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高刘镇立足资源的合理开发,坚持站在高端定坐标,在市政协和市建委的关心、支持下,聘请了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研究并编制了高刘镇总体规划方案,并于2006年8月份通过市专家组评审。围绕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强工业、特农业、扩城建、兴三产”的发展思路,突出“工业强镇”战略,着力打造“空港新城,白鹅之乡,淠河明珠”,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为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强镇”战略,2006年,高刘镇启动了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工作。高刘工业聚集区紧临镇区,位于高小路南侧,合六叶高速公路高刘匝口处,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3公里。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59.30公顷,由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首期工程于2006年启动,现入区企业已达8家。到目前为止,工业聚集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达6000万元,铺设水泥道路2100米、雨污分流管道各2100米,不仅做到水通、电通、路通等硬件上的“三通”,还着力实现信息通、配套通、服务通等软件上的“三通”,以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2008年上半年工业聚集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工业增加值600万元。工业聚集区即将成为高刘镇名符其实的重点产业区和经济贡献区。
清代属庐州府合肥西乡,民国时置高刘乡。1958年设高峰公社,后改称高刘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4年建镇。1992年撤销高刘区,扩建高刘镇,将原高刘区下辖的高刘镇、河东乡、洪店乡统归为高刘镇建制。1997年,面积117.6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骑龙、河东、连环、高台、大树、油坊拐、天河、洪店、沈塘、袁圩、西拐、陈桥、青山、王圩、高刘、江岗、浩圩、孔大、五星、街南、苏岗、白露寺、张王、东郢、淠西25个村委会及高刘街道居委会。2005年底,将原长岗乡的长岗居委会和岗北、焦湖、贾郢、南仓、南庄5个村委会并入高刘镇。。2007年为适应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需要,将六安市寿县刘岗镇的四冲,红塘、柳塘三村划归高刘镇。2009年升格副县级镇。2013年9月1日上午,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合肥市对蜀山区与肥西县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情况进行权威发布。即日起,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启动,肥西县小庙镇整建制划归蜀山区管辖,高刘镇委托合肥经开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政区划变更情况,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后于本年9月1日正式划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管辖。
高刘镇是闻名遐迩的“白鹅之乡”,被誉为“皖中白鹅第一镇”。高刘大白鹅远销到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合肥地区享有盛名,被合肥市政府多次列为重点农产品开发项目。高刘大白鹅具有体态硕大、羽绒洁白、肉质鲜美等特征,是纯食草动物,被誉为绿色食品。高刘大白鹅全身是宝,鹅绒是上等羽绒,肥鹅肝畅销欧美,鹅肫爪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高刘镇地处长丰、寿县、肥西三县交界处,是方圆五十公里的农村集贸中心,高刘白鹅市场是皖中最大的白鹅交易市场,年销售收入达一亿多元。高刘大白鹅现年存栏量60万只,年交易量100万只,规模养殖户达40多户,年出栏量20多万只。为加快白鹅产业的发展,高刘镇成立了白鹅养殖领导组,出台了白鹅养殖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激励养殖大户养殖激情,仅2007年就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00多万元,扶持和发展养鹅大户40多户。同时,定期邀请白鹅养殖专家组织培训,为白鹅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培养白鹅养殖能手。大户带千家,千家带全镇,政府搭台,全镇上下共唱白鹅大戏,成立高刘白鹅养殖协会,培育市场,引导产业化发展。为大手笔打造“高刘——大白鹅”品牌,争全市闻名,创全省知名,结合传统养鹅优势,高刘镇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解决品种混杂,生产速度慢的问题。围绕产业化建立项目库,利用品牌效应,延伸和完善鹅产品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产业化企业,唱响品牌,带动和促进白鹅产业壮大,引领农民发家致富。
高刘镇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该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西。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
拓展资料:
1、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合肥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28.5平方千米。合肥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
2、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936.9881万人,城镇化率达82.28%。2020年,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5.72亿元。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3、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高刘镇(也称高刘社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西北,东接庐阳区三十岗乡、南连蜀山区小庙镇、东北和北部分别与长丰县和寿县接壤,西与肥西县高店乡隔河相望。是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乡镇、合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现辖7个居民委员会、17个村,总面积185.85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高刘镇行政中心距合肥市中心(老市府广场)约30千米。南濒淠河总干渠,瓦东干渠穿镇而过。沪陕高速穿境,小(庙)高(刘)公路接312国道。古迹有石佛寺、白露寺、青山寺、宝教寺、华佗庙等。建于宋代时期的新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即以此桥而确名。2013年9月1日整建制划归蜀山区管辖,由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2014年10月9日高刘镇增挂高刘社区管理委员会牌子,一个机构两套牌子。