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出生率7.93‰、***亡率5.4‰、自然增长率2.53‰。全县农业人口71.2万,非农业人口29.6万。
四、民族
射洪县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83%。共有少数民族33个,合计1609人,占总人口的0.17%,其中,蒙古族309人、彝族270人、回族244人、藏族243人、苗族122人、羌族68人、朝鲜族45人、壮族和布依族分别为43人、***族37人、白族35人、满族26人、傣族24人,此外,还有土家族、侗族、傈僳族、东乡族、哈尼族、仡佬族等20个少数民族。
遂宁市(四川省)
射洪市,陈子昂故里,四川省辖县级市,由遂宁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射洪市人民政府驻子昂街道人民街106号。射洪市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射洪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截至2019年,射洪市辖21个乡镇,2个街道;共有446个行政村(587个自然村),69个社区。截至2017年,射洪市户籍总人口97.24万。
扩展资料:
1、气候
射洪市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为云多雾重、冬暖春旱、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和夏旱伏旱、秋多绵雨。无霜期长达284天。年平均日照1310.7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885.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112.3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干旱、洪涝、暴雨时有发生,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大雾、大风、寒潮、霜冻等。
2、水文
射洪市境位于盆中岷、沱、嘉中下游与盆北嘉陵江中下游春季较少水区的分界线上。自然水系以涪江为主干流,梓江、青岗河、桃花河、富同河为主支流,呈树枝状延伸全县境域。全市还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锋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民国时期龙宝山设有水位观测站,1951年1月太和镇水文站(1967年1月改名射洪水文站),1953年5月天仙寺水文站先后成立,以始有水文观测资料。涪江发源于松潘县雪宝顶,经绵阳涪城区、三台县、射洪市、蓬溪县、遂宁市船山区、重庆市潼南、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长670公里,流域面积36400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