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朗乡镇下辖村委会包括中心社区居委会、乡南社区居委会、东胜社区居委会、铁路社区居委会、小白社区居委会、西山社区居委会、西北岔中心社区、巴兰河中心社区、英山中心社区、胜利村委会、迎春村委会、达里村委会、西沙村委会、小白村委会。
红松的故乡`民国20年(1931年),有三五户人家在此开荒种地,秋季放山(挖人参),冬季狩猎。伪康德6年(1939年),绥佳铁路通至朗乡,住户逐渐增多。镇内共分3个居住点:河北岸满铁屯(日本街),住日本人8户;河两岸朝鲜屯,住朝鲜族20户、汉族17户;距朝鲜屯不远是中国街、住汉旗5户。上述居民的住宅多数为木板房子;少数为木刻楞、马架子及板夹泥等。伪康德7年(1940年)6月1日,绥佳铁路全线通车,朗乡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多,民用住宅和公用建筑逐年扩大。到1949年,镇内民用住宅共建702平方米,公用建筑512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后,居民住宅逐步向土草、砖瓦结构发展。50年代,镇内建民用住宅2598平方米,公用建筑16278平方米。1951年,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在本镇建立。60年代镇内建民用住宅16738平方米,公用建筑119570平方米。70年代,镇内建民用住宅62500平方米。公用建筑324378平方米。到1985年末,全镇建筑各类房屋849986平方米。其中,民用住宅544371平方米,公用建筑305615平方米。公用建筑总面积中用于工业用房113116平方米,商业用房38552平方米,教育科研用房41673平方米,医疗用房7608平方米,办公用房52595平方米,文娱体育用房18203平方米,仓库用房27469平方米,其他用房6339平方米。在总建筑面积中,砖木结构546577平方米、占64.3%,混凝土结构2452平方米、占0.28%,草泥结构18331平方米、占2.1%,简易及其他结构282626平方米、占32.3%。1985年,镇区面积发展到15.5平方公里。镇内有道路35条,计35公里。其中有2.5公里的主要街道,于1983年铺设了柏油路面。1980至1985年,全镇绿化植树57194株,建花坛46个、计288平方米。
朗乡名字的由来
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地处黑龙江省铁力市朗乡镇。国铁绥佳线从镇内穿过,可直达省城哈尔滨以及长春、沈阳、天津直至首都北京,公路与伊春、佳木斯、哈尔滨相通,交通便利。程控***可直拨国内外。施业区总面积26万公顷,森林覆被率90%。活立木蓄积2100万立方米。朗乡林业局始建于1948年,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为国家生产木材2.2千万立方米。是以营林生产、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型林业企业。总人口6.4万人。
林业局有自备发电厂,镇内有邮电、***、商场、医院、宾馆。朗乡林业局施业区内自然景观美丽,具有林区特色的森林公园、水上漂流、石猴山滑雪场等旅游项目,是旅游、度假、观光避暑的优美境地,每年可按待大批中外游人。
属于伊春市。
朗乡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地处黑龙江省伊春市。国铁绥佳线从镇内穿过,可直达省城哈尔滨以及长春、沈阳、天津直至首都北京,公路与伊春、佳木斯、哈尔滨相通,交通便利。
程控***可直拨国内外。朗乡林业局始建于1948年,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为国家生产木材2.2千万立方米。是以营林生产、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型林业企业。总人口6.4万人(年轻人部分外出劳务)。林业局有自备发电厂,镇内有邮电、***、商场、医院、宾馆。
朗乡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
朗乡镇地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国铁绥佳线从镇内穿过,可直达省城哈尔滨以及长春、沈阳、天津直至首都北京,公路与伊春、佳木斯、哈尔滨相通,交通便利。
朗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5%,而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6%。生成每平方厘米20000个负氧离子,是城市的20倍,物产自然天成,得天独厚。朗乡盛产各种如红松、水曲柳、柞木等优质木材,近30年的过度开采,森林资源已近枯竭,朗乡开始封山育林,停采。
朗乡镇名源于火车站名,始称“183”。
1941年绥佳线铁路全线通车,从绥化开始东行至此恰好是183公里,故称车站名为“183”。
1945年伪满改站名为“捞绞”,译过来是“朗乡”,后改为“朗乡”。原属汤原县南岔区管辖。
1952年10月划归伊春县管辖,翌年初分设朗乡镇和小白镇。
1954年9月,划归铁力县,隶属第三区管辖。
1955年10月,改隶神树区。
1956年1月,并村划乡,设置朗乡镇。
1958年7月,将小白镇并入朗乡镇,同年9月改称朗乡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改称朗乡镇公社,到1974年底所辖农村增加到5个生产大队。
1980年9月,改为朗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