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目前,印度没有出兵马尔代夫的计划。马尔代夫是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友好国家,双方保持着密切的外交联系和军事合作。此外,两国还签署了协议,在反恐、海上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因此,印度与马尔代夫之间保持着友好和谐的关系,印度不会采取军事干预的方式来解决任何在马尔代夫发生的事件。
此外,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一直在努力维护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印度与马尔代夫以及其他南亚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共同推动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印度也通过多边机构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等,与其他南亚国家加强合作,解决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印度不会轻易地出兵其他南亚国家,而是倾向于通过外交和合作等方式处理问题。
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连接着印度本土和印度东北部的6个邦。这6个邦分别是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和特里普拉邦,与中国、不丹、缅甸、孟加拉国四国接壤。和印度本土以雅利安人种后裔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同:东北各邦的居***要是藏缅语族的人群。东北各邦的居民普遍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其祖先大多来自缅甸、泰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
印度东北六邦中的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和米佐拉姆邦都与缅甸接壤。历史上这三个邦都属于阿萨姆邦,印度***后把这三个邦从阿萨姆邦分了出来。印度尽管号称文明古国,然而在英国人到来之前的印度不过是由一个个土邦组成的一片散沙:雅利安人、马其顿人、突厥人等外来征服者一波接一波来到印度,千百年来印度人似乎已习惯了这种不同的征服者的统治。
统一的印度民族这一概念始终未能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所以“印度”一词在古代更多是指一种地理文化概念,而从来都不是指的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作为一个国家其实是由英国殖民者所塑造出来的,而阿萨姆邦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被纳入英属印度的,在此之前阿萨姆地区有着和印度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早在石器时代早期阿萨姆地区就已有人类居住。
这些阿萨姆地区最早的原住***要属于原始澳大利亚人种、达罗毗荼人种。从公元前10世纪起黄种人不断穿越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公元1228年生活在如今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来到阿萨姆后建立了阿洪王朝(又称阿萨姆王国或阿豪马王国)。随着阿豪马王朝的实力日渐强大起来以后就被统治德里的莫卧儿王朝视为挑战。莫卧儿王朝曾先后17次派兵征讨阿豪马王朝。
傣族军队在拉其特·巴尔普坎将军的率领下一次次挫败了莫卧儿王朝的进攻,然而与莫卧儿王朝长年累月的战争削弱了阿豪马王朝的国力。18世纪八十年代阿豪马王朝爆发了毗湿奴派信徒举行的起义,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阿豪马王朝的内忧最终引来了外患,不过这次的入侵者不再是西边的莫卧儿王朝:这次缅甸贡榜王朝趁机从东部边境侵入了阿萨姆。
在此后的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阿萨姆地区成为了缅甸领土,直到1826年才被英国殖民者划入英属印度。缅甸很早就和中、印这两个邻国有交流,不过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对未来的印缅关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了由四川地区通往如今缅甸、印度境内的蜀身毒道: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一路经行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十多个州县,从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次***。
当时罗马、波斯等国的商人抵达印度后会向东通过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到达蜀汉治理下的云南永昌郡。由此可见缅甸很早就已开始充当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之间沟通交流的中介桥梁,而在这一过程中缅甸也不可避免会同时受到中、印两个邻国的影响。目前缅甸人所信奉的上座部佛教就是从印度直接传入缅甸的,这和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经由中国中转后传入的汉传佛教是不同的。
相比之下古代缅甸与中国的联系比和印度的更多。缅甸在地理上并不属于南亚板块,而是属于东南亚板块。公元801年如今缅甸境内的骠国君主遣使向中国唐朝献其国乐。明代一度曾在如今缅甸境内设缅甸宣慰使司进行管辖。后来缅甸在发展成为***国家之后仍向中国称臣朝贡。在清代的典章资料中将缅甸列为藩属国之一。从1531年东吁王朝立国起缅甸迅速扩张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
东吁王朝不仅统一了原本四分五裂的缅甸,还向东一度征服暹罗(今泰国)、老挝,向北与中国明朝争夺云南边境的少数民族土司政权,甚至试图沿安达曼海东岸南下将马来半岛收入囊中。1752年立国的贡榜王朝延续了东吁王朝的扩张政策:贡榜王朝于1767年攻克暹罗王都。此后贡榜王朝侵入掸邦和老挝王国,还向西攻打了阿萨姆地区。进入19世纪后四面扩张的缅甸贡榜王朝遇到了一个大敌。
这时位于缅甸西部的印度已被英国征服。英国的下一步目标是打通印度与马来半岛英属殖民地的联系,与此同时英国还希望打通从西南方向入侵中国的通道。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有必要把缅甸纳入英国的殖民体系。1824年至1885年期间占领印度的英国人先后发动了三次入侵缅甸的战争。这时的缅甸尽管是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但面对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仍是脆弱的。
第一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取得了缅甸沿海的阿拉干和丹那***两省。第二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强占了整个下缅甸。第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于1886年1月1日被并入英属印度。清政府在事后与英国签订的《中英会议缅甸条款》中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仍对中国照惯例每十年朝贡一次。1894年清政府在与英国签订的《中英滇缅商务条款》中声明放弃对缅甸的宗主权。
印度正如上文所说是由英国殖民者所塑造出来的一个国家,而古代的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文化上的区域而已。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印度***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曾公开说过:“我在精神上与其说是一个印度人,不如说更像一个英国人”。***后的印度领导层在思想几乎都有明显的英国色彩,所以印度自***以来就始终以大英帝国在南亚的殖民遗产继承者自居。
1947年刚***的印度就迫不及待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从而继承了英国向锡金派驻专员的权利。1949年印度又通过缔结《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的形式继承了当年英国对不丹所享有的“指导、保护”的特殊权利。印度还要求继承英国殖民政府非法划定的麦克马洪线,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1987年到1990年期间印度又出兵干涉斯里兰卡内战》........
印度这种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国策使其与几乎所有邻国均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和边境冲突。既然印度以英国殖民遗产的继承者自居,那么印度似乎没理由会对缅甸网开一面。英国当初对尼泊尔、锡金、不丹三国的殖民采取的是保护国模式:这三国在内政外交上受英国“保护”和控制,但在形式上仍保留本国政府。英国由始至终也没把这三个喜马拉雅山地小国并入英属印度。
当时被称为锡兰的斯里兰卡和这三国一样受英属印度政府托管,但斯里兰卡同样未曾被并入过英属印度殖民地。印度在***后连这几个从未被并入过英属印度的国家的主意都要打,那么就更没理由会放过曾被并入英属印度的缅甸了。然而缅甸被并入英属印度完全就是英国殖民者外力干预下结果。缅甸和印度在人种、语言、宗教、历史文化更方面都显得格格不入。
自从缅甸被并入英属印度起缅甸人和印度人就不断发生摩擦。英国殖民时期印度移民大量涌入缅甸,因此抢走了不少当地人的饭碗。1930年缅甸爆发了反印度人的暴动,与此同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如火如荼,英国为尽可能降低风险就在1937年将缅甸从英属印度,缅甸就此成为直接受英国统治的英属缅甸。如今被缅甸人誉为国父的德钦昂山在1940年同日本特务机关取得联系。
1941年12月27日德钦昂山组建了缅甸***军,在接受日本的武装后潜回缅甸与英军作战。正是在德钦昂山组建的缅甸***军的协助下日军得以于1942年3月8日击败英军并顺利攻克仰光。同年3月至8月间德钦昂山领导的武装又协助日军击败了中国远征军。日本占领缅甸后成立了以巴莫为首的傀儡政权。德钦昂山在这一政权中出任国防部长的要职并组织了缅甸***义勇军。
这时的缅甸在日军支持下宣布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然而名义上***的缅甸实际上处于日军的占领控制之下。1944年8月4日至7日眼看日军大势已去的德钦昂山与缅共代表德钦索、德钦丹东、德钦巴罕会谈后成立反法西斯同盟(后改名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并秘密联络了在印度的英国当局寻求支持。1945年3月27日昂山领导的武装在英国的支持下倒戈向日军发动了袭击。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势力试图卷土重来,然而这时英国的殖民体系已在战争中被破坏殆尽。二战结束后几乎所有殖民地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运动。1947年6月英国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根据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本来按说缅甸早在1937年就已从英属印度划出去了,然而印度却想让缅甸成为印度的一部分,不过印度的这一想法遭到缅甸方面的坚决抵制。
当时的缅甸领导人吴努经过与英国和印度的斡旋达成了使英国、印度认可缅甸***的协议。印度和缅甸各自***以后困扰两国关系最大的症结就是印度那种以英国殖民遗产继承者自居的心态。印度***以来不仅常与老对手巴基斯坦爆发边境冲突,而且吞并了锡金、控制了不丹、干涉过斯里兰卡内战......这一切都被缅甸看在眼里,所以缅甸在潜意识深处对印度是有所提防的。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导致大量的孟加拉难民涌入缅甸。这些难民同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合流造成了今日的罗兴亚人问题,所以缅甸在这个问题上对印度也是存在不满情绪的。1964年缅甸国内的排印运动达到高潮:当时有30多万在缅甸的印度侨民被赶走,印度侨民在缅甸的资产也被缅甸政府没收。1988年印度甚至一度和缅甸断交,直到1993年两国才恢复了外交关系。
从此以后缅甸和印度的关系一直不愠不火。尽管印度方面强调双方早在1967年就签订了《印缅边界协定》,但实际上印度和缅甸接壤的曼尼普尔邦地区至今还有很多地区没明确的边界线。常有印度媒体报道曼尼普尔邦地区的界碑被缅甸“破坏”,但印度政府对此的反应一向低调。印度方面一再强调印缅边界的问题解决了,如今印度和缅甸都对边界现状没异议。
这其实更多是为了息事宁人。印度在南亚区域内与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邻国均存在一定的纠葛,相比之下对位于东南亚板块的缅甸则多少有些鞭长莫及。在这种形势下印度也不愿再过多树敌,所以多年来印度始终致力于缓和与缅甸的关系。印度曾搞出一个耗资4.84亿美元的“卡拉丹多式联运项目”:内容包括将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海港与缅甸若开邦的实兑海港连接起来。
此外印度还提出了被称为“东西经济走廊”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公路计划:这是一条3200公里长的公路,将通过缅甸连接印度的莫雷和泰国的梅索,印度试图以此计划扩大自己对东盟的影响力。印度最为关切的还是印度东北部分离主义问题:印度东北几个邦的人种和宗教信仰和印度本土差异巨大,反而倒是和缅甸相对较为接近。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几个邦的居民都是缅甸后裔。
曼尼普尔邦的居民自认为是华人后裔,而历史上的阿萨姆地区则是以傣族人口为主。阿萨姆、曼尼普尔都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历史上这一地区既不属于印度,也同样并不属于缅甸。缅甸只是在18世纪一度统治过这一地区大约四十年左右。不过这一地区在人种和地缘上与缅甸的联系要比与印度本土之间更为紧密。这在印缅边界线实际上并未完全明确的前提下就成为了两国之间的一个敏感问题。
印度在与东北各邦的地方武装力量交火时有时就会越过印缅边境。一旦印度军队越界,那么缅甸方面就会很紧张。近年来印度也多次表示希望与缅甸在边境地区采取联合行动。在领海方面靠近缅甸的安达曼群岛被印度控制,加上印度本土的威慑使印度几乎可以控制孟加拉湾,从而把握住缅甸通向外界的海上道路。1971年印度海军曾封锁孟加拉湾,这在当时令缅甸和孟加拉国有很大的戒心。
印、缅两国在陆地和海洋都有领土(领海)争议。这决定两国彼此之间是存在一定戒备心理的,然而印度和缅甸之间却很少出现边界摩擦。这是因为两国都不愿意挑起领土争端,所以长期以来两国都有意识选择了“搁置争议”。主要精力在南亚的印度不愿过多树敌,而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国内地方民族武装的缅甸也同样不想和印度撕破脸。在这种形势下双方有意识地维持着一种不愠不火的关系。
印度为了得到缅甸的支持常口头承诺援助缅甸:2010年印度向缅甸铁路提供6000万美元的贷款,还有10亿美元投资用于开发缅甸的天然气。印度与缅甸若开邦开展了包括炼油、储存、混合和零售等石油方面的合作,还为缅甸癌症患者提供BhabhatronII医疗辐射设备。不过办事效率低下的印度并没真正把很多口头上的援助落实到位。缅甸既需要印度的援助,又对印度存在戒备心理,所以双方只能是不愠不火若即若离。
不丹是全球受到他国控制最严重的国家,背后的大boss就是印度,虽然不丹是国际公认的联合国正式成员,但其外交、国防权却攥在印度手里。
当然,国际上也不乏有部分国家深受他国控制,比如日本、韩国、安道尔等国,但他们都有很大幅度的自主权,可以任意对外交往。然而不丹却不同,不丹跟任何国家建交都必须得到印度政府同意,就连不丹国王出访也深受限制。
不丹国王和王妃
以至于现在不丹没有与任何一个联合国五常国建交,也成为中国14个邻国中唯一无邦交关系的国家,而印度却成为不丹所有建交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印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不丹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仅是不丹,在南亚地区,面积小、实力小的国家基本都是印度的菜。比如接壤的尼泊尔、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千里之外的马尔代夫,这些国家的政坛都活跃着亲印势力,他们在印度的扶持下,一心想夺取执政权。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印度具有极强的控制欲和领土野心,整个南亚国家中,只有对面积稍大的巴基斯坦不敢大肆欺凌,其余的小国基本都欺负遍了。印度自诩为南亚实力最强的国家,就把自己当做南亚小霸王,印度洋之主。
尤其是不丹曾经的邻居锡金王国,就被印度一步步给蚕食吞并了,纳入印度的版图。
锡金、印度、不丹曾都是英国殖民地,在英属印度解体后,印度就继承了英国在锡金的特权,强制与锡金签订条约,并扶持锡金境内的亲印势力。
印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渗透,基本掌控了锡金政府以及全国所有的权贵,从而在1975年锡金国内的亲印势力与印度的内外勾结下,使得锡金王国并入了印度,曾经的一个主权国家转眼间成了印度的盘中餐。
不丹和锡金的遭遇很像,同是印度的邻国、同是面积较小的国家、同是中国曾经的藩属国,为何不丹王国没有步锡金王国被吞并的后尘呢?
其实,不丹现在与印度的关系跟锡金被印度吞并也相差无几,无非是不丹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而锡金成了印度的一个省级邦。
不丹现在受印度的控制程度,比日本受美国控制程度还严重。
明面上,不丹还是一个国家,在联合国有投票权,可实际上就如同是傀儡一般,其境内驻扎着印度的士兵,稍有不听话,随时就能拿掉不丹。
作为受***文化影响的国家,不丹和印度基本没有血缘关系,反而和中国***关系更亲近。早在唐朝时期,就成为吐蕃的属地,后来中原王朝把***地区纳入管辖之后,不丹地区也成为中国的藩属国,须接受中国中央王朝的册封,向中国朝贡。
直到19世纪后期,清朝腐朽统治,边疆地区已无暇顾及,不丹遭受英国侵占殖民,当时在1901,英国强制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其中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成了英国的附庸国。
但不丹没想到的是,这个条约竟然还有“遗留症”。
不丹国王一家人
二战结束后,英国走人,印度作为英属印度最大的国家,继承了1901年英国与不丹签署的《普那卡条约》中的特权,不丹转而成了印度的附庸国。
不丹和锡金之所以会命运不同,主要有两点因素:
①锡金王国在印度刚***时,对印度干涉内政的行为非常不满,锡金王室强烈反对印度的霸权主义,国内甚至爆发反印冲突,以印度的性格,他容不下一个反印邻国;而不丹王国则不同,不丹王室反印情绪不激烈,基本处处顺从着印度政府,印度喜欢这样的“识时务”国家;
②不丹曾常年驻扎反印武装,印度需要不丹配合来围剿叛乱势力。不丹南部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地区接壤,这些地区驻扎着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全国***阵线、康塔普解放组织等反印武装,起初不丹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其实成为不丹制衡印度的一种间接手段,所以印度并不敢对不丹痛下狠手。
但最后不丹终究还是没能脱离苦海,一直生活在印度的阴影下。
现如今的不丹虽然受印度影响,但人民的生活很幸福,成为世界上民众幸福感最强的国家之一。
马尔代夫是一个国家,总统制国家。1887年,马尔代夫沦为英国保护国。1932年,马尔代夫改行君主立宪制。1934年,英国承认马尔代夫***。1953年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
马尔代夫是一个***,它有一些特殊的宗教规则。这里的人略显保守和传统,因此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公开示爱。
马尔代夫的法律严格禁止进口被认为是非***的物品,例如酒精、色情、猪肉和猪肉制品、毒品。
印度海军现役人数为67228人,装备1艘45400吨“维克拉玛蒂亚”号(意译为“超日王”号)航母、1艘16590吨“加拉什瓦”号船坞登陆舰、5艘5600吨坦克登陆舰、3艘1100吨坦克登陆舰、3艘7400吨加尔各答级驱逐舰、3艘6200吨德里级驱逐舰、5艘4947吨拉吉普特级驱逐舰、6艘4035吨塔尔瓦尔级护卫舰、3艘6200吨什瓦利克级护卫舰、3艘3850吨布拉马普特拉级护卫舰、2艘3850吨戈达瓦里级护卫舰、3艘3500吨卡莫尔塔级巡逻舰、4艘1350吨科拉级巡逻舰、4艘1350吨库克里级巡逻舰、3艘485吨阿布罕级巡逻舰、8艘455吨维尔级巡逻舰、4艘2300吨沿岸萨宇级巡逻舰、6艘1890吨苏坎亚级沿岸巡逻舰、4艘舰队油船、4艘扫雷艇、7艘救援船、1艘12770吨阿库拉2级攻击核潜艇“查克拉”号、1艘6000吨“歼敌者”号核潜艇、1艘1800吨“鲉鱼”级常规潜艇“卡尔瓦里”号、9艘3076吨基洛级877型常规潜艇、4艘1850吨209型常规潜艇。
印度海军航空兵有5000人,编成21个中队,装备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212架,其中包括45架米格-29K/KUB舰载战斗机、8架P-8I反潜巡逻机、5架伊尔-38反潜巡逻机、25架道尼尔Do-228-21海上巡逻机、11架BN-2B海上巡逻机、17架“鹰”132教练机、14架卡-31预警直升机、14架卡-28反潜直升机、8架“北极星”直升机、8架美制UH-3H“海王”和25架“海王”Mk42B/C反潜直升机、14架切塔克直升机。
在印度洋地区,印度海军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就是放在世界范围,印度海军也是妥妥的前十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