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尾崎秀实,尾崎秀实的人物轶事

尾崎秀实,尾崎秀实的人物轶事

  • 发布:2025-11-08 12:58:29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尾崎秀是有后代吗

红色间谍尾崎秀实有后代。

1944年11月7日,尾崎秀实、佐尔格等人在巢鸭监狱被处绞刑。系狱三年多,一直在外奔忙的尾崎秀实,终于有机会跟妻子女儿好好交流了。

国人叛国叫“汉奸”,那日本叛国的叫什么叫做共产主义战士

电视剧《潜伏》在国内上映以后,一直有口皆碑,主人公余则成饰演的共产主义战士,始终从事着出生入***的地下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亡,他为中央窃取十分重要的情报信息,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剧中余则成有一句至理名言:“国人痛恨汉奸比痛恨日本人还甚”,这是当时民不聊生的中国,百姓心中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汉奸”,“卖国贼”的出现,使得敌方掌握了许多重要线索和情报,大批的***人因此遭受到***,所以国民才对汉奸恨之入骨。

那么,中国有“汉奸”,日本有没有“日奸”呢?按说这样的事情即使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也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历史上日本还真出现过“日奸”,他们暗自活动,窃取情报,传递给中国***的地下组织,为了共产主事业奋斗,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尾崎秀实。

说到尾崎秀实,就不得不说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在二战结束前,日本人对中国的诸多研究当中,就数尾崎秀实的研究最深入,视角最独特,加之其共产主义的内涵和内阁参议院的身份,使得他的论述往往真假难辨,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特别了解。

尾崎秀实出生于1901年,这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一出生就跟随父亲去了***,1922年,二十出头的他考入了东京大学,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会背《长恨歌》,直到长大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他也不忘教育自己的孩子:“汉文是我们的家传技艺”。

尾崎秀实如此热衷于中国文化研究,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尾崎秀实的父亲和祖父就是中国文学研究者,并长期在大学里执教。中国文学教育的家庭背景,给了他从小就接触中国文化的土壤。

第二,尾崎秀实从小就跟随父母去了***,可以说他的青少年时期完全是在***度过的,这样就加大了他对中国的理解和交融。

1922年,在中国***诞生的一年以后,日本***随即诞生,他们与全世界的同胞们一样,信仰共产主义,并置身于全世界的共产主义事业。

由于与中国是近邻邦交,且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尾崎秀实对中国情有独钟,对中国现有的国共并存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来中国,并与中国***接触。

1926年,大学毕业的尾崎秀实进入了日本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社-朝日新闻社工作,由于他一直研究中国文化,所以当时日本***决定派一位专员到中国来与中国***接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由于1921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遭受到了空前的重创,日本国内充斥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军国思想浓厚的日本统治阶级早就预谋以侵略来转移国内矛盾,一切“军国”,“天皇”“法西斯”思想在政府内部相互感染,并迅速蔓延。

尾崎秀实和日本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已看穿了日本高层的阴谋,加上他对中国特别了解,所以当组织决定派一名***员来到中国和中国的***取得联系时,这个最佳人选就非尾崎秀实莫属了。

1926年,尾崎秀实只身来到上海,和日本比起来,中国“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给这个来自日本的年轻人充分的舞台施展才华。

在当时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鲁迅为代表的一群精英常常举行聚会联盟,宣传思想,尾崎秀实借此机会大量接触左翼派艺术人士,而他也非常受文化巨匠鲁迅的欣赏。

由于战争的需要,日本国内对中国文化常常进行妖魔化渲染,导致在日本国内,一提到中国文化,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视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为了扭转这样的印象,尾崎秀实如实的记录了中国百姓的生活,文章中深深渗透着对中国底层人民的善良和淳朴的无比敬重。

当时,鲁迅先生的杰作《阿Q正传》已经出版,并在国内卷起轩然大波,中国本土的杂志报社碍于形势根本不敢拆穿这篇文章的寓意,而国民政府此时更是想方设法的阻止文章外流,以防在国际社会上给国民党带来不好的影响。

鲁迅先生此时十分心急,不知所措,正在此时,年轻的尾崎秀实主动找到了鲁迅,声称这个工作他可以尝试完成。

于是,尾崎秀实用了“欧佐起”的笔名,翻译了《阿Q正传》日文全版,为了进行文章的翻译校对工作,他经常拜访鲁迅先生,二人结下了忘年交。

鲁迅曾经跟朋友夸赞过这个日本的小伙子:“尾崎秀实虽然来自日本,但是他学识甚广,思想开放,且为人忠厚老实,十分可靠”。于是在鲁迅的引导推荐下,他有幸结束了当时国内的一大批文人斗士。诸如夏衍,王学文,田汉等等。

中国***的蓬勃发展让尾崎秀实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军国侵略思想是令人憎恨的,即便这种侵略思想出自他的母国。在这一时期,尾崎秀实曾以白川次郎为笔名,发布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甚至有些稿件他远寄回日本《朝日新闻》发表。

除了进行这些情报传递和反馈工作外,尾崎秀实还积极组织在华的日本***,将大家凝聚起来,开会动员,说服劝导,随后又利用关系将他们潜伏到日本在华的各个军政要职部门。

1936年12月,进步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的日本新闻界对此事进行了疯狂渲染,大肆夸张宣传,就连《朝日新闻》这样的大社仍报道称:“3000多名叛军在西安发生叛乱,蒋介石的住所造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袭击,蒋介石已经遇害,原因是他和张学良私怨颇深”。

在此时,尾崎秀实力排众议,非常客观详细地报道了“西安事变”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并深刻剖析了事变的背景,意义以及最后蒋介石的安危情况。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如实报道,日本国内“趁火打劫”,迅速吞并中国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1932年由于工作需要,尾崎秀实被调回日本,在返回日本的游船上,他结识了同样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日本同仁--中西功。

通过交流,尾崎秀实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表现印象非常深刻,中西功深受王学文的影响,对马列主义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是早早的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二人一见如故,并就中国目前的局势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尾崎秀实觉得眼前这个青年思想非常先进,意志极其坚定,于是开始教他慢慢从事谍报工作,从那以后,中西功多次传递情报给尾崎秀实,二人相互合作,一起为中国***秘密工作。

1934年,在尾崎秀实的介绍下,中西功加入南满铁路,这个南满铁路表面上是日本在中国的铁路运输机构,但是它的内幕可不容小觑。这个机构是日本在中国安插的重要的特务情报机构,甚至可以和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相提并论。

中西功在此也不负众望,探取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并及时地传递给了中国***。特别是在1941年,中西功返回上海以后,在阅读日本材料的过程当中,发现了日本将在太平洋对美国发起突袭的惊天秘密。

得到消息的中国***也将此情报上报给了苏联的斯大林,苏联立即做出反应,调整兵力,最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可以说尾崎秀实是中西功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尾崎秀实的推荐和带领,作为天才特工的中西功根本无法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

1936年,由于工作的变动,尾崎回到了日本,鉴于他“中国通”的特殊身份,很快便在日本政界混得风生水起,这也为他后来的情报工作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1937年,尾崎秀实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被首相看中,竟然成为了日本近卫文麿首相的私人顾问兼秘书,从此以后,他所接触的国家机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为了博取首相的信任,尾崎秀实不得不公开发表言论表示,若想彻底解决东亚协同理论的问题,只有彻底战胜中国,半途而废是不可行的。

而背地里,尾崎秀实又将重要的国家情报机密陆续地发给中国***,他的情报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连毛主席都知道此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并且对他敬佩有加。他的情报对中国***的战略部署乃至斯大林的苏联战略部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与价值。

这一时期,德国特工左尔格建立了国际上非常著名的“拉姆扎小组”,该小组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间谍精英,他们虽然国籍不同,身份不同,却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而这个被称为“红色谍王”的组织核心成员之一,就是时任日本首相顾问的尾崎秀实。

一面是自己热爱的信仰,尾崎不忍看着中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一面是自己国家的同胞,也深受物资匮乏,民不聊生。于是为了加快战争的结束,尾崎心中激起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1941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作为主战派,全力支持侵华战争,若想加快战争结束的步伐,只有将近卫政府连根拔除,于是尾崎打算以自爆的方式,通过暴露自己,带来舆论的风暴,来毁灭近卫政团。

在得知他真实的想法以后,所有的战友同胞都极力反对,但是心意已决的尾崎,早就做好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准备。

这一年,左尔格的***暴露,原本有机会逃到中国的尾崎看中了这次机会,在权衡了利弊以后,他不惜将自己的秘密故意泄露给了特高课,不久之后,尾崎被日本政府正式逮捕。

1944年,日本法西斯***对尾崎处以绞刑,尾崎秀实也成了二战期间日本唯一一个以“卖国贼”被处***的共产主义战士。

尾崎秀实的一生,是十分跌宕的,如果不是战争年代,他可以作为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国际友人,与中国长久交流。

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尾崎凭借坚定的国际信仰和生***无畏的殉道精神,一直从事了艰难的地下工作,一生忍受“叛国者”的骂名,无所畏惧的尾崎秀实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奋斗终身。

国家是有国界的,但是革命精神和信仰却是无国界的,我们一定要铭记:今天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到来,是无数个像尾崎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只要全世界的共产主义奋斗者团结一致,继续向前,那么世界终将迎来真正的和平。

尾崎秀实的人物轶事

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的***败露,他和尾崎秀实等30多人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1944年11月7日,感到日末途穷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将尾崎和佐尔格两人秘密绞***。

尾崎秀实:一位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

徐世强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1928年11月的一天,尾崎秀实携妻子广濑英子登上了从神户开往上海的轮船。尾崎秀实是作为日本《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前往上海的。尾崎夫妇来到憧憬已久的中国,最初是住在上海日租界的昆山路义丰里一家服装店的楼上。在这里,尾崎首要的工作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具体而仔细地考察、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此,他每天至少利用几个小时时间,认真翻阅上海发行的中、英、日文各类报纸,并做好记载。《朝日新闻》上海支局设在北四川路上,相距不远便是中国左翼文艺组织创造社的办公处。办公处楼下是出售书籍、小册子和杂志的书店,二楼是供读者休闲的咖啡馆,左翼文化人士经常在此聚会交流。

1928年底,尾崎开始出入这里的书店。对初来乍到的尾崎来说,能够在此买到包括中、英、法、德、俄和日文的左翼文献,感到非常惊奇。尾崎在这里更大的收获,是和创造社的同仁彭康、夏衍、冯乃超、郑伯坚、陶晶孙、郁达夫、田汉和成仿吾等建立了亲密的关系。随后,尾崎秀实用白川次郎或欧佐起的笔名,在《大众文艺》杂志先后发表了《日本的劳动运动》、《英国的左翼文艺运动为什么落后》等数篇论文。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与此同时,尾崎与鲁迅结识,他立即被鲁迅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此后,尾崎与陶晶孙、夏衍、山上正义等人合作,出版了日文版的鲁迅作品集,此书被收入日本四六书院的《国际无产者丛书》,于1931年10月出版。当时出版的鲁迅作品集第一部作品是《阿Q正传》,译者是林守仁(山上正义笔名)和欧佐起(尾崎秀实笔名)。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帮助了这项工作,他还亲自校对了《阿Q正传》的日文译文。尾崎秀实在《阿Q正传》的一文前,撰写《论中国左翼文化战线的现状》一文,文章展望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前景,描述了这场运动受到迫害的情况,并全文引用了左联的声明,以表示对反动势力的强烈反抗。

1931年2月7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残酷杀害了殷夫等24位革命青年。对此,左联向反动当局发表了抗议声明。尾崎秀实默默地反复读着这个声明,他决定把这一声明译成日文,并满怀悲愤,描述了这24位烈士壮烈牺牲的情形:“他们先被迫挖好自己的墓穴,然后一些士兵被命令将他们活埋,有五名革命青年就这样被活埋了,这种方法连行刑的士兵看了也觉得惨不忍睹。其余的牺牲者被枪杀,他们的尸体被扔在前面五个人的上面。据狱中的其他囚犯说:这二十四人是7日夜半前被押解出去的,当士兵来到时,男女同志都唱起了《国际歌》,歌声不断从牢房墙壁的对面传来,接着就响起了枪声,随着歌声稍停;又响起了六个人的歌声,这悲壮的歌声断断续续,消逝在最后的六声枪响中。”尾崎秀实还怀着满腔悲愤,用日语翻译了24烈士之一、诗人殷夫在牺牲前两年创作的诗歌《让***的***去吧》。

1930年9月17日,尾崎秀实与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应邀出席了鲁迅50寿辰的庆祝会。鲁迅曾对史沫特莱这样评价尾崎秀实:“是位德文很好的新闻记者,知识面很宽,为人也很忠实可靠。”从鲁迅说的有关尾崎秀实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视尾崎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尾崎充满了信任感。鲁迅与尾崎的个人交往,确实也发展到了这种程度,这在鲁迅1931年至1934年的日记中均有记载。

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中,还专门介绍了尾崎秀实等日本友人在这方面的事迹,并且写道,他专门“补写了这一段,为的让中国读者不要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有那样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遭受极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浩劫,尾崎秀实联合在华日本人士,以日支反战同盟为阵地,自觉投入到反战斗争行列

尾崎秀实特别关注并与之接触的另一个团体是日(日本)支(支那)反战同盟。日支反战同盟成立的大致经过是:1930年7月,以《上海周报社》的田中忠夫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王学文(中共党员)等人为核心,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以后,该读书会从最初进行研究活动逐渐转向实际斗争。日支反战同盟成员有:小松重雄(满洲铁道有限公司职员)、西里龙夫(上海日报记者)、杨柳青(中共党员)、川合贞吉(上海日报记者)、王学文(中共党员)和侯朝宗(***人)等。日支反战同盟受中国外兵委员会和中国反帝同盟领导。

同年秋天,尾崎秀实经人介绍,会见了中共党员、日支反战同盟成员杨柳青。二人一见如故,当即约定从左翼的立场出发,相互交换情报。以后为此目的他们频繁地进行联络。1931年春,尾崎秀实受杨柳青的委托,参加了由中国***组织的几次“飞行集会”。举行这种集会需要有一些其他部门的人了解其实际情况,所以杨柳青觉得与别人不相识的尾崎秀实是合适的人选。尾崎秀实随时将“飞行集会”的情况向杨柳青汇报。与此同时,杨柳青还介绍尾崎与王学文见了面。王学文在日本留学时曾受教于日本著名的马列主义理论家河上肇。因此,尾崎从初次见到王学文起,就视其为百年知己。二人常在市区的小饭馆里见面,交换对日本形势和中国情况的看法。

这样,尾崎秀实就与日支反战同盟的两位中国革命家建立起同志式的关系。在此期间,尾崎秀实还向杨柳青提供了经济资助,并通过杨柳青,每月向中国***提供数目可观的活动经费,使处于困难时期党组织的经济窘况得到缓解。

1931年夏,根据中国***的意见,川合贞吉、小松重雄等向尾崎秀实学习情报工作,并于同年10月接受尾崎秀实、佐尔格(共产国际重要成员)、史沫特莱的领导,开始搜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情报。尾崎秀实、川合贞吉与佐尔格、史沫特莱等人一起,从1931年到1941年整整十年里,在法西斯恐怖下,奔走于东北地区、北京、天津、上海与日本各地,调查日、蒋、汪三方关系变化及关东军动向等情报。尾崎秀实、川合贞吉认为,这是他们当时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能采取的惟一最有效的办法。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以尾崎秀实为代表的一批反战志士站到中国人民一边,在隐蔽战线为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尾崎秀实从上海回国后,仍在朝日新闻社工作,就日本和东亚问题发表大量评论。这些评论在日本引起轰动。尾崎秀实从日本新闻界的“中国通”一跃而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中国问题专家。鉴于尾崎扎实的功底与敏锐的洞察力,1937年6月,尾崎秀实成为近卫文磨首相的“嘱托”(顾问)兼私人秘书,可以自由出入首相官邸,参加首相的智囊团会议。他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有关中国的情况,提出对中国事务的处理意见。这使他不但对日本政府的决策非常熟悉,而且能施加一定的影响。

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中国***领导机构,能及时了解日军统帅部的某些战略决策、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内容、日军作战部署、日本和汪精卫勾结情况,以至军用作战地图等情报,尾崎秀实功不可没。对于这些重大战略情报,尾崎主要通过在上海的日籍***员中西功发往延安。看到这些有战略价值的情报,简直就等于参加了日本最高层的决策会。尾崎秀实所做的一切,极大地帮助了中国的抗战。毛泽东曾对这些“国际同志”的贡献作出了极高评价。对于尾崎秀实,周恩来曾经赞之为“国宝”。

1941年夏,德国进攻苏联后,日本南进还是北进成为斯大林和中共中央最关注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如果日本北上攻苏,中国抗战处境将更艰苦。值此关键时刻,作为佐尔格“拉姆扎”小组核心成员的尾崎秀实,在得知日本决心同英美开战的情报后,通过德籍苏联情报员佐尔格及时告知莫斯科,使斯大林决心西调远东军20个精锐师,在莫斯科危急时刻扭转了战局。

佐尔格后来谈起尾崎秀实时说:“尾崎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助手……我们的关系,无论是私交还是工作交往都非常融洽。他从日本人那里为我搞到了许多准确、全面而又有价值的信息。他所提供给我的日方情报,占了我的情报来源的四分之一。尾崎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的***败露,尾崎秀实等30多人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

东京法庭宣判时称尾崎秀实为:“彼等不怕牺牲,积极努力,用巧妙之手段,长期进行侦察活动,其于帝国圣业、国家安全、大东亚战争及友邦胜负,危害之大,令人战栗。”

尾崎秀实一直对日本侵略中国怀有反感,对反抗殖民侵略的中国人民充满同情。他并非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尾崎秀实坚信,只有制止日本侵华战争,才能使日华人民从毁灭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实现日华和平与日华人民世代友好,这是两国人民的莫大幸福和根本利益所在。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尾崎秀实与帝国主义的间谍完全不同,提供情报完全出于信仰而从不要报酬,党组织困难时还以个人积蓄倾囊相助。这种高尚的风格也证明,代表正义的、先进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强大吸引力!

1944年11月7日,感到日末途穷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将尾崎秀实等人秘密绞***。

日本绞杀隐形间谍,潜伏于首相身边,搭档:谍王佐尔格

作者:钟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真理。其实,真理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日本。日本诸多进步人士在进步思想的武装下,与日本军国作斗争,尾崎秀实就是其中之一。

在二战结束前几个月,尾崎秀实被日本当局绞***。他是二战中唯一被日本判“叛国罪”而被处***的日本人。他曾长期潜伏在侵华罪首、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身边搜集情报,而他的搭档则是二战最富传奇色彩的间谍理查德·佐尔格。

1901年,尾崎秀实出生于日本岐阜地区的小镇,他的祖上是日本的封建武士。尾崎秀实只有几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就搬到了宝岛地区生活。他在台北长大成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爱上了中国。

1922年,尾崎秀实返回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都是让他要永远“忠君”。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曾经对天皇充满敬仰。然后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1923年9月1日,日本的关东地区发生7.9级大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在当时的日本,有很多朝族人在此生活,而日本的地痞流氓以及土匪,他们假冒朝族人,四处放火抢劫。日本当局没有仔细调查,就将种种罪行归咎在朝族人身上,他们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见一个人,就杀一个人。

日本人不仅杀害朝族人,他们还以杀人为借口,大量***日本的进步人士以及居日的中国人。例如在9月16日的时候,日本士兵直接冲入进步组织的核心人物大杉荣的家,将他们一家人带到宪兵队,然后残忍地掐***了他们。

日本当局的***,最终被控制。但日本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还试图掩盖他们的罪行。尾崎秀实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对日本当局非常失望,也放弃了忠君的思想。

在此之后,尾崎秀实开始学习进步思想,找到了自己该走的正确的路。

不久,尾崎秀实在上海与“谍王”佐尔格相识。他们两人一起建立情报网,把日本在华的重要消息传到莫斯科,同时把国际上的重要消息转给我方人员。在搜集在华日本情报的同时,尾崎秀实还对中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观察。他曾在1937初的时候对佐尔格说道:“日军很可能进攻上海。”之后的淞沪会战,证实了他的推测。

1934年,尾崎秀实返回日本。他对中国了解深入,引起了首相近卫文麿的注意。近卫文麿之后创建了一个智库,并让尾崎秀实担任顾问。尾崎秀实一步步成为了首相亲信中的亲信,加入了近卫文麿的早餐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的成员都是近卫文麿心中最信任的人,他们每周会聚在一起吃早餐,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而在早餐的交流中,尾崎秀实得知日本想避免立即同苏联开战的想法。尾崎秀实随后将这一情报告知佐尔格,佐尔格立即将情报发到莫斯科。

1941年7月,在尾崎秀实等早餐俱乐部成员的一再建议下,日本决定先入侵荷属东印度群岛地区以及新加坡,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想法。日本的这一决定将希特勒的期望化为泡影,因为希特勒期望日本进攻苏联,让苏联腹背受敌,这样就能减轻德国军队的压力。

1941年10月,尾崎秀实受到佐尔格间谍案的牵连,被日本当局逮捕。在被关押了长达三年之后,日本当局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将尾崎秀实和佐尔格秘密处***。

尾崎秀实虽然***了,但是他的思想却流传了下来。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尾崎秀实写了一本书。而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他的这本书畅销日本。很多深受日本军国迫害的民众,渐渐被尾崎秀实的书所唤醒,看清了当局的真面目。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尾崎秀实:影响二战走向的间谍 被日本当局判处决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赞同二战第一个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941年12月,当时朱可夫元帅领导的苏联红军粉碎了包围莫斯科的德军防线,从而击溃了对于这座城市的围攻。

在本月全世界庆祝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应该铭记令朱可夫能够将急需的军事力量转移到莫斯科的至关重要的情报来自于一位现今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日本记者——尾崎秀实。

尾崎秀实是日本的一名报社记者,也是苏联王牌间谍理查德·佐尔格领导的传奇的东京间谍组织的关键成员。

佐尔格最著名的功绩包括提前告知斯大林日军将袭击珍珠港的讯息——这个情报被他的克里姆林宫老板忽略了。但是,可以说,他在这场战争期间所传递的最重要的情报是:据可靠讯息人士证实,日军不会通过在苏联开放第二战场来缓解德国的压力。这份情报令朱可夫能够将其久经沙场的士兵和装备重新部署到莫斯科。关于日本将采取何种行动的最后证实,来自于尾崎秀实。

传奇身世

撰写二战情报战史的前美国外交官鲍勃·伯金说:「假如说有一份情报改变了二战轨迹的话,那就是佐尔格向莫斯科提供的日军不会入侵俄罗斯的报告。佐尔格的间谍组织——以及尾崎秀实在其中的角色——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间谍故事。」

尾崎秀实和佐尔格都因为间谍罪被日本当局逮捕并被绞***。但是尾崎是唯一在二战中因为叛国罪被处决的日本平民。

1901年5月1日,尾崎生于岐阜县的白河。他降生在一个旧式的武士家庭,但他父亲是一个几乎身无分文的记者。在他幼年时,随家迁往日本当时的新殖民地***。正是在这里,易冲动和思想开放的尾崎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并感到作为这个岛屿统治阶层一员的尴尬。

日本问题专家查莫斯·约翰逊1990年的传记作品《叛国例项:尾崎秀实和佐尔格的间谍组织》中记载了一段尾崎的话:「我与统治阶级的关联在我面前以日常生活具体现实的形式展开。这种经历后来引起了我对于民族解放问题异乎寻常的兴趣,也令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问题。」

1922年尾崎回到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但是他非常快就退学,并且投身于***的活动之中。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与日本政府对立是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当时他看到当地***和******理智的暴民,最终导致东京的6000多名朝鲜居民被杀戮。

这位年轻的激进分子追随自个父亲的足迹成为一名记者。1926年,他被《朝日新闻》雇用,并且非常快撰写了关于弗拉基米尔·列宁和约瑟夫·斯大林的报道。1928年《朝日新闻》将他派往上海,在那里他与左派美国记者阿格尼丝·斯梅德利成为好友。尾崎也开始为这座城市中的中国***党员秘密提供帮助。

决定性会面

斯梅德利在佐尔格某次来到中国时将尾崎介绍给了他。罗伯特·怀曼在其1996年的著作《斯大林的间谍》中写道:佐尔格问斯梅德利,「你能给我介绍一个能够帮助我增加关于日本对华政策知识的日本人吗?」斯梅德利就把尾崎介绍给了自个当时的情人佐尔格。

二人一拍即合。怀曼如是描写这两个男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尾崎很友好,风趣,乐于助人。他们认识到彼此的心智慧力,而且不久就发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

尾崎加入了佐尔格的组织。在为苏联军方间谍机构工作的佐尔格后来伪装成一名亲纳粹的记者被派往东京之后,这二人在日本展开了合作。组织的其他主要成员包括冲绳县人宫城与南斯拉夫人布兰科·武凯利奇和德国电报员马克斯·克劳森。

尾崎在被捕后说:「可以说,事实上遇到阿格尼丝·斯梅德利和理查德·佐尔格是我的宿命。正是遇到了这些人,才最终决定了我的人生路径。」

佐尔格是一名杰出的间谍,而且富有勇气。但是他对于日本几乎一无所知。日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他来讲如同密码一般。尾崎帮助他了解了日本,而且正是这个健谈的日本记者招募了其他日本人,组成这个组织在日本的反军国主义中坚力量。

假如没有尾崎帮助佐尔格(既不可以讲也不可以读日文)进入日本政府最内部的圈子,佐尔格是否还能取得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一名重要的中国问题专家,尾崎凭借自个独有的魅力成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和其他***的顾问和亲信。他与近卫文麿及其小圈子在东京的近卫府邸定期举行会面。正是在这里,尾崎获得了关于日本对于亚洲***的军事战略和政策的关键性情报。

代号「奥托」的尾崎和代号「乔」的宫城承担了在日本、满洲和亚洲其他地区报告日军行动的危险任务。他们还负责证实佐尔格从德国外交官处获得的情报。

为信仰赴***

尾崎是一位在对抗轴心国的战斗中选择了自个立场的忠实信徒。

在被处决之前不久,尾崎对一名访客说:「我愿意作为一名***壮丽赴***。我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而且我完全准备好了。」

1941年8月底,尾崎以参加日本南满铁路公司在大连举行的一次会议为借口来到日本占领的满洲国。他的真实目的是核实日本关东军的部署,以证实他们是否准备入侵西伯利亚。他还蒐集了关于日本陆军和海军库存油数量的资料以寻找关于军队部署的线索。

尾崎非常快带着「拼图的最后一块」回到东京。佐尔格当时在日记中记忆尾崎对他说:「危险已解除。」日本人正在从满洲国撤军,而且并没有将其他军队自中国向北方调动。一场对于苏联东部前线的入侵显然并没有在酝酿中。所有迹象都表明,日本将向南——对荷属东印度群岛和新加坡——进行打击。

伯金在接受亚洲时报线上采访时说:「这起案例中真正的间谍是尾崎。」

「尾崎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所采取的方式无疑应该获得大量的赞誉,也许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他来到佐尔格身边时,并非是一个已在恰当位置的线人,而是一个局外人。正是通过他孤注一掷的努力,才令自个跻身于日本政府的最上层,并且成为日本首相的一名心腹。这是所有间谍都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几乎从没有人实现过。」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