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辽3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呈现弯月状,南北延伸,长24公里,最宽处2.6公里,最深处188.5米,湖区四周群山环抱,东西两岸是浩瀚的原始林海。北端入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喀纳斯湖像一弯美丽的月亮镶嵌在绿色的群山中,更为奇妙的是,清澈的湖水在一天中会随着阳光角度的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季节不同湖水的颜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喀纳斯湖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怪”而瞩目。
“湖怪”传说由来已久
喀纳斯湖自古有湖中有巨形"湖怪"的传说。据当地牧民说:早在30年代,牧民们曾捕到一条大鱼,17匹马也没能把它运走,鱼头可当大锅盛东西。又传说以前常有牛、马在湖边突然失踪。
家住喀纳斯湖区的俄尔德什,是当地瓦文化的象征。他用一根草身吹奏的音乐可谓世间一绝。他说,1956年村里两个牧民米提和巴肯在湖边找牲畜时,在一道湾处看到一条很大的东西,光露出水面的尾巴就像搭毡房的毡子那么大。村里还有一个叫乌逊的老人,在五六十年代乘木伐横穿喀纳斯湖时,在湖中心,他发现木伐下面一米多深的水中,有条很大的鱼,身体有些白,仅一片鱼鳞就有洗脸盆那么大,当时他害怕极了,便一动不动地躺在木伐是任其漂流,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才敢爬起来。
一名叫金刚的护林员,有一次到湖头的林区去巡视,当时他把船拴在岸边,从山上下来的时候,突然在湖面上看见了一个漂浮的物体,这个物体和船的距离约有四五百米远,初步判断长度有船的两倍。他们看到这个物体只露出了一个黑色的脊背,一直在缓慢地移动,由于天色已晚,渐渐就看不清楚了。
两年之后的一个夏天,金刚再次到一个护林站去,下午四五点,当他无意中向湖面上望去的时候,突然又看到这个似曾相识的东西。然而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当地的一个老人后,却遭到了严厉的训斥,那个老人似乎对水中的怪物了如指掌,却叮嘱金刚不许外传。老人属于湖边一个特殊的部落,他们称自己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部族老人们一直认为喀纳斯湖中有一个怪物,而且被尊称为湖圣,是他们的保护神。
仝保明是喀纳斯湖上最早的汽艇驾驶员之一,一次驾船在湖面上巡视,突然一个巨浪打来,船猛烈颠簸起来,在惊慌失措之中他看见一个黑色的物体在巨浪下摆动着,迅速消失了。
地震前湖怪再现身
2003年9月27日晚中俄边境发生强烈地震。晚7时左右,距地震发生还有半小时。坐在小艇上的巴扎尔别克正准备返回湖区,同行的有管理局资源林政科副科长赛离克、林政派出所干警康南北,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和船长。小艇行至湖区二道湾的时候,“湖怪”出现了!在“前方约200米处”,“连续两次出现了不明黑色庞物跃出水面的奇观。一次是垂直钻出水面,其头部离水面约有10米落差;另一次是横向跃出,身长足有5到6米。”间隔也就在几十秒内。
“湖怪”掀起了强烈的水波,声似海潮初涨。突见奇景的几个人都呆了,加之也很恐慌,于是掉转船头沿湖一边迅速返回码头。半小时后,距喀纳斯湖百公里左右的中俄边境发生7.9级地震。
在喀纳斯工作已三年的巴扎尔别克说,以前对有没有“湖怪”也是半信半疑,这还是他头一次看见“湖怪”,只可惜当时是在工作,手边没有照相机或是摄像机。
专家的发现
1980年,由自治区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喀纳斯综合考察队成立,虽然寻找水怪并没有写进日程安排,但这正是每一个考察队员心中的渴望。负责陆地动植物调研的队员们,陆续发现了一些罕见的动物品种,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白化熊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北极熊,而是一种特殊的变异品种。这突然给考察队员们一个启示:在喀纳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种普通的水生动物,经过特殊环境的异化,而变得巨大凶猛了呢?
考察队员们为寻找到水怪,便在湖面上布置了一个上百米长的大网,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网消失得无影无踪。考察队员们第一个怀疑的是,是不是水流把它冲走了?就顺着湖水往下游寻找,结果找了两天一无所获。是不是湖区的牧民把网偷走了?但牧民对他们都很友好,这种可能性似乎也很小。
三天后,在撒网处上游两公里的地方,有人无意间发现了这张鱼网,拖上来后已被搅成了一团,还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水怪所为?遗憾的是,经过1980年3个多月的考察,这个谜底一直没有揭开。
1985年,为在喀纳斯成立自然保护区,一次大型的综合性考察再次成行,黄人鑫和袁国映也分别作为领队前往。当时***大学考察队的总指挥是生物系的向礼陔教授,一天早晨,他发现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涌起一个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渐渐显露出一条巨型红鱼的影子!那条鱼估计有10米长,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向礼陔回到营地后,立刻发布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跑到喀纳斯湖西侧山顶上一个叫观鱼亭的位置上去观看,果然发现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红色的斑点,专家们还拍摄了照片。借助于望远镜,考察队员们基本上都肯定那些红色斑点就是大红鱼。事后,人们对照片进行了分析,将水面上的斑点和岸边的树木做了比较,发现最大的斑点长度约有树高的2/3,而湖边主要生长着西伯利亚落叶松和桦树,它们大多高15米以上,照这样估算,湖中的大鱼可能有10米长。专家们认为这种估算方法并不科学,而且水中的物体通过光线折射也会造成误差,最好的办法就是捕捉到一个实物。
发现大红鱼后的第三天,向礼陔和黄人鑫用一个特大号鱼钩挂上一只大羊腿作诱饵,一根长约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钓鱼。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绰绰有鱼游过来,但没有一个咬钩,只是看见有一条大鱼经过浮漂旁边并排游过去,长度大约是浮标的三倍,也就是说那条鱼将近9米长。
1985年7月下旬,袁国映带领***环境保护科研所的考察队来到位于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7月24日,天气十分晴朗,袁国映驱车向湖西的哈拉特山峰挺进,下车后带队向海拔2030米的山峰攀登,在布尔津县刚在山顶建成的一座八角亭上俯首下望,湖面一平如镜。忽然,在蓝绿色的湖面上,袁国映发现几个红褐色蝌蚪状团点,仔细看去,有十多个。"是大鱼!"手拿望远镜的一个同伴喊了起来,果然不错,那巨大的鱼头浮现在水面,尾部没入深水中。到中午12时,鱼逐渐增多,有50~60条,最大的鱼,头宽一米多,鱼体长10米以上。这样大的鱼,在国内外的河流和湖泊中未曾见过。袁国映急忙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并录了像。袁国映查阅了大量有关鱼类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向世人揭示了流传两个世纪的湖怪之谜。原来,"湖怪"就是巨形鱼"哲罗鲑",最大的"哲罗鲑"可长到形10米以上长,重量不少于2~3吨。
根据1980年和1985年考察队两次捕捞情况,喀纳斯湖中大致有8种鱼类,除去小型的食草性鱼类,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种鱼身上,它们分别是江鳕、北极茴鱼、细鳞鲑、哲罗鲑,通过反复比较和研究,大家一致把焦点投向了哲罗鲑。
首先,哲罗鲑在繁殖季节,皮肤呈红褐色,其次哲罗鲑也是以上四种鱼中最凶猛、体型最大的。从已经捕捞上来的一条长约1.45米的哲罗鲑标本来看,这种鱼体形狭长,头部扁平,满嘴都是锋利的牙齿,即使在上下腭和舌头上也布满倒刺,咬住食物,食物很难逃脱。
在和诸多“水怪”目击者求证后,他们大多认为看到的东西很可能是大鱼,水中的黑色影像正是鱼的脊背。不过,即使是把喀纳斯水怪认定为哲罗鲑大鱼后,仍有一些疑问难以解释。首先,迄今为止从喀纳斯湖中捕捉到的哲罗鲑长度还没有超过3米的,无法证明湖中会有10米长的大鱼,另外,喀纳斯湖是否有供巨型鱼存在的生态条件?哲罗鲑属于鲑科鱼类,鲑科鱼类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节的洄游,而喀纳斯湖是一个过江湖泊,它的上下游河道都比较狭窄,尤其是和湖区相连的部分,大多是一些乱石浅滩,大鱼是如何通过的呢?科考队员们所看到的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所以不能不令人质疑。可如果这巨大的“湖怪”不是哲罗鲑,它们会是什么动物,难道是史前遗留的怪物吗?它们在喀纳斯湖中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大呢?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和困惑。
各方观点争议不休
1985年,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考察队发现“大红鱼”之后,新华社,国内外众多其他媒体也纷纷报道,一时间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兴趣。
喀纳斯湖怪究竟是什么东西,到底有多大?国内外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这就是哲罗鲑(大红鱼);还有人认为,喀纳斯湖中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鱼,向教授看到的只是大鱼群而已。
1、哲罗鲑说
参加过1985年考察队的向礼陔教授应该很有发言权,他在《关于喀纳斯湖“大红鱼”的发现》报告中说,“‘大红鱼’究竟多大?无法估算。只有捕获到标本才好回答。有了标本,还可以解决年龄、食性等许多问题。因此我们特制了钓具,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由于钓子和食饵很重要,我们用了一根长2.85米,粗约20公分的木头作浮标。钓子是7月29日放下的,30日我们在顶峰观察时,发现了一条身体显得不全的大鱼,正好与浮标平行,彼此相距有二、三十米。大鱼比2.85米的浮标长得多,而且看来这不是当时看到的最大的鱼。因此我们估计,喀纳斯湖的‘大红鱼’一般长三~五米,最大的可能达十多米。当然,由于水有折射作用,会将浮水中的物体放大,所以这只能是估计,必须得到标本后才能定论。”
很可惜的是,在参加完考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5月18日,向礼陔副教授因为肝癌医治无效逝世。许多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为之痛心和惋惜。
2、大鱼群说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鱼类学专家李思忠研究员当年看到袁国映在***的录像后,认为,向礼陔、袁国映他们当年看到的是一群鱼而非一条大鱼。但他承认:“若是真的,即就3-5米长,也是世界之最!”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淡水鱼类最大也就2.3米长。
3、哲罗鲑说的反击
对于李思忠教授提出的,这喀纳斯湖存在这么大的生物,形成不了一个完整食物链的说法,参加过1985年考察的***环保科研院研究员袁国映在报告中写道:“1985年7月,我再次来到喀纳斯湖边,亲眼看到了湖面沉浮的巨形鱼群,才有了揭开关于喀纳斯湖怪真实面貌的兴趣。当时,从名收骆驼峰的观鱼亭下望,在1600米处看到的‘鱼群’有50-60只,与其说是‘群’,不如说是各占一片水面的霸主。通常我们看到的鱼群都是密集的队形,体型大小一致,流动方向一致。但这些个体相距都在40-100米以上,个体大小有差异,似是互相有戒心,游动极缓慢。我只观察到一例:两个中型阴影慢慢游到一起,一前一后形成一长条形影子,分开后发现它们两个体型长度一样。
当时我们根据这种现象判断,这些巨形鱼有大的吞食小的的能力和习惯,故体型小的远避体型大的。我在北京动物园亲眼见过一条1米长的蛇吞掉了一条近65厘米长的同类!那么,一条10米长的大巨型鱼就可能吞下一条5-6米的中巨型鱼!在这样的冷水中,吞食一次就可活几个月!只有这样,巨形鱼的金字塔食物链才能成立。”
4、荷兰学者的鲟鱼说
威伦姆·哈尔森是一位来自荷兰的生物学家。他对西伯利亚鲟鱼移居阿姆斯特丹曾经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吃小鱼的鲟长得特别快,长到一定体型后就会攻击别的鱼,喜欢追逐同类食之。他在看到了关于喀纳斯湖怪的报道后,很感兴趣,于是变卖了他在荷兰的财产,跑到中国来研究喀纳斯“湖怪”了。不过他说:“我不信有很怪的东西,什么怪东西在湖里面。从科学的角度可以探索,但是探索也可能无结果。”他认为,喀纳斯湖里的水怪就是特大体型的大鲟鱼或是一个变种。
对湖区有过多次考察的袁国映研究员告诉威伦姆先生:湖中发现的“就是鲑鱼,没有见鲟鱼”。威伦姆靠着袁研究员的大堆资料这样解释:水面上暖和些,更有理由害怕什么水下的东西,所以大红鱼(哲罗鲑)要到水面上来,人们才可以拍摄到它们。鲟鱼是水底生活的鱼,一旦吃了200公斤的食物,2-3个月在湖底都可以不动的。冷水鱼消化慢,***了也是沉在湖底的,看不见尸体。这样,人们就非常不容易见到他们。喀纳斯湖通北冰洋,有可能鲟鱼向上游到喀纳斯湖里面。
***大学生物系的黄人鑫教授,是最早关注喀纳斯水怪的专家之一,他认为喀纳斯水怪很可能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一种误判,比如说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等等。如果说目击者看到的的确是某种水生动物,黄人鑫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鱼,一种体型非常巨大的鱼。但排除以上所有假设,喀纳斯水怪有没有可能就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一种怪兽,一种类似史前巨鳄或恐龙的庞然大物呢?
***环境保护科研所的专家袁国映,查证过***的古生物种群,在喀纳斯附近并没有找到恐龙遗迹,况且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而喀纳斯湖只有20万年的历史,这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毫无联系。当然袁国映也不排除一种极小的可能性,是否有远古的某些遗留物种经过迁徙,在喀纳斯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呢?
6月8日在***喀纳斯湖拍摄的“湖怪”踪迹。
据新华社电耗资150万元的***喀纳斯“湖怪”探秘活动预计在今年7月进行。
喀纳斯湖是坐落在***阿尔泰山深处密林中的一个美丽、神秘的高山湖泊。它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中的“湖怪”而扬名天下。6月7日至8日,在相距不到17个小时的时间里,喀纳斯“湖怪”两次出现在湖面上,当时有部分游客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动的画面。据目击者说,喀纳斯“湖怪”长度目测约10米左右。
据了解,参加此次探秘“湖怪”的潜水队采用先进的美国设备,可超过喀纳斯湖的水深极限。2004年7月,潜水队曾在喀纳斯湖进行过潜水试验,但下潜20米后就发现存在危险。湖水大都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温,人体难以承受。
***生态学会理事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认为,“湖怪”可能是哲罗鲑。这一说法他在20年前目睹“湖怪”现身时就已认定。
***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教授黄人鑫则认为,喀纳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谓的“湖怪”就是大红鱼,而喀纳斯湖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大红鱼有可能生长得比较大,但到底有多大谁也不能乱说。黄人鑫还告诉记者,21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许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和理解,应该说是“无怪”可说了,他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喀纳斯湖出现了10米以上的巨兽,并且这个巨兽还被游客拍下了图片,传播到了网上。这一照片也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并且也吸引了很多的科学家前往喀纳斯湖进行考察。那***喀纳斯湖的水怪是真的存在的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喀纳斯湖“水怪”事件是怎么回事?小编对于这个水怪事件也是非常好奇的,然后再往往进行了一番查询,发现是一名游客在旅游的时候一不小心拍到了***喀纳斯湖的水怪照片,并且把这个照片传播到了网上。并且这一个照片也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围观,也吸引了很多的科学家前往喀纳斯湖进行考察,他们认为这个水怪可能是某种巨大的鱼或者一种水生生物,这种生物之前只是在水底活动并没有被人类发现。不过由于人类的进步,人类也发明了很多照相机,并且这个地方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往旅游,所以说人类也变多了,就发现了这个水怪。其实小编认为这个水怪并不是真正的水怪,只是某种巨兽这个巨兽也是我们所见过的,比如说鸭嘴兽或者娃娃鱼。
水怪是真实存在的吗?小编认为水怪是假的,并没有存在,这种水怪可能只是某种巨大的鱼,这种鱼生活在湖底一直没有被人类发现。所以我们也可以去湖中探查一下,这样就能够知道水怪究竟存不存在。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比较发达的,所以我们是可以派潜水艇潜入湖底的,这样就能够发现水怪,也能够知道水怪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需要这里猜来猜去的。如果真的存在水怪,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水怪给捉出来,看一看这个水怪到底是什么东西。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应该听过水怪,那时候经常是不听话,然后家里的长辈就拿水怪吓唬我们,而我们也经常是听到水怪就心生恐惧,但我们好像从小到现在也没有亲眼见过水怪到底是什么样子。
***坐落于中国西北边陲,喀纳斯湖位于***北部阿勒泰山脉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位于边境小县布尔津境内,喀纳斯湖是一个火山口湖,里面营养含量非常少,过去一直被认为不可能有什么大型生物。
在世界上各地的湖怪也挺多,其中最让人们熟知的是英国的尼斯湖怪了,而在中国***的喀纳斯湖水怪也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不少人称亲眼见过。许多人甚至一些相关学者都纷纷感到好奇并想一探究竟。
但据一位护林员讲,他在几年前曾见过一个超级大怪物,那天他在湖上巡逻,偶然间发现湖里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当时离得远没怎么注意,但他走进时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湖里的东西有十多米长,并且还在一晃一晃的动,他做护林员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东西,就赶紧叫来同伴,同伴却说是飘在水里的树,可是树也不会是紫红色的呀,于是他们便想要走进一探究竟,可当时天色已晚,等他们走进些便只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了。
相传***喀纳斯湖有水怪之前也有传说说是喀纳斯湖湖中有湖怪“大红鱼”出没,据称身长可达到十米。但后来有科学家说,人们传说的大红鱼是大型淡水肉食鱼类哲罗鲑,但也没有人亲眼看见过这种大型鱼类。
这之后过了两年,护林员又在湖边巡逻,他终于又发现了这个怪物的身影,这回他发现怪物不仅在动,还在水里起起伏伏,他赶紧和同伴一起开船朝那东西靠过去,但这动静惊动了怪物,等他们过去时怪物已经沉入水底,翻起阵阵浪花,只留下像叉子一样巨大的两条尾巴。
传闻中的喀纳斯湖水怪是有一次一个护林员去林区巡视,当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突然看见湖面中有一个很大的物体,大概是船的两倍,后来据这个人口述他说他看见这个物体露出了一个黑色的脊背,然后一直在缓慢的移动,但是具体的没有看清楚。
***喀纳斯湖再现“水怪”,引得众多网友,再次将“水怪”拉回人们视野。在我个人看来,在这片天然湖泊中,有巨型生物存在;虽然不能和电影、传说中“水怪”相提并论,但这绝对就是淡水中的王者,能够秒杀淡水中绝大多数生物。
针对网友拍摄上传视频,喀纳斯湖工作人员解释称,游客所拍摄“水怪”,其实就是哲罗鲑。这是一种能够长大冷水鱼,历史记录最大哲罗鲑,体长有4米,体重超过了90千克。这样一条巨型鱼,如果放在湖泊中,绝对属于巨型生物,也是水中巨无霸。
喀纳斯湖湖水深储量丰富,能为巨型生物提供生活空间***是一个美丽地方,喀纳斯湖景区更是被评为5A级别。湖泊的面积达到了45.73㎞²,湖水最深处达到了188.5米,加上其53.8亿立方米蓄水量,为巨型生物生长、活动,提供了充足有利空间。
如此巨大湖泊,水中鱼类如果体形不受限制一直生长,经历数十年,也能够长成庞然大物。当它们浮游水面时候,就会让人们当做“水怪”,被其庞大身躯所折服。
游客拍摄“水怪”,最有可能是哲罗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拍摄了“水怪”出没视频,也正因为距离远,不能够清晰拍摄生物全貌,才使得人们议论纷纷。面对众多网友猜测议论,景区工作人员给出了回应,告诉人们所看到“水怪”,学名叫做哲罗鲑,能够生长为巨型鱼的“怪物”。
冷水鱼有一个特点,便是生长缓慢。生活在喀纳斯湖中的哲罗鲑,没有天敌制约,只要食物充足,就能够持续生长,加上人为保护,会让其一直生长,直到体型让人们惊叹。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地球上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而我们人类仍然是沧海一粟。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众多谜题也将被慢慢揭开。
***喀纳斯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是“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意思,喀纳斯到底有什么美丽和神秘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变色湖
喀纳斯最让人惊叹的奇观就是变色湖,也就是喀纳斯湖。喀纳斯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环境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四五月时,
冰雪融水注入喀纳斯湖,
使其变成了青灰色。
六月时,
湖边树木繁茂,
映衬着浅绿或碧蓝的湖色。
七月因上游白湖的补给,
又变为乳白色和蓝绿的混合。
到了八月,雨水变多,
喀纳斯的湖水成为墨绿色。
九十月份,降雨减少,
墨绿又渐渐回归成碧蓝或翡翠色。
这片如同魔术一样的湖水,五光十色,
真是自然中的神奇笔画。
云海佛光
观云海佛光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体力、天气、时间,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一定要提前把控好,才能得一见。云海佛光要在喀纳斯观鱼台这个点去观看,当薄雾弥漫,云彩慢慢汇聚,在日出时分,太阳逐渐升起,照耀着云海,在折射下形成了云海佛光的画面。相信,有缘的你一定会看到这样难得的景象。
在观鱼台不仅可以看到这样的神奇景象,当错失佛光,也不会有很大遗憾。因为这里是喀纳斯的制高点,是以前为观察喀纳斯湖水怪而建成的,同时也成了拍摄喀纳斯风光的最佳地点。天高云阔间,俯瞰整个神奇秀美的喀纳斯,看碧蓝的湖水缓缓流淌,森林山丘间色彩缤纷。在这里,留下醉美的照片,何乐而不为呢?
喀纳斯湖怪
喀纳斯湖水怪一直是这里吸引大家眼球的很重要的原因。从早些年的惊人的发现,到目击者亲自拍照留证。喀纳斯湖的“水怪”神出鬼没,如果在观鱼台多呆一会,说不定有机会一睹水怪的尊容。至于湖中的到底是什么生物,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体型巨大的哲罗鲑。好奇宝宝们一定不能错过。
千里枯木长堤
千里枯木算是喀纳斯景区四大奇观中随时随刻就能观赏到的景观了。千里枯木,并未随着湖水的作用顺流而下,而是在谷风的强大力量之下,逆流而上,以至于从喀纳斯湖最北的入水口就开始堆积。形成了一条长达两千米的全然由枯木构成的长堤。可谓难得一见的奇观。
最佳拍摄地点
来到喀纳斯,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摄影技术不够专业而拍不出好的作品。天然的美丽动人的喀纳斯,只需你找到最佳的拍摄地点,精彩的照片便已经在向你挥手!那么,在喀纳斯游玩,到底有哪些地点适合我们去进行拍摄呢?
其实,除了以上提到的观鱼台外,喀纳斯还有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禾木、白哈巴这些风景绝佳的地方。喀纳斯湖九道中对外开放的三道,就是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尽管都是喀纳斯湖的一部分,但各有各的不同和特点。让前来游览的人真正感到不虚此行!
△神仙湾水域宽广,常年云雾缭绕。这里宛若一片仙境,仙气缭绕。
△月亮湾正如同月亮形状,蜿蜒曲折,在这里远望,看高大的山林间,湖水的绚丽色彩。
△卧龙湾在山坳间,湖中之湖,让人的心情也得以平息暂缓。在卧龙湾湖中有一个小岛,这也是卧龙湾的独特之处。
△禾木村是现存三个图瓦人村落之一。走在原木建筑的房屋之间,感受原始的味道。禾木村的清晨是很好的取景时间,在村边的山上,可以囊括禾木的全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有西北第一村之称的白哈巴,也是十分有原始生活的色彩。遍布的原始森林,仿佛将人们带回到很多年前,民居静静的伫立着,一缕炊烟,一缕阳光,就是一副隔绝尘世的静谧画面。
在***有哪些注意事项?1.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拍摄当地的僧侣或妇女。一定要征得同意才行。
2.***早晚温差较大,达到10至15度左右,须带外衣和毛衣等衣物。
3、***气温较内地略低,但因***很多地区海拔较高,紫外线照射强烈。所以旅游者应准备充足有效的防晒品,同时配备清热、解渴、滋润的药物或冲剂。
4、在***旅游,因行程较长,气候差别较大大,驴友们一时难以适应,可能回出现水土不服症状。应携带有关药物及常备药品,如创可贴、感冒药或治疗肠胃不适药等。6、这里是水果之乡,到***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不要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7、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不说有关猪的词语。***是多种少数民族地区,宗教色彩浓厚,他们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不能冒犯。
8、跟热情的***喝酒可得小心,他们的酒量很大人也很豪爽,如果你酒量不大,可不要太勉强自己。
9、在***旅游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一定要咨询户外旅行团队的专业人士,尽量不要自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