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菊儿胡同,北京菊儿胡同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菊儿胡同,北京菊儿胡同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 发布:2025-09-15 10:45:19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老北京胡同名称

北京胡同的名字如下:

1、史家胡同。

2、东交民巷。

3、东棉花胡同。

4、杨梅竹斜街。

5、北锣鼓巷。

6、礼士胡同。

7、群智胡同。

8、西总布胡同。

9、白塔寺前抄手胡同。

1、五道营胡同。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

菊儿胡同什么时候开放

菊儿胡同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菊儿胡同景点介绍:

菊儿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

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桔,两音。一读洁;一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此处当以后者为是,宣统时称菊儿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八条,后恢复原名。1979年将小菊儿胡同并入,复称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内3号院,5号院,7号院是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胡同。7号院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41号院原为寺庙。据传,庙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

北京菊儿胡同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菊儿胡同是北京的一个景点,具体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为了避免旅行期间找不到此景点,最好提前规划路线,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方式。

此景点周边还有很多酒店、景点、餐厅值得体验,比如:

景点

茅盾故居与菊儿胡同距离0.11km

荣禄故居与菊儿胡同距离0.13km

嘻哈包袱铺(交道口剧场)与菊儿胡同距离0.22km。

最有北京味的胡同是哪里

不少北京人说话都自带儿话音,这也成为了北京的一道特色,初秋的北京,微风徐徐,休闲的时候很适合外出走走逛一逛,除了儿化音之外,胡同也是北京一大特色,那么在北京有哪些非常具有北京味的胡同呢?

1、鸦儿胡同

不少来北京的外地游客都去过后海,很多人熟悉烟袋斜街。这条街因小店琳琅满目,成为后海必逛的街巷。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烟袋斜街的西端连接着一条十分安静的胡同,名为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为东西走向,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起小石碑胡同,西至鼓楼西大街,全长820米。明代属日忠坊,因胡同内有广化寺而称“广化寺街”。清代属正黄旗,因胡同位于后海北河沿而被称作“沿儿胡同”,后谐音作“鸭儿胡同”或“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鸦儿胡同小学的对面是一座二层西式小楼,这里是鸦儿胡同6号院,作家萧军的故居。据了解,1951年萧军一家搬到了这里。由于房子很小,他将屋角处不到两平方米的储藏室布置成了写作之所。储藏室没有窗户,密不透风,即使在白天写作也必须开灯。虽然条件艰苦,萧军仍自得其乐,将写作室命名为“蜗蜗居”。在这里,他完成了长篇小说《第三代》《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和京剧本《吴越春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鸦儿胡同(近银锭桥北面)

2、雨儿胡同

雨儿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全长343米,宽5米。明属昭回靖恭坊,称雨笼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雨儿胡同,民国后沿称,之后几度改名,1979年恢复原名。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这里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是达官贵人聚集之地。

雨儿胡同里卧虎藏龙,这里曾经居住过很多知名人士,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住过雨儿胡同13号,现在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现在,雨儿胡同15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在地,为这条古老的胡同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

雨儿胡同与北面的帽儿胡同、南面的蓑衣胡同成组出现,也体现着老北京人的幽默感:有了“雨儿”,所以头上需要“帽儿”,身上需要“蓑衣”。于是从北到南,有了帽儿胡同、雨儿胡同、蓑衣胡同。听到这些熟悉的地名与发音,久违的游子自然勾起儿时的回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雨儿胡同

3、鹞儿胡同

鹞儿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留学路,明代称要儿胡同,清代演变为鹞儿胡同。鹞儿属猛禽,学名“雀鹰”,俗称“老鹞子”,体型略小于鹰,清代多为旗人所驯养。

别看不过400米左右,这里曾有平介、浮山、徽州等会馆,其中平介会馆为山西省平遥、介休两县在京商人合建,建筑宏伟,还有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挥衙门,民国时期还建有市***局侦缉总队。

天桥街道还把胡同里的平介会馆、浮山会馆旧址和民国时期市***局侦缉总队办公地旧址,按照资料从内到外提升复建,尽最大努力展现老北京不同建筑的样貌。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鹞儿胡同为中心,连接校尉营胡同、九湾胡同、留学路胡同、赵锥子胡同、储子营胡同、铺陈市胡同的“天桥探访路径”,市民和游客可以来这里畅游老北京建筑“活态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鹞儿胡同

4、菊儿胡同

菊花,北京的市花。凌霜盛开,西风不落,香透京城。南锣鼓巷中段往东一拐,是一条名叫“菊儿”的胡同。那里与繁华、喧闹隔离,与市井烟火相连,历经几百年的延续、发展,成了嵌在北京城的一道肌理。胡同全长438米。明称局儿,清乾隆时称桔儿胡同。

说菊儿胡同特殊,不仅因为它古迹多,历史久,还因为它是唯一一条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胡同,也是中国唯一获得“联合国宜居奖”的住宅小区。

从1978年开始,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整治开展研究,并于1987年选定菊儿胡同41号院作为试点,翻新了13座院落。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有贴合现代人生活的人性化设计;既保留了传统胡同的外貌,又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许多个性小馆也选择在这里生根。焕发着新生的菊儿胡同,给我们展示了老胡同的更多可能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东侧

5、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属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明代称梓潼庙文昌宫胡同,因有文昌宫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称帽儿胡同。

这里保留着一些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院落以及不少昔日贵族的宅邸。帽儿胡同7号、9号、11号院,原为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13号院为冯国璋故居。35、37号院原为清宣统皇后婉容娘家、承恩公府,俗称娘娘府。45号院原为清代提督衙门。想感受老北京城的气息,帽儿胡同是不错的选择。

胡同里既能看到按照昔日生活习惯,坐在外面拿大蒲扇乘凉的胡同老居民,也有蹬着三轮车的“板爷儿”给满脸新奇的游客讲解流传民间的名人轶事。要是您在逛南锣的时候,穿不过密集的人海,走到这里不妨拐个弯儿看看帽儿胡同,也许会有另一番感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

温馨提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广大市民、游客出行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降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尽量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同时,市民、游客出行时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进入公园、景区、景点、商超、酒店、民宿等公共场所配合全员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切实做到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

北京有哪些胡同值得逛

北京有不少胡同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古香古色的,记载了北京的一段历史文化,也非常具有老北京的烟火气,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游览一番,下面为大家推荐了几处胡同地点,一起来看看吧!

1、雨儿胡同

雨儿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全长343米,宽5米。明属昭回靖恭坊,称雨笼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雨儿胡同,民国后沿称,之后几度改名,1979年恢复原名。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这里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是达官贵人聚集之地。

雨儿胡同里卧虎藏龙,这里曾经居住过很多知名人士,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住过雨儿胡同13号,现在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现在,雨儿胡同15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在地,为这条古老的胡同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

2、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为东西走向,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起小石碑胡同,西至鼓楼西大街,全长820米。明代属日忠坊,因胡同内有广化寺而称“广化寺街”。清代属正黄旗,因胡同位于后海北河沿而被称作“沿儿胡同”,后谐音作“鸭儿胡同”或“鸦儿胡同”。

历史上什刹海周围名刹林立,坐落在鸦儿胡同31号的广化寺是什刹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寺院。寺门前有一红色大照壁,照壁“照”住的正是碧波荡漾的什刹海。寺内五进院落,东西有旁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鸦儿胡同

3、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街区。它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地安门外大街,呈东西走向,全长585米。明朝这里称梓潼庙文昌宫,清朝称帽儿胡同至今。在清乾隆京城全图中对帽儿胡同进行了较详细的描绘,可以看出帽儿胡同在南锣鼓巷街区内的16条胡同中是最长的,也是唯一一条能够直接连通南锣鼓巷与地安门外大街的胡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

4、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桔,两音。一读“洁”;一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此处当以后者为是,宣统时称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内3号院,5号院,7号院是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胡同。7号院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41号院原为寺庙。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