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旅游资源的定义(贵州自然资源有哪些)

旅游资源的定义(贵州自然资源有哪些)

  • 发布:2025-08-08 10:35:48
  • 16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敦煌的旅游优势有哪些

(这是2018年去敦煌旅游朋友录制的)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三省(区)交汇处,党河和疏勒河下游最大的绿洲上。敦煌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飞天艺术的故乡、佛教艺术的殿堂,有“戈壁绿洲”、“西部明珠”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胜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沉淀,使敦煌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圣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党水北流”景观。党河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母亲河,是戈壁绿洲的生命之源。党河两岸绿柳成荫,芳草茵茵,水面清波浩浩,舒缓流淌。近代水利建设及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这一景观早已不复从前,但党河今天依旧是敦煌一处靓丽的风景线。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古城晚眺”景观。敦煌古城现仅存南、北、西三面断续残垣。东面已被水冲坍陷无余,在党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现敦煌古城是1987年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现已成为敦煌主要的游览参观点。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两关遗址”景观。两关遗址分别指阳关、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阳关与玉门关,构成汉一南一北两大边陲要塞。古人赴西域前,必经阳关或玉门关,故有众多的诗词歌赋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印记。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千佛灵岩”景观。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沙岭晴鸣”景观。鸣沙山是中国四大鸣沙山之一,鸣沙山今天依旧是敦煌著名旅游风景区。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月泉晓澈”景观。月牙泉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2018年自驾敦煌照片)

还有宗教胜地“危峰东峙”、体现春耕播种场景的“绣壤春耕”等景观可供游玩。

研学旅行对孩子们的教育有什么益处

研学旅行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很大的好处,有条件的家庭一定要让孩子多参加研学教育。

先来给研学旅行正名。

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性的旅游活动,要有“研”有“学”,有“游”有“乐”,“研学”和“旅行”各半,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开展集体性学习活动,在社会和大自然课堂中学习、体验。,如果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那不叫研学旅行。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也只是旅游。此外,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那么,研学旅行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体现在哪呢?

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扩展视野、认识社会

中小学基础教育大多在校内和实验室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或虚拟实验多媒体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认识和体验社会,了解乡土乡情,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效统一,真正体验知识的认知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2.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

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叫喊,要对学生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却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书本知识,“智育”得到良好的培养,但是其他方面总是有所欠缺,不免令人遗憾。而有效的研学旅行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短期来看,“研学旅行”有较强的教育和实践意义以及公益性。长期看,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能从社会、大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摆脱网瘾

研学旅行让孩子摆脱了互联网束缚。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孩子不论是学习还是娱乐,对手机、平板、电视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甚至上了瘾。互联网我们无法摆脱,只能对孩子好好引导。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心扉走进群体生活,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就是我对研学旅行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贵州自然资源有哪些

一、贵州气候贵州省位于我国亚热带西部,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半部在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内,西半部处于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向干湿明显的西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离海洋较近,境内中部隆起,向东、南、北三个方向逐渐降低,横亘于四川盆地、重庆山地、丘陵和广西丘陵之间,加以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蜿蜒,致使地形地势甚为复杂,从而形成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但在山地、河谷的气候垂直变化却特别明显。冬半年由于北有秦巴山系阻挡,南下冷空气多半绕道两湖盆地由偏东北方向入侵,常在中部和西部形成静止锋,西部威宁、盘县一带经常处于锋前位置,故冬季多晴朗天气,省的中部、东部正好处于锋后,故冬季多连阴雨天气。夏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往往在东部连晴干旱,而西部却暴雨频繁。在副热带高压北跳的同时,雨带也随之北移,此时省内旱涝交替发生。全省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年平均降水量1100~1400毫米,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云寡照、湿度较大、降雨日数多、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夏季全省多微风,且在森林的自然调节下,凉风习习,再热也不觉得闷,是全国难得的亚高原度假旅游胜地。从贵州的湿度来讲,贵州夜雨比较多(白天晴),全省森林对保持水气有很好的作用,晚上降雨后,白天蒸发一点,一般人体最适宜的湿度条件是45%到70%之间,贵州夏季平均湿度大约在65%左右,这很适宜人们出行,就是走到哪儿都会觉得很清爽。据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气候在18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在45%至70%之间时,人体最感舒适。显然,贵州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持续整个夏季。由于贵州、云南静止峰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贵州夏夜雨湿凉爽、白天晴和多云的天气,大大减少了紫外线的入侵,使到贵州的游人晒不伤、晒不黑,女士皮肤白皙水灵,男士肤色适中健康。气候资源种类特殊的地带造就了贵州特殊的宜人气候。贵州气候从北至南跨越了两个大的气候带,温带、亚热带,它具体又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四个类型。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的罗甸、望谟及北部的赤水等低热河谷。≥10℃积温大于6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年极端最低气温大于-5℃。中亚热带主要分布于≥10℃积4500-6000℃;最冷月平均气温4-10℃;年极端最低气温-10--5℃。北亚热带主要分布于≥10℃积温3500-4500℃;最冷月平均气温2-4℃;年极端最低气温-20--10℃。暖温带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海拔地区及梵净山、雷公山等山区。≥10℃积温小于3500℃;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2℃;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20℃。气候资源优势贵州夏无酷暑,春温秋爽,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是地球同纬度最凉爽的地区域之一。优越的气候资源,孕育了贵州绚丽的自然风光,创造了宜人的旅游环境。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9%,青山绿水,景色秀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在春夏季节,全省每月的降水量均在100――150毫米,丰沛的降水不仅使全省山区的溪水长流不断,山泉终年不竭,而同时晴雨的变幻使得喀斯特山色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气象景观1)大气中的光象。光,主要指阳光和月光,包括朝霞、旭日、夕阳、虹、晕、华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光象。2)雨雪景观。在大自然形成降水过程中,可以产生云、雾、雨、雪等多种景观。3)与风有关的气象景观。游客可通过感官感受其美。如“春风杨柳”、和“红枫秋月”、“苗岭松涛”等都会给人们以舒适美悦的感觉。气象类型1)避暑型气候:将贵州省避暑旅游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山地型,如梵净山、雷公山、斗蓬山;B湖滨型,如威宁草海、红枫湖,百花湖;C高原型,如龙里草原夏无酷暑而成为避暑胜地。2)夜雨昼晴型气候:贵州6――9月大多是夜雨昼晴,夜雨好休息,昼晴便于观光旅游。气象、气候的特点1)多变性和速变性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往往变幻无穷,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都说明气象和气候的多变性,其速变性则多体现在雾、雨、闪电、光等要素上,典型的景象如日出、霞光、夕照等,旅游者只有把握时机,才能观赏到佳景。2)背景性和育景性气象要素虽然有直接观赏价值,但在许多时候,它都不象地貌那样具体形象,富有实体感,也不象水景、花木景那样直观,可以体验,因而常成为人们观览其它风景的背景和借景加以利用。此外,气象气候还具有适景、育景的功能,即在不同的气候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气象气候具有育景功能。3)节律性和导向性由于气候的年月周期性变化,旅游活动亦随气候变化同样出现淡季、旺季的节律变化和客流的导向性规律变化。例如夏季,位于炎热地区的人们向高原气温凉爽的地区流动;冬季,位于严寒地区的人们向温暖阳光的地方移动,这种客流的导向性规律,就是受气候节律变化影响的结果。季节1)春季贵州的春季是从3月份至5月份,春季来临时,万木复苏、鲜花盛开、各地生机勃勃。春季光照、气温、降水同步增长,植物繁茂,林木葱郁。尤其是春雨开始后河湖水盈欲溢,树木长出嫩叶,青山滴翠,倒映其中,碧蓝可喜,是人们踏青游玩的最佳时节。2)夏季贵州的夏季是从6月份至9月份,以晴朗的温和宜人的天气为主。白天日照时间较长,夜晚气温温和,日温差较大。3)秋季10月份至12月份是贵州的秋季。虽然气温要比夏季低一些,但天气依然不错。全省本地的植物是常绿植物,但也引进了不少落叶树。多彩的树叶装扮出贵州秋季的美景。4)冬季贵州的冬季为1月份至2月份,全省大部地区的气温有所下降,但无严寒,仍是旅游的好时节。二、自然资源贵州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能源资源富集。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水火互济。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在“西电东送”的推动下,电力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2005年末,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324万千瓦,发电量达到786.7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矿石、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也具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贵州铝土矿质佳量大,是中国铝土矿三大产区之一,铝土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7%;磷矿储量26.8矿石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甲冠中华,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资源储量23.33万金千克,居全国第十位,是中国新崛起的又一黄金资源基地。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颧、黑鹤、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头鹤、蟒等14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34.9%,人均森林面积0.1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1亿立方米;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有二级保护植物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有三级保护植物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9.2%。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GFDA3、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迷人的天然的“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尔;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灿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贵州概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战国为楚黔中和且兰、夜郎地,秦置黔中郡和象郡,汉属荆、益两州,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现辖有3自治州、3地区、3地级市、10县级市、56县、11自治县、2特区。50多个市县及黄果树风景区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7万多平方千米。省会贵阳。梵净山和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区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贵州经济贵州共有耕地2800多万亩,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二熟耕作制。粮食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以稻米、玉米为主;稻米产量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经济作物以油菜、烟草最重要,其它经济作物有棉花、苎麻、甘蔗、甜菜等。本省是我国四大烟区和四大作蚕生产区之一。贵州烤烟以特优著称本省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清水江、都柳江、赤永河流域和梵净山区。以产杉、松为主,是全国的重要杉木产区之一,锦屏的杉木驰名全国。果品主要有黄梨、柑桔、苹果等。本省矿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汞、煤、磷、铝、铅、锌、铁、锑等。传统手工业品以玉屏箫笛、岑巩的“思州石砚”、民族花边、金瓜盆桶、蜡染、大方漆器、平塘县牙舟陶器等著名。贵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汞、硅石、压电水晶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磷第二位,全省86%以上的县地下有煤。在国土开发的全国19个重点地区中,贵州有两个。其一是六盘水一攀西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将带动川、黔、滇三省的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其二是乌江流域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区,是贵州振兴经济的希望所在。黔酒、贵烟、军工企业在全国均占有一定的优势。

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征有哪些

平时还真没想过这类问题。当然既然是“生态”那么不管是陆地还是水上水下;不管是草原、沙漠还是青山、荒山;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经纬高低,都应涉及的是当地生物链对环境的适应。至于“特征”还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广西有很多的旅游资源,是什么原因导致旅游业不发达

广西旅游资源确是丰富,山水人文历史民族无不有,说不温不火也有点,但兴旺发达的也有,主要集中桂林,南宁,北海,桂林山水甲天下,谁可争锋,北海看海有特色,南宁是首府,广西哪市敢敌?其他市欲追,人家也不停下,而且还有“马太效应”作用在影响,一时是难以赶超的。看看那省市区不也如此,能遍地开花遍地红么?

旅游生意看似好做,什么不是说易做难,鸡屎头先热,没有后劲就难,也要各方配合,其中环节不岀纰漏才可。广西山美水美,有景有历史有人文,为何发展不起来,或发展不迅速?桂林山水甲天下,早已天下皆知,早已是风景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名气,桂林的交通等都不差了,那是硬件,软件呢?桂林的服务,桂林的境界胸襟眼光等等是否值得反思,改进?是不是太短视,收费是否过高,服务不到位等都要检点。不愿吃亏在前,想占便在前,必然吃大亏在后。广西旅游也有这问题。旅游要人气,没人气不行,怎么聚人气,单有硬件,软件做不够,是不行的,要多在软件上下功夫做好。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