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我相信,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在上海玩几天。说到节假日的上海。不少朋友提到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座魔都永远都那么时尚繁华,充满着诱惑。
恨的是,这座城市一到节假日,外滩永远都那么多人,密密麻麻。
传说中的在黄浦江上吹吹风的良辰美景,被一波又一波的人流取代。
真的是这样的吗?
是的,上海的节假日,外滩真的是人满为患。说句实话,即使能领略到魔都最的风光,兴趣也因为人多,南京东路上的缓慢前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吃饭,外滩观景台上的拥挤,兴趣减少了很多。
等你从外滩走了一圈回到酒店之后,累到第二天已经懒洋洋地不想出去了,好累。如果你选择五一来上海玩,那么就来这4个地方吧,人少景美,经典小众,是不少上海本地人的心头好。
1、推荐6条经典的小马路
上海的马路,是这座城市的经典风景之一,因为每条马路上都留存了上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和传奇,所以你想了解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底蕴,想感受灯红酒绿上海的另外一面,还是绕不开这一条条的小马路的。
况且,五月的马路,梧桐转绿,你若徜徉其中,不仅可以抬头看梧桐,还能在水泥钢筋森林里寻找一种深幽的感觉。
推荐:余庆路—桃江路—宛平路—吴兴路—高安路—复兴中路。这几条马路相对于上海其他马路来说,相对更安静,更静谧,更有底蕴。
梧桐深处有房子有人文也有传奇。最重要的是人少景美,上海人都知道也都很喜欢这几条马路。
而且这一路你也不用担心渴了饿了怎么办?因为这些小马路上都开有小店,虽然不是很密集,但是开店的大多是上海本地人,他们做的很多都是熟客的生意,都是住在附近住了好多年都居民,所以不用担心口感和品质的问题。价格嘛和星巴克的消费水平差不多。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不是武康路和湖南路?武康路现在是网红,人多,武康路和湖南路挨着,如果你想去武康路,肯定会遇到湖南路,况且上面介绍到的几条马路和武康路都很近,特别是余庆路离武康路很近。
2、大镜路
大镜路,附近有一条新晋的网红小马路,超级欧洲范。如果你喜欢看建筑,又喜欢拍照片。这条马路千万不要错过哦。
复古式的欧式建筑风格,清晨的街头,行人稀少,高耸的建筑,蜿蜒的街道,道路两旁的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配以长方云石壁灯,拱形的门窗,很有感觉。
这条小马路成为网红之前,知道的大多是本地人。都是由原来的老城厢的旧房子改造的,这里直接能看到上海中心。这是一条具有欧式风情的商业街,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没有开业,所以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安静。
如果你对外滩的印象是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话,那么这小小马路同样也不逊色于外滩。只是它的人更少,更安静。更适合拍照片。
地址:上海黄浦区大镜路,建议乘坐地铁10号线豫园路站下,用手机导航,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3、上海震旦博物馆
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景点,也是一座私人博物馆。虽然身处繁华热闹的陆家嘴,坐落于陆家嘴金融中心,面对着外滩风景,但是因为知道的人比较少,显得非常的小众。
不过建筑非常的精美,大楼中庭的楼梯是优雅大气视野开阔的纯白新古典主义风格,室内是采用欧洲宫廷式建筑风格,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改造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馆内收藏以中国古代器物为主,涵盖了佛教造像、玉器以及画像石刻等多个门类,总共数千件藏品,还有相关的研究参考品、拓片、出土实物照片等珍贵资料。
地址: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震旦国际大厦内。
门票:需要提前预约,60元。
交通:地铁2号线陆家嘴地铁站;公交81路、799路、993路陆家嘴环路名商路站。
4、中国证券博物馆(原浦江饭店,礼查饭店)
有人一看到博物馆三个字,就开始吐槽了。What?又是博物馆?你逗我玩呢?NoNoNo!
它的前身是上海著名的浦江饭店,就在外滩外白渡桥边上。这栋建筑可是意义非凡,除去它这栋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超级经典的孔雀大厅‘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回廊式中庭,拥有大提琴形状实木地板的礼查厅……
还有它承载了一段上海的传奇:它曾是上海最豪华的饭店。这里曾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包括:英国哲学家罗素、科学家爱因斯坦,幽默喜剧大师卓别林等等,还有看出去就能看见俄罗斯领事馆。
这家博物馆免费参观,但需提前三天预约,并且限人流,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场。一次只接待40人,全程有专业的小姐姐陪同导览讲解。很有意思。
把上海一些比较经典的地方和景点看一下,体会一下上海的人文历史底蕴,这样才不虚此行,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
真北路160号。上海郑博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160号,可以乘坐地铁13号线和公交车到达。上海郑博博物馆是以中国画家郑板桥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收藏了郑板桥及其弟子的作品,以及一些与郑板桥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
细数下上海那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Let'sgo!
1.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南路站步行一刻钟。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
地址: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近苗江路)
2.中华艺术宫
中华艺术宫将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通过向公众提供普及性的艺术讲座、艺术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普及民族艺术、传承文化精神,使中华艺术宫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近国展路)
3.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等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关系为主题,成为兼具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等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上海科技馆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设有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自然博物等七个展区和立体巨幕、球幕、4D等三个影院。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
4.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上海博物馆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展示以珍贵文物为主。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天圆地方”之说。
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
5.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这个见证了上海玻璃工业发展的企业,用心保存和承载了百年历史和玻璃文化。上海玻璃博物馆执行总裁张琳看到了这个平凡玻璃厂拥有的非凡历史魅力,于是,在这个曾经火与热交融的玻璃工厂厂区孕育出一场熔炉车间到艺术空间的非凡转变,生活中平凡的玻璃以创意的姿态诠释着非凡想象力和无尽分享。
地址: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6.上海震旦博物馆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第一个完成的改建设计项目,2月起向公众开放。这座位于上海黄浦江畔、陆家嘴的金融区的建筑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震旦博物馆。干净利落的线条、光影错落、铅灰色楼梯还是处处铭刻着“安腾造”的标记。珠宝盒是安藤的设计灵感,夜幕下,借助灯光,从外面看建筑体还真有点魔幻之气。
在我们的认知里,博物馆都是公立的,国家创办的,但是有一家博物馆90年代就创办了上海首家私人博物馆,他就是许四海先生,可以说他是真实的在为宣传中国茶文化做贡献,不仅捐赠收藏品,还四处去办讲座。
四海壶具博物馆坐落曹安公路1978号百佛园内(S20外环线旁),四海壶具博物馆由著名壶具收藏家、紫砂陶艺家许四海先生创立,是集收藏、研究、制作、展示于一体的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展出了从新石器到现代的各类壶具展出了从新石器到现代的各类壶具,构成了一部脉络清晰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为中国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极有说明力的实证。其中,镇馆之宝为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所制掇只壶,被尊为“紫砂壶王”。
主要展示中国历史上茶壶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中收藏了近2000多件宜兴紫砂壶精品,是紫砂爱好者切磋品茗的好去处。
他为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不计报酬地四处讲座宣传,并向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和上海市嘉定区博物馆各捐赠一批古陶瓷及紫砂古壶。
馆藏文物谢曼伦桑叶蚕宝壶
桑叶蚕宝壶创作源泉是大自然与人的生活,桑蚕千百年来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蚕宝宝千百年来忠实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给人类文明带来绚丽多彩的生活,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民国利永公司孤菱提梁壶
壶身为圆角方形,两直柱一横梁组成提梁,靠壶嘴的柱又分为两叉,增加了自然的美感。
耀庭款段泥方砖壶
壶作方砖式,壶身稳重挺拔,壶嘴刚直遒劲,壶盖纹丝密合,盖款耀庭二字。
荆溪邵元祥加彩莲子壶
荆溪邵元祥制。邵元祥,清初壶艺家。此壶造型硕大,胎泥粗,具有明代风格。邵元祥大师对流把的做法及表现出的气度,虚实对比强烈,壶身饱满浑厚,整体和谐相配,神形兼备。
黄顺法(许四海弟子)裙花提梁壶提梁壶
是紫砂器型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造型典雅高贵,极富文人气息。裙花线条流畅,造型饱满、力挺;腰线雕刻细腻,精致。壶形整体大气,工精而不腻。
上海木文化博物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是由福人集团出资建立的。
福人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林木产业的企业,由于长年和木材打交道,他们不仅拥有各种类别的木材、各类精品木质艺术品,而且还深谙木之品质、木之精神,并将这一点融入了展馆陈列中。
一进入展馆,就注意到了展厅右侧的文字墙——一个由“木”结构的汉字组成的世界地图,喻意林木遍布全球,木文明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
展厅中央是一个巨型的木雕塑——中华之根。
中华之根选用的是江西的千年香樟木,喻意国之根本,倡作繁荣;同时每个人也应当有生命之根,这样才能有生命力。
展馆分为A古木馆、B木文明馆、C大师馆、D大师桧木博物馆、E巧夺天工红木馆。
其中古木馆、大师馆、大师桧木馆、巧夺天工红木馆都是艺术品陈列为主。
(一)古木馆
主要是收集了各种珍奇古木。
这一章节的名字是“开天辟地——古木的艺术人文探索”。序言也写得极具哲学性:
古木馆的藏品也是非常丰富和壮观。
(二)红木馆
(三)大师桧木馆
(四)木文明馆
木文明馆其实是我参观的第一个展区,那么,我为什么要在最后才介绍这个展区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各个展区相对较为***,彼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先介绍谁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除了本展区以外的其他展区都是以实物陈列为主,并没有什么布展逻辑,所以我想在最后重点分析木文明馆的布展逻辑。
木文明馆以一个影院作为开篇:
影片的开始以一个问题作为引入:
然后从生命的起源讲到树木的出现。
然后讲述树木的出现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与改变。紧接着以一种触目惊心的方式向我们呈现植被的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影片开始倒数,如果森林只剩下60%、50%、40%、30%、20%、10%的时候,地球会变成怎样。
最后:
?
!
并通过文字引人们思考:
在影片引发人们思考的之后,展区正式开始。引言部分将木文明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展馆以厚德载物开篇,以百岁老人和千年古树为主题,引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思想,突出老人对家族、对社会的卓越贡献。我们尊重树木如同尊重长者,以庄严神对话的心学会感恩木的无私奉献。
中篇以木载道,通过安居陈设、榫卯、建筑思想为载体,体现优秀传统哲学中的“秩序”、“礼仪”和“包容”。
随后呈现树木的源远流长,聆听树的心语,维护生态的稳定,保护生态的稳定,保护树木以植被,就是维护巩固人类的家园。我们警示滥伐滥砍的毁灭行为,倡导合理利用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使用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尊木的意义。
末篇展现红木科普,让大家认识名木,辨识名木,寓教于乐,以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让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木文化展馆到此就结束了。
我觉得这个博物馆本身是有很多亮点的,比如说藏品种类丰富,藏品令人惊喜,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它,如与“尊老”结合、哲学中的“秩序”相结合,立意深远。
但是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可惜的展馆。为什么呢?立意很深远的情况下,却未将这个立意很好的展示出来,让观众无法get到这一点。其次,展馆的开篇,中篇,末篇在讲木的三个方面,但是三个部分完全没有任何联系,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这是硬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