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属于哪个地区)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属于哪个地区)

  • 发布:2025-10-01 14:22:55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伊通县是不是长春管辖

伊通满族自治县属于(吉林四平市下辖的自治县)。是吉林省唯一的一个满族自治县,所以伊通县并不是长春管辖。

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属于哪个市

你好。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县人民政府驻伊通镇。全县辖12个镇、3个乡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

伊通属于哪个地区

伊通县属于四平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唯一的一个满族自治县。“伊通”为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上游,省会长春市南面,东与长春市双阳区、东南与磐石市接壤,南接东丰、东辽二县,西南与梨树县为邻,西南西北面与公主岭市接界,北与长春市郊区毗连。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幅员面积2527.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7年10月1日)伊通县解放,伊通县政府迁回伊通县城,隶属吉林省。

1956年11月,伊通县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

1958年,伊通县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

1983年8月,伊通县为四平市所辖。

1985年2月,伊通县为公主岭市所辖,同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

1988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四平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伊通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属吉林哈达岭余脉和大黑山脉,多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占伊通满族自治县总面积的60.8%。境内最高点为河源镇青顶山,海拔611米。中部、西部为伊通河与东辽河的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境内地貌按成因和形态可分6种类型。

构造剥蚀低山:分布在西北部大黑山、东部碾子山和东南部青顶山一带,面积4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500~611米,相对高差为221~313米。多陡坡峻岭。

剥蚀丘陵: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区。风化厚度1~30米,海拔高度为275~500米,相对高差为50~150米。山体起伏较小,大部分丘陵较平缓,山顶呈浑圆状,山间谷地较发育。

波状台地:分布于地堑平原中,台地面呈波状起伏,坡度甚小。在西南部小孤山、三道一带台地后缘冲沟较发育,并出现一些陡坎。台地海拔高度为223~270米,相对高差为10~20米。

山前倾斜台地:属剥蚀堆积地形,分布于山间沟谷坡角地带和较大河谷上游的部分地段,其后部与丘陵相接。海拔高度为280~340米,相对高差为10~20米。

河谷平原:分布于伊通河、孤山河、伊丹河等河流的河谷中,包括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的全部面积。一级阶地沿河床两侧分布,标高219~229米,低于二级阶地0.5~1.0米。县城就座落在一级阶地上。

火山地貌:伊通境内有16座火山,呈两列分布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南端,即处在伊通断陷盆地内,海拔高度为225~430米,相对高差为15~150米不等。分布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即东北~西南走向。日照: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890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以5月为最多,达14646千卡/平方厘米。在5~9月整个农作物生长期内,太阳总辐射量有64911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年平均气温5.5℃,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7.1℃,年较差为39.8℃。极端最高气温35.5℃,出现在197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2℃。

霜期:多年平均初霜日9月23日,终霜日5月7日,霜期长达227天,无霜期仅为138天。东南部山区的河源镇和营城子镇的部分地方,多在9月上旬见初霜,次年5月中旬终霜,无霜期较县内中西部地区少15~20天。

降水:伊通满族自治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51.7毫米。降水的年变率为18.5%。一年四季降水不均衡,春季降水91.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4%。夏季降水414.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6.2%。秋季降水10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9%。冬季降水(雪)14.4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5%。

风速:伊通满族自治县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春季为4.3米/秒,夏季为2.6米/秒,秋季和冬季均为3.0米/秒。全年主要风向频率出现较多的是静风占19%,东南风占16%,西南风占11%。伊通满族自治县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森林覆盖率为27.7%。立木蓄积量为355万立方米。

乔木:主要有柞、山杨、椴、山榆、曲柳、山槐、桦等;

灌木:有榛、胡枝子、山玫瑰等。

针叶树:以落叶松为最多。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工林面积2987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6%,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兽类:有狼、狐、狸、狍子、貉子、灰鼠、松鼠、香鼠、鼬、刺猬、野兔等;

禽类:有环颈雉、沙斑鸡、鹌鹑、大山雀、苏雀、麻雀、铁雀、斑鸠、啄木鸟、布谷鸟、喜鹊、乌鸦、燕子、野鸭等;

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鲶鱼、青鱼、泥鳅鱼等。药用植物:有细辛、五味子、黄芪、五加皮、狼毒等178种,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次为西北部山区。

野菜:有寒葱、蕨菜、山芹菜、苋菜、荠菜、车前、蒲公英、小根蒜、苦菜、黄花菜、柳蒿芽、猫爪菜、山菠菜、灰菜等。

食用菌:主要有白蘑、榛蘑、松蘑、油蘑、杨树蘑、木耳、地瓜皮等。截止2010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已发现的有金、银、铜、铁、铅、锌、硫铁、硅石、萤石、石灰石、麦饭石、硅灰石、玄武岩、膨润土、高岭土、粘土、煤、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地200余处。

石油天然气: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面积540平方公里。伊通盆地勘探潜力为石油5.3亿吨、天然气1000亿方以上。

金:主要分布在伊通镇、营城子镇、莫里乡等3个乡镇,资源总量约为7吨,平均品位是1.0—2.0克/吨,属贫矿床;

锌:主要分布在景台镇和莫里乡交界处的放牛沟、老虎沟一带,锌金属资源储量达到139万吨,属中型矿床,平均品位9%,是吉林省有色金属的重要接续基地;

铁:主要分布在景台镇、莫里乡、黄岭子镇、营城子镇等乡镇,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451万吨;

铜:主要位于景台镇永久村,保有资源储量315万吨,有五个矿体;

硅石:主要分布在景台、莫里、马鞍、营城子、伊通镇等乡镇,远景资源总量超过100万吨,多数硅石矿可露天开采;

萤石:主要分布在营城子镇、莫里乡、伊通镇,资源总量约为20万吨;

硫铁矿:主要分布在景台镇放牛沟、莫里乡老虎沟一带,保有资源储量176万吨;

硅灰石:主要分布在二道镇、营城子镇、河源镇,储量37万吨;

大理岩:分布较广,预测资源总量1.8亿吨以上;

麦饭石:产于大孤山镇石匠背山,矿石保有资源储量160万吨,适宜露天开采;

脱硫黄土:又称氧化铁粉,产于放牛沟的脱硫黄土,脱硫效果极佳,最高可达99.2%;

膨润土:主要分布在马鞍镇和莫里乡,又名斑脱岩,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工业储量为143.4万吨;

高岭土:主要分布在景台镇,储量100万吨,预测远景储量约200万吨以上,矿石呈灰白色、浅粉色,土状结构,含二氧化硅43.18%,二氧化铝30.14%;

煤炭:主要分布在大孤山镇,属褐煤,分布面积近1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20余米,埋深2100米,开采难度较大。2008年,在大孤山镇杨树村、柴永村勘探,以探明储量1.5亿吨;

矿泉水:分布在河源镇、景台镇、大孤山镇三个乡镇。特别是河源镇石头泉眼屯莲花泉,偏硅酸含量为38.75毫克/升,平均流量为149.25立方米/日。农业

1994年伊通满族自治县粮食总产量达649000吨,被列为全国百名商品粮产粮大县第61位。

2005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共有7个乡镇16个村从事玉米良种繁育,品种达到24个,总面积184000亩,产量达1.1亿斤,总产值可实现0.9亿元。

2010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80万亩,占总耕地195万亩的92.31%,其中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播种面积180万亩,占总粮面积100%,粮食总产实现20.1亿斤,农业总产值实现54.3亿元,比2009年增长11.2%。

林业

201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共完成造林9000亩,其中国营7200亩,民营1800亩;完成补植造林18350亩;完成村屯绿化20个、1161亩;义务植树70万株,栽花种草1.5万平方米;实现了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10个国有林场实现利润55万元。

水利

201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共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17项,总投资7750万元;伊通满族自治县四座中型水库和四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7公顷,共投资608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设深水井145眼,完成15个乡镇、98个村、128个自然屯、7座农村中小学校、4321人饮水安全问题。

畜牧

201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牧业总产值实现35.7亿元,比2009年增长10.3%。牛、鹿、猪、羊、禽发展到97万头、12.5万只、110万头、14.8万只、3505只,分别比2009年增长19.9%、12.9%、16.7%、8.8%、8%。伊通满族自治县累计发展牧业小区294个。营城子黄牛交易市场占地35000平方米,年交易量20万头左右。商贸

201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伊通满族自治县有大型商场6家和综合性大市场一处。

建设规范化达标“农家店”、“农资店”400家,建立商品配送中心一家、配送站5个,2010年农家店销售额突破1亿元。家电下乡销售网点50家,补贴3200万元。从事商品配送的业户和企业15家。

金融

201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业网点总数70个,其中商业***3家,即:工行2个、农行8个、建行1个;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社金融机构1家,农村信用联社35个;邮政储蓄所23个。2010年,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3亿元,比2009年增长2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6.5亿元,比2009年增长23.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7.6亿元,比2009年增长19.1%。

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

1946年2月,伊通县辖14个区,172个村,县政府驻伊通镇。1948年6月辖14个区,161个村。1955年,各区称谓取消序号,恢复原地名称呼;伊通满族自治县辖14个区,173个村。1956年初,伊通满族自治县辖4个区,1个镇、61个乡。1956年辖4个区、1个镇、25个乡、9个公社。

1958年,伊通满族自治县辖8个公社,134个管理区。1960年,辖1个镇、8个公社.计134个生产大队。1966年1月,辖1个镇、21个公社,计221个生产大队。1968年2月,增设1个公社,仍为211个生产大队。1979年6月,伊通镇设2个街道办事处。1980年初,辖1个镇、21个公社,260个生产大队,1479个生产小队。

1983年,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小队改为屯。1988年7月,伊通县辖8个镇、14个乡.234个村委会、31个居委会。1989年8月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新家满族乡,设立新家乡;12月9日,将东尖山乡的河北村、头道乡的三星村、新家乡的东新村划归伊通镇管辖。

1995年12月,伊通满族自治县辖9个镇、13个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马鞍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景台镇、西苇镇、五一乡、新家乡、爱民乡、东尖山乡、三道乡、黄岭子乡、板石庙乡、地局子乡、头道乡、二道乡、新兴乡、发展乡、莫里青乡。共有27个居委会、241个村委会。

1998年12月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二道乡,设立二道镇。2000年8月20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头道乡、东尖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伊通镇管辖;撤销发展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景台镇管辖;撤销地局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板石乡管辖,将板石乡更名为河源镇。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伊通满族自治县总人口482134人,其中:伊通镇102064人、二道镇18757人、伊丹镇29631人、马鞍镇29809人、景台镇36376人、靠山镇28050人、大孤山镇29104人、小孤山镇27915人、营城子镇23042人、西苇镇15833人、五一乡18364人、爱民乡13379人、新家乡16477人、新兴乡16155人、莫里乡16655人、黄岭子乡17474人、三道乡20637人、板石乡22412人。

2002年6月1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五一乡、新家乡,将五一乡所辖行政区域和新家乡的米斗浅村等划归伊通镇管辖,将新家乡的向前村、打草村、新宏村、沙古村、后柳村、新家村、新山村划归营城子镇管辖;撤销爱民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大孤山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8月9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黄岭子乡,设立黄岭子镇,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总人口4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近9万人。辖12个镇、3个乡。

2003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辖12镇,3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西苇镇、二道镇、河源镇、黄岭子镇、新兴乡、莫里青乡、三道乡。

截至2006年1月,伊通满族自治县辖12镇,3乡:伊通镇、营城子镇、二道镇、西苇镇、景台镇、河源镇、伊丹镇、小孤山镇、大孤山镇、马鞍山镇、靠山镇、黄岭子镇、莫里青乡、三道乡、新兴乡。共有14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5个)、189个行政村。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