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乔家大院真实历史?背后的真实历史

乔家大院真实历史?背后的真实历史

  • 发布:2025-10-27 15:58:58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乔家大院》真实历史结局是什么

《乔家大院》真实历史结局是乔致庸活了89岁。

当国家到了国将不国的境地,大批银子流向海外时,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习惯,于同治初年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乔致庸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在乔致庸手中,乔家的事业比起乃祖乃父时候有了极大拓展。

先是由"复盛公"派生出复盛全,复盛西,复盛油坊,复盛菜园,复盛西店,复盛西面铺等商号,"复"字号商业金融集团成为了资力最雄厚,连号最多,声势最大的一个商业组织,下属的众多店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渗透在各行各业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经商之道: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乔致庸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他执掌家业时,“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起先是“复字号”称雄包头,因此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

接着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活跃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他成为“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财势跻身全省富户前列。

资本愈见盈厚,但他并不沾沾自喜,反而激流勇退,将商务全权委任长子及长孙,休闲家居,闭门课子。他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世要以“信”为重,其次是“义”,不哄人不骗人,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放在首位。

乔家大院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形成两楼对峙。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把巷口堵了,经过一系列改建,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并改建了西北院,采用了大格的玻璃窗和西洋的装饰,还建了浴室和“洋茅房”,增添了异国风情。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真实历史简介 乔家真实历史介绍

1、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也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

2、乔家是典型的浸淫了传统文化的家族,从排辈起名到家规经商,无一不显示出儒家思想的要义。比如各户的堂名,“在中堂”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端而用“之意,德兴堂取自“长发其祥,唯有德者居之”,宁守堂取自“宁静致远,取信守约”,等等,这都给了乔家的后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3、乔家从发迹到衰落,一共传了7世。

4、乔贵发是乔氏家族的发家始祖,原系一贫苦农民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白手起家,离乡背井在内蒙古一家当铺当伙计,十余年后,多少有点积蓄,便转到包头开了一个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并无商号牌子。乾隆二十年农业丰收,粮价低落,便大量买进黄豆,准备做豆腐,恰该年豆价骤涨,他们卖豆盈利更多,便挂出了“广盛公”的牌子。诚信经营经商屡屡出奇制胜,幼年的生活经历,锻炼了他坚毅的品格,也为他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5、乔全美在“广盛公”字号下增开了钱铺、当铺、估衣铺等,并与秦家合伙把“广盛公”改组为“复盛公”,此后,乔家不断设立“复”字号,逐渐雄居包头市场。

6、乔致庸少年时因兄长变故,弃学从商,乔致庸活到89岁,创造了乔家的鼎盛时期,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修建乔家大院。乔致庸治家很严。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

7、乔映霞为人精明强干,敢作敢为,思想激进。深受家风祖规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严谨。在他的努力下,乔家大业蒸蒸日上,达到了鼎盛。乔映霞思想比较开明,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主任,到了事业的顶峰。

8、光绪年间,外国资本进入,加上户部也成立官商***,民间票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乔家的生意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缓慢下滑。军阀混战,日本军队侵占包头,又霸占了复盛公在包头的钱庄、当铺,在众多打击之下,乔家从此一蹶不振。乔映霞有两个儿子,乔铁汉和乔铁民,1950年,在公私合营的大潮当中,复字号最后就是由乔铁汉代表乔家出面,由乔铁民及其堂弟乔子珍来包头办理结束的,乔家与百年复字号从此脱离关系。

9、昆曲表演艺术家,1943年在天津乔家的大德通票号里出生,与乔致庸长孙乔映霞共同生活十余年,15岁入梨园,退休前曾是现北京北方昆曲剧院的花旦演员,至今仍在从事昆曲教育行业。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什么时代的故事

我知道《乔家大院》这部剧真实的是以乔家大院为背景,剧中讲述的是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清代丰年期间,山西祁县大东家乔致广因为生意失败后病重最后身亡,失败后欠下了很多债务,讨债的人天天上门,家族中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心思,总想着伺机瓜分家产。

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太太把在外考取功名的二少爷接回家并且想让他出任乔家的大东家,但是乔致庸生性顽劣,根本不想接手家族生意,但是考虑到乔家未来的兴衰勉强接受了。当时孙茂才是秀才,但是秀才只有满腹经纶,并未有很大的经济条件,所以在乔家有困难的时候把自己推荐了上去,想帮助乔家一起做点事,乔家引用了他,成了乔致庸的军师。

《乔家大院》是以真实的人物创作的,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就是山西祁县乔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乔致庸。乔致庸为乔家中兴时期的当家人,亦是晋商商业理念的代表性人物。乔致庸掌家期间是乔家经商多年来事业最为繁盛的时期。

胡玫表明,她拍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为了讲述一代晋商乔致庸的发展史,她还要让人们明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诚信"二字。做人还是要以诚信为本。

电视剧《乔家大院》,背后的真实历史

乔家大院

一、乔家大院景区介绍: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山西省著名建筑,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乔家大院发展史: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被称为“神树”。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家大院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乔家大院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采光效果很好,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

乔家大院

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

1986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2011年12月8日开始申报5A级景区。先后完成了乔家大院门景区建设,民俗博物馆展室的调整和布展,“三堂一园”安防工程,建设了乔家大院数字化信息系统、网上导游系统、旅游通道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等。

乔家大院

2014年11月28日,乔家大院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观赏价值推荐:

1.遗存文物:万人球、犀牛望月镜、九龙灯。

2.建筑景观: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牌匾、照壁、省分箴。

乔家大院

四、获得荣誉

1990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1993年,祁县民俗博物馆被祁县县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1995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

1998年,被省旅游协会评为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

1999年,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乔家大院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01年,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0年,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

2012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定为“2010-2011年度文明和谐景区”。

2014年12月27日,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西省第五个5A级景区。

乔家大院

五、温馨旅游提示:

1.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三季;

2.票价:72元;

3.开放时间:4月~10月:08:30~18:30;11月~次年3月:08:30~17:00

乔家大院

六、电视剧《乔家大院》剧情回顾:

该剧以乔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在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于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

乔家大院

清朝咸丰初年,山西省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一代巨贾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渡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乔家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富甲一方的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家大院

乔致庸本不愿意作生意,更不愿意与富家小姐陆玉菡结婚,但面对乔家众人的跪求和殷切希望,本有望金榜题名的他,但为了哥哥放弃了科举,弃文从商背负着乔家大院的兴衰荣辱,乔致庸忍痛答应。孙茂才,一个经验老道的穷秀才。在太原赶考时曾和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更曾与乔致庸在龙门口舌战主考官,此时他得知乔家有难,也来投奔乔家帮忙。

乔家大院

乔致庸一行及时赶到包头,暂时稳定了混乱局面。在包头众人疑惑的眼光下,乔致庸兵行险招,顶着莫大的压力有条不紊地酝酿着自己的计划。陆大可意外地再次借银子使得乔致庸战胜了达盛昌,并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在这场争斗中达盛昌的大掌柜崔鸣九被抓,其弟崔鸣十对乔致庸十分怀恨。

乔家大院

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分号欺蒙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乔致庸以“义、信、利”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开始重现生机。

乔家大院

乔致庸回到祁县,陆玉菡的温良贤惠感动了乔致庸,夫妻二人最终如胶似漆。而此时的江雪瑛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不起。乔致庸从一个叫花子身上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乔致庸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各商家不怀好意的股银南下前往产茶胜地——武夷山。半年之后,正当大家盛传乔致庸在南下途中遇难,准备瓜分乔家家产的时候,乔致庸带着为各家采办的茶叶回到了祁县。随后,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借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乔家大院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随后前往江南四省开设票号并希望可以帮助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由于生意上意见的分歧和乔致庸逐渐产生了矛盾。此时的江雪瑛早已嫁入并掌管何家,对绝情绝意的乔致庸恨之入骨。江雪瑛的丫环翠儿偶然看到了乔致庸偷偷埋葬太平军将领的事情,江雪瑛得知后一纸诉状将乔致庸害入天牢。乔家上下无奈,朝廷下令圈禁乔致庸并要求一笔数量巨大的银两,此后的乔致庸心灰意冷,在家里一躺就是十年。孙茂才说服了大太太曹氏,想要顶替乔致庸掌管乔家家业。乔致庸思忖再三,不能再忍,将孙茂才赶了出去。

乔家大院

十年后太平军覆灭,朝廷对乔致庸的圈禁令解除,但由于时局动荡,乔致庸依然无法出山从商,只能继续韬光养晦。在一次灾民潮中,乔致庸毅然决定,倾家荡产为十万饥民开设粥场,当***胡叔纯赶到的时候,乔致庸却藏了起来。

又一个十年后,朝廷出兵北伐,左季高代表朝廷希望能向乔致庸借银助军,久居家中的乔致庸欣然同意。战争结束,因孙茂才的陷害,朝廷竟然要赖掉这笔银两。乔致庸气不过,上京讨要,再次被捕入狱。朝廷对如何处置乔致庸感到有些为难,便调来了二十年前被乔致庸打出家门的孙茂才为案件的主审,想把逼***人的罪名推给孙茂才来背。孙茂才与乔致庸在狱中相见,感慨良多,孙茂才喃喃地说,你我可真像两只蚂蚱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啊。

乔家大院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几十年过去了,陆玉菡去世,乔致庸和江雪瑛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两人再次相见,一生的恩怨情仇,竟然在三言两语中瓦解冰消。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