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蓝毗尼?蓝毗尼简介

蓝毗尼?蓝毗尼简介

  • 发布:2025-10-21 11:40:48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蓝毗尼简介

蓝毗尼是一个村庄、考古遗址和朝圣地,被誉为乔达摩悉达多(佛陀,公元前563-483年)的出生地,位于现代尼泊尔第5省鲁班代希区,靠近印度边境。公元前249年,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公元前268-232年在位)首次将其正式确定为佛陀的出生地。

在阿育王来访之前,该村曾被称为另一个名字,也许相似但现已失传,并且已经是早期佛教信徒的重要朝圣地。它原本似乎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游乐园,位于东边的迦毗罗卫城和西南边的提婆陀城之间,分别由有血缘关系的释迦族和寇力耶氏族统治。释迦族的净饭王娶了他的表弟摩耶族(Koliya),后者将成为佛陀的母亲。

根据佛教和耆那教典籍中的记载,玛雅从迦毗罗卫城前往她的家乡提婆达哈分娩时,她在蓝毗尼的花园里停下来休息并开始分娩。她在萨拉树下生下了她的儿子,根据故事的某些版本,她在附近的池塘里给他洗澡。然后她似乎回到了迦毗罗卫国,7天后她***了。

该遗址仍然是重要的朝圣地,并继续被尊为佛陀的诞生地。

她的儿子后来放弃了他的遗产,走上了修行之路,最终证悟成佛(“觉者”),佛教的创始人。在接下来的45年里,他将他的远见传授给他人,他去世后,他的弟子们通过建立各种学派继续他的教义,并通过指定朝圣圣地和建造包含他的舍利的佛塔来尊重与佛陀生平有关的地点.

在释迦族被巴霍奇亚王朝的维都达巴(公元前6世纪)国王统治下的噶沙拉王国(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击败并几乎被消灭后,该遗址似乎已被遗弃。然而,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朝圣地(现代考古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直到公元前249年阿育王访问并竖立他著名的柱子时,它仍然被尊为佛陀的诞生地,从而确立了该地点的名字。之后,许多朝圣者长途跋涉到蓝毗尼来祭拜佛陀。

其中有中国僧人成仔(公元265-420年),他是第一个记录详细描述的外国游客,后来又由朝圣者法显(公元337年-公元422年)和玄奘(公元602年)-644CE),但该地点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并且在公元9世纪该地区被入侵的***和捍卫印度教徒争夺时再次被遗弃。该遗址可能仍被当地人访问过,但在公元1896年被重新发现并开始挖掘之前被遗忘了。自20世纪初以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佛教朝圣地之一,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传奇历史和佛祖诞生地

根据佛教典籍,迦毗罗卫城(也可能是提婆达哈)是由建立伊克什瓦库王朝的传奇国王伊克什瓦库建立的。他是ShraddhadevaManu的儿子之一,根据印度教信仰,第一个人类被毗湿奴神警告大洪水,建造了一艘大船拯救了他的家人,种植了种子和动物,以及七位族长(saptarishi),后来成为人类的始祖。

Ikshvaku参与了许多建筑项目,开垦了土地——甚至可能是蓝毗尼花园,尽管这是投机性的——并建立了与后来的释迦家族相关的王朝。他与释迦族的第一任首领(或国王)释迦国王奥卡卡及其亲属柯利耶一致。Kapilavastu和Devadaha分别由这些氏族的两个兄弟统治:Sihahanu和Anjana。城邦关系友好,通婚结盟,血脉纯正。

这些婚姻中最著名的是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西哈努的长子)的净饭王和提婆达哈的寇利耶族的摩耶(安佳那的女儿)之间的婚姻。虽然佛教典籍经常存在净饭王作为一个国王,皇室的一长排的后裔,现代学者建议他更多的是地方长官或管理员,虽然仍是上层阶级的,并且属于刹帝利(武士)阶层。Shakya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寡头(其中一个被选为裁决大会),而不是君主制(统治从父亲传递给儿子或另一个亲戚)所以很可能是Suddhodana更多的高种姓选择官方而不是王子或国王。

到净饭王嫁给他的表妹玛雅的时候,蓝毗尼已经很成熟了。

似乎蓝毗尼在净饭王嫁给他的表妹玛雅时已经很成熟了。由于不明原因,他们在结婚的前20年没有孩子。然而,有一天晚上,玛雅做了一个梦,她被四个善良的灵魂带走,他们在一个湖(或池塘)里给她沐浴和净化,然后给她穿衣、涂油,并用花环向她致敬。一头白象出现,绕她三圈,从她的右侧进入她的子宫。第二天早上玛雅醒来时,她知道自己怀上了第一个孩子。

后来,按照传统的规定,她带着随从离开了迦毗罗卫城,在她的家乡提婆达哈分娩。他们在蓝毗尼停下来让玛雅人休息和沐浴,在那里的池塘里沐浴后,她在花园里散步,当她分娩时,她抓着一棵沙拉树的树枝生下了悉达多。据说悉达多站了起来,向北走了七步,宣布自己是和平的使者,并表示这将是他最后的化身。根据传说的某些版本,玛雅然后在附近的池塘里给她的新生儿洗澡(建立一种至今仍被遵守的仪式),而在其他人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将他洗干净,而在其他人中,他沐浴在同样的灵魂中在梦中出现在玛雅面前。

随行人员似乎回到了迦毗罗卫国,在那里预言新生儿会长大成为伟大的统治者或重要的精神领袖。玛雅在儿子出生7天后去世,他由他的姨妈帕贾帕蒂抚养,净饭王娶她为第二任妻子。

佛陀传说和阿育王

根据佛陀早年的传说,在听到关于他儿子的预言后,净饭王采取措施保护他免受任何痛苦的知识——这可能会激励他将一生奉献给灵性——在迦毗罗卫城建造了一座大院,在他生命的前29年里,悉达多与外界隔绝。然而,最终这些防御失败了,这个年轻人接触到了疾病、年龄和***亡的概念,这使他走上了苦行之路,最终导致了他的启蒙。

作为佛陀,他教了45年,据说在他去世之前,他曾建议他的弟子们,未来应该指定四个地方作为他的追随者的朝圣地;其中首先是他的出生地蓝毗尼。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开始,该遗址的挖掘工作已经在那里建立了朝圣的连续性,当释迦族几乎被他们的Kosala王国的霸主消灭时,这种朝圣似乎被中断了。朝圣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恢复并越来越受欢迎,他正式建立了蓝毗尼,并提供了此后众所周知的名字。

阿育王在战胜卡林加王国后的某个时候皈依了佛教c.公元前260年。卡林伽战争对战败者来说是毁灭性的,即使他赢了,阿育王还是充满悔恨和放弃暴力,信奉佛教。公元前249年,他与包括他的精神导师在内的随行人员访问了蓝毗尼,并下令在该地点竖立一根砂岩柱以纪念它并纪念他的访问。他在22英尺高的支柱题词,在婆罗米和巴利文的脚本,内容如下:

众神之爱[阿育王]毗耶达斯王,受封为王二十年,因释迦牟尼佛诞生于此,亲临此地祭祀庆祝。[我立了柱子和纪念碑]而且,因为主诞生在这里,蓝毗尼村免于征税,只需支付八分之一的产品。(蓝毗尼柱,1)

阿育王还颁布法令刻在他领土上的岩石、柱子和其他***的纪念碑上,以鼓励佛陀的愿景,并向其他国家派遣传教士。佛教在斯里兰卡、中国、韩国和泰国等国家蓬勃发展,变得比在其祖国更受欢迎,并吸引外国朝圣者前往蓝毗尼等地。其中包括中国朝圣者Seng-Tsai、法显和玄奘,他们的作品因详细记录了他们各自在公元10年的旅程而闻名。公元350-375、399和627年。

突出与损失

僧蔡的账户是第一个记录天青石雕刻的女王玛雅生下佛以及石板这标志着,是佛陀把地球上的他的第一个步骤(都还保存在现代的网站)。根据Seng-Tsai的说法,玛雅人在娑罗树下分娩的雕塑被竖立在原始树的后代下方。此时的遗址(约公元350-375年)似乎受到了朝圣者的精心照料和欢迎。

法显的著作(《法显记》或《佛教王国记》)将“成为许多追随他脚步的朝圣者的权威指南”(Buswell&Lopez,298),并保存了许多与蓝毗尼和佛陀诞生有关的传说.法显写道:

[迦毗罗卫城]的东边有一座花园,名叫蓝毗尼,王后[玛雅]进入池塘沐浴。从北岸池中出来,走了二十步,抬手握住一根树枝,面朝东,生了世子。当他倒在地上时,他立即走了七步。两个龙王出现,给他洗身。在他们这样做的地方,立即形成了一口井,从井里,以及从上面摩耶沐浴的池塘,僧侣们甚至现在不断地取水喝。(第22章)

Faxian的描述还提供了证据表明该地点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朝圣目的地,并且在那里定期举行仪式。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唐朝皇帝太宗(公元626-649年在位)禁止出国旅行的诏书,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玄奘的工作是众所周知的,他佛典翻译成中国(尤其是心经的智慧的完善),但他还就他访问过的网站详细的笔记。在蓝毗尼,他记录了阿育王的柱子和其他纪念碑的损坏情况,并指出有多少结构状况不佳。

玄奘的叙述,以及此时缺乏其他朝圣记录或证据,表明蓝毗尼的受欢迎程度在某个时候有所下降。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佛教在印度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流行,或者因为印度教的流行重新流行。公元9世纪,尤其是公元12世纪的***入侵导致许多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遗址遭到破坏,此时,蓝毗尼似乎已被遗弃,最终除了当地人之外被遗忘。

重新发现与发展

蓝毗尼的重新发现通常归功于德国考古学家阿洛伊斯·安东·富勒(AloisAntonFuhrer,1853-1930年在位),但这种说法受到了质疑,这是有充分理由的。该地点实际上是由前军事指挥官和当时的地区州长KhadaShamsherJangBahadurRana(公元1885-1887年在任)于公元1896年首次确定的。KhadaShamsher被告知发现了一根大部分埋在地下的古老柱子,并将该物体报告给了爱尔兰印度学家文森特·亚瑟·史密斯(VincentArthurSmith,1843-1920年),当时他在该地区为英国人担任行政职务,然后派尼泊尔工人去挖掘。文森特·亚瑟·史密斯(VincentArthurSmith)已经知道蓝毗尼存在于该地区的某个地方,但直到他被告知KhadaShamsher的发现,因此他声称已经发现了该地点,他才知道确切的位置,

此时,阿洛伊斯·安东·富勒(AloisAntonFuhrer)正在该地区的其他地方工作——尽管他可能早些时候曾在蓝毗尼附近做过一些工作——然后匆匆赶往他声称发现阿育王柱的地点。然而,当他到达那里时,KhadaShamsher的工人已经完全清理了柱子。在宣布他对蓝毗尼的惊人发现后不久,文森特·亚瑟·史密斯(VincentArthurSmith)指控元首制造假文物并向负责挖掘工作的印度考古调查局的创始人亚历山大·坎宁安爵士(1814-1893年)提交虚假报告、历史保护和古物。

Fuhrer承认了他的罪行,于公元1898年辞职,并离开了这个国家,将他的职位移交给了印度考古学家PurnaChandraMukherjee(也被称为PCMukherjee或Mukherji,公元1845-1903年)。穆克吉于公元1883年加入坎宁安的组织,但由于他的大多数同事都是欧洲白人,因此没有获得大量挖掘机会。当元首蒙羞时,他正在努力寻找Kapilavastu,然后他在1898-1899CE季节接管了蓝毗尼的挖掘工作。

如果有人因“发现”蓝毗尼而值得称赞,那么穆克吉是第一个在现场进行细致和广泛工作的人,他发现了寺庙、雕塑和其他结构,并修正了元首建议的日期。Mukherjee的工作为蓝毗尼的挖掘设定了标准,不幸的是,后来在现场的工作并没有遵守这一标准。公元1933年至1939年间,该地区的州长下令在蓝毗尼进行大规模修复工作,以使其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不知道此时可能丢失了什么,但穆克吉的主要作品被保留了下来。

结论

此后不久,尼泊尔考古部接管了该遗址,并受到公元1956年《古代纪念碑保护法》的保护。目前,蓝毗尼由管理该网站的非营利组织蓝毗尼发展信托管理。以目前的形式,蓝毗尼长3英里(4.8公里),宽1.0英里(1.6公里),有一个广阔的寺院中心,被一条大运河隔开,分为上座部和大乘佛教学校及其两侧的寺庙。水。

马哈德维神庙、阿育王的柱子和其他圣地都向公众开放,公元2013年,英国考古学家罗宾·康宁汉(RobinConingham)在马哈德维神庙(MahadeviTemple)进行的发掘揭示了其下方的木结构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这是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在这个世界上,曾经似乎有一棵树。当然,这的意义在于娑罗树与佛陀诞生之间的联系,人们认为摩诃德维神庙的遗址是从这个较早的神殿发展而来的。

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不同国家都在蓝毗尼建立了建筑物,以纪念佛陀的愿景并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前景。蓝毗尼是尼泊尔最受欢迎的朝圣和旅游景点之一,尽管它今天看起来与佛陀时代大不相同,但据称它散发着他母亲据说拥有的平静与安宁2000多年前,当她停在那里,在花园中漫步时,她就经历了这一切。

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是在哪里

佛教诞生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印度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佛教圣地”,虽然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印度的佛教发展已经有些衰落,但是那里依旧是追溯佛教最重要的一个地方,那里依然保留着佛教四大圣地:蓝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尸那罗,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也是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这里也被称作“佛祖的故乡”,玄奘也曾来这里礼佛求法,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蓝毗尼。

蓝毗尼处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的交界处,这里是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这里原来是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蓝毗尼的花园,因此得名“蓝毗尼”,在公元前565年,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就在蓝毗尼花园被正在这里欣赏良辰美景的母亲降生下来,悉达多从小就是一个很有见解和深度思考的人,他在中年时期大彻大悟创建了佛教学说,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千年的历史,仍然有无数的追随者和信徒。唐代高僧玄奘也曾经到这里瞻礼取经,玄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大家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唐三藏就是以玄奘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人物。

蓝毗尼除了是一个佛教圣地之外,还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这是一个让人倍感神圣的地方,庄严肃穆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就模样秀气的的立在那里,(摩诃摩耶夫人就是释迦牟尼的母亲)这座庙里有一池清澈明亮的水,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棵挺拔耸立娑罗双树,这里的风景也非常美丽,蓝天白云,纯净且民风淳朴,这里著名的景点有摩耶夫人祠,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还有阿育王石柱,看到石柱就好像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佛陀,还有独具特色的佛教寺院,附近的湿地作为蓝毗尼鹤的保护区可以免费参观,不收门票,现在,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蓝毗尼周围的一些村庄也被建设成了旅游地点,这里的旅游服务也是越来越全面,饮食住宿出行都变得十分方便。

因为蓝毗尼是佛教圣地,所以这里的环境非常平静安详,这里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朝拜者和虔诚的佛教信徒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参拜,或者献上自己的礼物用以表达自己真挚的心意,随着发展,这里的旅游业也是越来越兴盛,来到这里,你即可以选择有趣的团体游,也可以选择恬静的自驾游,如果你想来一场净化心灵的旅行,这里就是一个好去处。你对这里感兴趣吗?

蓝毗尼怎么读

巴利语为:Lumbineyya,梵文为:Lumbini,汉语音译应该为:伦(莫)比尼,古时汉译:蓝毗尼,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还是觉的古文好听好看。不过应该是依巴利语最善。再多说一个词:Sakyamunibuddha,巴利语:释迦摩尼佛,准确的应该音译为:奢迦牙穆尼布达。

蓝毗尼的概况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兰毗尼专区的鲁潘德希县,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蓝毗尼距加德满都约360公里,位于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上,属热带气候,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左右。由于从首都加德满都到蓝毗尼

的公路是尼泊尔的主要交通干道,车多、路险,所以笔者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公元前62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在这里。早在1500多年前,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就取道***,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成为访尼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间的平地上绿树成荫,溪流淙淙,幽香的兰草花,火红的杜鹃花,点缀着满园春色。远处的山岭间,峰峦耸立,雾气濛濛,云雾飘渺,山风呼啸,松涛轰鸣,松针被风弹拨着,如无数琴键鸣奏,汇成了气势磅礴,雄壮浑厚的交响乐。缕缕云雾像轻烟一般从山间飘向平地,犹如温柔的轻纱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白色方型两层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清秀典雅。庙旁的一泓池水明澈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挺拔的树干巍巍耸立,宽大的树冠给庙宇留下一片树荫。

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朝拜者,虔诚的***不远千里,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急流峡谷,来到这儿,献上各自的礼物,表达真挚的心意。

这里,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一南部的兰毗尼。

兰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这里原来是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花园因人而得名。

公元前565年的一天,迦毗罗卫国的玛雅·黛维王后在回娘家的途中,路过兰毗尼花园,被花团锦簇的美景所吸引,就住在那里欣赏起来了。第二天,正值尼历正月十五,入夜后,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银辉似的月光撒满了美丽的花园,端庄的黛维王后,沉浸于这良辰美景之中,毫无痛苦地扶着园中的娑罗双树,生下了王子一悉达多。

悉达多王子相貌端庄,天资聪颖。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在他16岁时。就替他娶了邻国一位美丽的公主。但悉达多很有思想,对人生的苦难有深深的思考。在他29岁那年,悉达多抛弃了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剃掉须发,在深山旷野中遍访名师,以求解脱人生的痛苦。在他中年时期,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建了佛教学说。由于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他的追随者和信徒都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创建佛教后,兰毗尼就被视为佛教圣地了,因为,圣人是在这里诞生的。

兰毗尼有纪念佛祖诞生的寺庙,其中供奉着一块石雕的释迦降生图,庙北耸立着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着“佛祖诞生之处”的铭文。

兰毗尼是尼泊尔的骄傲,也是世界级的文化胜地。每年尼历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活动,缅怀这位给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探访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

多年前我在尼泊尔旅行期间,怀揣一颗虔诚之心,踏上了蓝毗尼的朝圣之旅。公元前62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在蓝毗尼(现尼泊尔)一座著名的花园,后来该处就成为朝圣之地。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碑。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的朝圣中心,以佛祖诞生的考古遗迹为主要特色。

乔达摩·悉达多,诞生于3000年前的蓝毗尼(Lumbini),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悉达多·乔达摩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在悉达多·乔达摩诞生7日后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悉达多·乔达摩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14岁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时出家修道探索人生解脱之门。35岁时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LordBuddha),意思是大彻大悟之人,在民间信仰中也常称呼为佛祖。“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80岁时释迦牟尼佛陀进入涅槃,圆寂于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中。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交界处,在鲁潘德希县境内,距加德满都280公里,为尼泊尔政府保护的文化遗址。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白色方型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清秀典雅。庙旁的一泓池水明澈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挺拔的树干巍巍耸立,宽大的树冠给庙宇留下一片树荫。蓝毗尼有纪念佛祖诞生的寺庙,其中供奉着一块石雕的释迦降生图,庙北耸立着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着“佛祖诞生之处”的铭文。蓝毗尼——释迦牟尼诞生地,已成为朝圣之地。

印度的君主阿育王(IndianemperorAshoka)也是朝拜者之一,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不仅下令免除了佛祖诞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杂税,佛教书上还记载阿育王在佛祖诞生的确切地点上立了一块石碑作为标记,并以示纪念。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朝拜者和虔诚的***不远千里,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急流峡谷,来到这儿,献上各自的礼物,表达真挚的心意。

在1500多年前,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就取道***,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成为访尼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自从1978年建立蓝毗尼发展区之后,全世界的许多佛教国家都在佛祖诞生地周边建造了豪华的佛教寺院。每一座都独具特色,因此它们组成了全世界各种佛教流派的大荟萃。

1997年,蓝毗尼——佛陀诞生地(Lumbini,theBirthplaceoftheLordBuddha)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