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

  • 发布:2025-11-08 14:00:24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

我国历史悠久,也留下了不少历史古迹,其中就有园林美景,那么在我国的十大著名古典园林都有哪些呢?大家都过去吗?详情见下文,下面一起来看看,先收藏起来,再去游玩吧!

1、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康熙年间,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家园林。

避暑山庄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分宫殿区和苑景区,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虽为人造,宛若天成。

宫殿区是帝王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淡雅庄重,简朴适度。苑景区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三部分,有七十二景之说,景色优美。

其中推荐烟雨楼景点,它模仿嘉兴南湖的烟雨楼而建,还是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拍摄地之一。在湖区还可以坐一坐脚踏船,与朋友泛舟湖上,悠闲自在。

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俗称“外八庙”,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远远望去,红白相间,是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2、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其前身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清漪园”,是乾隆帝为庆祝母亲六十寿辰下旨建成,后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重建之时,取“颐养太和”之意,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造园艺术高超,巧借天然山水,体现自然之趣,高度表现出中国皇家园林壮丽、恢宏的气势。

全园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为主体的生活区;由昆明湖、万寿山组成的。

最值得游玩的便是风景游览区,它是颐和园的核心,若是春天前往,可以在欣赏建筑辉煌的同时,乘坐景区内的游船,泛舟昆明湖上,春光明媚、微风拂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把这个春天最美好地景色尽收眼底了,近处还有盛开的鲜花,充满春的气息让人惬意舒适。

其中长廊、石舫、佛香阁、大戏楼等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

尤其是长廊西端湖边的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装饰华丽,美不胜收。

3、苏州拙政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位于苏州市东北隅,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为我国四大园林之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廊环绕,充满诗情画意,一步一景都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园内兰雪堂、涵青亭、远香堂、香洲、卅六鸳鸯馆等建筑古朴典雅,充满韵味。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中国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可以仔细去欣赏一番。

4、苏州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姑苏区,就像一个江南温婉柔情的姑苏女子,只有慢慢相处才能体会她那种独特的美。

留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著称。尤其是那冠云峰被称为留园三绝之一,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

全园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建筑空间处理精湛,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处处显示了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5、苏州网师园

苏州网师园地处旧城东南隅,始建于南宋,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此园并重建,定名为“网师园”。

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网师园面积虽不大,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

6、扬州个园

位于扬州市老城区,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的基础上所建的私家园林。园主特别爱竹,园内翠竹成林,故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干个字”之句命名。

个园小巧玲珑,以假山堆叠精巧著名,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

处于个园,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不同景致,秋之枫叶,冬之白雪翠竹,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美不胜收。

7、上海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老街城隍庙的北面,地处闹市商业中心。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于嘉靖年间动工建造的,豫园之名乃取“愉悦老亲”之意,“豫”有“平安”、“安泰”之意。

整个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兼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被誉为“奇秀甲干东南’。

五条龙墙将全园40余处亭、台、楼、阁分割为各具特色的六大景区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穷宇宙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古_园林“壶中天地”的谙界。

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园子更有一种文人雅士的清雅感。

豫园内至今还保存着“海派书画”发祥地—“藏书楼”、上海小刀会起义指挥部所在地“点春堂”等史迹。玉华堂前的太湖石“玉玲珑”还被誉为“江南三大奇石”之冠。

8、无锡寄畅园

坐落于无锡市西郊惠山东簏,是明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所建,秦金号凤山,故名“风谷山_”。万历年间,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命名。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园林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入院内,以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

园内以假山池塘为中心,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融人工建筑与天然存在的名山名泉为一体,将“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演绎到了极致,可谓尽汇山水之灵气,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清康熙、乾隆二帝还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就连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

9、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区,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后为乾隆年间进士龙应时购得,经龙家数代人经营方列晚清名园之列。

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想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来清晖园再合适不过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岭南文化的熏陶。

清晖园有自己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沽,开敞通透。

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其中,砖雕和彩色玻璃独具特色,尤为漂亮。

10、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科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余荫山房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是广东“四大园林”中较为精致、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

余荫山房有“藏而不露,缩龙成寸”之说,其中深柳堂和临池别馆之间的方形水池之上,横卧了一座被称为“浣红跨绿”的精致廊桥,堪称整个山房建筑的点睛之笔。

余荫山房古树参天,百花夺目,园中“夹墙竹翠”、“虹桥印月”、“深柳藏珍”、“双翠迎春”等四大奇观,让人大开眼界,环境优雅舒适,适合合影拍照留念,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是什么

一、中国四大古典园林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这四个园林因此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分别为:

1.拙政园(江苏省苏州市)

2.颐和园(北京市海淀区)

3.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

4.留园(江苏省苏州市)

二、介绍:

1.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2.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3.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4.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1961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留园作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扩展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分别是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2、颐和园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3、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4、留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

颐和园建筑格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