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南麂列岛 南麂岛历史

南麂列岛 南麂岛历史

  • 发布:2025-10-29 07:33:43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南麂岛在哪里

其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上,距市区50海里。是一座旅游岛屿,南麂岛是南麂列岛52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

南麂岛为南麂列岛的主岛,位于北纬27°27.9′,东经121°04.2′。隶属于温州市平阳县,位于竹屿西侧,距柴峙岛2.64千米,属南麂列岛,距***最近点35.20千米。曾名南麂、南己山、南岐山、南箕山。《中国海洋岛屿简况》(1980)、《浙江省海域地名录》(1988)、《中国海域地名志》(1989)《中国海域地名图集》(1991)和《浙江海岛志》(1998)均称为南麂岛。因从高处俯瞰,岛形似昂首向东方飞奔的麂(一种小型鹿类动物),又位于浙江省南部海域,故名。

岸线长度32.76千米,陆域面积7.6695平方千米,最高点高程229.1米。基岩岛,出露岩石中南部主要为钾长花岗岩,西北部为灰紫色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火焜岙两侧分布有石英闪长岩。丘陵顶面普遍比较平缓,局部比较陡峭,多石蛋、***石及倒石堆。岛周围有后隆嘴、大山嘴等5个岬角,有国姓澳、马祖澳、火焜澳3个海湾。

浙江温州南麂岛景点

南麂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主岛,别名海山,古代又写作“南己山”,其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上,距温州市区50海里。南麂岛是南麂列岛52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是一座旅游岛屿。

景点介绍国姓澳摩崖石刻

郑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赐姓朱,即所谓国姓,郑氏在这里练兵,这个南麂西澳也就叫国姓澳了。澳回北面有个小山丘,叫做国姓山,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走到澳口海边,可见峭壁上刻石“官澳”两个大字,每个字40厘米见方。右下角还有“虎林”向字.题镌者姓氏及履历诗考。认这个荒岛开发历史推测,这摩崖石刻系郑成功驻军此岛时所作。

三盘美景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麂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美龄居

昔日宋美龄在南麂岛的寓所。位在大沙澳东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离***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隐蔽,便于防御退却。美龄居建于1954年,当时南麂岛与大陈岛都驻有国民党残部,宋美龄率歌舞团来两岛慰问,寓所就是专为宋氏到来特建。

南麂岛景点

南麂岛为南麂列岛的主岛,是南麂列岛52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四周有龙嘴头等5个呷角和国姓岙、马祖岙、火昆岙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南麂岛周围多岛礁,最高点大山海拔229.1米,岛上居民2000人左右,现已完全成为一座旅游岛屿。

在南麂岛北面,由西北向西南走向。如大檑网开张之状,故名。这个岛屿不大,动植物众多,尤其是水仙花与地鳖虫尤具特色。水仙花遍地皆是,冬春之间,含苞开放,以朝东南那个香口里开得最盛。这里的地鳖虫是金边的,为别处所无。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鹿岛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三盘尾的景点较多,主要分布在山上,去时沿山脊可以游览猴子拜观音﹑天然草坪﹑潮音洞﹑飞来石﹑风动岩等景点,回来时可以沿海边小路近看湛蓝的大海﹑巨石﹑碉堡﹑渔村。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鹿岛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三盘尾的景点较多,主要分布在山上,去时沿山脊可以游览猴子拜观音﹑天然草坪﹑潮音洞﹑飞来石﹑风动岩等景点,回来时可以沿海边小路近看湛蓝的大海﹑巨石﹑碉堡﹑渔村。

南麂岛历史

一、南麂岛旅游作文

南麂岛,别名海山,古代又写作"南己山",是一座优美的旅游岛屿,以风景秀丽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著称。周围多岛礁,最高点大山海拔229.1米。岛上设南麂镇,居民2000人左右。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在浙江温州,坐落于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由大小23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因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成为我国第一个纳***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海洋类生物保护区。

面积19600公顷,1989年经平阳县人民***批准建立,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及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暖流与江浙沿岸流交汇和交替消涨的海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生物种类有很多:鱼类397种、虾类79种、蟹类128种,而贝藻品种之齐全居各海域之冠。本区已鉴定的海洋贝类有403种,其中19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海洋底栖藻类有174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世界海洋藻类的新种,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的29%以上。本区的贝藻类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温、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堪称我国近海贝藻类的一个重要基因库。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明代万历十年(1582),为加强海上防卫,始设南麂副总兵。清初,郑成功坚持海上抗清,曾驻军南麂西岙。岛民以郑成功赐姓为朱,封延平王,遂称西岙为国姓岙。

岙的山巅昔有一祠,祀郑成功神像。又在大沙岙的石壁上,旧镌有"石首呈珠"4字,下署"虎林",据说是郑成功手迹。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厉行海禁,将岛民驱逐一空,致数百年荒悬海上。民国初年,成立南麂渔佃公司,招渔民上岛垦殖,应募者开始仅数十人,但数十年间即聚集居民万余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两次占领南麂,复为海盗"乌军"和大刀会轮番迭踞。建国初,浙南***残部退守南麂,1955年2月继大陈岛撤退后,岛上居民均随军裹挟去***。此后,由平阳、瑞安和文成等县移民岛上,隶洞头县,1957年划归平阳县。

【主要特色】

大沙岙沙滩:国内唯一国外罕见的贝壳沙。

沙蛤: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鲜”的小东西。

龙船礁:黑叶马尾藻现在世界仅存在它核心保护区上的。

南麂岛在大山西麓有个大岩洞,两条青-白岩脉各从洞中潜出,逶迤如大蛇伸向海滩,于是人们联想到《白蛇传》中两条美丽而善良的仙蛇,美此景点为"白蛇与小青"。三盘尾是岛上景点较为集中的区域,绿草如茵,顽石钟灵,碧海长天,组成麂岛最优美的景区。

目前这个岛上的贝类大约有412种,藻类有174种,其中19种藻类为国内首次发现,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

二、南麂的介绍

南麂列岛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她是镶嵌在碧海蓝天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秀丽的海洋风光吸引着无数的人们,从而使之称为新千年旅游避暑胜地。

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本岛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南麂岛夏凉冬暖,年平均气温16.7度;又是浙江重点渔场,海水养殖基地。岛上的交通、水电、通讯设施完善,有宾馆、度假村多处。

南麂以她的仙姿神态向您展示永恒的魅力,欢迎您光临碧海仙山新千年海洋生态游。

三、南麂列岛在那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上,距市区50海里,坐标东经121”08”,北纬27。30。之间,由大小23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贝类403种,藻类174种,鱼类397种,誉之为“贝藻王国”。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南麂为南麂列岛的主岛,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面积7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计长24.8公里,周围有龙嘴头等5个呷角和国姓懊、马祖澳、火昆澳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年平均气温16.5℃,海水终年清澈湛蓝,岩石受海浪长期侵蚀冲击,形成海蚀崖、柱、穴、平台等景观,有大沙澳、国胜澳、三盘尾等景区,人称“碧海仙山”。分为:一级保护区(即核心区),实行封闭保护;二级保护区,实行有效控制保护开发;三级保护区,在指导下进行开发。经过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恢复相当快,资源丰度大,分布均匀,种群增加,整修呈原始状态,人工野化的效果很是显著,她不仅在海洋生态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海洋生物“南种北移,北种南移”的资源库。

区域还是旅游、避暑、度假、疗养和尝海鲜、玩海水的胜地。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沙海滩,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达5米以上;有郑成功操练过水师国姓岙;有宋美龄憩息过的栖风居;有水仙花岛和海鸥岛;有景点集中多达100余处的三磐尾旅游点;有位于海八珍之首的鲍鱼;有名贵的石斑鱼等等。鱼类368种、暇蟹类180种及其它数百种陆域动物,金沙碧海、奇礁怪

石、异峰雅洞,天然草坪,引人入胜,留连忘返,美不胜收,不愧为“碧海仙山”。南麂为南麂列岛的主岛,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面积7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计长24.8公里,周围有龙嘴头等5个呷角和国姓懊、马祖澳、火昆澳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年平均气温16.5℃,海水终年清澈湛蓝,岩石受海浪长期侵蚀冲击,形成海蚀崖、柱、穴、平台等景观,有大沙澳、国胜澳、三盘尾等景区,人称“碧海仙山”。

四、南麂岛旅游作文

南麂岛,别名海山,古代又写作"南己山",是一座优美的旅游岛屿,以风景秀丽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著称。

周围多岛礁,最高点大山海拔229.1米。岛上设南麂镇,居民2000人左右。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在浙江温州,坐落于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由大小23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因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成为我国第一个纳***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海洋类生物保护区。面积19600公顷,1989年经平阳县人民***批准建立,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及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暖流与江浙沿岸流交汇和交替消涨的海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生物种类有很多:鱼类397种、虾类79种、蟹类128种,而贝藻品种之齐全居各海域之冠。

本区已鉴定的海洋贝类有403种,其中19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海洋底栖藻类有174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世界海洋藻类的新种,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的29%以上。本区的贝藻类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温、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堪称我国近海贝藻类的一个重要基因库。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明代万历十年(1582),为加强海上防卫,始设南麂副总兵。清初,郑成功坚持海上抗清,曾驻军南麂西岙。

岛民以郑成功赐姓为朱,封延平王,遂称西岙为国姓岙。岙的山巅昔有一祠,祀郑成功神像。

又在大沙岙的石壁上,旧镌有"石首呈珠"4字,下署"虎林",据说是郑成功手迹。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厉行海禁,将岛民驱逐一空,致数百年荒悬海上。

民国初年,成立南麂渔佃公司,招渔民上岛垦殖,应募者开始仅数十人,但数十年间即聚集居民万余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两次占领南麂,复为海盗"乌军"和大刀会轮番迭踞。

建国初,浙南***残部退守南麂,1955年2月继大陈岛撤退后,岛上居民均随军裹挟去***。此后,由平阳、瑞安和文成等县移民岛上,隶洞头县,1957年划归平阳县。

【主要特色】大沙岙沙滩:国内唯一国外罕见的贝壳沙。沙蛤: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鲜”的小东西。

龙船礁:黑叶马尾藻现在世界仅存在它核心保护区上的。南麂岛在大山西麓有个大岩洞,两条青-白岩脉各从洞中潜出,逶迤如大蛇伸向海滩,于是人们联想到《白蛇传》中两条美丽而善良的仙蛇,美此景点为"白蛇与小青"。

三盘尾是岛上景点较为集中的区域,绿草如茵,顽石钟灵,碧海长天,组成麂岛最优美的景区。目前这个岛上的贝类大约有412种,藻类有174种,其中19种藻类为国内首次发现,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

五、温州南麂岛有哪些景区

天然浴场大沙澳在南麂本岛的南部,面对东海,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大海澳。

澳里有大面积的沙丘地,海沙又细又干净,漫步在沙滩上,一直走到潮水边缘,脚步不会下陷。躺在沙上,身上不沾沙民是天然的日光浴场地。

大沙澳口宽461米,海水碧蓝澄澈,由浅到深,沙滩一直延伸到海,这又是海水浴的理想场所。起风时,海浪有节奏地拍击沙滩,发出巨响,卷起千堆雪。

但此时不能游泳,也不宜在临近海水处步行。海带养殖场在大沙澳,1957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南麂岛试养海带6台,获得成功。

1958年4月,浙江省在南南麂成立浙江省浅海试验总场,当年养殖海带1500台。1959年,改为国营南麂海水养殖场,温州地区直属县级建制单位。

1965年迄今改称国营平阳县海带养殖场。已具有相当规模。

养殖的海带供碘厂做原料并大量供应市场。近年,场内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标本室,有比类标本卫116种,藻类标本46种。

虎屿大沙澳口就是南南麂港,海港中有一个岛屿像一头庞大的老虎,正搏击在海浪间、或刚从深山密林中冲向大海,于是获“虎屿”的美称。虎屿后面,靠近海岸这边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粪礁”。

此自然景观的特点是“海中有岛,岛中有港,港中又有岛”,在国内实属罕见。美龄居昔日宋美龄在南麂岛的寓所。

位在大沙澳东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离***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隐蔽,便于防御退却。美龄居建于1954年,当时南麂岛与大陈岛都驻有***残部,宋美龄率歌舞团来两岛慰问,寓所就是专为宋氏到来特建。

采用大石块、钢筋、水泥结构。三间平房,约80平方米。

中堂作会客室、活动室,两边是卧室,屋后两厢一为卫生间,一为厨房间,若一座坚实的碉堡。当时屋顶还有小树,杂草等掩蔽物,卧室窗户安上防弹铁丝网,站在美龄居门口,可远眺前方岛屿风光。

蜡烛峰南麂本岛门屿尾村东北面有一处海礁,悬崖峭壁的外侧有一对石柱矗立海上,约5米高,看上去如一对蜡烛。这就是蜡烛峰,也叫蜡烛垄礁。

青蛇与白蛇大山两侧临海滩有一个大岩洞,深莫测。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大青石,从洞中弯弯曲曲伸向海滩头,活像一条大青蛇在觅食鱼虾。

另一条岩石色白也从洞中潜出,经过滩头,游向海底。其头便成为海底暗礁,天风刮来,白花花的,看去,宛如大白蛇在海上兴风作浪。

这就是“白蛇礁”,“蛇”头所成暗礁,危险圈面积达0.061平方公里,过去曾多次发生触礁事故。避风港、军港国胜澳在南麂本岛偏北部,澳口宽1000米,澳长1900米,三面环山,是避风港、军港南麂列岛唯一良好的避风港,也是重要军港,不论是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只怕西北大风),船只泊在港里都很安全。

民族英雄郑成功,封为延平王,起兵海上,谋复明室,曾驻营此地,操练水军,汇集各部,扬帆挥戈,渡海东征,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游览国姓澳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国姓澳摩崖石刻郑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赐姓朱,即所谓国姓,郑氏在这里练兵,这个南麂西澳也就叫国姓澳了。澳回北面有个小山丘,叫做国姓山,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走到澳口海边,可见峭壁上刻石“官澳”两个大字,每个字40厘米见方。右下角还有“虎林”向字.题镌者姓氏及履历诗考。

认这个荒岛开发历史推测,这摩崖石刻系郑成功驻军此岛时所作。国姓庙明末清初为纪念郑成功所建;在南麂国姓岙底部小山坡上。

据云,当时有屋数椽,庙貌颇雄伟,庙里供有国姓爷塑像。到南麂的渔民、客商,无不前往瞻仰。

王理孚开垦南麂时,“延平之庙在焉”。近年***渔民到此避风,登岸后都以一睹国姓庙为快,找到遗址者,往往献上一柱香,聊表心意。

当地居民亦有意重建国姓庙。斩断尾门在国姓山与龙头屿之间有一水道,长阔各100米左右。

如被仙人宝剑斩断一般。潮落时,行人可涉水而过,潮平时,船只可以航行,通过大门。

据说,原先两个山屿连在一起。郑成功部被清兵围困在国姓澳内,澳口严密封锁船只无法通过。

为了突围,郑成功一怒之下,抽出宝剑向龙头屿尾部斩下去,顿时山崩地裂,出现斩断尾门这条大水道。于是战船就冲出重门顺利航行到福建继续坚持抗清。

三盘美景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

它是南鹿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望夫石三盘尾的后村东北向山背上,最立着一尊人岩石,像一个渔妇,披着长发,望夫石朝向南方,聚精会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安全归来。“脚踹船板三分命”,渔民的妻子,谁都有这种共同心声。

月明星稀时,这望夫石又成为老母亲在招唤儿子,嘶哑的喊声被海涛淹没了,她噙着满眶热泪盼望海峡彼岸游子早日归来。猴子拜观音三盘尾南部东侧海滨,从北向南看.在大大小小小规则的岩群中,有一巨岩像南海观世音站立在那里,慈祥的目光投向远方。

相对方向,在矗立着的岩峰上叠着一块形似猴子正在拱手下拜的石头,这就是猴子拜观音。然而。

南麂列岛的旅游景点

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岛风味和地方色彩,是集科研考察、旅游观光、避暑度假、渔家乐为一体的海上乐园。景观以大沙岙(澳)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大擂水仙最为著名。

南麂大沙岙海滩宽800米,长600米,水质、沙质皆属上乘,是中国罕见的贝壳沙质海滨大浴场;被专家誉为“国宝”的东海奇观的天然壁画,气势恢宏,鬼斧神工;海上日出,气象万千;海洋奇观“海市蜃楼”时有出现。南麂列岛不禁山水景观奇妙,生物景观也非常丰富。南麂是浙江省四大渔场之一。贝类、藻类种数均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居全国之首,故有“贝藻王国”之称;大擂岛水仙满山遍野,花香扑鼻;三盘尾天然草坪面积63亩,绿草如茵,人入其内,疑进仙境。南麂岛还是郑成功收复***的练兵场,存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

山巅观日

南麂岛有两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这两山盘踞在一起,东南面形成了大沙澳,西北面形成了马祖澳,站在山巅可望东海万顷云涛。尤其是看日出,一轮红日,跃出在海平线上;红日西沉,则满天彩霞,逐步消失于苍茫的暮色之中,尤为壮观。

大沙岙天然浴场

大沙岙在南麂本岛的南部,面对东海,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大海澳。澳里有大面积的沙丘地,海沙又细又干净,漫步在沙滩上,一直走到潮水边缘,脚步不会下陷。躺在沙上,身上不沾沙,是天然的日光浴场地。大沙澳口宽461米,海水碧蓝澄澈,由浅到深,沙滩一直延伸到海,这又是海水浴的理想场所。起风时,海浪有节奏地拍击沙滩,发出巨响,卷起千堆雪。但此时不能游泳,也不宜在临近海水处步行。

海带养殖场

在大沙岙,1957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南麂岛试养海带6台,获得成功。1958年4月,浙江省在南麂成立浙江省浅海试验总场,当年养殖海带1500台。1959年,改为国营南麂海水养殖场,温州地区直属县级建制单位。1965年改称国营平阳县海带养殖场,已具有相当规模。养殖的海带供碘厂做原料并大量供应市场。场内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标本室,有贝类标本116种,藻类标本46种。

虎屿

大沙岙口就是南麂港,海港中有一个岛屿像一头庞大的老虎,正搏击在海浪间,或刚从深山密林中冲向大海,于是获“虎屿”的美称。虎屿后面,靠近海岸这边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粪礁”。此自然景观的特点是“海中有岛,岛中有港,港中又有岛”,在国内实属罕见。

美龄居

昔日宋美龄在南麂岛的寓所,又名“栖风居”。位在大沙澳东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离***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隐蔽,便于防御退却。美龄居建于1954年,当时南麂岛与大陈岛都驻有国民党残部,宋美龄率歌舞团来两岛慰问,寓所就是专为宋氏到来特建。采用大石块、钢筋、水泥结构。三间平房,约80平方米。中堂作会客室、活动室,两边是卧室,屋后两厢一为卫生间,一为厨房间,若一座坚实的碉堡。当时屋顶还有小树,杂草等掩蔽物,卧室窗户安上防弹铁丝网,站在美龄居门口,可远眺前方岛屿风光。

蜡烛峰

南麂本岛门屿尾村东北面有一处海礁,悬崖峭壁的外侧有一对石柱矗立海上,约5米高,看上去如一对蜡烛。这就是蜡烛峰,也叫蜡烛垄礁。

白蛇礁

大山两侧临海滩有一个大岩洞,深莫测。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大青石,从洞中弯弯曲曲伸向海滩头,活像一条大青蛇在觅食鱼虾。另一条岩石色白也从洞中潜出,经过滩头,游向海底。其头便成为海底暗礁,天风刮来,白花花的,看起来宛如大白蛇在海上兴风作浪。这就是“白蛇礁”。“蛇”头所成暗礁,危险圈面积达0.061平方公里,曾发生过多次触礁事故。

国姓澳

国姓澳在南麂本岛偏北部,澳口宽1000米,澳长1900米,三面环山,是南麂列岛唯一良好的避风港,也是重要军港,不论是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只怕西北大风),船只泊在港里都很安全。民族英雄郑成功,封为延平王,起兵海上,谋复明室,曾驻营此地,操练水军,汇集各部,扬帆挥戈,渡海东征,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国姓澳因此成为游览胜地。

国姓澳摩崖石刻

郑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赐姓朱,即所谓国姓,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郑氏在这里练兵,因此南麂西澳也叫国姓澳。国姓澳北面有个小山丘,叫做国姓山。走到澳口海边,可见峭壁上刻石“官澳”两个大字,每个字40厘米见方。右下角还有“虎林”两字,题镌者姓氏及履历待考。从这个荒岛开发历史推测,这摩崖石刻系郑成功驻军此岛时所作。

国姓庙

明末清初为纪念郑成功所建,在南麂国姓岙底部小山坡上。据云当时有屋数椽,庙貌颇雄伟,庙里供有国姓爷塑像。到南麂的渔民、客商,无不前往瞻仰。王理孚开垦南麂时,“延平之庙在焉”。***渔民到此避风,登岸后都以一睹国姓庙为快,找到遗址者,往往献上一柱香,聊表心意。

斩断尾门

在国姓山与龙头屿之间有一水道,长阔各100米左右,如被仙人宝剑斩断一般。潮落时,行人可涉水而过,潮平时,船只可以航行,通过大门。据传,原先两个山屿连在一起。郑成功部被清兵围困在国姓澳内,澳口严密封锁船只无法通过。为了突围,郑成功一怒之下,抽出宝剑向龙头屿尾部斩下,遂成此景。

三盘美景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鹿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望夫石

三盘尾的后村东北向山背上,最立着一尊人岩石,像一个渔妇,披着长发,朝向南方,聚精会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安全归来。“脚踹船板三分命”,渔民的妻子,都有这种共同心声。月明星稀时,这望夫石又像似老母亲在招唤儿子,仿佛她嘶哑的喊声被海涛淹没了,噙着满眶热泪盼望海峡彼岸游子早日归来。

猴子拜观音

三盘尾南部东侧海滨,从北向南看,在大大小小小规则的岩群中,有一巨岩像南海观世音站立在那里,慈祥的目光投向远方。相对方向,在矗立着的岩峰上叠着一块形似猴子正在拱手下拜的石头,这就是猴子拜观音。然而走到南边,再往北看,观世音却幻变成老公公了。

海马岩

三盘尾南部东侧山上,有一只状似海马的岩石,昂首摆尾,非常威武地挺立着。南鹿渔场有种名贵药材海马,则这只海马堪称“海马王”。

石青蛙

三盘尾南部的山顶上,有一只石青蛙,体态肥壮,头朝东海,四脚作势,似欲跃向浩荡的碧波,追波逐流。

(概述图片及风光图册来源)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