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简介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简介

  • 发布:2025-09-27 11:52:00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南京有多少孝陵

南京历史悠久,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十朝在此建都,除去太平天国和***,其余八个朝代共有帝王四十三位。

这些帝王故后,绝大多数陵墓都建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经历千百年风雨动荡,如今相当一部分陵墓已荡然无存。

下面,我们来看看南京的帝陵有哪些,具体标准是:以史料为基准,结合历年来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能明确位置和陵主的(比如有明确的地表建筑、碑文、墓志等佐证)

东吴东吴大帝孙权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北钟山之阳”。即今南京梅花山西麓一带。为南京历史上第一座帝陵。东吴废帝孙亮陵:史料记载在“丹阳赖乡”。即今南京市铁心桥、板桥和西善桥一带。

东吴东吴大帝孙权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北钟山之阳”。即今南京梅花山西麓一带。为南京历史上第一座帝陵。东吴废帝孙亮陵:史料记载在“丹阳赖乡”。即今南京市铁心桥、板桥和西善桥一带。

经开还气结料流运联候京。

东晋据史料记载,东晋有十座帝陵位于南京,分布于鸡笼山之阳、幕府山之阳、钟山之阳三个陵区。

说力好因看意公党老资论任更具记音维写圆。

晋朝陵墓制度为不树、不封、不谒,就是没有墓碑,不堆坟丘,不去扫墓,没有明确的地表建筑,所以考证起来异常困难。近代以来发现的有三座陵墓,其中能确定身份的仅有晋恭帝冲平陵一座。

晋恭帝冲平陵:1960年,在南京富贵山发现一石碑,上刻:宋永初二年,太岁辛酉十一月乙巳朔七日辛亥,晋恭皇帝之玄宫。这是目前唯一有确切证物发现的东晋帝陵。

晋元帝建平陵:1972年,在南京鼓楼岗南麓南京大学北园(即鸡笼山之阳),发现一座东晋大墓,疑似为建平陵。

晋穆帝永平陵:1981年,在南京北郊幕府山发现一座东晋大墓,疑似为永平陵。

除此之外,其余7位东晋帝陵,仅知道大体方位,精确的位置已不可考证。

南朝—宋据史料记载,刘宋有6座帝陵位于南京地区。

宋武帝初宁陵:史料记载“葬丹阳建康县山初宁陵,在县东北二十里”。即今南京市麒麟门附近。宋文帝长宁陵:史料记载“与宋武帝初宁陵并在上元县东北二十二里”。即今南京市麒麟门附近。

宋孝武帝景宁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南四十里岩山之阳”。即今南京市牛首山一带。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发现一座南朝大墓,疑似为景宁陵,出土了国宝级文物—竹林七贤砖雕。

宋前废帝墓、宋后废帝墓:史料记载“皆在丹阳秣陵县南郊坛西”。即今南京市雨花台区将军山一带,具体位置不可考。

宋明帝高宁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北四十里,幕府山东南”。即今南京市幕府山郭家山一带。

南朝—梁南朝萧齐的帝陵,以及梁朝前两位帝王陵墓均在今江苏丹阳境内,不算南京。

梁元帝颍陵:史料记载,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旗庙附近田野中,尚存石刻。南朝—陈陈武帝万安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南彭城驿侧”。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上坊石马冲,尚存石刻。陈文帝永宁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陵山之阳”。即今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冲。尚存精美石刻。陈废帝墓: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一带,具体位置不可考。

梁元帝颍陵:史料记载,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旗庙附近田野中,尚存石刻。南朝—陈陈武帝万安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南彭城驿侧”。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上坊石马冲,尚存石刻。陈文帝永宁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陵山之阳”。即今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冲。尚存精美石刻。陈废帝墓: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一带,具体位置不可考。

梁元帝颍陵:史料记载,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旗庙附近田野中,尚存石刻。南朝—陈陈武帝万安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南彭城驿侧”。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上坊石马冲,尚存石刻。陈文帝永宁陵:史料记载“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陵山之阳”。即今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冲。尚存精美石刻。陈废帝墓: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一带,具体位置不可考。

陈宣帝显宁陵: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油坊村罐子山。上世纪60年代曾发掘。南唐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祖堂山,为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钦陵,以及南唐中主李璟的顺陵。现在已对外开放。明朝明孝陵:位于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世界文化遗产。答毕,供参考。谢谢!

陈宣帝显宁陵: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油坊村罐子山。上世纪60年代曾发掘。南唐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祖堂山,为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钦陵,以及南唐中主李璟的顺陵。现在已对外开放。明朝明孝陵:位于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世界文化遗产。答毕,供参考。谢谢!

陈宣帝显宁陵:史料记载,在今南京市西善桥油坊村罐子山。上世纪60年代曾发掘。南唐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祖堂山,为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钦陵,以及南唐中主李璟的顺陵。现在已对外开放。明朝明孝陵:位于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世界文化遗产。答毕,供参考。谢谢!

南京明孝陵的来历或故事

来历: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

故事:

1、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2、清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

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扩展资料:

明孝陵的文化意义:

1、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2、对于清初那批数量庞大的明代遗民来说,明孝陵确实有着异乎寻常的象征意义。对孝陵的拜祭,其实就代表了对故国的追思。所以,在清初,自然会有那么的人前去“哭陵”。

3、阐述清朝的正统与继承的合法,是清帝谒陵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时候,祭文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宣讲书;而明孝陵,则成为一个绝佳的宣传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孝陵

百度百科-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简介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扩展资料:

明孝陵的价值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建设在朱元璋***前进行十几年,朱元璋对其极为用心,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这一切既是为了马皇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

南京明孝陵陵墓是哪一年建造的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墓,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从洪武14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用工10万,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神道保留了六种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每种两对每种两跪两立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神道上石兽体量巨大

石翁仲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3米多高。

明孝陵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此后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

明孝陵的简介是什么

各位游客: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洪武十五年,明孝陵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红色墙壁向东西蜿蜒,气势非凡。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下马”6个大字。当时的文武***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向着东西,又叫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

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大家可以在这拍照留念。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字,为曾国藩所题。

根据专家考证,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请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